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二勘探局(中煤地第二勘探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7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第1套)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恰当的选项(共30题)1、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用于确定煤层埋藏深度及厚度的主要物探方法是?A.重力勘探
B.磁法勘探
C.地震勘探
D.电法勘探2、下列哪项指标是评价煤炭变质程度的重要依据?A.灰分含量
B.挥发分产率
C.全硫含量
D.水分含量3、在钻探施工中,为防止孔壁坍塌,通常采取的措施是?A.增加钻压
B.使用套管护壁
C.提高转速
D.减少冲洗液流量4、煤层倾角为35°时,该煤层属于?A.近水平煤层
B.缓倾斜煤层
C.倾斜煤层
D.急倾斜煤层5、下列岩石中,最可能作为煤系地层盖层且具有良好封闭性的岩性是?A.砂岩
B.砾岩
C.泥岩
D.石灰岩6、在煤炭地质勘探中,常用的物探方法之一是地震勘探,其主要依据的物理性质是地层的()。A.密度差异
B.电阻率差异
C.弹性波传播速度差异
D.磁性差异7、在钻探工程中,为防止孔壁坍塌,通常采取的最主要措施是()。A.加快钻进速度
B.使用套管护壁
C.减少冲洗液流量
D.更换金刚石钻头8、煤层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在煤层中的赋存状态以()为主。A.游离态
B.溶解态
C.吸附态
D.化合态9、在地质图上,等高线向标高升高方向凸出,表示该地质构造为()。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单斜10、煤炭资源储量分类中,“探明的”储量对应地质可靠程度等级为()。A.Ⅰ级
B.Ⅱ级
C.Ⅲ级
D.Ⅳ级11、在煤矿地质勘探中,用于判断煤层倾角的主要地质构造标志是?A.岩层的颜色变化
B.断层面的走向
C.煤层顶底板岩层的倾斜方向
D.地下水的流动方向12、在煤炭资源储量分类中,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对应的资源储量编码是?A.111b
B.122b
C.333
D.2M2213、下列哪种物探方法最适合用于探测地下煤层中的隐伏断层?A.重力勘探
B.磁法勘探
C.地震勘探
D.电法勘探14、在钻探工程中,为防止钻孔坍塌,常采用的护壁方法是?A.增加钻压
B.使用泥浆循环
C.提高钻进速度
D.减少冲洗液流量15、煤的变质程度越高,其挥发分含量一般会如何变化?A.升高
B.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保持不变16、在矿井地质勘探中,下列哪种物探方法最适合用于探测煤层厚度及构造变化?A.重力勘探
B.磁法勘探
C.地震勘探
D.电法勘探17、在钻探工程中,下列哪项参数直接影响钻进效率和钻孔质量?A.钻压、转速、冲洗液流量
B.钻杆长度、钻塔高度、电源电压
C.岩芯管直径、钻机重量、操作人员数量
D.泥浆池容积、柴油机功率、电缆线规格18、下列哪种岩石类型最可能作为煤系地层的标志层?A.石英砂岩
B.石灰岩
C.煤层
D.玄武岩19、在地质编录过程中,岩芯采取率的计算公式应为?A.(实际岩芯长度/钻进进尺)×100%
B.(钻进进尺/实际岩芯长度)×100%
C.(岩芯管长度/钻进进尺)×100%
D.(取芯次数/总钻进时间)×100%20、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主要用于反映以下哪项内容?A.煤层厚度变化
B.煤层埋藏深度与构造形态
C.煤质指标分布
D.瓦斯含量梯度21、在煤层气勘探中,下列哪种测井方法最适用于识别含气层?A.自然电位测井B.声波测井C.补偿中子测井D.自然伽马测井22、在煤矿地质勘查中,下列哪项是划分煤层稳定性的主要依据?A.煤层厚度变化系数B.煤的挥发分含量C.煤层倾角大小D.地温梯度23、下列哪种地质构造最有利于煤层气的富集?A.向斜构造B.地堑构造C.背斜构造D.平移断层24、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中,单位涌水量q的单位是?A.L/(s·m)B.m³/hC.L/minD.m³/t25、在地质雷达探测中,下列哪种介质的电磁波传播速度最慢?A.空气B.干燥砂土C.淡水D.金属26、在煤田地质勘查中,用于确定煤层埋藏深度和厚度的主要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A.重力勘探
B.磁法勘探
C.地震勘探
D.电法勘探27、煤的工业分析中,不属于常规测定项目的是?A.水分
B.灰分
C.挥发分
D.硫同位素组成28、下列岩石类型中,最可能作为煤层顶板且稳定性较好的是?A.泥岩
B.页岩
C.砂岩
D.煤矸石29、在钻探施工中,为防止孔壁坍塌常采用的措施是?A.加快钻进速度
B.使用泥浆护壁
C.减小钻头直径
D.干钻作业30、根据煤层倾角分类,倾角为35°的煤层属于?A.近水平煤层
B.缓倾斜煤层
C.倾斜煤层
D.急倾斜煤层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多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所有正确选项(共15题)31、在煤炭地质勘探中,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重力勘探B.磁法勘探C.电法勘探D.遥感勘探32、煤炭资源储量分级中,探明储量需满足哪些基本条件?A.钻孔控制密度达到规范要求B.煤层对比可靠C.勘探线距不超过500米D.煤质分析资料完整33、煤矿井下常见地质构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断层可能诱发突水B.褶曲轴部易积聚瓦斯C.节理发育区顶板稳定性差D.向斜构造不利于通风34、在钻探施工中,为保证岩芯采取率,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A.合理选择钻头类型B.控制钻进压力和转速C.增加冲洗液流量至最大D.及时清理孔内岩粉35、煤层气勘探中,影响煤层气含量的主要地质因素有哪些?A.煤阶(变质程度)B.埋藏深度C.顶底板岩性D.地温梯度36、在煤炭地质勘探中,常用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自然伽马测井B.声波测井C.热红外成像测井D.电阻率测井37、煤层气赋存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哪几种?A.游离态B.溶解态C.吸附态D.结晶态38、地质构造对煤层赋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煤层厚度变化B.煤层倾角改变C.瓦斯富集程度D.煤化程度提升39、下列哪些是煤矿区环境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A.采空区分布及稳定性B.地下水水质与水位变化C.地表沉降监测D.矿区植被光合作用效率40、煤田地质勘探阶段通常包括哪些?A.预查B.普查C.详查D.精查41、在煤炭资源勘查过程中,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重力勘探
B.磁法勘探
C.电法勘探
D.地震勘探42、下列关于煤层气赋存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些?A.煤层气主要以吸附态存在于煤基质微孔中
B.煤层气的解吸压力与煤阶呈正相关
C.煤层渗透率受地应力和裂隙发育程度影响
D.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富集具有重要影响43、在钻探施工中,为防止孔壁坍塌可采取的有效措施包括哪些?A.使用泥浆护壁
B.下入套管隔离不稳定地层
C.提高钻进速度以减少暴露时间
D.控制泥浆密度与失水量44、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煤炭资源储量计算的准确性?A.勘探线间距与控制程度
B.煤层厚度解释的可靠性
C.采样方法与化验精度
D.煤炭市场价格波动45、在矿区环境地质调查中,需重点关注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哪些?A.地面沉降
B.滑坡
C.煤层自燃
D.岩溶塌陷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共10题)46、在煤炭地质勘探中,钻孔岩心采取率是指实际采取的岩心长度与钻进进尺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A.正确B.错误47、地球物理测井中的自然伽马测井主要用于识别岩性,特别是区分泥岩与砂岩。A.正确B.错误48、在煤矿床储量计算中,工业指标是确定可采边界和资源量分类的技术标准之一。A.正确B.错误49、地质填图过程中,地层产状的“走向”是指岩层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A.正确B.错误50、煤的变质程度越高,其固定碳含量一般也越高。A.正确B.错误51、煤炭地质勘探中,钻探工程是获取深部地质信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A.正确B.错误52、在煤矿床勘查中,控制储量的勘查精度高于推断储量。A.正确B.错误53、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可用于判断钻孔中煤层的含气性。A.正确B.错误54、地质填图比例尺越大,表示地形地质信息越粗略。A.正确B.错误55、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可以反映煤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及解析1.【参考答案】C【解析】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利用不同岩层对波的反射特性差异,能够精确探测地下煤层的埋深、厚度及构造形态。在煤田勘探中,尤其是高分辨率二维或三维地震技术,已成为查明煤层赋存状态的主要手段。重力、磁法和电法虽可用于区域地质调查,但对煤层细节分辨能力较弱,应用局限性较大。2.【参考答案】B【解析】挥发分产率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生的气体物质质量占原煤样的百分比,随变质程度升高呈规律性变化:低变质煤挥发分高,高变质煤如无烟煤则显著降低。因此,挥发分是划分煤化阶段和煤类的核心指标。灰分、硫分和水分主要反映煤的杂质含量,与变质程度无直接关系。3.【参考答案】B【解析】套管护壁是钻探中防止松散地层或破碎带孔壁坍塌的有效方法,通过下入金属套管隔离不稳定岩层。增加钻压或提高转速可能加剧震动导致塌孔,减少冲洗液流量则影响排渣和冷却,易引发卡钻。合理使用泥浆和套管是保障钻孔稳定的关键技术措施。4.【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煤层倾角分类标准:0°~8°为近水平煤层,8°~25°为缓倾斜煤层,25°~45°为倾斜煤层,45°以上为急倾斜煤层。35°处于25°~45°范围内,故属于倾斜煤层。该分类对开采方法选择和设备布置具有重要指导意义。5.【参考答案】C【解析】泥岩颗粒细密、孔隙度低、渗透性差,能有效阻止瓦斯逸散和地下水侵入,常作为煤系地层的良好盖层,起到封盖保气作用。砂岩和砾岩孔隙较大,透水性强,多为含水层;石灰岩虽致密但易溶蚀形成裂隙,封闭性不稳定。因此泥岩是最常见的有效遮挡层。6.【参考答案】C【解析】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利用不同地层对弹性波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征的差异来探测地下构造。当地震波遇到波阻抗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通过接收这些信号可推断地层结构。相比密度、电阻率或磁性,弹性波传播速度更能反映煤系地层的层序和构造特征,因此是地震勘探的核心依据。该方法广泛应用于煤田普查与详查阶段,具有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大的优点。7.【参考答案】B【解析】钻探过程中,松散或破碎地层易发生孔壁坍塌,影响钻进安全与取心质量。使用套管护壁是防止坍塌最有效的方法,通过下入套管隔离不稳定地层,确保钻孔稳定。加快钻速可能加剧坍塌,减少冲洗液会影响排渣,而更换钻头主要用于提高钻进效率,并不解决护壁问题。因此,套管护壁是常规且关键的技术措施。8.【参考答案】C【解析】煤层气主要以吸附态存在于煤的微孔隙表面,约占总含量的80%以上。当压力降低或温度变化时,吸附气逐渐解吸转化为游离气。少量以游离态存在于裂隙中,极少量溶解于煤层水中。吸附特性决定了煤层气开发需通过降压解吸实现,与常规天然气以游离态储存有本质区别,这是煤层气开采工艺设计的基础。9.【参考答案】B【解析】地质图中,等高线形态反映构造特征。当等高线向高海拔方向凸出时,表示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背斜则相反,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断层表现为等高线错断,单斜为大致平行的等高线。向斜常为储水或储气的有利部位,在煤田地质中对水文条件判断具有重要意义。10.【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我国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探明的储量对应最高地质可靠程度,即Ⅰ级。该级别要求通过加密工程控制,矿体形态、产状、煤质等参数已详细查明,可供工业利用和矿山建设设计。控制的为Ⅱ级,推断的为Ⅲ级,预测的为Ⅳ级。探明储量是煤矿开发立项和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11.【参考答案】C【解析】煤层倾角是指煤层倾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通常通过煤层顶底板岩层的倾斜方向来判断。在野外勘探或钻孔资料分析中,岩层的倾斜方向(即倾向)和倾斜角度(倾角)是确定煤层空间赋存状态的关键参数。颜色变化和地下水流动不能直接反映倾角,断层面走向反映的是断层的延伸方向,与煤层本身倾角无直接关系。因此,C选项正确。12.【参考答案】B【解析】根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2020)标准,122b表示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其中“1”表示经济意义为经济的,“2”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为预可行性研究,“2”表示地质可靠程度为控制的,“b”表示为地下开采预留的储量。111b为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333为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2M22为边际经济基础储量。因此,B选项正确。13.【参考答案】C【解析】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分析其在地下岩层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征,能够高精度地反映地层结构和断裂构造,特别适用于探测煤层中的隐伏断层。重力和磁法勘探对密度和磁性变化敏感,适用于大范围构造分析,但分辨率较低。电法勘探主要用于探测导电性差异体,如含水层,对断层的识别能力有限。因此,地震勘探是最优选择,C正确。14.【参考答案】B【解析】钻探过程中,孔壁稳定性至关重要。使用泥浆循环是一种有效的护壁措施,泥浆在孔壁形成泥皮,支撑孔壁并防止坍塌,同时具有冷却钻头、携带岩屑的作用。增加钻压或提高钻速可能加剧孔壁扰动,反而增加坍塌风险;减少冲洗液流量则不利于排渣和冷却。因此,B选项为正确答案。15.【参考答案】B【解析】煤的变质程度是指煤在高温高压下由泥炭向无烟煤转化的过程。随着变质程度升高,煤中的挥发分(如水分、甲烷、二氧化碳等)逐渐析出,导致挥发分含量下降。例如,褐煤挥发分高,而无烟煤挥发分低。因此,挥发分含量随变质程度升高而降低,B选项正确。16.【参考答案】C【解析】地震勘探利用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特性,能够精确分辨地层界面和煤层起伏,对煤层厚度、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具有较高分辨率。相较其他方法,地震勘探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应用最广、精度最高,尤其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层探测,因此是煤层厚度与构造变化探测的首选方法。17.【参考答案】A【解析】钻压、转速和冲洗液流量是钻探过程中的三大关键工艺参数。合理的钻压可提高破碎效率,转速影响切削速度,冲洗液则起到冷却钻头、携带岩屑和稳定孔壁的作用。三者协同控制直接影响钻进速度、岩芯采取率和孔壁稳定性,是保障钻探效率与质量的核心因素。18.【参考答案】B【解析】石灰岩在煤系地层中常呈稳定层状分布,沉积特征明显,易于识别和对比,常作为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标志层。相较于煤层本身(厚度变化大)、石英砂岩(分布不均)或玄武岩(非沉积成因),石灰岩在区域地层对比中具有良好的等时性与连续性,是煤田地质填图和勘探中的重要参考层位。19.【参考答案】A【解析】岩芯采取率是衡量钻探质量的重要指标,反映地层岩芯的获取程度。其标准计算方式为实际取得的岩芯总长度与该回次钻进进尺之比乘以100%。高采取率有助于准确判断地层岩性、结构及含煤性,一般要求不低于70%,对构造带或煤层应更高,以确保地质资料可靠性。20.【参考答案】B【解析】煤层底板等高线图通过连接煤层底板相同海拔高度的点,直观展示煤层的空间展布、倾角变化及褶皱、断层等构造特征,是矿井设计和采区布置的重要依据。该图不直接反映煤厚、煤质或瓦斯等参数,需结合其他图件综合分析,但对判断煤层赋存状态和开采条件具有关键作用。21.【参考答案】C【解析】补偿中子测井通过测量地层中氢原子密度来反映孔隙度,在煤层气勘探中对含气层识别具有较高灵敏度。含气层中氢密度低于含水或含油层,表现为中子孔隙度显著偏低,形成“中子–密度”测井曲线的“交叉现象”,是识别天然气层的关键标志。其他选项中,自然电位主要用于判断渗透层,声波测井受气影响但不如中子明显,自然伽马则主要用于识别泥质含量。因此,C项最为准确。22.【参考答案】A【解析】煤层稳定性主要依据煤层厚度和结构的连续性变化,其中厚度变化系数是核心指标,通常以标准差与平均厚度的比值表示。当变化系数小,说明煤层厚度均匀,稳定性高。挥发分反映煤质类型,倾角影响开采方式,地温梯度关乎矿井热害,均不直接决定稳定性。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厚度变化是评价煤层稳定等级的首要参数,因此A正确。23.【参考答案】C【解析】背斜构造顶部常形成封闭的圈闭条件,有利于煤层气在顶板遮挡下聚集并保存,是煤层气富集的有利区域。向斜虽可能聚集气体,但排水困难且易散失;地堑和平移断层多具开启性,易造成气体逸散。实践中,如鄂尔多斯盆地部分背斜带煤层气产量较高,印证其控气作用。因此,背斜构造是煤层气勘探的重点目标,选C正确。24.【参考答案】A【解析】单位涌水量q指单位长度含水层在单位水位降深下的稳定涌水量,标准单位为升每秒每米(L/(s·m)),是水文地质勘查中衡量含水层富水性强弱的核心指标。根据《煤矿防治水细则》,q值越大,富水性越强,水文地质条件越复杂。其他选项中,m³/h为流量单位,L/min非标准,m³/t为吨煤涌水量单位,用于生产矿井统计。因此,A为规范定义单位,正确。25.【参考答案】D【解析】地质雷达利用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性探测地下结构。电磁波在金属中因高导电性迅速衰减,传播速度极慢且几乎无法穿透,表现为强反射。空气速度最快(约0.3m/ns),干燥砂土次之,淡水较慢但远快于金属。虽然水的介电常数高会降低速度,但金属的导电性导致电磁波难以传播,实际速度最低。因此,D为正确选项。26.【参考答案】C【解析】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利用不同岩层对波的反射和折射特性,精确探测地下地质构造和煤层空间分布,具有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大的优点,是煤田勘查中最常用的物探手段。其他方法在特定条件下辅助使用,但在煤层厚度与深度测定方面效果不如地震法。27.【参考答案】D【解析】煤的工业分析主要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项,用于评价煤的燃烧特性和工业利用价值。硫同位素组成属于科研或环境溯源范畴,不在常规工业分析范围内,通常通过元素分析或质谱测定,不作为基础工业指标。28.【参考答案】C【解析】砂岩由石英等矿物胶结而成,结构致密、抗压强度高,常作为煤层顶板并提供良好支撑。泥岩和页岩易风化、遇水膨胀,稳定性差;煤矸石为采掘废料,不具结构承载意义。29.【参考答案】B【解析】泥浆在钻孔中形成泥皮,平衡地层压力,有效支撑孔壁并冷却钻头,是防止坍塌的关键措施。干钻易引发事故,加快钻速可能导致偏斜,减小钻头不解决稳定问题。30.【参考答案】C【解析】煤层按倾角分为:近水平(<8°)、缓倾斜(8°~25°)、倾斜(25°~45°)、急倾斜(>45°)。35°处于25°~45°范围,故为倾斜煤层,对开采工艺有特定要求。31.【参考答案】A、B、C【解析】重力、磁法和电法勘探是煤炭地质工作中常用的地球物理方法。重力勘探通过测量地壳密度差异探测构造;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磁性差异寻找地质体;电法勘探通过电阻率变化判断地下岩层分布。遥感勘探虽可用于区域地质调查,但分辨率较低,不直接用于煤层精查,故不选D。32.【参考答案】A、B、D【解析】探明储量要求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状态清楚,钻孔密度符合规范(如线距通常为250-500米,具体依勘查类型定),煤层对比可靠,煤质、瓦斯等测试资料齐全。C项“不超过500米”表述不准确,因不同勘查类型标准不同,不能一概而论,故不选。33.【参考答案】A、B、C【解析】断层带常为导水通道,易引发突水事故;褶曲轴部特别是背斜顶部裂隙发育,利于瓦斯聚集;节理密集区岩石完整性差,易冒顶。向斜构造本身不影响通风设计,通风主要受巷道布置和风机能力影响,故D错误。34.【参考答案】A、B、D【解析】提高岩芯采取率需根据岩性选择合适钻头(如金刚石钻头),合理调节钻压与转速防止岩芯破碎,及时排粉避免重复磨损。冲洗液流量应适中,过大可能冲毁岩芯,过小则排粉不畅,故C项“增至最大”错误。35.【参考答案】A、B、C【解析】煤阶越高(如无烟煤),生烃能力越强,含气量越高;埋深增加有利于甲烷吸附;致密顶底板(如泥岩)可有效封存气体。地温梯度升高会降低甲烷吸附能力,故与含气量呈负相关,不是正向影响因素,故D不选。36.【参考答案】A、B、D【解析】自然伽马测井用于识别岩性,特别是泥质含量;声波测井通过测量地层声波传播速度判断岩性和孔隙度;电阻率测井反映地层导电性,有助于区分含水层与煤层。热红外成像测井主要用于地表或浅层温度探测,不适用于常规钻孔测井,故不选C。37.【参考答案】A、B、C【解析】煤层气主要以吸附态存在于煤基质表面,部分以游离态存在于裂隙中,少量溶解于煤层水中。结晶态不是煤层气的赋存形式,该选项无地质依据,故D错误。掌握煤层气赋存状态对资源评价和开发方案设计至关重要。38.【参考答案】A、B、C【解析】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可导致煤层受挤压变薄或加厚,改变倾角和连续性,同时形成封闭构造促进瓦斯聚集。煤化程度主要受原始沉积环境和地热演化控制,与构造关系较小,故D不选。39.【参考答案】A、B、C【解析】采空区稳定性、地下水动态和地表沉降是矿区环境地质核心监测内容,关系到安全生产与生态修复。植被光合作用效率属于生态学范畴,非地质调查重点,故D不选。40.【参考答案】A、B、C、D【解析】煤田勘探分为四个阶段:预查初步评价成煤远景;普查确定找煤潜力;详查为矿区总体规划提供依据;精查满足矿井设计需求。各阶段层层递进,工作精度和控制程度逐步提高,均属规范流程。41.【参考答案】ABCD【解析】在煤炭地质勘查中,地球物理勘探是获取地下构造信息的重要手段。重力勘探用于探测密度差异引起的重力异常,适用于大范围构造分析;磁法勘探通过测量岩石磁性差异识别地质体;电法勘探利用岩层导电性差异探测含水层或构造带;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分析反射波时序与振幅,精确圈定煤层形态和断层分布,是煤矿区最常用的高精度方法。四种方法常结合使用,提高勘查准确性。42.【参考答案】ACD【解析】煤层气以吸附态为主,储存在煤的微孔和裂隙表面,解吸需降低压力,其解吸压力与煤的变质程度(煤阶)相关,但并非简单正相关,中高阶煤更利于富集。煤层渗透率取决于裂隙网络发育情况及地应力状态,构造活动强烈区易形成割理系统。地下水活动影响气体保存条件,强径流区易造成煤层气散失,封闭水文环境更利于成藏。43.【参考答案】ABD【解析】孔壁稳定是钻探安全的关键。泥浆通过形成泥皮和液柱压力支撑孔壁,合理调节密度和失水量可增强护壁效果;套管能有效隔离松散、破碎地层;而盲目提高钻速反而可能加剧孔壁扰动,增加坍塌风险。因此,应结合地层特性优化钻进参数,优先采用护壁技术和套管防护措施。44.【参考答案】ABC【解析】储量计算依据地质勘查数据,其准确性取决于勘探工程密度(如钻孔间距)、煤层识别与厚度判定的精确性,以及煤质样品采集和化验结果的代表性。市场价格属于经济评价范畴,不影响资源量本身的地质估算。规范要求采用系统网格布孔、标准取样流程和数据校核机制,以确保储量分类分级科学合理。45.【参考答案】ABCD【解析】矿区开采易引发多种环境地质问题。地下采空导致上覆岩层移动,引发地面沉降或塌陷;边坡失稳可能诱发滑坡;浅部煤层暴露或裂隙发育区易发生煤层自燃,释放有害气体;在碳酸盐岩分布区,地下水溶蚀可能形成岩溶塌陷。这些灾害需通过监测、预测与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控,保障矿区安全与生态可持续。46.【参考答案】A【解析】岩心采取率是衡量地质钻探质量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岩心采取率=(实际采取岩心长度/钻孔进尺)×100%。该指标反映了地层岩性的完整性和钻探工艺水平,尤其在煤层勘探中,高采取率有助于准确判断煤层厚度与结构。规范要求一般岩层采取率不低于70%,煤层不低于80%。因此题干描述正确。47.【参考答案】A【解析】自然伽马测井通过测量地层自然放射性强度,判断岩性特征。泥岩富含钾长石和黏土矿物,放射性元素(如铀、钍、钾)含量高,自然伽马值较高;砂岩放射性较低,表现为低值。因此该方法常用于地层对比和岩性划分,尤其在煤系地层中辅助识别含煤层段。题干表述符合测井原理,正确。48.【参考答案】A【解析】工业指标包括最低可采厚度、最低工业品位、夹石剔除厚度等,是划分资源储量类别的依据。例如,在煤炭勘查中,低于最低可采厚度的煤层不计入储量。这些指标直接影响资源评价和开发可行性,是储量计算不可或缺的技术参数。因此题干表述正确。49.【参考答案】A【解析】地层产状三要素为走向、倾向和倾角。走向是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通常用方位角表示。例如,岩层走向为N30°E,表示交线向北偏东30度延伸。该定义是地质构造分析的基础,广泛应用于野外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中。题干描述准确,正确。50.【参考答案】A【解析】煤的变质程度反映其在温度、压力作用下由泥炭向无烟煤转化的过程。随着变质程度提高,挥发分减少,固定碳含量逐渐增加。例如,褐煤固定碳较低,而无烟煤可达85%以上。该规律是煤质评价和分类的重要依据,题干表述符合煤化学基本规律,正确。51.【参考答案】A【解析】钻探工程能够直接获取岩芯、煤芯等实物资料,准确反映地层结构、煤层厚度及地质构造,是煤炭资源勘探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相比物探等间接方法更具可靠性,因此该说法正确。52.【参考答案】A【解析】根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标准,控制储量基于较密的工程控制和取样资料,地质可靠性较高;而推断储量工程控制较稀,可信度较低,因此控制储量的勘查精度确实高于推断储量,该说法正确。53.【参考答案】A【解析】通过测井中的自然伽马、密度、声波、中子等曲线组合分析,可识别煤层并评估其孔隙度、含水性及含气性,尤其在煤层气勘探中应用广泛,因此该说法科学合理。54.【参考答案】B【解析】比例尺越大(如1:10000),图示单位距离代表实地距离越小,所能表达的地质现象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则越粗略。因此“越大越粗略”的说法错误,正确答案为B。55.【参考答案】A【解析】煤层底板等高线图通过等高线的形态、疏密和延伸方向,直观展示煤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其中等高线延伸方向为走向,垂直走向且指向低处为倾向,等高线密集程度反映倾角大小,因此该说法正确。
202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二勘探局(中煤地第二勘探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7人笔试历年备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第2套)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恰当的选项(共30题)1、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用于确定煤层埋藏深度和厚度最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A.重力勘探B.磁法勘探C.地震勘探D.电法勘探2、煤的工业分析中,以下哪项指标不属于常规测定项目?A.水分B.灰分C.挥发分D.硫同位素比值3、在钻探施工中,为防止孔壁坍塌,通常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提高钻进速度B.使用泥浆护壁C.减小钻头直径D.增加回次进尺4、下列岩石类型中,最可能作为煤层直接顶板的是?A.花岗岩B.石灰岩C.砂岩D.玄武岩5、根据煤层倾角分类,倾角为25°的煤层属于?A.近水平煤层B.缓倾斜煤层C.倾斜煤层D.急倾斜煤层6、在煤田地质勘查中,用于确定煤层埋藏深度及厚度最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A.重力勘探
B.磁法勘探
C.地震勘探
D.电法勘探7、煤的工业分析中,以下哪项指标不包含在内?A.水分
B.灰分
C.挥发分
D.碳含量8、在钻探施工中,为防止孔壁坍塌,通常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提高钻进速度
B.使用泥浆护壁
C.减少冲洗液排量
D.更换合金钻头9、下列岩石类型中,最可能作为煤系地层沉积环境标志的是?A.花岗岩
B.玄武岩
C.砂岩
D.片麻岩10、地质图上两条等高线间距越小,表示该区域?A.地形越平坦
B.坡度越缓
C.高程变化越小
D.地形坡度越陡11、在煤矿地质勘探中,用于测定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方法是?A.钻孔取芯法
B.地球物理测井法
C.瓦斯解吸法
D.地质雷达探测法12、在煤炭资源储量分类中,“探明的(预可采)储量”对应的编码是?A.111
B.122
C.333
D.2M2213、下列哪种岩石最可能作为煤系地层的标志层?A.石英砂岩
B.石灰岩
C.凝灰岩
D.铝土岩14、在钻探工程中,用于防止孔壁坍塌、稳定井壁的主要措施是?A.使用金刚石钻头
B.控制钻进速度
C.下套管并固井
D.增加冲洗液流量15、煤的工业分析中,用于反映煤中可燃挥发成分的指标是?A.水分
B.灰分
C.挥发分
D.固定碳16、在煤矿地质勘探中,用于判断煤层厚度变化最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是?A.重力勘探
B.磁法勘探
C.地震勘探
D.电法勘探17、在钻探工程中,为防止孔壁坍塌,常采用的护孔措施是?A.增加钻压
B.使用泥浆循环
C.提高转速
D.减少冲洗液流量18、下列哪项指标最能反映煤的变质程度?A.水分含量
B.挥发分产率
C.灰分含量
D.固定碳含量19、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评价含水层富水性强弱的常用参数是?A.孔隙率
B.渗透系数
C.单位涌水量
D.给水度20、地质图中,岩层倾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时,该岩层可能属于?A.水平岩层
B.直立岩层
C.倾斜岩层且向地形高处倾斜
D.倾斜岩层且向地形低处倾斜21、在煤层气勘探中,以下哪种测井方法最适合用于识别煤层的含气性?A.自然伽马测井
B.声波测井
C.补偿中子测井
D.电阻率测井22、在地质勘探钻孔中,判断断层存在的最直接证据是?A.钻孔倾角突然变化
B.岩心采取率显著降低
C.地层重复或缺失
D.冲洗液漏失量增大23、下列岩石类型中,通常具有最高自然放射性的为?A.砂岩
B.石灰岩
C.花岗岩
D.煤24、在煤炭资源储量计算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影响储量精度的关键因素?A.勘探线间距
B.煤层倾角
C.采样化验误差
D.钻孔封闭质量25、地震勘探中,用于提高信噪比的主要处理技术是?A.动校正
B.叠加处理
C.滤波处理
D.偏移成像26、在煤炭地质勘探中,用于测定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方法是?A.钻孔冲洗液法
B.煤样解吸法
C.地球物理测井法
D.地质填图法27、下列哪种岩石最可能作为煤系地层中的标志层?A.花岗岩
B.石灰岩
C.玄武岩
D.石英砂岩28、在钻探施工中,为防止孔壁坍塌,通常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提高钻进速度
B.使用泥浆护壁
C.减少钻压
D.更换钻头类型29、煤层气的主要成分是?A.一氧化碳
B.甲烷
C.乙烷
D.二氧化碳30、在地质图上,等高线向标高升高的方向凸出,表示该处地层为?A.背斜构造
B.向斜构造
C.单斜构造
D.断层带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有多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所有正确选项(共15题)31、在煤矿地质勘探中,常用的物探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重力勘探B.磁法勘探C.电法勘探D.地震勘探32、下列关于钻探工程质量“六大指标”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些?A.岩芯采取率应达到规定标准B.钻孔弯曲度需符合行业规范C.封孔质量必须满足防水、防漏要求D.钻机转速越高越好33、在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勘查中,以下哪些参数属于基本调查内容?A.含水层厚度B.地下水水位动态C.水质化学成分D.地温梯度34、下列关于煤层气赋存状态的描述,正确的是哪些?A.主要以吸附态存在于煤基质表面B.可以游离态存在于煤层裂隙中C.溶解态存在于煤层水中D.主要以气态自由流动于大孔隙中35、在地质编录工作中,下列哪些属于原始地质资料?A.钻孔柱状图B.岩芯照片C.野外记录簿D.矿区储量计算表36、在煤炭地质勘探中,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地震勘探B.重力勘探C.磁法勘探D.电磁法勘探37、煤矿地质工作中,影响煤层稳定性的主要地质因素包括哪些?A.构造变动强度B.沉积环境变化C.岩浆侵入D.地下水活动38、在钻探工程中,保障钻孔质量的关键技术措施包括哪些?A.合理选择钻进参数B.使用优质护孔泥浆C.定期校验钻具垂直度D.控制回次进尺39、煤层气资源评价中,影响煤层气含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A.煤阶(变质程度)B.煤层埋深C.煤的孔隙结构D.地应力条件40、地质图件编制过程中,必须包含的基本要素有哪些?A.比例尺B.图例C.经纬网或坐标系统D.责任表(编制单位与人员)41、在煤矿地质勘探中,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重力勘探B.磁法勘探C.电法勘探D.地震勘探42、煤层气主要成分及赋存方式的正确描述包括哪些?A.主要成分为甲烷B.以吸附态存在于煤基质表面C.以游离态存在于煤层裂隙中D.溶解于煤层水中43、影响煤层厚度变化的地质因素主要包括哪些?A.原始沉积环境差异B.构造运动作用C.岩浆侵入影响D.地下水溶蚀作用44、煤矿地质报告中必须包含的核心图件有哪些?A.煤层底板等高线图B.综合柱状图C.地质剖面图D.水文地质图45、下列关于钻探工程质量“三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芯采取率应达到规定标准B.钻孔弯曲度需符合行业规范C.钻孔见煤深度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D.钻机台效越高越好三、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共10题)46、在煤炭资源勘查中,钻探工程是获取地下地质信息最直接、最可靠的手段之一。A.正确B.错误47、煤层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通常吸附在煤基质表面。A.正确B.错误48、在地质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该区域地形坡度越缓。A.正确B.错误49、煤的工业分析主要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项指标。A.正确B.错误50、重力勘探是利用地下岩体密度差异引起的重力场变化来推断地质构造的方法。A.正确B.错误51、在煤炭地质勘探中,钻探是最直接获取地下岩层物理性质数据的技术手段之一。A.正确B.错误52、煤层气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与常规天然气一致,均为甲烷。A.正确B.错误53、地质构造中的向斜构造在地表出露时,中心部位岩层年代通常较老。A.正确B.错误54、在煤炭资源储量分类中,“探明储量”是指通过详细勘探工作确认的、具有较高可靠性的资源量。A.正确B.错误55、地球物理勘探中的地震波法主要依据岩层密度与弹性差异来识别地质构造。A.正确B.错误
参考答案及解析1.【参考答案】C【解析】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利用不同岩层对波的反射、折射特性来探测地下地质结构,具有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大等优点,是煤田勘探中确定煤层赋存状态的主要手段。其他方法如重力、磁法、电法虽有应用,但在煤层精细探测方面效果不如地震法。2.【参考答案】D【解析】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项常规测定,用于评价煤的燃烧性能和分类。硫同位素比值属于煤的化学或地球化学研究范畴,需用质谱仪测定,不列入工业分析常规项目。3.【参考答案】B【解析】泥浆护壁是钻探中常用技术,通过泥浆在孔壁形成泥皮,平衡地层压力,防止坍塌。提高钻速、增大进尺反而易引发事故,减小钻头直径无法解决稳定性问题,故正确答案为使用泥浆护壁。4.【参考答案】C【解析】煤层顶板多为沉积岩,砂岩因其强度较高、稳定性好,常作为直接顶板。花岗岩、玄武岩为火成岩,少见于煤系地层;石灰岩虽属沉积岩,但易溶蚀,稳定性较差,不如砂岩常见。5.【参考答案】B【解析】煤层按倾角分为:近水平(<8°)、缓倾斜(8°~25°)、倾斜(25°~45°)、急倾斜(>45°)。25°处于缓倾斜上限,按规范属于缓倾斜煤层,故选B。6.【参考答案】C【解析】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记录其在地下岩层中的传播时间与反射特征,能够清晰反映地层界面和煤层赋存状态,具有分辨率高、探测深度大的优点,是煤田勘查中确定煤层深度与厚度的首选方法。其他方法如电法、重力、磁法主要用于辅助探测构造或异常体,对煤层细节反映能力较弱。7.【参考答案】D【解析】煤的工业分析主要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项指标,其中“碳含量”属于元素分析范畴,而非工业分析内容。工业分析用于快速评价煤的燃烧性能和工艺性质,而元素分析则进一步测定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的含量,用于更精细的煤质研究。8.【参考答案】B【解析】泥浆护壁是钻探中常用的防塌技术,通过泥浆在孔壁形成滤饼,平衡地层压力并加固松散岩层。提高钻速或减少排量可能加剧塌孔风险,更换钻头仅影响破岩效率,不具护壁功能。因此,使用稳定泥浆体系是保障钻孔稳定的关键措施。9.【参考答案】C【解析】煤系地层通常形成于陆相或近海三角洲沉积环境,砂岩、泥岩、煤层互层是典型特征。砂岩作为常见的碎屑沉积岩,广泛分布于煤系地层中,可反映沉积环境与水流条件。花岗岩、玄武岩为火成岩,片麻岩为变质岩,均非煤系沉积的原生组成部分,不具指示意义。10.【参考答案】D【解析】等高线间距反映地形坡度,间距越小说明单位水平距离内高程变化越大,即坡度越陡;反之则越缓。该原理是地形图判读的基础。因此,等高线密集区域代表陡坡或山脊,稀疏区域代表平缓地形,与高程绝对值无关,而与变化率相关。11.【参考答案】C【解析】瓦斯解吸法是通过在钻孔中采集煤样,密封后在实验室测定其在不同时间释放的瓦斯量,从而计算原始瓦斯含量,是测定煤层瓦斯含量的标准方法。钻孔取芯法主要用于获取煤层物理结构信息;地球物理测井可间接判断瓦斯富集区,但不能直接测定含量;地质雷达适用于浅层结构探测,对瓦斯含量不具测量能力。因此,C项科学准确。12.【参考答案】B【解析】根据《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2020),储量编码由三位数组成,第二位表示可行性评价阶段,“2”代表“预可行性研究”,第三位“2”代表可信度较高。122表示“探明的(预可采)储量”。111为“探明的(可采)储量”,333为推断资源量,2M22为基础储量类型,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13.【参考答案】B【解析】石灰岩在煤系地层中常呈稳定层状分布,沉积环境清晰,易于识别,常作为标志层用于地层对比。石英砂岩虽常见,但横向变化大;凝灰岩分布局限;铝土岩多出现在风化壳底部,不具普遍性。石灰岩因其沉积稳定性和可识别性,是煤田地质中常用的对比标志层,故选B。14.【参考答案】C【解析】下套管并注入水泥固井是防止钻孔坍塌、隔离复杂地层、保障钻探安全的核心工艺。金刚石钻头用于提高钻进效率;控制速度可减缓冲击但不能稳定井壁;冲洗液主要用于排渣和冷却。唯有套管和固井能有效支撑孔壁,尤其在松散或破碎地层中必不可少。因此C项正确。15.【参考答案】C【解析】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项。挥发分是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至900℃时释放出的气体和液体产物,是判断煤变质程度和燃烧特性的重要指标,反映其可燃挥发成分。水分和灰分为不可燃杂质;固定碳是残余可燃固体,不具挥发性。因此C项正确。16.【参考答案】C【解析】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利用不同岩层对波的反射和折射特性,能够高精度探测煤层结构和厚度变化,尤其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煤层赋存状态分析。相比其他方法,其分辨率更高,是煤炭资源勘探中最主流的技术手段。17.【参考答案】B【解析】泥浆循环不仅起到冷却钻头、携带岩屑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形成泥皮,平衡地层压力,有效支撑孔壁,防止坍塌。尤其在松散或破碎地层中,优质泥浆是保障钻孔稳定的关键措施。18.【参考答案】B【解析】煤的变质程度随地质作用增强而提高,挥发分产率随变质程度升高而降低,具有明显规律性。因此,挥发分是划分煤种(如褐煤、烟煤、无烟煤)和判断变质程度的核心指标。19.【参考答案】C【解析】单位涌水量指单位降深下的稳定涌水量,直观反映含水层的出水能力,是评价富水性强弱的直接指标。渗透系数虽反映透水性,但单位涌水量更具实际水文意义。20.【参考答案】C【解析】根据“V字形法则”,当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岩层露头线弯曲方向与等高线一致但更开阔。若倾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说明岩层向地形高处倾斜,符合该地质规律。21.【参考答案】C【解析】补偿中子测井通过测量地层中的氢含量反映孔隙流体特征,煤层含气时氢密度显著低于含水或含油状态,导致中子孔隙度读数偏低,形成“挖掘效应”,是识别煤层气的重要标志。自然伽马测井主要用于区分岩性(如煤层通常为低放射性),声波测井对裂隙发育敏感,电阻率测井受煤化程度影响较大,但三者对含气性的直接响应不如中子测井明显。因此,C项为最优选择。22.【参考答案】C【解析】断层是地壳断裂并发生相对位移的构造,其最直接的地质证据是地层序列的重复或缺失。当地层因逆冲断层而重复,或因正断层导致某层位缺失,结合岩性、化石和年代对比可确认断层存在。钻孔倾角变化可能由地层倾斜引起,岩心采取率低可能与破碎带有关但非特异性,冲洗液漏失常见于裂隙发育区。因此,地层重复或缺失是判断断层最可靠依据,选C。23.【参考答案】C【解析】自然放射性主要来源于地层中的铀、钍、钾-40等放射性元素。花岗岩为酸性火成岩,富含钾长石和副矿物(如独居石、锆石),通常具有较高的钍和钾含量,因而自然伽马值显著高于沉积岩。砂岩和石灰岩放射性较低,煤虽含微量铀但整体放射性偏低。在测井解释中,花岗岩常表现为高自然伽马异常,是识别基底或侵入体的重要标志,故正确答案为C。24.【参考答案】D【解析】储量计算精度主要取决于控制程度和数据可靠性。勘探线间距决定控制级别(如探明、控制、推断),煤层倾角影响面积和厚度投影计算,采样化验误差直接影响煤质参数准确性。而钻孔封闭质量属于施工后期环保与安全措施,虽重要但不参与储量计算模型,不影响资源量数值。因此,D项与储量精度无直接关联,为正确答案。25.【参考答案】B【解析】叠加处理通过将共深度点(CDP)道集内多次波按反射时间对齐后相加,使有效信号增强,随机噪声相互抵消,从而显著提升信噪比。动校正是为实现叠加而进行的时间校正,滤波用于压制特定频率噪声,偏移用于空间归位。尽管三者均为关键步骤,但直接提升信噪比的核心技术是叠加处理。因此,B项为最准确答案。26.【参考答案】B【解析】煤样解吸法是通过在井下或地面采集煤芯样品,密封后在实验室测定其释放出的瓦斯量,是测定煤层原始瓦斯含量的直接且标准方法。钻孔冲洗液法主要用于判断地下水情况;地球物理测井可间接推断瓦斯富集区,但无法定量;地质填图法用于宏观构造分析。因此,B选项科学准确。27.【参考答案】B【解析】石灰岩在煤系地层中常呈稳定层位、易于识别,且分布广泛,常作为对比煤层的重要标志层。花岗岩和玄武岩为火成岩,少见于沉积煤系中;石英砂岩虽常见,但稳定性不如石灰岩。因此,B选项符合地质勘探实践中的常用标准。28.【参考答案】B【解析】泥浆护壁是通过循环泥浆在孔壁形成泥皮,平衡地层压力并防止坍塌,是钻探中常用且有效的护孔手段。提高钻速可能加剧孔壁扰动;减少钻压影响效率但不解决坍塌根本问题;更换钻头主要用于适应岩性而非护壁。故B为正确答案。29.【参考答案】B【解析】煤层气是赋存在煤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CH₄),含量通常在90%以上。一氧化碳为有毒气体,多见于矿井火灾或爆炸后;乙烷含量极少;二氧化碳虽可能伴生,但非主要成分。因此,B选项符合科学定义。30.【参考答案】B【解析】在地形地质图中,若地层界线或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符合“向低向高”法则,表明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背斜则相反,向低处凸出;单斜表现为平行延伸;断层带常表现为不连续或错动。因此,B选项正确。31.【参考答案】ABCD【解析】重力、磁法、电法和地震勘探均为煤矿地质勘查中常用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重力勘探用于探测密度差异引起的重力异常;磁法勘探用于识别磁性矿物分布;电法勘探通过电阻率变化判断岩层性质;地震勘探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进行地层划分,精度高,广泛应用于煤层定位和构造分析。32.【参考答案】ABC【解析】钻探工程质量的“六大指标”包括:岩芯采取率、钻孔弯曲度、孔深校正、孔径、冲洗液消耗量和封孔质量。这六项是衡量地质钻探施工质量的核心标准。选项D错误,钻机转速应根据地层情况合理调节,并非越高越好,过高速度可能导致岩芯破碎或钻具损坏。33.【参考答案】ABC【解析】矿区水文地质勘查重点包括含水层分布、厚度、渗透性、地下水位变化及水质分析,这些是评估矿井涌水风险的基础。地温梯度虽为地质参数之一,但属于地热勘查范畴,不列为核心水文地质调查内容,故D项不符合题意。34.【参考答案】ABC【解析】煤层气在煤层中主要以三种形式赋存:吸附态(占大部分,附着于煤颗粒表面)、游离态(存在于裂隙和孔隙中)、溶解态(溶于煤层水中)。D项错误,因煤层气以吸附态为主,自由流动能力受限,不同于常规天然气藏。35.【参考答案】ABC【解析】原始地质资料指在野外或现场直接获取的第一手数据,包括岩芯描述、野外记录、照片、测井曲线等。钻孔柱状图和岩芯照片由现场编录生成,属原始资料;矿区储量计算表是后续综合分析成果,属于派生资料,非原始资料,故D不选。36.【参考答案】ABCD【解析】地震勘探通过分析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特征,确定地层结构,是煤田勘查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重力勘探利用地下岩层密度差异引起的重力场变化,适用于区域性构造研究。磁法勘探基于岩石磁性差异,常用于圈定基底起伏和断裂构造。电磁法勘探通过测量地层的电导率和电阻率,对含水层、断层等有良好响应。这四种方法在煤炭资源勘查中常组合使用,以提高勘探精度和解释可靠性。37.【参考答案】ABCD【解析】构造变动如断层、褶皱会破坏煤层连续性,导致厚度变化。沉积环境决定原始煤层分布特征,三角洲或沼泽环境变化易造成煤层分叉或缺失。岩浆侵入可使煤层变质、变薄甚至消失。地下水活动则通过淋滤或侵蚀作用影响煤层结构和品质。这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辽宁沈阳市沈抚示范区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20人笔试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人防建设项目管理流程优化
- 液体硅橡胶生产线项目施工方案
- 2025中国电信陕西公司纪委办公室纪检专业成熟人才招聘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钢带钢管项目可行性报告(模板)
- 2026年华北电力大学教学科研岗位招聘144人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11月临沂市兰山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权属子公司招聘(9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辽宁抚顺市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杭州公交下雨涨价通知书
- 2025贵州遵义仁怀市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48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宝钢作业长安全培训题库及答案解析
- 家庭暴力保证书模板
- 总监理工程师执业能力与信用评价
- 岗位技能比武汇报
- 蜡染研学课程讲解
- 施工安全用电常识培训课件
- 防秋乏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 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准则2025
- 双翼之下的三重人生陶渊明诗歌中的鸟意象解读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3
- 产品碳足迹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