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钻深井施工方案_第1页
南京钻深井施工方案_第2页
南京钻深井施工方案_第3页
南京钻深井施工方案_第4页
南京钻深井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地区深水井施工综合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与地质气候适应性分析本工程位于南京市玄武区,设计井深350米,井径360毫米,目标含水层为白垩系中风化砂岩裂隙水。场地地形属宁镇扬山地余脉,地面标高22.5-24.8米,表层覆盖2-5米素填土,其下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含锰质结核,工程地质性能中等。根据地质勘察数据,地下15-22米为流塑状淤泥质粉质粘土,具高压缩性,需重点防范孔壁坍塌;35-68米为松散粉砂层,饱和状态下易发生管涌;85米以下进入强风化泥质砂岩,呈棕红色夹绿灰色,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岩芯较完整呈柱状,是主要的隔水层;180-260米为中风化灰岩,灰白色,角砾状结构,锤击声脆,裂隙发育带为主要取水层段。南京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施工需重点应对梅雨期(6月下旬至7月中旬)和夏季高温。历年最大日降水量达256.8毫米,最高气温43℃,冬季极端低温-14℃。施工周期安排需避开梅雨期,雨季施工时需配备每小时300立方米排水能力的应急设备。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井管需采用Q235B防腐钢管,接口处做三层环氧树脂涂层处理。二、施工准备阶段技术要点(一)场地布置与设备选型施工场区需平整至20米×15米作业面,采用300毫米厚级配砂石垫层+150毫米C20混凝土硬化,设置2%排水坡度。根据地层特性,选用SPJ-300型水文水井钻机,配套BW-250型泥浆泵(额定工作压力3.5MPa),配备Φ127毫米钻杆1200米,Φ300/219毫米双壁岩芯管。动力系统采用220kW柴油发电机组,确保电压稳定在380±5V。泥浆循环系统设置三级沉淀池(总容积50立方米),采用膨润土(蒙脱石含量≥75%)+纯碱(Na₂CO₃)+聚丙烯酰胺(分子量800万)配制钻井液,针对不同地层调整性能参数:松散粉砂层控制粘度28-32s,比重1.15-1.20g/cm³;基岩层粘度18-22s,比重1.05-1.10g/cm³。设置6米高钻塔,底部采用8点锚固,每点抗拔力不小于150kN。(二)技术准备与材料检验施工前编制详细的《钻井工程技术参数表》,明确各地层钻进压力、转速、泵量参数组合。对进场材料实施"三检制":井管采用Φ273×8毫米螺旋缝焊接钢管,逐根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1.2MPa,保压30分钟无压降);滤水管采用桥式滤水结构,开孔率23%,缠丝间隙1.5毫米,垫筋直径8毫米,经镀锌处理(锌层厚度≥85μm);填砾选用2-4毫米石英砂,含泥量≤3%,不均匀系数K80=1.8。测量放线采用全站仪按二级导线精度建立控制网,井口定位误差≤50毫米。设置四等水准点,采用DS3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每50米井深校核一次。护口管选用Φ426×10毫米钢管,长度6米,埋入粘土层不少于3米,管周采用M10水泥砂浆封固,顶部高出地面300毫米,安装防护栏。三、钻进工艺分层控制标准(一)钻进参数动态调控覆盖层段(0-85米)素填土层:采用Φ300毫米三翼钻头,轻压慢转(钻压8-10kN,转速40-60r/min),泵量150-180L/min,泥浆比重1.25-1.30,粘度30-35s。每钻进0.5米提钻清渣,防止钻头泥包。淤泥质粘土层:改用Φ300毫米刮刀钻头,钻压降至5-6kN,转速60-80r/min,添加0.3%聚丙烯酰胺改善泥浆流型,控制失水量≤15mL/30min。安装孔口防喷装置,预防泥浆喷涌。粉砂层:启用双壁钻具,采用Φ273毫米牙轮钻头,实施"低泵压、快钻进"工艺(泵压1.2-1.5MPa,钻速1.2-1.5m/h),泥浆中加入2%钠基膨润土,形成5-8毫米厚泥皮。每30分钟测定一次井斜,顶角偏差控制在0.8°/100米内。基岩段(85-350米)强风化岩层:Φ219毫米金刚石复合片钻头,钻压12-15kN,转速180-220r/min,泵量200-250L/min,采用清水钻进,添加0.5%乳化剂润滑钻具。岩芯采取率要求≥85%,岩芯长度控制在0.8-1.2米/回次。中风化灰岩段:改用Φ190毫米孕镶金刚石钻头,钻压8-10kN,转速250-300r/min,泵压2.5-3.0MPa。当钻进至200米、230米、260米三个裂隙发育带时,降低转速至150r/min,采用"轻压慢磨"工艺,防止岩芯破碎。每50米进行声波测井,绘制岩层裂隙发育剖面图。(二)井身质量控制措施采用JDT-6A型陀螺测斜仪,每100米进行一次井斜测量,确保全井最大顶角偏差≤1.5°(350米井深累计偏差≤5.25米)。开孔时采用"三点吊锤"法对中,钻塔垂直度偏差≤0.1%。在150米深度处设置Φ273毫米技术套管,套管鞋坐入完整基岩不少于5米,环形空间注入水泥浆(水灰比0.5:1),采用注浆压力0.8MPa,稳压20分钟。四、井管安装与滤水结构施工(一)井管组合与下管工艺井管结构自下而上分为:沉砂管(Φ273×8毫米钢管,长度10米)、滤水管(Φ273×8毫米桥式滤水管,长度80米,对应180-260米含水层)、井壁管(Φ273×8毫米钢管,长度260米)。采用"自上而下"组合方式,每根井管两端加工60°坡口,采用E4303焊条焊接,焊缝高度≥8毫米,焊后进行20%超声波探伤检测。下管前进行"三查":查孔深(实际孔深352.8米,超深2.8米)、查孔径(最小处295毫米,满足设计要求)、查沉渣(孔底沉渣厚度120毫米,采用空气吸泥法清理至≤50毫米)。换浆采用"稀浆置换法",注入清水逐步将孔内泥浆比重降至1.05g/cm³,粘度18s,含砂量≤1%。下管采用25吨汽车吊,配备自动脱钩装置。井管每30米设置一组扶正器(三个呈120°分布),扶正器外径280毫米,采用ABS工程塑料制作。当井管下至200米深度时,需测量管内水位,若水位上升速度超过5m/h,立即停止下管,检查滤水管是否破损。(二)填砾与止水施工填砾采用"管外返水投砾法",砾料经Φ10毫米筛网筛选后装入Φ159毫米灌注管,自滤水管底部开始均匀投放。填砾高度自180米至160米(超填20米),填砾速度控制在5-8m³/h,同时保持管内水位高于孔外水位2米以上。采用γ射线测井仪检测填砾密实度,发现空洞时采用高压水冲填处理。止水段位于85-100米强风化泥质砂岩层,采用"海带-水泥浆"复合止水工艺:先填入经水浸泡膨胀的干海带(厚度500毫米),再注入水泥浆(水灰比0.6:1,掺加3%膨胀剂),注浆管埋深100米,注浆压力1.2MPa,注浆量1.8m³。止水完成后72小时进行抽水试验,测定止水效果。五、洗井与抽水试验规程(一)多工艺联合洗井活塞洗井:采用Φ240毫米橡胶活塞,行程1.5米,往复频率20次/分钟,自下而上分段洗井。在含水层段每次上提速度≤0.5m/s,当返出水量达正常出水量的60%时,暂停30分钟,让裂隙水充分补给。空气压缩机洗井:选用9m³/min空压机,气管下至距孔底5米处,采用"间歇式"洗井(开30分钟,停15分钟),控制风压0.6-0.8MPa,风量6-8m³/min。洗井过程中监测水位恢复速度,当水位在停泵后30分钟内恢复至静水位的80%,视为洗井合格。化学洗井:对裂隙发育较差的220-240米段,注入10%盐酸溶液(用量8m³),浸泡12小时后用清水反循环冲洗,pH值恢复至6-8时停止。(二)抽水试验技术标准试验分三个降深段进行,降深值分别为3米、6米、9米(对应水位埋深12米、15米、18米)。采用SJ-600型深井潜水泵(额定流量80m³/h,扬程50米),配备XJ101-1型流量记录仪和投入式液位计(精度±1cm)。每个降深段稳定延续时间≥8小时,流量波动幅度≤5%。试验数据表明:静水位埋深9.2米,第一降深出水量52m³/h,水位恢复时间45分钟;第二降深出水量78m³/h,水位恢复时间72分钟;第三降深出水量95m³/h,水位恢复时间105分钟。单位涌水量2.8L/s·m,渗透系数3.2×10⁻³m/s,水质检测显示总硬度185mg/L,pH值7.2,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要求。六、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一)关键工序控制点建立"三检制+第三方检测"质量管控模式,设置12个停止点验收:场地硬化验收(平整度≤5mm/2m,承载力≥150kPa)护口管安装(垂直度偏差≤0.5°,顶部高程误差±30mm)开孔钻进参数确认(钻压、转速、泵量符合地层要求)技术套管下入验收(水泥浆饱满度≥95%)井管焊接质量检测(焊缝无损检测合格率100%)填砾密实度检测(γ射线测井曲线均匀连续)止水效果检验(抽水试验无上层水混入)洗井质量验收(含砂量≤1/200000)抽水试验数据确认(单位涌水量偏差≤10%)水质检测报告(38项指标全部达标)井口装置安装(法兰水平度偏差≤1mm/m)工程竣工测量(井位坐标误差≤100mm)(二)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针对南京地区常见施工问题,制定专项防治方案:孔斜超标:在100米、200米、300米处设置导向扶正器,采用"吊打"钻进工艺,钻具组合长径比控制在1:15以内。井管断裂:在下管过程中,吊点设置在距管端1/4管长处,采用"双吊点"起吊,避免单点受力产生弯曲应力。滤水管堵塞:填砾前用清水冲洗孔壁,去除泥皮,砾料采用"级配填砾法",从粗到细分三次填入。七、安全生产专项保障措施(一)危险源辨识与控制根据地质条件辨识出7项重大危险源:高处坠落(钻塔作业)、物体打击(钻具吊装)、触电(临时用电)、坍塌(基坑开挖)、中毒(泥浆处理)、淹溺(暴雨积水)、中暑(高温作业)。针对每项危险源制定"五定"控制措施(定责任人、定措施、定资金、定时限、定预案)。临时用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设置三级配电两级保护,钻机外壳接地电阻≤4Ω,配电箱安装浪涌保护器(Imax≥40kA)。泥浆池设置1.2米高防护栏杆,悬挂"当心坠落"警示牌,配备2套正压式呼吸器。高温季节实施"做两头、歇中间"工时制度(6:00-10:00,15:00-19:00),现场配备150L/h制冷量的移动空调和含盐清凉饮料。(二)应急处置预案编制《深水井施工应急预案》,组建20人应急小组,配备应急物资:柴油发电机(200kW)1台、应急水泵(300m³/h)2台、急救箱(含止血带、夹板等)2套、应急照明系统(连续照明≥12小时)。每月组织一次应急演练,重点训练暴雨引发孔壁坍塌的处置流程:立即启动应急排水系统,降低孔内水位;采用Φ127毫米钻杆快速下入孔内,形成临时护壁;注入速凝水泥浆(初凝时间≤30分钟),封闭坍塌段;待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值80%后,采用小口径钻头(Φ150毫米)扫孔恢复钻进。八、施工进度计划与管理采用Project软件编制四级进度计划体系,总工期45天,关键线路为:场地准备(3天)→开孔钻进(10天)→技术套管安装(5天)→基岩钻进(12天)→井管安装(3天)→洗井试验(7天)→竣工验收(5天)。设置3个关键里程碑节点:100米套管下入(第15天)、含水层揭露(第25天)、抽水试验完成(第40天)。实行"周调度、日碰头"进度管理制度,采用BIM技术进行4D进度模拟,当实际进度滞后计划5%时,启用备用钻机(SPJ-200型)进行平行作业。资源配置保障:储备3套备用钻具、200米井管、50m³砾料,确保不因材料短缺影响进度。九、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施工场地设置6米高围挡(顶部安装喷淋系统),出入口设置洗车平台(含三级沉淀池),车辆冲洗用水经处理后回用率达80%。钻井泥浆采用"泥浆脱水机+干化处理"工艺,干泥饼含水率≤30%,交由有资质单位外运处置。施工噪声控制在昼间≤70dB、夜间≤55dB,对高噪声设备(钻机、空压机)安装隔音罩,夜间22:00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