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水工程竖井施工综合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大型引水系统控制性工程,采用垂直竖井布置形式,设计总深度540米,开挖直径8.5米,衬砌后内径6.0米。竖井上部连接引水调压井(高度97米),下部通过弯段与引水隧洞衔接,构成"调压井+竖井"同轴结构体系。工程区域地形复杂,右岸通过既有公路形成施工通道,左岸经交通洞作为物料运输线路。主要工程量包括:竖井开挖及支护4800立方米,钢筋混凝土衬砌3200立方米,钢衬安装1200平方米,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抗渗等级W8,设计运行内水压力10.2兆帕。施工总工期控制在240天内,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同步支护、整体衬砌"的施工策略,配置700米级竖井掘进机及配套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全过程机械化作业。二、地质条件分析2.1地层岩性特征根据地质勘察数据,竖井穿越地层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岩体完整性系数0.7-0.85,饱和抗压强度120-180兆帕,局部达到200兆帕以上。自上而下划分为三个工程地质段:0-100米:强风化带,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渗透系数1×10⁻³厘米/秒,属Ⅳ类围岩,需重点加强支护100-400米:中风化带,中粗粒结构,裂隙间距1.5-3.0米,属Ⅲ类围岩,稳定性中等400-540米:微风化带,致密块状结构,单轴抗压强度>150兆帕,属Ⅱ类围岩,完整性好但存在高地应力2.2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埋深15-30米,主要发育三层含水层:上层滞水:分布于强风化带,受大气降水补给,涌水量5-10立方米/小时裂隙承压水:赋存于中风化带,主要通过两组共轭节理网络渗透,最大涌水量达50立方米/小时岩溶水:在K2+300处探测到体积约80立方米的溶洞,充填物为粉质黏土夹碎石2.3不良地质预测施工期需重点防范三类地质风险:岩爆:400米以下微风化段存在高地应力,实测最大主应力达35兆帕,具备发生中等岩爆条件,需采取超前应力释放措施涌水:250米及480米高程存在两条富水断层,预测单点最大涌水量60立方米/小时,需配置大功率排水系统溶洞:已探明3处规模溶洞,其中K3+150处溶洞高度达8米,需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和预处理三、施工总体部署3.1施工分区规划地面作业区:布置竖井掘进机主机库、混凝土搅拌站(HZS120型)、钢材加工场、材料仓库及临时办公区,占地面积约8000平方米。搅拌站配置双卧轴强制式搅拌机,生产能力120立方米/小时,满足高峰期混凝土需求。井口作业区:安装700米级智能门式起重机(最大起重量50吨)、稳车群(8台JZ-10/800型)及环形轨道,设置自动卸渣系统和混凝土中转仓。井口周边设置2米高防护栏杆,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和声光报警装置。井下作业区:划分掘进作业面、支护作业面、出渣通道及辅助设施区,配置三层作业平台(掘进平台、支护平台、衬砌平台),各平台间通过液压升降系统连接,实现同步作业。3.2施工流程规划采用"四同步"施工流程:超前地质预报→开挖作业→初期支护→出渣运输同步进行围岩监测→支护参数调整→施工工艺优化动态循环钢筋加工→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养护作业流水施工地面控制→井下执行→数据反馈→智能调整闭环管理关键线路工期控制:施工准备阶段:30天(含设备安装调试)竖井开挖阶段:120天(平均日进尺4.5米)衬砌施工阶段:60天(日滑升高度6米)设备拆除及验收:30天3.3资源配置计划主要施工设备配置:竖井掘进机:1台(刀盘直径8.6米,配备22个液压驱动滚刀)液压抓岩机:2台(斗容0.5立方米,提升速度60米/分钟)混凝土喷射机:2台(湿喷工艺,生产能力8立方米/小时)滑模系统:1套(液压自动调平,配置16台10吨千斤顶)排水系统:三级排水,总排水能力150立方米/小时通风系统:压入式通风,主风机功率110kW,风筒直径1.2米劳动力组织:管理及技术人员:25人(含地质、测量、机电专业工程师)掘进作业队:40人(分3班,每班12小时)支护作业队:30人(含喷锚、钢筋、模板专业班组)机电保障队:15人(负责设备维护及自动化系统运行)辅助作业队:20人(含运输、排水、通风等辅助工作)四、开挖与支护施工4.1开挖施工工艺开挖方式选择:0-100米强风化段:采用机械破碎+人工修整,配备液压破碎锤和扒渣机100-400米中风化段:采用光面爆破+机械出渣,炮孔利用率控制在90%以上400-540米微风化段:采用竖井掘进机全断面开挖,刀盘转速1.2-2.5转/分钟爆破参数设计(中风化段):周边孔:直径42mm,孔距50cm,装药集中度0.25kg/m,采用空气间隔装药掏槽孔:直径50mm,孔深3.5米,采用楔形掏槽,装药集中度0.8kg/m循环进尺:3.0米,单循环爆破方量58立方米,炸药消耗量210kg出渣系统:采用"抓岩机+吊桶+自卸汽车"运输系统,吊桶容积3立方米,提升速度80米/分钟井口设置自动卸渣装置,与自卸汽车对接,实现连续出渣出渣能力控制:正常情况下80立方米/小时,高峰期可达120立方米/小时4.2支护施工技术初期支护体系(按围岩类别差异化设计):Ⅳ类围岩段(0-100米):喷射混凝土:C25,厚度15cm,分两层施作锚杆:Φ25中空注浆锚杆,长度4.5米,间距1.0×1.0米钢筋网:Φ8@150×150mm,双层布置钢拱架:I20型钢,间距0.8米/榀Ⅲ类围岩段(100-400米):喷射混凝土:C25,厚度10cm锚杆:Φ22砂浆锚杆,长度3.5米,间距1.5×1.5米钢筋网:Φ8@200×200mm,单层布置Ⅱ类围岩段(400-540米):喷射混凝土:C25,厚度8cm局部锚杆:Φ20自进式锚杆,长度3.0米,间距2.0×2.0米(仅在裂隙密集区布置)特殊地质段处理:岩爆预防:采用超前应力释放孔(直径100mm,深度10米,间距2米),配合高压水喷射弱化围岩涌水处理:实施"堵排结合",局部采用Φ108管棚注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配合集水井排水溶洞处理:对探明溶洞采用"先充填后开挖"方案,充填材料为C15混凝土+碎石(比例1:3)五、衬砌施工技术5.1钢筋混凝土衬砌施工工艺:采用整体滑模施工,自下而上连续浇筑,滑模设计高度2.4米,配置16台液压千斤顶同步提升。模板系统:面板:6mm厚钢板,表面镀铬处理,保证混凝土外观质量支撑结构:型钢骨架,刚度满足规范要求(挠度≤1/400)调平系统:自动液压调平装置,水平偏差控制在±5mm内附着式振捣器:每2米布置1台,功率1.5kW,频率50Hz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设计:水泥:砂:石:水=1:1.85:3.2:0.45,掺加粉煤灰(替代率20%)和高效减水剂运输方式:地面搅拌站→混凝土输送车→井口下料溜管→分料盘→入仓,溜管设置缓冲装置浇筑工艺:分层对称浇筑,每层厚度30cm,振捣时间20-30秒,确保密实养护措施:采用喷淋养护+保湿覆盖,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70%前不得受荷5.2钢衬安装施工在竖井底部30米范围及弯段衔接处设置钢衬,材质为Q345R钢板,厚度20mm,采用工厂预制、现场拼装工艺。安装流程:钢衬分节预制(每节长度6米),工厂内完成防腐处理(喷砂除锈+环氧煤沥青涂层)井下运输采用专用吊装设备,单节重量控制在15吨以内安装采用"由下至上、逐节组对"方式,环缝焊接采用埋弧自动焊,纵缝采用手工电弧焊焊接完成后进行无损检测(UT检测Ⅰ级合格),并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1.5倍设计压力)密封处理:钢衬与混凝土之间设置缓冲层(30mm厚沥青木板),环缝处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确保水密性。六、施工辅助系统6.1排水系统采用三级排水方案:一级排水:工作面排水,设置2台Φ150mm潜水泵(扬程600米,流量50立方米/小时)二级排水:中部集水井(250米高程),配置2台Φ200mm离心水泵(扬程300米,流量80立方米/小时)三级排水:井口排水系统,设置2台Φ250mm多级离心泵(扬程600米,流量100立方米/小时)排水管路采用Φ200mm无缝钢管,每50米设置固定支架,确保管路稳定。6.2通风系统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地面设置2台110kW轴流风机(一用一备),风筒选用Φ1.2米阻燃风筒布风筒悬挂于井壁一侧,每10米设置刚性支撑架,接口处采用双反边连接井下风量保证:工作面风量不小于3m³/min·人,风速控制在0.25-6m/s6.3提升运输系统物料提升:主提升机:JKZ-3.2/15.5型,提升能力50吨,最大提升速度8m/s辅助提升机:2台JZ-10/800型稳车,负责人员和小型物料运输提升容器:3立方米吊桶2个(一备一用),人员罐笼1个(限载12人)信号系统:采用PLC控制的声光信号系统,设置"提升、下降、停车、紧急停车"四种信号井口与井下各作业面设置视频监控和对讲系统,实现可视化调度提升机配备多重保护装置(过卷保护、超速保护、过载保护等)七、质量控制措施7.1测量控制体系建立"地面控制网→井口控制点→井下作业面"三级测量控制网:地面采用全站仪按二等三角测量精度建立平面控制网井口设置3个强制对中观测墩,作为井下测量基准井下采用激光指向仪(精度±5″)和重锤投点法(垂准误差≤1/20000)进行定位监测频率:开挖阶段:每循环监测1次支护阶段:每天监测1次衬砌阶段:每滑升5米监测1次特殊地段(断层、溶洞):加密至每2小时监测1次7.2混凝土质量控制原材料控制:水泥:选用P.O42.5R水泥,进场温度≤60℃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花岗岩碎石(5-20mm连续级配),含泥量≤1%外加剂:采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掺量1.2%,氯离子含量≤0.02%施工过程控制:坍落度控制:入仓坍落度180±20mm,每小时检测1次温度控制:采用双掺技术(粉煤灰+矿粉)降低水化热,入模温度≤28℃抗裂措施:设置膨胀加强带(掺加UEA膨胀剂,掺量8%),每100米设置1道质量检测:抗压强度:每50立方米留置1组试块,同条件养护试块与结构同条件养护抗渗性能:每200立方米留置1组抗渗试块,试验压力1.2MPa,恒压8小时无渗漏外观质量:表面平整度≤5mm/2m,蜂窝麻面面积≤0.5%,无露筋、裂缝等缺陷八、安全保障措施8.1重大危险源管控建立危险源辨识、评估、控制闭环管理体系,重点管控:岩爆防治: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地质雷达和声波测试,预测岩爆可能性解危措施:对高应力区实施超前钻孔卸压(孔径100mm,孔深10米,间距2米)防护措施:作业人员佩戴防冲击头盔,工作面设置钢性防护棚高处作业安全:作业平台:采用钢结构整体平台,设置1.2米高防护栏杆和18cm高挡脚板安全带:全员配备双钩五点式安全带,平台满挂安全网临边防护:井口周边设置2米宽环形走道,安装防护栏杆和防坠落装置8.2安全管理体系组织保障: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配备专职安全员5名实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与各施工班组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班前安全讲话、班中安全检查、班后安全总结"三查制度应急管理:编制专项应急预案(涌水、岩爆、火灾等),每季度组织1次应急演练井下设置应急避难硐室(配备氧气、食品、通讯设备),距离工作面≤50米建立应急通讯系统(有线电话+对讲机+应急广播),确保通讯畅通8.3职业健康防护通风除尘:采用高效除尘器(除尘效率≥95%),粉尘浓度控制在2mg/m³以下噪声控制:高噪声设备设置隔音罩,作业人员佩戴耳塞(噪声≤85dB)照明系统:井下采用LED防爆灯具,照度满足:工作面≥100lux,通道≥50lux医疗保障:现场设置医务室,配备急救设备和常用药品,与就近医院建立绿色通道九、施工进度计划9.1关键节点控制施工阶段起止时间工期(天)关键任务施工准备第1-30天30设备安装调试、场地平整、技术交底上部开挖第31-60天300-150米开挖及支护,日进尺5米中部开挖第61-150天90150-400米开挖及支护,日进尺2.8米下部开挖第151-190天40400-540米开挖及支护,日进尺3.5米衬砌施工第161-220天60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设备拆除第221-240天20施工设备拆除、场地清理、验收准备9.2进度保障措施资源保障:备用关键设备(如掘进机刀盘、液压系统),确保故障时48小时内恢复技术保障:成立技术攻关小组,解决施工难题,优化施工参数制度保障:实行周进度考核与奖惩制度,延误超3天启动预警机制天气应对:编制雨季施工专项方案,储备防雨、排水物资十、环境保护措施10.1施工废水处理设置三级沉淀池(总容积500立方米),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混凝土养护采用节水型喷淋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油料库房设置防渗池(渗透系数≤10⁻⁷cm/s),防止油料泄漏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药科大学《地理专业》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百校联考2025-2026学年数学高二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广东六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物理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2026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九中生物高二上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医科大学《星火燎原-长沙红色文化》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省魏县五中2025年高二上数学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药剂科药物配置安全管理细则
- 临床检验质控措施培训指南
- 留观病人的风险评估
- 脑功能评估与训练课件
- 《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钢混塔架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与生态智慧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农林大学
- 2024年温州工业与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心肌淀粉样变护理措施
- T-CPIA 0050-2023 T-CSTE 0215-2023 质量分级及“领跑者”评价要求光伏并网逆变器
- 广告学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
- GIS组合电器课件
- 风电运维安全生产知识
- 桩基临时用电监理细则
- 工厂叉车使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