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试卷_第1页
传播学概论试卷_第2页
传播学概论试卷_第3页
传播学概论试卷_第4页
传播学概论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4月高等教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传扬学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642)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光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重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

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挑选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

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挑选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o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

笔作答。

4.合理安顿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挑选题(共35分)

一、单项挑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惟独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

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传扬与communication,词义上均有的意思是

A、传达消息B、运输货物C、双向交流D、双向交流

2、网络媒介相对于传统媒介的最大优势是

A、便捷性B、差异性C、互动性D、广泛性

3、赖特在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扬三功能”说基础上添加的功能是

A、监测环境B、协调社会关系C、传承社会遗产D、提供娱乐

4、法兰克福学派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提出了

A、传扬经验理论B、传扬批评理论C、传扬建构理论D、传扬核心

理论

5、传扬学作为一门自立学科出生手美匿,比新闻学大约晚了

A、40年B、60年C、80年D、100年

6、霍夫兰把心理学的实验主意引入传扬研究领域,侧重研究

A、传扬对象B、传扬内容C、传扬媒介D、传扬效果

7、传扬学经验学派的研究重点是

A、变量间的因果关系B、行为模式的发生机制

C、传扬过程盼结沟D、大众传扬的社会作用

8、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显示了一种传媒的庞大影响力。这种传媒是

A、报纸B、杂志C、广播D、电视

9、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核心观点是

A、媒介即讯息B、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C、冷媒介与热媒分D、地球树

10、媒介融合的技术基础是

A、数字化B、多媒体亿C、移动化D、怒文本化

11、大众传媒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的前提是媒介和公民拥有充足的

A、采访权B、临近权C、知情权【)、隐私权

12、有一种报刊理论认为,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

务。这种理论是

A、集权主义理论B、自由主义理论

C、社会责任理论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13、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希翼寻求三方的共同点来有效调节传扬体制内的各种矛

盾,这三方是

A、政府、企业、媒介B、政府、公众、媒介

C、政府、企业、公众D、媒介、企业、公众

14、受商品经济影响,文化艺术被大众传媒当作商品,受众则成了

A、旁观者B、设计者C、生产者D、消费者

15、报业史上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报纸是

A、《纽约时报>>B、《纽约太阳报》C、《泰唔_L报》D、《菜比锡新闻》

16、作为大众传扬促进经济的酋要手段,经济信息的藏匿辟布最早浮上在16世

纪初的

A、中国西安B、意太利威尼斯

C、埃及开罗D.伊拉克巴格达

17、组织目标、任务、方针、政策等的传达过程,属于组织传扬中的

A、下行传扬B、上行传扬C、横向传扬D、非正式传扬

18.从信息管理角度看,制止或削弱谣言最有效的手段是

A、对造谣者绳之以法B、赶紧封锁信源

C、保证正式渠道的信息畅通D、保证非正式渠道的信息畅通

19.人际传扬的规模,下限明确,上限

A、也明确B、普通为5、6人

C、普通为7、8人D、含糊

20.传者的版权即著作权,可以容易地表述为传者对自己信息产品的

A、印尉权和使用双B、使用权和控制权

C、控制权和复制双D、复制权和制作权

21、现代受众起源子

A、印刷媒体的浮上R、电子媒体的浮上

C、网络媒体的浮上D、自媒体的浮上

22、公民权利在大众传扬中首先体现为

A、临近媒体的权利B、言论自由的权利

C、保护隐私的权利D、知晓政务的权利

23、大众传扬的间接效果论,也被称为

A、挑选效果论B、有限效果论

C、多元效果论D、实证效果论

24、两级传扬理论认为

A、人际传扬的效力大于大众传扬B、大众芍扬的效力大于人际传扬

C、人际传扬的效力大于群体传扬D、群体传扬的效力大于人际传扬

25、知识沟理论认为,造成“知识沟”的根源在于人们

A、专业背景不同家庭环境不同

C、受教诲程度不同D、社会经济地位不同

二、多项挑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为逃避纳粹迫害而来到美国并被称为传扬学奠基入的有

A、施拉姆B、拉斯韦尔C、拉孝乙斯菲尔德

D、勒温E、霍夫兰

27、英尼斯的代表作是

A、《权力的媒介》B、《传扬的偏向》C、《帝国与传扬》

D、《传统媒体蛉终结》E、《传扬技术论》

28、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是、.

A、平等性B、客观性C、包容性

D、技术性E、公共利益至上

29、狭义的媒介产业包括

A、报纸产业B、广播产业C、杂志产业

D、电视产业E、广告产业

30、受众享有的权利包括

A、秘匿权B、传布权C、知晓权

D、隐私权E、媒介临近权

第二部分非挑选题(共65分)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j、题3分,共15分)

31、勒温

32、网络传扬

33、媒介职业道德

34、文化霸权

35、国际传扬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我国历史上对印刷传扬作出了哪些贡献?

37、为什么说政治对大众传媒有决定性影响?

38、大众传扬对经济产生了哪些促进作用?

39、网络人际传扬有哪些特点?

40、新媒体环境下传受角色与互动关系的突破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一例说明。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为什么说传扬内容与功能的关系是相对的?先举例说明,然后指出这种相对

性对传扬实践的启示。

42、请联系自己对手机的使用,对罗杰斯等人提出的“创新蔓延’’五个阶段予

以说明。

绝密★启用前

201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传播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豌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A2、C3、D4、B5>A6、D7、A8、C9、Aro.A

II、C12、A13.B14、D15、B16、B17、A18、C19、D20.C

21、A22、B23、C24、A25、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鹿共5小鹿,每小题2分,共10分)

26、CD27、BC28、BE29、ABCD30、BCDE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1分),他对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把关人理论、场

论和群体动力论(2分).

32、以电腼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1分),能够提供多种网络传播方式来发挥包括捕捉、

编辑、储存、交换、放映、打印等多种功能的信息佞播活动(2分)。

33、媒介从业者遵保普遍的社会公德(1分)和特殊的专业耍求(I分),对其职业行为进行

自我约束和管理的一套规范(I分).

34、统治者通过教育、宗教等方式(1分)实则文化和思想领域的控制(I分),以使被统

治阶层产生对现有政权的认同(1分).

35、广义的国际传播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於信息交流,包括首脑互访、双边会谈以及其

他各种相关事务(I分);狭义的国际传播就是跨越国界的大众传播(2分).

四,简答题(本大超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是东汉奈伦“分)在前人基础上造出植物纤维纸(1分),二是陆代的雕版印捌在技

术上达到新的裕度。分),三是宋代毕升(I分)发明了泥活字印刷(I分),元代王

祯总结了木活字印刷的经验(I分3

37、政治就大众传媒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归属具有决定性影响(!分),国家政治制度和统治

阶级的立场(I分),决定了•国占据主流地位的大众传媒的根本立场(I分)。政治发

展对大众传媒的发展水平具有决定性影前(I分),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决定了对传

传搔学概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第1页(共2页)

播的制约程度(1分),政治秩序与大众传媒的繁荣与否也有密切关系(I分)。

38、一是传递与解释经济信息(1分),指导公众的经济行为(I分)。二是监督市场秩序(1

分),帮助人们理解国家经济政策,防止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发生(1分).三足刊

栽商业广告以刺激和满足消费褥求(1分).四是发展媒介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不

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分)。

39、从物体和方式看,网络人际传播生成了网络语言这一特殊的符号系统(2分)。从范固

和对象看,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广泛性、随意性和不稳定性(2分)。从性质和关系看,

网络人际传播更加放松、平等和自由(2分)。

40、受众与传者之间的角色界限日益模糊(1分),受众的话语权得到空前扩张(I分),受

众的社会网络得以强力拓展(I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