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下列污染物中属于基本项目的是()A.总悬浮颗粒物(TSP)B.臭氧(O₃)8小时平均C.铅(Pb)D.苯并[a]芘答案:B解析:GB3095-2012规定的基本项目包括SO₂、NO₂、CO、O₃(日最大8小时平均和1小时平均)、PM10、PM2.5;其他项目为TSP、Pb、苯并[a]芘等。2.测定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时,若水样氯离子浓度为1500mg/L,应选择的消解方法是()A.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399-2007)B.重铬酸盐法(HJ828-2017)并加入硫酸汞掩蔽C.高锰酸钾法(GB11892-1989)D.无需掩蔽直接测定答案:B解析:HJ828-2017规定,当氯离子浓度超过1000mg/L时,需加入硫酸汞(HgSO₄)络合氯离子,消除干扰;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适用氯离子≤1000mg/L的情况。3.土壤样品采集时,若需测定挥发性有机物(VOCs),采样瓶应()A.装满样品并密封,不留顶空B.装入1/2体积样品,盖紧后倒置无渗漏C.加入甲醇固定剂后再装样D.用不锈钢铲采集后转移至玻璃磨口瓶答案:A解析:《土壤和沉积物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HJ605-2011)要求,VOCs采样需使用40mL棕色玻璃瓶,样品应装满不留顶空,避免挥发性物质逸出。4.声环境功能区2类区昼间等效声级限值为()A.55dB(A)B.60dB(A)C.65dB(A)D.70dB(A)答案:B解析:《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规定,2类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限值60dB(A),夜间50dB(A)。5.校准气体流量计的标准器应选择()A.皂膜流量计(精度≥±1%)B.转子流量计(精度≥±2%)C.热式质量流量计(精度≥±0.5%)D.活塞式气体流量计(精度≥±0.2%)答案:A解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30-2011)规定,气体流量计校准应使用皂膜流量计(精度≥±1%)作为标准器,校准周期不超过6个月。6.测定水中氨氮时,若水样色度较高,预处理方法是()A.加入硫酸锌和氢氧化钠沉淀过滤B.用活性炭吸附脱色C.调节pH至中性后离心D.稀释至无色后直接测定答案:A解析:《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规定,色度和浊度干扰可通过加入硫酸锌(ZnSO₄)和氢氧化钠(NaOH)提供氢氧化锌沉淀,吸附颜色和浊度物质后过滤去除。7.大气降尘采样器集尘缸的放置高度应距离地面()A.0.5-1.0mB.1.5-2.0mC.3-5mD.5-10m答案:C解析:《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GB/T15265-1994)要求,集尘缸应放置在距地面3-5m的高度,避免地面扬尘干扰,周围2m内无高大障碍物。8.环境监测数据“五性”不包括()A.代表性B.准确性C.完整性D.追溯性答案:D解析:环境监测数据的“五性”为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完整性。9.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二氧化硫时,采样枪应使用()材质A.普通玻璃B.聚四氟乙烯C.不锈钢D.铜合金答案:B解析:《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57-2017)规定,采样枪应使用聚四氟乙烯或硼硅酸盐玻璃等惰性材质,避免吸附或反应损失。10.地下水采样时,若需测定重金属,采样容器应使用()A.聚乙烯瓶(经10%硝酸浸泡)B.玻璃试剂瓶(经纯水清洗)C.不锈钢瓶(经乙醇擦拭)D.聚氯乙烯瓶(未处理)答案:A解析:《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64-2020)要求,测定重金属的水样应使用聚乙烯瓶,采样前需用10%硝酸浸泡24小时,再用超纯水冲洗,防止容器吸附金属离子。11.校准pH计时,标准缓冲溶液的温度应与水样温度()A.相差不超过5℃B.严格一致C.相差不超过10℃D.无要求答案:B解析:《水质pH值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6920-1986)规定,校准用标准缓冲溶液的温度应与水样温度一致,否则需进行温度补偿,避免温度差异导致测量误差。12.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中,PM2.5分析仪的切割器标称切割粒径为()A.2.5μm(Da50=2.5μm,σg≤1.5)B.10μm(Da50=10μm,σg≤1.5)C.2.5μm(Da50=2.5μm,σg≤2.0)D.10μm(Da50=10μm,σg≤2.0)答案:A解析:《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653-2013)规定,PM2.5切割器的标称切割粒径为2.5μm(Da50=2.5μm,几何标准差σg≤1.5)。13.测定水中溶解氧时,采样后应立即加入的固定剂是()A.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B.盐酸和硫酸锌C.硝酸和高氯酸D.氢氧化钠和EDTA答案:A解析:《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GB7489-1987)规定,溶解氧采样后需立即加入硫酸锰(MnSO₄)和碱性碘化钾(KI-NaOH),固定溶解氧为Mn(OH)₃沉淀,防止其逸出或被氧化。14.噪声监测时,若背景噪声比被测噪声低10dB(A),则修正值为()A.-0dB(A)B.-1dB(A)C.-2dB(A)D.-3dB(A)答案:B解析:《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规定,当背景噪声与被测噪声差值(L测量-L背景)为10dB(A)时,修正值为-1dB(A);差值为11-13dB(A)时修正-0.5dB(A),≥14dB(A)时无需修正。15.土壤样品风干时,应避免()A.阳光直射B.室内通风C.用木棒压碎土块D.去除动植物残体答案:A解析:《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规定,土壤样品风干应在阴凉、通风的室内进行,避免阳光直射导致挥发性物质损失或土壤性质改变。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测定水样中总氮时,过硫酸钾消解后溶液应为澄清,若浑浊需重新消解。()答案:√解析:《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636-2012)规定,消解后溶液浑浊可能是消解不彻底或存在悬浮物,需重新消解至澄清。2.大气采样时,流量校准应在采样前后各进行一次,取平均值作为采样流量。()答案:√解析:《环境空气气态污染物(SO₂、NO₂、O₃、CO)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654-2013)要求,采样流量需在前后校准,相对偏差≤5%时取平均值,否则数据无效。3.固定污染源废气采样时,若管道内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应优先选择皮托管平行采样法。()答案:√解析:《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规定,当管道内气流为正压(温度高于环境)时,皮托管平行采样法可更准确测量流速,避免废气逸出。4.测定水中挥发酚时,预蒸馏的目的是分离出干扰物质,收集馏出液体积应与原水样体积一致。()答案:√解析:《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503-2009)规定,预蒸馏需收集与原水样等体积的馏出液(如取250mL水样,馏出液也应收集250mL),确保挥发酚完全蒸出。5.环境监测原始记录中,小数点后位数可根据仪器精度随意修改。()答案:×解析:《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30-2011)规定,原始记录应如实记录仪器显示数据,不得随意修改有效数字位数,需与仪器精度一致。6.测定土壤中重金属时,微波消解后的溶液若有沉淀,可直接过滤后测定。()答案:×解析:沉淀可能含有未消解的目标金属,需重新消解至溶液澄清,否则会导致结果偏低。7.声级计校准应使用精度不低于1级的声校准器,校准前后示值偏差应≤0.5dB(A)。()答案:√解析:《声级计》(GB/T3785.1-2010)规定,1级声级计需用1级声校准器(精度±0.3dB)校准,校准前后偏差≤0.5dB(A)时数据有效。8.地下水采样井洗井时,应抽取至少3倍井内水体积的水量,直至参数稳定。()答案:√解析:《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164-2020)要求,洗井需抽取3-5倍井内水体积,当pH、电导率、水温等参数连续3次测量相对偏差≤10%时停止洗井。9.测定空气中苯系物时,活性炭吸附管采样后应密封两端,4℃以下保存,7天内分析。()答案:√解析:《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584-2010)规定,采样管密封后应在4℃以下保存,7天内完成分析,避免吸附质挥发。10.环境监测数据审核时,若平行样相对偏差超过允许范围,应直接舍弃异常值。()答案:×解析:应首先检查采样、分析过程是否存在操作失误,若确认无误且无重复测定条件,可保留数据并注明偏差情况,不得随意舍弃。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大气采样中“等速采样”的原理及意义。答案:等速采样指采样嘴的吸气速度与采样点烟气流速相等(偏差≤10%)。原理是:若采样速度大于烟气流速,会导致颗粒物被“抽离”采样嘴,造成结果偏低;若小于烟气流速,大颗粒因惯性无法进入采样嘴,导致结果偏低。意义是保证采集的颗粒物浓度与实际排放浓度一致,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2.列举3种水样保存的常用方法,并说明其适用的监测项目。答案:(1)冷藏(4℃):适用于易降解的项目(如氨氮、生化需氧量BOD₅);(2)加酸(如H₂SO₄调pH≤2):抑制微生物活动,适用于金属离子(如铜、铅、镉)、化学需氧量(COD);(3)加碱(如NaOH调pH≥12):防止氰化物、挥发酚水解,适用于氰化物、挥发酚;(4)加固定剂(如硫酸锰+碱性碘化钾):固定溶解氧,防止逸出。3.简述校准曲线的绘制步骤及质量控制要求。答案:步骤:(1)配制至少5个浓度点的标准系列(包括空白);(2)按分析方法依次测定吸光度、峰面积等响应值;(3)以浓度为横坐标,响应值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4)计算回归方程(y=ax+b)及相关系数r。质量控制要求:r≥0.999(分光光度法)或r≥0.995(色谱法);空白值应低于方法检出限;中间点浓度的测定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10%。4.说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颗粒物采样时“多点采样”的原因及布点原则。答案:原因:废气管道内流速和颗粒物浓度分布不均匀,单点采样无法代表整体情况,需多点采样取平均值。布点原则:(1)圆形管道:将截面分成等面积同心圆环,每个环上取2个点(共n个环时,总点数2n);(2)矩形管道:分成等面积小矩形,每个小矩形中心取1个点(一般≤9个点);(3)采样点应位于距弯头、阀门等干扰源下游6倍管径(或当量直径)、上游3倍管径处,确保气流稳定。5.简述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主要内容。答案:(1)人员培训:确保监测人员持证上岗,掌握标准方法;(2)仪器管理:定期校准、维护,建立设备档案;(3)实验室质量控制:空白样、平行样、加标回收、标准物质比对;(4)现场质量控制:采样记录完整性、样品保存运输条件、现场空白样;(5)数据审核:三级审核(分析人员、室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检查数据逻辑性、准确性;(6)方法验证:新方法需进行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验证。四、综合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某企业废水排放口监测数据如下(单位:mg/L):pH=7.8(标准6-9),COD=120(标准≤100),氨氮=25(标准≤15),总磷=1.2(标准≤1.0),悬浮物(SS)=35(标准≤50)。(1)判断该废水是否达标排放?说明超标项目及超标倍数。(2)提出针对性的整改建议。答案:(1)未达标排放。超标项目:COD(120>100,超标倍数0.2倍)、氨氮(25>15,超标0.67倍)、总磷(1.2>1.0,超标0.2倍)。(2)整改建议:①COD超标:检查生化处理系统运行状态,增加曝气时间或投加高效降解菌种;②氨氮超标:优化硝化-反硝化工艺参数(如控制DO=2-4mg/L,pH=7.5-8.5),或增设生物滤池深度处理;③总磷超标:投加聚合氯化铝(PAC)等化学除磷剂,或改造为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安全应急方案
- 低值易耗品管理员技能培训计划
- 2025年新耳穴贴压护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卫星整流罩合作协议书
- AI技术与应用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 产品经理岗位用户调研方法手册
- SAP咨询顾问项目收尾与知识沉淀方案
- 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与忠诚度提升方案
- 保险专员理赔案例分析
- CNC操作员技能提升培训计划
- 机械论文题目(精选参考题目140个),论文题目
- 高级药理学-第三篇-药物代谢动力学总论课件
- 一年级《生命安全教育》 全册教案
- (完整版)荷兰进食行为问卷
- 保健食品GMP质量体系GMP总目录
- 细菌内毒素检查4.试剂卡片技术
- 安全用电、用电安全培训ppt课件
- 钢筋工安全教育培训
- 电缆保护性拆除方案
- 工程现场踏勘情况记录表(模板)
- 打印机报价单模板(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