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1页
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2页
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3页
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4页
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春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19题;共66分)1. (2分) 选出下列各句划线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 )A . 吾与(赞同)点也造次(慌忙、仓促)必于是B . 克(克服)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赞许)仁焉C . 仰之弥(更加)高抑为之不厌(厌恶)D . 思而不学则殆(危险)不愤(愤怒)不启2. (2分) 下列各选项中对“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此余之所得也。游褒禅山记(得到,获得)B .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希望)C .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琵琶行(并序)(实现,成功)D . 此言得之。

2、六国论(适宜、得当)3. (2分) (2015高一上黑龙江期中) 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A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B .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C . 夫晋,何厌之有?D .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4. (2分) (2017高一下吉林期中) 下面语句中划线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B .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 .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D .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 (2分) 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 . 生人作死别B . 二情同依依C . 叶叶相交通D

3、 . 池塘生春草6. (2分) (2017高一下邵阳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 )A . 多情自古伤离别B . 竹杖芒鞋轻胜马C . 楚天千里清秋D . 忧愁风雨,树犹如此7. (2分) 下列对加线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其险也若此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B . 胡为乎来哉乎:语气助词,无义。C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 . 所守或匪亲所守:防守的人,这是个“所”字结构。8. (2分)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我是古帝高阳的后代啊,我伟大的已故的父亲名叫伯庸。B . 摄提贞

4、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我出生在寅年的正月里啊,庚寅日是我的生日。C .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赐余以嘉名:父亲观察揣度我出生时的情况啊,方赐给我一个美名。D .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我的字叫正则啊,我的名叫灵均。9. (2分) (2019高一下应县期末) 下列相关文学文化常识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先要沐浴、更衣、独居,忌食鱼肉荤腥,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做“斋戒”。(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九宾)古代外交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镬,古代的一种鼎。(上卿)春秋战国时期,

5、诸侯国都有卿,是高级长官,分为上、中、下三级。战国时作为爵位的称谓,一般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或贵族,相当于丞相的位置。大夫比卿低一等。(御史)战国时的史官。秦代始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管理国家重要典籍,接受百官奏事等。(黄门驸马)宫中掌管宫门守卫的官员。(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清对秀才的雅称。(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也是天子的象征。(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

6、求辞职,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与之同义的还有“致仕”。(视事)指上级官员到地方视察工作。(下车)官吏初到任。A . B . C . D . 10.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林书豪从默默无闻的龙套迅速变身为超级球星的短暂过程中,奥巴马总统一直关注这名华裔控卫,并且已经成为林书豪的狂热球迷。B . 阿盟在对叙利亚的态度上分为两派,突尼斯和以沙特为首的海合会国家坚持要求阿萨德下台,而伊拉克和黎巴嫩则坚决反对推翻阿萨德政权。C . 据商务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上周食用农副产品价格小幅上涨,其中猪肉价格比上周上涨0.3%,粮油零售价格上涨0.25%。D . 云计算

7、将会对就业产生巨大影响,微软公司表示,“作为一种革命性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降低成本,并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和技能”。11. (2分) (2016高三上冀州期中)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国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由于技艺拥有者的观念问题而只留给家人,但仍能_ , 生生不息。培养民族道德情操当然林从儿童抓起,但要特别提醒家长的是,单纯的说教是没有用的,_才是根本。在进入20世纪之前,民族音乐长期以来主要以_的模式,在民间、宫廷、宗教和文人群体中传承。A . 薪尽火传言传身教口传心授B . 薪尽火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C . 口传心授薪尽火传言传身教D . 口传心授言传身教薪尽

8、火传12. (4分) (2016高二上馆陶月考)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光辉译者心陶澜余光中常说,诗、散文、评论、翻译是他生命的四度空间,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美感世界。他翻译的作品极为丰富,有中译英的中国现代诗,也有英译中的英美诗歌,土耳其现代诗选,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王尔德的戏剧理想丈夫不可儿戏温夫人的扇子,等等。他还是那本赫赫有名的梵高传的中文翻译第一人。余光中大学毕业后两年的时间里,他的妻子范我存一直不在身边,日益浓郁的思念之情把他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推向了深渊。“那是我一生最烦恼的时期,身多病而心常乱,几乎无日安宁。”就在这个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读到了欧文斯通的梵高传英文本。正是

9、这本书,使余光中像崇拜梵高的绘画一样崇拜起梵高的“苦难”来。他决定翻译此书。他把自己的宏大计划与梁实秋先生商量。恰好梁实秋先生也读过这本奇书,可是觉得书太长,又牵涉到许多西方艺术史上的专业问题,就劝初涉译事的余光中不如节译算了。但余光中认定,一本书既然值得翻译,就该全译,否则干脆不译。一动手翻译,果然艰难。余光中后来回忆道:“本已身心俱疲,又决定要揽下这么一项大工程,实在非常冒险。开始的时候,只觉不胜负担,曾对朋友说:等到我译到梵高发疯的时候,我自己恐怕也要崩溃了。可是随着译事的进展,我整个身心投入了梵高的世界,朝夕和一个伟大的心灵相对在一个元气淋漓的生命里,在那个生命的苦难中,我忘了自己的烦

10、恼就这样,经过十一个月的净化,书译好了,译者也度过了难关。梵高疯了,自杀了,译者却得救了。”多年后,余光中更深入地道出翻译梵高传的意义:“我不仅在译一本书,也在学习现代绘画,更重要的是在认识一个伟大的心灵,并且借此考验自己能否在他的感召之下,坚持不懈,完成这长期的苦工。”余光中翻译的梵高传震撼了许多敏感而年轻的心灵。1957年3月,在台湾大华晚报连载后,梵高传分上下两册正式出版,先有重光版,后有大地版,一印再印,总印数逾三万。梵高不仅拯救了余光中,也为余光中赢得了许多朋友。比如陈锦芳,14岁就读了他翻译的梵高传;林怀民更早,12岁就读了;作家三毛殁后,家人以她生前最喜爱的三本书陪葬,其中一本便

11、是余光中译的梵高传。余光中说,梵高强烈的宗教情操以及色彩感教会了他很多东西。梵高的生活经历与悲悯情怀使他自然而然地将艺术的重心从美女贵妇移向“中下层阶级”,使他能把“原本平凡的人物画得具有灵性和光辉,更重要的是,具有尊严”。从创作之初的扬子江船走曲到后期的一枚铜币,余光中也一直在诗作中表现出对平头百姓由衷的关爱和认同。余光中喜爱梵高早期的以食薯者为代表的写实之作,认为它们“阴沉之中有温暖,黯淡之中有光芒,苦涩之中有一种令人安慰的甜味”,“另具一种坚实苦拙之美,接近原始而单纯的生命,十分耐看”。余光中也推崇梵高后期那些饶富象征意味的画作,赞颂梵高能“从写实的局限里跃升入象征与表现”。余光中半世纪

12、的创作历程,同样是不拘一格,不安于小成,力求超越前人、时人和自我。梵高绘画的色调,成就了余光中诗和散文“蟠蜿淋漓”“沛然运转”“笔挟风雨一气呵成”的节奏感与奇异光辉的美感。20世纪80年代,他在散文中吐露心声:退休后,要“做一个退隐的译者,把格瑞克、劳特雷克、特纳等画家的传记一一译出”。这也是他近来的一个想法,他最大的希望是台面的生活少一点,在书房里的写作多一点,有空多翻译一点。他说:“王尔德的喜剧我已经翻译了三本,还有一本我希望能翻译。还有一些画家的传记,我希望能翻译两三本。”(1) 下列对文本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文章第段文字虽短,却是对余光中一生成就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整篇

13、传记内容的提挈之笔,同时在结构上引起下文。B . 梁实秋也是位伟大的译者,他是中国独自一人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的第一人。文章第段写梁实秋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以梁实秋面对困难时的退缩来反衬余光中知难而上的优秀品质。C . 本文多处引用了余光中本人的话,这样写增加了传文的真实性,更可以让读者深入到传主本人的内心世界。D . 文章第段中“梵高疯了,自杀了,译者却得救了”一句,是说余光中投入了梵高的苦难世界,与梵高伟大的心灵相对,忘记了自身的小小烦恼,获得了精神上的力量。E . 文章第段介绍了余光中翻译的梵高传的出版情况,并借助陈锦芳、林怀民、三毛等人对余光中的崇拜表现出梵高传对社会的巨大影响。(2) 结

14、合文本,概括传主余光中的人格魅力。 (3) 本文是如何借助梵高来写余光中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 作为译者,余光中是很成功的。请结合本文谈谈一个人在某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13. (7分) (2017高三上朝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到乌镇,看木心美术馆2015年冬天,初雪。第二次到乌镇,木心美术馆已经落成。人来人往的乌镇,地道的江南水乡味道。一如木心从前慢的诗: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行者

15、以为千年往事都这般活在寻常巷陌里头,走着走着,不免发现整个镇却似一个怀旧的情绪博物馆。那些缠绵的温情,忐忑的相思,在水中,在摇橹声里,在拐角的小桥上,在长街夜色拥挤的人群中,盈盈绕绕,都陈列在眼皮底下,久了让人无味。西栅的美术馆却安静。一方宁静的水上,横竖几抹白色的墙,极简约的外观,像是一顶桥。听说临终的木心看着美术馆设计图,喃喃自语。今天的美术馆,进门就见到这句话:“风啊,水啊,一顶桥”。想到桥这个意象,就想到读木心作品的感觉。木心的作品,很有一段时间不为人所知。2007年春天,我初读哥伦比亚的倒影,一片错愕,随手在页眉上涂写:“看木心的散文有点颠覆传统的感觉,不是习见的散文,在形而上的思索

16、中,隐约见到一些作者经历的影子,暗暗让人揣摩其家当是大户,生当盛世自然顾盼生姿 , 乱世也见许多讲究。”我揣测“木心也许是那种在欧美成熟的作家吧,眼界和视野都远较土生土长者开阔,也怪异。一些名篇,如明天不散步哥伦比亚的倒影,写得都异常,倒是上海赋,琐碎铺陈得淋漓尽致,算是能让人知晓许多上海旧事。”那时候不知道木心其人,不知道文字里头那些氤氲的味道,是做作还是自然流露?揣测的心境很像梁文道说的:“刚刚在大陆出版作品的时候,大家以为他(指木心)是台湾作家,或是不知从哪儿来的海外作家;更早在台湾发表作品的时候,那边的圈子也在探听是不是一个民国老作家重新出土。”这么多年下来,木心也终于只是在读者圈中知

17、晓。仅此而已。乌镇东栅有木心故居,西栅有木心美术馆,都不引游人注目。我们在故居门口排队,蜂拥而过的游客会偶尔驻足问,这里边有什么好玩的?得到一个回答后,“哦”的一声,继续跟着导游的旗帜和小喇叭中的解说词远去了。“大家看门前的大狮子,传说王母娘娘”总是如此。劣质的导游词不知道谁写就,所有的景点都充斥着虚假的传说。游人们心底没有神话,对传说也“哦”的一声,和导游彼此心照不宣 , 又继续赶点去了。木心美术馆里并没有传说。庶几近之的,或者也有。陈列在展柜中细如蚊蚋的狱中书简,让狱中岁月一如传说。美术馆兴建背后的师生情谊,见古礼古风一如传说。传说有时候就是这不能言说的历史吧,有时候就是遗失不再有的情怀吧

18、。我们在美术馆前面拍照,雪在栏杆上积得有些厚。朔风射眼,冻得南来的人瑟瑟地抖。步行的游客经过,也取个背景拍几张照,听说要再购票进入,追问一句:“木心是谁?”转身走了。木心是谁?馆内还是有零星的介绍的,旧物如新,旧语如新,在展厅的光色声影中,拼凑起来,大抵如是。木心,本名孙璞,1927年生于浙江乌镇,后求学于杭州、上海,少时受教于夏承熹。1946年在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专学习油画。后又转入杭州国立艺专,在林风眠门下学习中西绘画。四五十年代开始写作生涯。后因言获罪,被捕入狱18个月,早期作品全部散失,在狱中用写自白书的纸和笔写出了65万字的狱中笔记。1982年,前往美国,从此长居纽约。抵美之后,重新

19、开始密集写作,作品发表于台湾的文学刊物,获得专刊、专访的待遇,并结集出版。从1986年到1999年,在台出版作品集十二种。2006年,他79岁,其作品集首次于大陆出版,也是这一年,他离开美国,回到了故乡乌镇定居。2011年,木心去世,从此转身也走不了了。其实,我是在想,把木心美术馆建在乌镇好么?乌镇古镇其表繁华其里,再好的人,再好的东西,会不会被如织的游人的目光洗去特质,最终如不远处的茅盾故居一般,成了导游嘴里一处乏善可陈的老房子?木心的特质是什么?我曾经想,他的文字是荒原、雪域,越读越在阔大的平淡中觉出滋味。他的散文是当下散文界的一个异数。大量生僻字、典故,倾泻而下,文白相杂,新意迭出,会让

20、不熟悉的读者晕头转向。童明曾评价:“木心的文字令今日汉语读者略感陌生又新意盎然,直接原因是他把中国古文化的精粹注入白话,文笔陶融了古今的语汇修辞,或叙述、或抒情、或点评,张弛抑扬,曲直收放,皆见独到之处。”有时候,读到“花叶茜明、萧闲、葛蕊”这样的词语,会突然怔住,觉得自己落到一个阳光明媚的花园,推门出去,却突然是古长安的街巷。推门进去,却是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建筑。木心美术馆融合着现代建筑的干练和明快。走进去,沉浸,逐渐沉浸,彻底地沉浸。某条路的尽头,是一个有着落地大书柜的小图书馆,坐在阶梯上,目光尽处,枯山水一圈圈的涟漪仿佛年轮一圈圈。图书馆里收藏木心阅读过的大量作品。听说,木心小时候是在其远

21、房叔叔茅盾的书房中开始大量阅读西方文学名著的。他的笔下,一会儿是琼美卡的小路,一会儿是哥伦比亚河边的倒影,一会儿是埃及的金字塔,一会儿又是盛唐的嘉峪关,欧风美雨,汉唐明月,衔接之处竟如随风潜入夜的细雨,没有丝毫觉得突兀,只剩下你的思绪跟着他做无尽的神游。这种风格,在他的文学回忆录里也很明显。在他对文学史人物和作品的亦庄亦谐点评中,可以看到,木心真是一个调皮的老小孩。他说:“卡夫卡就像林黛玉,肺病,也焚稿,应该把林黛玉介绍给卡夫卡。”谈到哪吒,“哪吒是尼采的先驱,武功上的莫扎特,是永远的孤儿。”这哪里是文论者有过的论调?美术馆里最多的自然是美术作品。那些画作,色彩和线条的想象中,会有一些粼粼的思

22、乡的梦么?或者只是一个时间的过客的信马由缰?灰白的展厅墙上,一行行镌刻着木心的诗。那韵味,像一颗琥珀,闪烁着时光流逝的光芒。“你这样吹过/清凉,柔和/再吹过来的/我知道不是你了”他写五月,低吟声里没有一丝的呜咽,却在最后让人怅然若失。他写离人:“十五年前/阴凉的晨/恍恍惚惚/清晰的诀别/每夜,梦中的你/梦中是你/与枕俱醒/觉得不是你/另一些人/扮演你入我梦中/哪有你,你这样好/哪有你这样你”这些诗,是韦庄?晏殊?还是木心?思念的唯一,时空里头的荒凉,亘古以来的诗人各有意境,却有共同的悲凉。2015年冬天,初雪。第二次到乌镇,只看一个木心美术馆。(取材于吴合众的同名散文)(1) 根据文意,用括号

23、内的词语替换文中划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陈列(摆设)B . 顾盼生姿(眉目传神)C . 心照不宣(心领神会)D . 精粹(精到)(2)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文中木心故居和木心博物馆不引人注目的根本原因是木心并不为大家所知晓。B . 文章段中,作者对木心美术馆“传说”的解读和导游口中的传说是一致的。C . 第19段的画线句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木心诗歌的韵味在时光中悄然逝去。D . 文章的开头段和结尾段,形式相近,内容互相照应,给读者以回旋的韵律之美。(3) 文章开头引用木心的诗,体现了怎样的匠心?请简要分析。 (4) 请结合全文,概括木心文字作品的

24、特点。 (5) 文章第14段中说,“其实,我是在想,把木心美术馆建在乌镇好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疑问,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这样说的原因。 (6) 文章第18段提到了“黛玉焚稿”,下列对红楼梦中有关黛玉的经典情节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 黛玉和宝玉共读西厢记,“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表现了她与宝玉志趣相投的一面。B . 黛玉葬花,一曲葬花吟,不仅表达了黛玉对落花的怜惜,更表达了她对自我命运的哀叹。C . 黛玉咏菊夺魁,咏菊中“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暗含了她清高自守的品格。D . 黛玉焚稿断情,是因为深恨宝玉甘愿娶宝钗,于是痛心烧掉诗帕。这是曹雪芹最为呕心之作。14. (1

25、1分) (2019高三上西城月考)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杨树达在论语疏证中认为,固,陋也。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认为“固”是牢固、巩固的意思。请根据以上两种不同解读,分别解释句意。15. (7分) (2020兴庆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周必大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注:周必大(1126-1206),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进士,官至左丞相,以少傅致仕。永

26、和,隶属于江西吉安。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寒雁:古人常以雁行作为兄弟之称。长年:舟师,犹言船老大。(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呼应标题,用语质朴无华,反复言说“几回”,意在突出路途遥远与离家越来越远。B . 颔联寓情于景,天寒、云冻、江阔、浪涌,渲染暗淡凄寒的气氛,烘托诗人孤寂的心境。C . 颈联触景生情,回望家山渐行渐远,仰视大雁翩翩南飞,思乡念亲之情不禁油然而生。D . 本诗用词考究,其中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就显得贴切自然,耐人寻味。(2) 同样是羁旅在外,本诗与晩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塘

2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16. (2分) 对长亭送别中端正好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A . 前四句,写秋天、秋地、秋风、秋雁,天碧、地黄,风紧、雁飞,有声有色,动静相间;既是写秋天的实景,又暗含着离人的伤感。B . 这首曲词的前四句,由欧阳修苏幕遮一词“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四句演化而来,同为离别渲染气氛。C . 最后是个设问句,先暗中点明离别的具体时间“晓”,然后借景抒情,运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一问一答,是离人的泪染红了遍野的霜林,读来催人泪下。D . 整首曲词,借对富有深秋季节特征的景物的描写,构成萧瑟凄凉的氛围,生动地衬托出莺莺为“离人伤感”而产生的忧郁心情。17. (3分) (2017高三上河北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_”,意在借此干涉别国内政。 (2)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用排偶句:“_,_”,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准确而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