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B卷_第1页
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B卷_第2页
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B卷_第3页
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B卷_第4页
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7题;共86分)1. (2分) 以下天体中,既属于类地行星又与小行星带相邻的行星是( )A . 地球B . 火星C . 金星D . 木星2. (4分) 科学家预测,未来人类可能从地球迁移到相邻的“第二家园”“第二家园”的“自转轴”与其绕日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约为6601,自转周期及方向与地球相近,质量约为地球的十分之一强,有大气层回答下题(1) 判断“第二家园”是( )A . 月球B . 金星C . 火星D . 天王星(2) 与地球相比,“第二家园”( )A . 热带范围较大B . 昼夜交替的时间明显缩短C . 表面

2、均温更高D . 可见到太阳西升东落现象3. (2分) (2015高二上如东期中) 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A . 太阳辐射B . 地面辐射C . 大气辐射D . 地球内部4. (2分) 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括地球的是( )A . 银河系B . 总星系C . 河外星系D . 太阳系5. (8分) (2017高三上黄石月

3、考) 我国A市某中学(图2a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08为一天中最短。冬至前后,师生们在学校地方时16:00看到日落。图2b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 北京市(40N,116E)位于A市的( ) A . 东北B . 东南C . 西北D . 西南(2) 下列节气中,阳光照射旗杆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小的是( ) A . 雨水B . 春分C . 夏至D . 大雪(3) 每年5月1日国际劳动节时,最接近的节气是( )A . 谷雨B . 立夏C . 小满D . 芒种(4) 下列节气与地理现象描述相符的是( ) A . 清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播种小麦B . 大暑-华

4、南沿海台风频发C . 霜降-江南丘陵油菜花开D . 小寒-太阳直射点向南移6. (2分) 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不同B . 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034/C . 自转的同时又围绕太阳公转D . 太阳既是地球自转的中心又是地球公转的中心7. (2分) (2016高一上深圳期中) 下图中,正确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的是( )A . B . C . D . 8. (2分) (2013高一上厦门月考) 下列日期中,北京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A . 国际劳动节B . 元旦C . 我国国庆节D . 我国教师节9. (2分) (2013高一上泗县月考)

5、北京和广州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A .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 .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C .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D . 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10. (4分) (2018高二下江苏期中) 下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北半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 ) A . 甲乙B . 乙丙C . 丙丁D . 丁甲(2) 北半球某地点在下列两个节气时昼长相加最接近24小时的是( ) A . 小满和大暑B . 处暑和霜降C . 小雪和大寒D . 立春和惊蛰11. (2分) 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

6、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A . 顺风飞行B . 逆风飞行C . 飞机在信风带中飞行D . 风从北侧吹来12. (2分) (2013高一上东至期中) 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B . 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C .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D .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1太阳日13. (4分) (2013高一上芜湖期中) 读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下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5B . 图中角a是黄赤交角C . 地辅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D . 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同归线的度数(2) 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

7、自然环境的影响,假没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A . 太阳终年直射赤道B . 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C . 无大气环流现象D . 全球全年都是昼夜平分14. (2分) (2016杭锦后旗模拟) 位于三个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在国际互联网上合作设计了一个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于2013年6月22日,各自在当地正午前后,测量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下图。甲图所示地,位于我国某省(区),下列对联或诗句中可反映该省(区)地理特征的是( ) A . 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B .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C . 浩荡滇池波自远,苍茫洱海水何宽D . 一路椰荫鱼艇静,天

8、涯海角好家乡15. (4分) (2018高三下扬州开学考) 读下图,A、B在同一纬线上,PA、PB是晨昏线的一部分,A点地方时为19时20分,晨昏线和经线的夹角是20。回答问题。(1) 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可能为( ) A . 20N,145WB . 20N,35EC . 20S,35ED . 20S,145W(2) 这一天,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 A . 非洲好望角阴雨连绵B . 北冰洋考察活动繁忙C . 北印度洋上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D . 潘帕斯草原一片嫩绿16. (2分) 比银河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 )A . 地月系B . 太阳系C . 河外星系D . 总星系17. (2分) (2

9、013高一上鹰潭月考) 某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是子夜太阳高度的3倍,两者均大于0,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A . 23.5NB . 66.5NC . 70SD . 80S18. (4分) (2020高一上西安期末)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太阳与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 A . 极光现象B . 磁暴现象C . 地热资源D . 水能资源(2) 人类带着地球在寻找人类新家园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有( ) A . 水星、金星、火星、木

10、星B . 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C . 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D . 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19. (4分) (2019高一上大港期中) 大连金石滩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曾被美国CNN电视台评价为中国40个最美景点之一。诞生于六亿年前震旦纪的沉积岩石和古生物化石散落在绵延13华里的海岸线上,形态各异,巧夺天工,被世界地质学界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神力雕塑公园”。暑假小闫同学去金石滩旅游拍下了右面的照片,形态如“神龟寻子”。 据此回答下面各题。(1) 图中岩石“神龟寻子”的形态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 ) A . 海水沉积B . 流

11、水溶蚀C . 海浪侵蚀D . 风力侵蚀(2) 图中包含地球圈层结构的个数是( ) A . 2个B . 3个C . 4个D . 5个20. (2分) 岩石圈是指( )A . 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B . 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C . 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D . 地壳和上地慢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21. (2分) 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A . 地壳厚薄不一,大陆部分比较厚,大洋部分比较薄B . 莫霍界面以上是地壳,莫霍界面以下是地核C . 古登堡界面以上是地壳,古登堡界面以下是地幔D . 根据地震波的变化可知,地幔和地核

12、的物质状态为液态22. (4分) (2015高一上烟台期中) 如图为“自然地理环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B . 生物圈包含水圈、大气圈全部C . 大气圈是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 . 水圈是连续且规则的圈层(2) 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A . 喜马拉雅山B . 内蒙古高原C . 四川盆地D . 太平洋23. (6分) (2013高一上合肥月考) 如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其中e、f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界面,读图回答下题(1) 关于地震波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波

13、为纵波,波为横波B . 波能在固、液、气三相界质中传播C . 波能在固、液界质中传播D . 地震波和在e层以下传播速度较慢(2) 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层和b层合称岩石圈B . c层和d层合称地核C . e界面为古登堡界面D . f界面为莫霍界面(3) 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B . 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 .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的总称D . 大陆地壳比大洋地壳厚24. (6分) (2016高二上成都期中)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

14、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 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 )A . 甲地比乙地稳定B . 乙地对流最旺盛C . 乙地比丙地稳定D . 丙地最稳定(2) 正午前后( )A . 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 . 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 . 丙地刮起东北风D . 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3) 该区域可能位于( )A . 东南丘陵B . 内蒙古高原C . 华北平原D . 黄土高原25. (2分) 飞机适宜在离地面20千米以上的空中飞行,这是因为( )高度适宜空气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现象,气流稳定空气含水汽少,能见度好在高空对流层,利于改变航向A . B . C . D

15、 . 26. (2分) 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 )A . 水汽B . 氮气C . 臭氧D . 二氧化碳27. (6分) 2012年10月25日23时33分,我国第16颗北斗卫星在长征三号丙火箭的托举下呼啸升空据此完成下题(1) 卫星发射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图是( 表示地球及地轴,表示三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 )A . B . C . D . (2) “北斗卫星“升空,它没有进入( )A . 地月系B . 太阳系C . 银河系D . 河外星系(3) “北斗卫星“升空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 悉尼(东十区)时间为2012年10月25日1:33B . 北极点

16、附近的极昼范围扩大C .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 . 无锡昼短夜长,并且昼变短二、 综合题 (共4题;共52分)28. (14分) (2017高二上成都月考) 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 此时为_(节气)日(北半球)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 (2) A地位于五带中的_带,.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_季。 (3) 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_;这一天中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 (4) 某物体从A地向正南方作水平运动,则该物体先是向_(东、西)偏,后向_(东、西)偏。 (5) A地和B地都随地球自转一周,它们所移动的距离为A比B_(长、短)。 (6) A、B两地所在线段正处于_(晨

17、、昏)线上。A地昼长为_小时,A地日出时间是_时。 (7) B地在A地的_方向,C地在B地的_方向。 29. (12分) (2017高一上邹平月考)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 左图所示日期是_月_日前后,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图2中a、b、c、d哪一点?_。(2) 图中A,B两点的地方时分别为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D点的日出时间是当地地方时_时。(3) 该日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白昼时间最长的是_。(4) 2013年8月24日,我国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向阳红”10号在温州正式下水,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

18、右图中的_(ab、bc、cd、da)段。此日过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是_,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_。30. (20分) (2019西安模拟)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每年5、6月份,来自青藏高原的干冷空气与印度的暖空气交汇,使印度的西部和北部多沙尘暴。2018年6月14日,美国宇航局拍摄的卫星照片上显示,这些地区笼罩着大量灰黄色的沙尘暴,连印度首都新德里也被“埋”在其中。材料二 左图为“印度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及沙尘暴范围图”,右图为“新德里气候统计资料图”。(1) 描述印度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点。 (2) 分析印度西北部5、6月多沙尘暴的原因。 (3) 分析印度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的原因以及西部边境形成沙漠的原因。 (4) 说明为减轻沙尘暴带来的影响当地可采取的措施。 31. (6分) (2015高一上赣州期中) 图1为地球公转绕日示意图,图2为1月8日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或夜长时间读图回答问题(1) 此时地球可能位于左图中的_位置(填序号)(2) 1月8日太阳直射点在_半球,并且正在向_移动;南京昼夜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是_(3) 甲、乙、丙、丁四地按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_,其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第 23 页 共 2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7题;共86分)1-1、2-1、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