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出版社-大学语文课件4《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节选)_第1页
北师大出版社-大学语文课件4《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节选)_第2页
北师大出版社-大学语文课件4《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节选)_第3页
北师大出版社-大学语文课件4《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节选)_第4页
北师大出版社-大学语文课件4《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节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节选,广西财经学院韦燕宁制作,一、焦点问题,如何理解孟子的民本与仁爱思想?,二、孟子生平,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年)大约百年左右。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攻击杨朱、墨翟。孟子曾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当时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孟子是孔子第

2、四代弟子,是曾子的再传弟子。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孔子是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随后退隐与弟子一起著书。孟子与其弟子的言论汇编于孟子一书。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自中唐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才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三、孟子其书,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

3、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孟子有七篇十四卷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孟子散文的特点孟子游说诸侯,进行政治活动,宣传自己行王道、施仁政的政治主张,是其一生的主要活动内容,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孟子散文长于论辩。孟子在论辩过程中善于掌握对方的心理特征及其变化,纵横捭阖,灵活自如,始终将辩论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善设机巧,表现出了善辩的卓越才能;长于譬喻。他能针对情

4、况进行类比,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切中要害,具有一种不容辩驳的力量;富有气势。孟子的文章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多使用排比反问的句式,强化了文章的气势,很富有鼓动性。,四、孟子的主要思想,1、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物质生活有了保障,才能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2、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

5、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怎样才算是仁呢?一是亲民;二是用贤良;三是尊人权;四是同情心;五是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的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3、教育思想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孔子“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们都把

6、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滕文公章句上)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离娄章句上)以榜样的力量,教化百姓。教化的目的,就是要百姓“明人伦”,以建立一个“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章句上)的和谐融洽的有人伦秩序的理想社会。,4、道德伦理思想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

7、,仁、义最为重要。仁、义的基础是孝、悌,而孝、悌是处理父子和兄弟血缘关系的基本的道德规范。他认为如果每个社会成员都用仁义来处理各种人与人的关系,封建秩序的稳定和天下的统一就有了可靠保证。,文本解读与讨论,1、本文写孟子游说齐宣王提出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阐发孟子的仁政主张。认为为国君者,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主张首先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现王道。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思考:如何评价孟子的“民本”思想?,2、对于每个自然人来说,他们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都是唯

8、一的不可再生的,他人无权剥夺的,是无价的,是值得自己去敬畏的和尊重的。孟子说的恻隐之心其实就是爱心,是由爱动物而推及到爱人;恻隐之心其实就是善良之心、敬畏生命的之心。这样的伦理观念如果能深入人的心灵,全社会的成员都有这样的观念,那将使家庭和社会关系更加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和谐。思考:如何评价孟子的仁爱思想?,3、孟子在最后把齐宣王引向博爱的思想教育。说齐宣王既然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从而彻底否定了齐宣王想以制造血腥称霸的霸道思想,为他开出了“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要博爱,要珍视和爱惜所有的生命。让我们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要有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信仰,才能成为有生命信仰的新人。思考:当下的社会现实我们要不要提倡博爱的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