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作业PPT_第1页
管理类作业PPT_第2页
管理类作业PPT_第3页
管理类作业PPT_第4页
管理类作业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汕头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07物流二班唐少东学号0712030109,主要内容,一.城市概况二.规划情况三.展望未来,城市整体情况,汕头市是中国南方美丽的海湾城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是全国五个经济特区之一,沿海开放港口城市,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粤东、赣南、闽西南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素有“华南要冲,岭东门户”之美称。汕头市域现辖龙湖、金平、濠江、澄海、潮阳、潮南六个区和南澳县。曾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地理人文(一),汕头市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

2、之美称,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著名侨乡。全市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人口484.64万人。辖金平、龙湖、濠江、澄海、潮阳、潮南六个区和南澳县。汕头地理人文有四个特点,地理人文(二),是濒临南海,自然条件优越。全市海岸线289公里,市区距香港187海里,距台湾高雄180海里。北回归线横贯全境,属亚热带海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二是华侨众多,与海外交往密切。目前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335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人缘、地缘、亲缘优势,使汕头在对外开放方面具有特殊的优越条件和巨大潜力,与世界各国友好交流合作日趋活跃,先后与日本岸和田市、加拿大圣约翰市、韩国平泽市缔结为

3、友好城市。,地理人文(三),是百载商埠,经济外向。汕头于1861年开埠,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商贸历来比较发达。20世纪30年代,汕头港口吞吐量曾居全国第3位,商业之盛居全国第7位,是粤东、闽西南、赣东南的交通枢纽、进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目前,汕头与16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与50个国家和地区的248个港口及国内各大港口有货运往来,53家跨国公司、大财团、大商社在汕投资兴业。,地理人文(四),人多地少,文化传统独特。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180人,人均耕地面积0.16亩,是全国人口最稠密、人均耕地面积最少的地区之一,素以精耕细作闻名遐迩。汕头文化底蕴深厚,享有“海滨邹

4、鲁”的美誉。地方方言为潮汕话,潮剧、潮乐、潮菜和工夫茶等享誉海内外。汕头民众更以刻苦耐劳、勇于开拓、善于经营而著称于世,发达的交通,广梅汕铁路接全国铁路网,汕头成为京九铁路重要出海口岸;深汕高速公路全长286公里,汕头至香港只需4小时行程;汕头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42条,年旅客通过能力330万人次邮电通信综合实力居全国中等城市前列。亚欧、中美、亚太2号3条国际海底光缆在汕登陆,汕头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海缆枢纽站之一,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至2003年,全市取得科技成果450项,其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03项高新技术企业和80%的民营科技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汕头软件园、

5、留学人员和博士后创业园启动运作。汕头市两次被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城市”,被列入“全国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区域”。,汕头市规划图,汕头市城市发展规划,根据汕头市国家经济特区、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与人居名城、粤东中心城市与交通枢纽城市功能定位和城市发展目标,结合汕头自身的优势条件和发展环境,规划制定了城市品牌战略、拓展腹地战略、产业发展战略、空间发展战略城市发展四大总体战略,打造“潮汕文化首邑”“滨海人居名城”“亚太地缘门户”“区域中心城市”“粤东交通枢纽”名片;规划都市区空间增长模式为网络生长、弹性推进,规划纲要,规划都市区空间结构为拥湾面海、山水相间、北城南港、四翼组团规划城市产业发展与都市区

6、的空间形态相互协调、互为促进,形成“一轴三带,九大产业基地”的产业布局结构,都市区总体交通格局规划为“两轴三环十射”。,2000年汕头市区有工业企业357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为299.8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记,下同),比1999年增长8.6%,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50家,仅占1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共56家、小型企业395家。工业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有42家,占全市区工业企业总数1.2%。2000年,4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70家,占15.6%,完成总产值14.4亿元,占7.4%;集体工业122家,占27.1%,完成总产值36.9亿元,占18.9%;港澳台商及

7、外商投资企业186家,占41.3%,完成总产值112.9亿元,占58%,产业转移,汕头市“十年大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中提出“设立珠三角产业转移园区”的规划。作为汕头市工业经济带的启动点和重要组成部分,要着力用足产业转移园区规划和认定政策,全力以赴做好省级产业转移园、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和大型产业转移园的规划和申报工作,加快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鲜明、聚集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推进全市产业园区建设,以工业经济带为载体,整合资源,把园区做好做大,创造条件申报在工业经济带建设大型产业转移园;要着力用好省产业转移园建设扶持资金,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转移的承接能力;要着力用好省对产业转移园的用

8、地扶持政策,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解决占补平衡问题,推进产业转移和加快发展;要着力发挥侨乡优势、民营优势,扩大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企业和项目,扶持一批民营企业增资扩产,加快发展;要着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广东东翼大型产业转移园区控制与发展规划,提出了以工业经济带为主体,横跨濠江、潮阳和潮南三区,规划建设总面积255.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200.01平方公里的大型产业转移园区,预计接纳就业人口300万人。该转移园区设计了“一带八组团、一园四基地”的布局结构,即以汕头市工业经济带为基础,形成濠江组团、潮阳组团、潮南组团、东湖组团、广澳组团、大南山西北组团、田心湾填海I组团、田心湾

9、填海II组团等八大组团;,1.园区规划定位为:广东省东南沿海重要的大型产业转移园区、粤东地区劳动力就业平台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汕头市重要的城市发展增长极。2.重点建设一个以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主的大型转移园区,形成以大型装备制造为龙头的制造业基地、以石油化工为龙头的生产基地、以广澳港保税区为依托的港口物流基地、以东湖教育园区为依托的技能培训基地等四大产业基地3.重点建设一个以接受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主的大型转移园区,形成以大型装备制造为龙头的制造业基地、以石油化工龙头的生产基地、以广澳港一保税区为依托的港口物流基地、以东湖教育园区为依托的技能培训基地等四大产业基地。,4.这里建成后将成为广东

10、省东南沿海重要的大型产业转移园区、粤东地区劳动力就业平台以及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成为汕头市重要的城市发展增长极。5.还将在汕头市各区再规划建设几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转移集群;组织技能培训10万人,使全市非农就业比重达到80%,就业结构整体优化;力争在3年内建设一个覆盖粤东的公益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5年内建成技师学院,基本建成粤东职教城6.随着一批批项目的启动建设,在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汕头人的努力将逐步变为现实,汕头将成为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最佳承接地,汕头规划:三大经济带,东部城市经济带:位于城市新东区沿海,自西向东分为滨海新区、新溪中心区、国际玩具

11、城和莱芜旅游区四大功能板块,以金融、商贸、旅游、房地产等城市服务性产业为主。工业经济带(潮南片区):位于汕头市区南部,东起广澳港,经潮阳经济开发试验区,沿深汕高速公路延伸至潮南陇田,全长约32公里,规划控制面积118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约80平方公里,可用于工业建设的用地约42平方公里。该经济带分为濠江临港片区、海门片区和潮南片区生态经济带:自三屿围西延至潮阳关埠镇的榕江南岸,规划控制面积约220平方公里。该片区重点发展生态效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教园区、都市生态旅游和生态小城镇。,汕头市东部城市经济带规划,1.区位条件汕头市主城区北岸的东部沿海地带,韩江下游的海河交汇之地,与汕头主城区尤其

12、是中心区联系密切。2.用地概况西起海湾大桥,东至澄海莱芜,海岸线绵延近16公里,规划总用地为23.56平方公里。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温和,雨量充沛。夏季多偏东南风、冬季多偏东北风,灾害性天气主要是夏秋之间的强台风和大暴雨。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区内有新津河、外砂河穿越。地质为韩江下游冲积土、物,大部分属砂质土。现有建设量极少,大部分用地为尚待实施的填海地,主要有防护林、红树林、农田、水塘、沟渠、沙滩、海洋及空地,3.规划布局1布局结构“一主两次三片七区”。“一主”指中心体系由新溪主中心,“两次”指新津、塔岗围两个次中心。“三片”指用地在空间上被新津河与外砂河分隔成新津河口片、新溪片和莱芜片

13、。“七区”自西向东依次分别为新溪城市中心区、新津生活区、新溪生活区、外砂河口生态文化区、塔岗围商业综合区、塔岗围文化娱乐区、塔岗围生活区。2用地性质新津河口片:集居住、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新住区;新溪片:汕头市未来的城市中心区,兼有居住、生态功能的城市新城区;莱芜片:规划为澄海文化中心、商务中心、科技研发区、旅游服务区和配套的居住生活区。,汕头港规划,分为老港区、珠池港区、马山港区、广澳港区、堤内港区、潮阳港区、潮南港区、澄海港区、南澳港区共九个港区珠池港区因有1800米万吨级以上顺岸岸线、有约900的陆域纵深形成的大型完整港区,是目前建成的最大规模港区;而广澳港区和潮阳港区因有良好的深水岸线,适合建设大吨级泊位和临港工业,是近期和今后重点发展的港区,侧城区棋盘式环状,利用地块与正南北、东西走向成45度角的特殊性和汕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湿润的特点,大胆采用周边式布局加环状放射路网结构,形成了三个“扩大街坊”的院落式组合建筑群和“两轴一广场”的景现结构体系,完善了城市的功能,美化街景立面,小区内风格各异的开敞空间;和谐有序的景观设计;简洁合理的交通组织;灵活多变的住宅选型;精心安排的公建系统;,未来发展的重头戏,西起海湾大桥,沿海岸线向东北延伸至澄海莱芜,其地域范围涵盖新溪镇与澄海区的沿海地带。作为汕头未来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