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5.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同步训练_第1页
西安市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5.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同步训练_第2页
西安市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5.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同步训练_第3页
西安市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5.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同步训练_第4页
西安市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5.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同步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西安市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5.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同步训练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阴极射线和射线本质上都是电子流,都来自于原子的核外电子B . 温度越高,黑体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频率较小的方向移动C .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让人们知道原子核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D . 公安机关对2014年5月初南京丢失铱192放射源的4名责任人采取强制措施是因为该放射源放出大剂量的射线会污染环境和危害生命2. (2分) (2017临川模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B

2、. 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C . 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质量与能量不可以相互转化D . 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它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3. (2分) 如图所示,阴极射线管接通电源后,电子束由阴极沿X轴正方向射出,在荧光板上会看到一条亮线要使荧光板上的亮线向z轴负方向偏转,可采用的方法是( )A . 加一沿y轴负方向的磁场B . 加一沿z轴正方向的磁场C . 加一沿y轴正方向的电场D . 加一沿z轴负方向的电场4. (2分) 新华社合肥2006年9月28日电,世界领先水平的我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28日在安徽合肥首次放电成功,这意味着人类在核聚变能研究利用领域又迈出

3、了新的一步关于核聚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与裂变相比轻核聚变辐射极少,更为安全、清洁B . 世界上已经有利用核聚变能来发电的核电站C . 要使轻核发生聚变,必须使它们的距离达到1015m以内,核力才能起作用D . 地球上聚变燃料的储量十分丰富,从海水中可以提炼出大量核聚变所需的氘核5. (2分) (2017高二下庆城期末) 如图甲是、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伤痕的示意图,请问图乙中的检查利用的是( )A . 射线B . 射线C . 射线D . 三种射线都可以6. (2分) 图为粒子穿过充满氮气的云室时拍摄的照片,在许多粒子的径迹中有一条

4、发生了分叉,分叉后有一条细而长的径迹和一条粗而短的径迹,则( )A . 细而长的径迹是粒子B . 细而长的径迹是氧核C . 粗而短的径迹是氧核D . 粗而短的径迹是质子7. (2分) (2017高二下涞水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B . 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C . 原子核发生衰变生成的新核原子序数增加D . 氢原子从能级3跃迁到能级2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小于从能级2跃迁到能级1辐射出的光子的波长8. (2分) 某校学生在进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时,收集列出了一些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和可供利用的射线(见下表),并总结出它们的几种

5、用途.同位素放射线半衰期同位素放射线半衰期同位素放射线半衰期钋210138天锶9028年钴605年镅241433天锝996小时氡3.8天根据上表请你分析判断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A . 塑料公司生产聚乙烯薄膜,方法是让较厚的聚乙烯膜通过轧辊后变薄,利用射线来测定通过轧辊后的薄膜厚度是否均匀B . 钴60的半衰期为5年,若取4个钴60原子核,经10年后就一定剩下一个原子核C . 把放射性元素钋210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变短D . 用锝99可以作示踪原子,用来诊断人体内的器官是否正常方法是给被检查者注射或口服附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元素的某些物质,当这些物质的一部分到达要检查的器官时

6、,可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情况分析器官正常与否9. (2分) 下列关于放射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放射线可以用来进行工业探伤B . 放射线可以使细胞发生变异C . 放射性同位素可以用来做示踪原子D . 放射线对人体无害10. (2分) 用粒子轰击 时,得到 ,同时放出一种粒子,关于这种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它来自于原子核B . 它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C . 它垂直进入磁场中不发生偏转D . 它是一种频率很高的光子11. (2分) 如图所示是显像管原理俯视图,接通电源后,电子从电子枪射出,没有磁场时打在O , 为使电子偏转,在管颈安装了偏转线圈产生偏转磁场,如果要使电子

7、束在水平方向偏离中心,打在荧光屏的A点,偏转磁场应该( )A . 竖直向下B . 竖直向上C . 水平向左D . 水平向右12. (2分) (2017高二下通化期末) 如图甲是、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图乙是工业上利用射线的穿透性来检查金属内部的伤痕的示意图,则图乙中的检查利用的射线是( )A . 射线B . 射线C . 射线D . 、 射线13. (2分) (2017高二下商丘期中) 在威耳逊云室中,关于放射产生的射线径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由于射线的能量大,更容易显示其径迹B . 由于粒子的速度大,其径迹粗而且长C . 由于粒子的速度小,更不易显示其径迹D . 由于粒子的电

8、离作用强,其径迹直而粗14. (2分) (2017高二下鄞州期末)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照相机镜头表面的镀膜是光的偏振现象的应用B . 衰变所放出的电子来自原子核外C . 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D .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15. (2分) (2017高三上成都期末) 目前,在居室装修中经常用到花岗岩、大理石等装饰材料,这些岩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下列有关放射性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射线与射线一样是电磁波,但穿透本领远比射线弱B . 放射性元素发生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C . 氡的半衰期为3.8天,4个氡原子核经过

9、7.6天后就一定只剩下1个氡原子核D . 某放射性原子核经过2次衰变和一次衰变,核内质子数减少4个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1分)16. (2分) 如图甲为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图,原子的中间有一个体积很小、带正电的核,卢瑟福推算出原子核的直径约为_m;如图乙为粒子散射实验现象模拟图,图中只有极少数粒子有机会从离核很近的地方经过,是因为受到比较大的_力,才会发生大角度的偏转17. (3分) 如图是X射线管,AK之间的虚线表示_,从A指向左下方的线表示_,高压电源右边是电源的_极18. (2分) 天然放射性现象发出的射线中,存在射线、_和射线,其中射线的本质是高速运动的_核(填写元素名称)1

10、9. (1分) 电视机显像管是应用了_原理20. (3分) 若用X代表一个中性原子中核外的电子数,y代表此原子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z代表原子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则对 的原子来说X=_、y=_、z=_三、 解答题 (共5题;共40分)21. (5分) 1934年,法国科学家约里奥居里夫妇用粒子轰击铝( Al),产生出中子和磷的放射性同位素,因首次获得人工放射性物质而得到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请写出该核反应的方程式?22. (5分) 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什么?图中A为放射源发出的什么粒子?B为什么气?完成该实验的下列核反应方程?23.

11、(10分) 如图是工厂利用放射线自动控制铝板厚度的装置示意图(1) 请你简述自动控制的原理(2) 如果工厂生产的为的铝板,在、和三种射线中,你认为哪一种射线在的厚度控制中起主要作用,为什么?24. (5分) 如图所示为谁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M是显微镜,S是荧光屏,窗口F处装有银箔,气体可从阀门T充入,A是放射源该实验的反应方程?25. (15分) 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在实验室里第一次成功在实现了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装置示意图,M是显微镜,S是荧光屏,F是铝箔氮气从阀门T充入,A是放射源(1) 完成该人工核转变的方程式?(2) 在观察由新粒子引起的闪烁之前需进行必要的调整的是?(3) 在容器充入氮气后,屏S上出现闪光,该闪光是什么?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