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宁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3题;共8分)1. (2分) 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消蚀旁骛按部就班一视同仁B . 寒暄家境天经地义拖泥带水C . 妖娆决择妇孺皆知不言而喻D . 喉咙愧怍甘拜下风一泻千里2. (4分) (2019高三上金华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在建设新中国的征程中,无数科学家以身许国,前赴后继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用自己的青春、血汗甚至生命,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大夯基立柱。(乙)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这一个个耀眼的名字如暗夜星辰,在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中华大地上点亮了科技
2、之光、铺就了科技强国之路。在他们的感召和引领下,无私奉献、甘于清贫,一心只为科技报国,不计个人得失,成为一代代中国科学家的优秀精神特质。时至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这些物质依然在许多人身上熠熠生辉。(丙)但是,它们不应成为对科技从业者们的“道德绑架”和“刻板成见”,我们不能空谈“情怀”(以身许国)而不谈受益。当下我们应祛除科技领域的陈规陋俗,完善激励机制,回报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奉献了青春和血汗的可爱可敬的科学家们,进而激发科技创新的强大能量。(1) 文中划线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前赴后继B . 熠熠生辉C . 祛除D . 进而(2) 文段
3、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B . 乙C . 丙3.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 . 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有高雅、时尚、方便、环保的功能和作用。B . 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91家大小银行,只有7家未能符合规定的6%的一级资本比率。C . 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D . 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一开始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来。二、 语言
4、表达 (共2题;共8分)4. (3分) (2018江西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目前,个人在申请银行贷款、信用卡等业务时,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要提供很多材料,_。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因无法证明自己的信用状况而得不到贷款。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成后,相当于_,每一次按时支付水、电、燃气和电话费,以及按时向银行还本付息,都会为个人积累成一笔信誉财富,可以用作银行贷款的信誉抵押品,_。5. (5分) (2017高三上集宁期末) 二维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些商家为使二维码更受关注,设计了很多富有创意的二维码。
5、请对下面这个二维码进行点评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6. (6分) (2019高一上鸡西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环境美学应该说是自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有人就有环境,有环境必然有环境美,有环境美就意味着环境审美观。长期以来环境审美之所以较少被人们谈及,不是因为它不存在,而是它为别的论述特别是为自然审美观所代替。准确地说,环境审美隐含在自然审美观之中。渔猎文明时代,人们逐水草而居,对关涉人类生存的自然界已有强烈的自觉意识,但这个时代只能说是环境意识的萌生期。人类的环境意识是在农业文明时代建立的,因为有了农业,人们才定居下来,才有了家。农业文明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生产与生活
6、紧密联系,农民居住在田园,生产在田园。家庭人员不仅担任着不同的生活角色,也担任着不同的生产角色,这些不同的角色均是不可少的。农业文明时代的环境审美意识体现出了一种原始的生态平衡的意味。工业文明的建立是由农民走向城市开始的。人类的主要生活环境由农村转为城市,城市环境与农村环境大不相同,这种文明培育的环境审美观念只能建立在以建筑为主体的城市景观上,而不再是兼具田园风味的自然山水景观。对于这种环境,进入城市的农民们在日常生活上由不适应到适应,在审美情感上由惊奇到赞美。而随着工业文明弊病的逐渐凸显,人们与这个主要由钢筋混凝土组建成的人工环境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日常生活上不再适应,审美情感上则转为厌恶甚至
7、诅咒。人们渴望着新的文明,这个文明至少在观念上也部分地在实践上出现了,它就是生态文明。人们同时也在渴望着新的环境审美观生态文明的审美观。生态文明的审美观强调审美的一种重要性质:生态与文明的共生。从总体上来看,人类仍然在向自然索取资源,但这种索取增加了一项重要的内容与意义,那就是同时在对自然回赠,具体来说,就是力促自然生态平衡的修复与维持。现今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共生,两者相互作用,相互生成:一方面自然满足人的需要,表现为自然向人的生成;另一方面人满足自然的需要,参与自然生态平衡的修复,表现为人向自然的生成。文明本质上是对自然的改造,这种改造本是破坏生态的,现在要求文明不破坏生态,而且参与已破坏的生
8、态的修复,这说明生态与文明这一对天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了统一,这种统一的实现,只能是共生。它是文明的,也是合乎生态的,在一定意义上,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人代自然或助自然司职司生态之职。人类传统的审美观均是漠视动植物的生命的,即使重视动植物的生命,也是站在人的立场上,黑格尔就强调动植物的生命只有在见出人的生命意味时才美。生态文明的审美观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它重视的是生态自身的意义。换句话说,动植物有它的生存权利,包括展示其美(当然这美是在人看来的)的权利。人当然可以欣赏这种美,但人要尊重这种美,这种尊重就是要明白,这种美其实并不是为人的,而是为动植物自身的。在生态文明审美观中,生态平衡成为自然环境审美
9、的核心。长期以来,人们对于自然环境的审美忽视了生态平衡,一味地从人的立场和利益的角度来欣赏和评价自然环境美。一些具有破坏生态平衡性质的自然美由于其感性形式能愉悦人类而得到人们的正面评价;而从生态文明的审美观来看,不论这种破坏生态平衡的自然景观的外在形式多么悦耳悦目,都不能给予其正面的评价。生态文明审美观特别重视荒野的审美价值。荒野对于人类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荒野是生命之根。不仅人的肉体是荒野锻造出的产物,人的精神也是从荒野中得以诞生的。以巫术为突出特点的原始思维,还有以神灵崇拜为灵魂的情感与理念,均来自人们对荒野的感受。其次,荒野是维系地球上自然生态的骨干力量,正是因为地球上尚有不少的荒野存在
10、,这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基本上还能运转。试想,如果喜马拉雅山不再是荒野,而是成为类似黄山那样的旅游胜地了,那么整个地球上的生态会遭到如何巨大的破坏!重视保护荒野,为地球留下更多的荒野,既需要从科学上认识到荒野的重要性,也需要有新的审美观来欣赏荒野。因此,生态文明审美观的出现不仅为环境审美开辟了一个新天地,而且会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审美风尚。(摘编自陈望衡再论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隐含在自然审美观之中的环境审美,在人类诞生之时就已存在,它常常被别的论述所代替,较少被人们谈及。B . 渔猎文明时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很强,对关涉自身生存
11、的自然界已有强烈的自觉意识,环境审美意识也在此时萌生。C . 农业文明时代,家族环境、自然环境和工作环境合为一体,家庭成员兼任生活和生产角色,其环境审美意识有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情调。D . 人类的环境审美观念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变,基于工业文明日益显现的弊端,人类有了找寻、建立新的环境审美观的强烈诉求。(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如今人同自然的关系为双向生成,人类向自然索取资源,同时需积极参与对自然生态平衡的修复与维持。B . 文明的本质是对自然的改造,这种改造会造成对生态的破坏,所以生态与文明是完全对立的,并且无法统一。C . 黑格尔认为动植物的生命美与不美,
12、只取决于能否在其中见出人的生命意味,这是站在人的立场上来看的。D . 生态文明审美观秉持的生态公正原则,一定程度上是对人与诸物种的生命价值及地位的一种重新审视和反思。(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请留下鲜花供人欣赏”的标牌变为“请让鲜花开放”,其实是对鲜花自有其开放权利的承认,人应该尊重这种权利。B . 重视荒野保护,既需要从科学上认识到荒野对于人类和维系地球自然生态的重要性,也需要有新的审美观来欣赏荒野。C . 自然景观的外在形式给人带来的愉悦审美感受固然重要,但只要它破坏生态平衡,人们就不能给予正面的评价。D . 生态文明审美观的出现符合时代背景,利于人与自
13、然和谐相处,这不单是审美欣赏的问题,更关乎人类的生存。7. (24分) (2019高三上齐齐哈尔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偷父刘心武那晚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盏,各屋的窗户都好好地关闭着啊。但是,当我到卫生间再仔细检查时,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再一低头,浴盆里有明显的鞋印。有贼!我忙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这时又忽然听见声响,循声过去,便发现卧室床下有异常,我把手机倒换到左手,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一个人从床底下爬出来了
14、,那是一个瘦小的少年,剃着光头,身上穿一件黑底子的圆领T恤,我看他手里空着,就允许他站立起来,用那窗帘叉指向他,作为防备,问他:“你偷了些什么?把藏在身上的掏出来!” 但他那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用眼角余光检查了一下我放置钱财的地方,似乎还没有受到侵犯。我保持伸出窗帘叉的姿势,倒退着,命令他跟着我指挥来到门厅里,开始讯问。“您为什么还不报警?”他问我。我把手指挪到手机按键上,问他:“警察来了,你知道会是怎么个处境吗?”他叹了口气:“嗨,惯了,训一顿,管吃管住,完了,把我遣返回老家,再到那破土屋子里熬一阵呗。”他那无所谓,甚至还带些演完戏卸完装可以大松一口气的表情,
15、令我惊奇。他今年14岁。家乡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流浪。现在就靠结伙偷窃为生。我望着被灯光照得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吗?”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我决心放他回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他点头。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我大吃一惊,问他:“为什么?”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我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拿到手里,准备拨110。这工夫那少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而且麻利地爬进床底下,
16、我惊魂未定,他却又从床底下爬了出来,回到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那幅油画,是我临摹的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看去不像个西方人倒像个东方农民。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就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碴儿,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他们那个村子,不记得在哪一天,忽然说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去年的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
17、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少年说,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他说他爸坐在床上想心事的时候,就那么个模样。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的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就溢出了眼角。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关上门以后,我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钟,我一溜烟儿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踏出楼门,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经像从人间蒸发了一样,只有树影在月光下
18、朦胧地闪动。我让自己平静下来。当一派寂静笼罩着我时,我问自己:“你追出来,是想跟他说什么?”是的,我冲出来,是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嘱:“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少年执拗地说他没有妈妈,可见他对妈妈的愤恨之深。B . 少年说他父母的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泪光,说明他在不断地偷窃中逐渐变得冷漠。C . “我”三次想报警而没有报,是因为我想要给这个少年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D . 少年走后,“我”若有若失,表明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孩子。(2)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少年执拗地说他没有
19、妈妈,可见他对妈妈的愤恨之深。B . 少年说他父母的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泪光,说明他在不断地偷窃中逐渐变得冷漠。C . “我”三次想报警而没有报,是因为我想要给这个少年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D . 少年走后,“我”若有若失,表明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孩子。(3) 小说中的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分条概括。 (4) 小说中的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分条概括。 (5) 小说结尾,“我”想追上他并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这样写,有人认为合情合理,也有人认为有些不合实际。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6) 小说结尾,“我”想追上他并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
20、进来!”这样写,有人认为合情合理,也有人认为有些不合实际。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8. (11分) (2016高二下嘉峪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进士起家,累迁秘书丞、同判饶州。宋绶荐其材,召还,以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上四事,曰行法令、审故事、惜材力、辨忠邪,辞甚切至。又奏:“唐贞观中,尝下诏令致仕官班本品见任上,欲其知耻而勇退也。比有年余八十,尚任班行 , 心力既衰,官事何补。请下有司,敕文武官年及七十,上书自言,特与迁官致仕,仍从贞观旧制,即宿德勋贤,自如故事。”因着为令。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
21、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修古奏:“前史称,御史台尊则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与知杂事同,今黄门侮慢若此,请付所司劾治。”帝闻,立命笞之。晏殊以笏击人折齿。修古奏:“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古者,三公不按吏,先朝陈恕于中书榜人,实时罢黜。请正典刑,以允公议。”禁中以翡翠羽为服玩,诏市于南越。修古以谓重伤物命,且真宗时尝禁采狨毛,故事未远。命罢之。时颇崇建塔庙,议营金阁,费不可胜计,修古极陈其不可。久之,出知歙州,徙南剑州,复为开封府判官。历殿中侍御史,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权同判吏部流内铨。未逾月,会太后兄子刘从德死,录其姻戚至于厮役几八十人,龙图阁直学士马季良、
22、集贤校理钱暖皆缘遗奏超授官秩,修古与杨偕、郭劝、段少连交章论列。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未行,改知兴化军。会赦复官,卒。修古立朝,慷慨有风节。当太后临朝,权幸用事,人人顾望畏忌,而修古遇事辄言,无所回挠。既没,人多惜之。家贫,不能归葬,宾佐赙钱五十万。季女泣白其母曰:“奈何以是累吾先人也。”卒拒不纳。太后崩,帝思修古忠,特赠右谏议大夫,赐其家钱二十万。(选自宋史卷二百九十七列传第五十六,有删节)【注】班:朝官上朝。班行:上朝的位次。三院: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3、 ) A . 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B . 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C . 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D . 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礼部会试者称为进士,根据排名,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B . 御史在秦以前仅为负责记录之史官,自秦汉至清,则专司监察,监督巡查中央及地方官吏。
24、C . 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官职,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D . “出”,即京官到地方任职,也称“外放”、“放外任”,与地方官进朝廷任职的“入”相对。(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曹修古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他身为监察御史,监察百官,整肃朝仪,不管是太监侮慢还是宰相失体,他都及时参奏,仗义执言,要求严惩以正典刑。B . 曹修古关心朝政,积极进言。当他看到有的官员八十多岁心力俱衰却依然在职,于是建议文武官员七十岁应主动退休,概无例外,朝廷据此定为法令。C . 曹修古不惧权贵,遇事敢言。太后侄儿刘从德死后,朝廷越级任用了一
25、大批刘家亲戚乃至厮役,他极力反对,因此惹怒太后,被削官一级,外放地方。D . 曹修古为官清廉,家无余财。在他死后,连扶灵柩回故乡安葬的费用都没有,还是他生前的部属和幕僚筹集五十万钱来资助他的家人,才办理了后事。(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当太后临朝,权幸用事,人人顾望畏忌,而修古遇事辄言,无所回挠。9. (22分) (2019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墨妙亭记(宋)苏轼熙宁四年十一月,高邮孙莘老自广德移守吴兴。其明年二月,作墨妙亭于府第之北,逍遥堂之东,取凡境内自汉以来古文遗刻以实之。吴兴自东晋为善地,号为山水清远。其民
26、足于鱼稻蒲莲之利,寡求而不争。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故凡守郡者,率以风流啸咏投壶饮酒为事。自莘老之至,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 , 湖人大饥,将相率亡去。莘老大振廪劝分,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富有余者,皆争出谷以佐官,所活至不可胜计。当是时,朝廷方更化立法,使者旁午 , 以为莘老当日夜治文书,赴期会,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而莘老益喜宾客,赋诗饮酒为乐,又以其余暇,网罗遗逸,得前人赋咏数百篇,以为吴兴新集,其刻画尚存而僵仆断缺于荒陂野草之间者,又皆集于此亭。是岁十二月,余以事至湖,周览叹息,而莘老求文为记。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虽金石之坚,俄而变坏,至于功名文
27、章,其传世垂后,乃为差久;今乃以此托于彼,是久存者反求助于速坏。此既昔人之惑,而莘老又将深檐大屋以锢留之,推是意也,其无乃几于不知命也夫。余以为知命者,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物之有成必有坏,譬如人之有生必有死,而国之有兴必有亡也。虽知其然,而君子之养身也,凡可以久生而缓死者无不用,其治国也,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无可奈何而后已,此之谓知命。是亭之作否,无可争者,而其理则不可不辨。故具载其说,而列其名物于左云。(选自私刻古文观止)【注】孙莘老:名觉,曾任吴兴(湖州)太守,熙宁五年二月建造墨妙亭,以藏古代碑刻法帖。(1)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而岁适
28、大水,上田皆不登登:登上,到达。B . 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抚循:抚恤。C . 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故事:先例。D . 使者旁午旁午:交错频繁。(2) 对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而岁适大水,上田皆不登登:登上,到达。B . 躬自抚循劳来,出于至诚抚循:抚恤。C . 不能复雍容自得如故事故事:先例。D . 使者旁午旁午:交错频繁。(3) 下列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古之学者必有师B . 寡求而不争蟹六跪而二螯C . 物之有成必有坏赐之墙也及肩D . 皆争出谷以佐官子路行以告(4) 下列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9、( ) A . 宾客非特有事于其地者不至焉古之学者必有师B . 寡求而不争蟹六跪而二螯C . 物之有成必有坏赐之墙也及肩D . 皆争出谷以佐官子路行以告(5)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段是点题,交代孙莘老建造墨妙亭的时间、地点和用意。B . 文章第段记述孙莘老在勤政之余,用心搜罗古文碑刻。C . 文章第段是议论,主要是批判孙莘老的做法糊涂。D . 作者认为虽然“物必归于尽”,但“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画龙点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段是点题,交代孙莘老建造墨妙亭的时间、地点和用意。B . 文章
30、第段记述孙莘老在勤政之余,用心搜罗古文碑刻。C . 文章第段是议论,主要是批判孙莘老的做法糊涂。D . 作者认为虽然“物必归于尽”,但“必尽人事,然后理足而无憾”,画龙点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7) 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8) 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或以谓余,凡有物必归于尽,而恃形以为固者,尤不可长。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0. (7分) (2018高一下南宁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塞下曲六首(
31、其三)李白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注】“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麟阁:即麒麟阁。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霍嫖姚:即霍去病。(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B . 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在“弯弓”与“插羽”之间就迅速地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C . 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战争的气氛消失
32、,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D . 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2) 作者采用了哪些手法塑造了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六、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0分)11. (20分) (2019浙江模拟)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饭疏食,饮水,_,_。(论语) (2) 饭疏食,饮水,_,_。(论语) (3) 碧云天,_,西风紧,北雁南飞。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享送别) (4) 碧云天,_,西风紧,北雁南飞。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长享送别) (5) _,枯松倒挂倚绝壁。_,砯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 (6) _,枯松倒挂倚绝壁。_,砯崖转石万壑雷。(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文明课件
- 急性白血病诊断与治疗现代模式
- 2025年江苏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答案
- 心梗支架术后健康宣教
- 确诊肺炎后的病例分析
- 广告的意义培训课件
- DB33∕T 1410-2024 农业信用数据共享规范
- DB22∕T 5071-2010 烧结注孔保温砌块(砖)砌体工程技术规程
- 甘肃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卷数学试卷(学生版)
- DB1331∕T 032-2022 雄安新区电力设施防汛防涝规划设计规范
- 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对照表
- GA/T 2012-2023窃照专用器材鉴定技术规范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技术指标
- 湖州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招聘考试试卷真题及答案2022
- 第三章 科学研究与科学方法论
- 山东黄金归来庄矿业有限公司归来庄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项目融资计划书
- 针刺伤的预防及处理
- YY/T 0595-2020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YY/T 0287-2017 应用指南
- LS/T 1222-2020粮食干燥机系统工艺设计技术规范
- GB/T 26636-2011动植物油脂聚合甘油三酯的测定高效空间排阻色谱法(HPSE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