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_第1页
济南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_第2页
济南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_第3页
济南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_第4页
济南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济南市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橡胶冒险家和金融掮客手拉手走进上海的十里洋场。他们先找到之前从未打过交道的上海外资银行,得心应手地说服他们为自己的股票担保,然后在报纸上大事渲染“朝阳产业”橡胶业,声称“买橡胶股票就是买明天”。他们还在报纸广告上信誓旦旦地表示,橡胶股票可以在外国银行直接抵押,置换银两或外钞贷款,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A . 得心应手B . 大事C . 信誓旦旦D . 天上掉馅饼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 )A . 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B . 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成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其消费潜力不言而喻。C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表示,要查处部分地区加油站超价销售或变相涨价等价格违法。D . 在“质量月”活动中,他们围绕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进行了综合治理,尤其加强了对工艺流程、验收程序的监控。3. (2分) (2018高二上佛山期中) 下列各句表现不同的交际情境,其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某外地游客在武汉老字号“蔡林记”品尝了正宗的武汉热干面,赞不绝口。店主说:“欢迎以后常来啊!”该游客说

3、:“一定一定!下次来武汉,一定还光临贵店。”B . 高考在即,学校领导为了让同学们减轻心理压力,以更好的心态迎接高考,在同学们必经的大门口贴出一副对联,上写道:“逆境捶打造强者,烈火焚烧试真金。”C . 某医生医术高明,治好不少患者多年的顽疾,解除了患者的痛苦,患者对该医生十分感激。其中一位患者特地制作锦旗表示感谢,上写道:“杏林高手,医者仁心。”D . 某工地发生火灾,当地电视台当天及时发布有关部门通报:目前,该事故已造成8人死亡,35人受伤;我市领导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目前事故家属情绪稳定。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9分)4. (10分) (2017高三下张家港月考) 阅读下

4、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儒林外吏作为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与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几乎完全背离。清代,小说日益为受过良好教育的文人所作,他们厌弃流行的因果报应的迷信观念。吴敬梓也是如此。他对社会各个阶级的人们有着广泛的接触和认识,目光变得敏锐。同时,他以他的朋友和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为创作原型,用讽刺的笔触现实地刻画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意在将小说从流行宗教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此前的西游补醒世姻缘皆系纯粹虚构之作,它们的作者仍然用职业说书人的惯用文辞。相反,儒林外史则极少这样做,在这部小说里,多运用口语化的散文笔调,使得描绘的片段第一次与叙述的正文有机结合起来,让那种运用诗词和骈文进行的雕琢描写明显消失。作

5、者有意避免那些公式化的诗词描绘用语,从而证明他已根据自己对不同人物和地点的观察来描写。南京、杭州等江南城市中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日常生活在作品中得到生动的再现。此外,方言和俚语已很少使用,他已自觉地使用“国语”或民族的白话写作,这种纯净和富有表现力的叙述文体,成为晚清和民国初年的小说家竟相模仿的对象。吴敬梓写作的时代,正值乾隆年间,满族统治达到极盛阶段。他的小说写的是先朝明代事情,他对于退出官场的正直性格的褒奖经常被认为是对满族统治的间接批评。但是在他现存的著作中却找不到任何可以说明他有意和统治者不合作的例证。吴敬梓把他的小说假托在明代不仅是便利的缘故,而是他对明代历史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并予以尖锐

6、深刻的评论。(节选自夏志清中国古典小说,有删改)(1) 儒林外史在小说语言艺术上有哪些贡献?请简要概括。(2)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说“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秉待公心,指摘时弊”,与本文作者观点是否一致?请结合最后一段作简要分析。5. (13分) (2016高三上唐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庐山瀑布云陈世旭昨天中午,院长老廖突然接到从青海来的电话,说地质学家彭工当天下午到达山下的火车站,请他接站。老廖一下懵了头。疗养院的车送疗养员去了山下的风景点,傍晚才回来。留在家里的一辆备用小车,被韦局长要去了。韦局长所在的那个省的科技局在疗养院基建的时候给过许多支持,他不好意思让人家觉得怠慢。彭工,

7、老廖没有见过,却很熟悉,有关他的报道,老廖读过很多:50年代他从国外回来,接着就去了柴达木,在那里一待就是好几十年,大半时光都在终生不见绿色的盐湖度过。50岁刚出头就牙齿掉光,发顶早谢。中科院在庐山建了这个疗养院之后,不知动员过他多少次来疗养,他都谢绝了。这次,他被强行要求来疗养。人们希望,借助这里经由大量针叶林的尖端放电产生的大单位的负氧离子,使他得到一次充分的休养生息。老廖向其他单位借车,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结果毫无希望。正当旅游旺季,哪个单位的车也不会闲着。只有请山下风景点转告,让韦局长坐的那辆小车去接彭工。结果韦局长很不高兴,他不相信这么大个庐山就挤不出一辆车。他把住车门,理论了好半天

8、,等司机急急忙忙把小车开到火车站,最后一批旅客已经走出车站广场。司机只好一路缓缓留意着,把车开回来。彭工的去向只有几种可能:要么误了车或者又一次改变了主意,要么被山下什么单位接走,要么自己上了旅游车如果没有意外,他应该会来个电话。老廖整夜坐在值班室的电话枫旁,等这个也许会来的电话。下面有人喊他,喊声很急。莫非是彭工到了?他猛地站起,推开窗户:“什么事?”“餐厅里吵起来了。”韦局长昨天回来开始腹泻,上了两趟医疗室才勉强止住。早上一进餐厅,他就找食堂管理员。“你自己看看你们做的饭菜!”韦局长狂轰滥炸一番,管理员默不作声。“哪个,哪个说我有问题?”忽然一声大喊,食堂大厨挤进来,手紧紧抓着一支擀面杖。

9、“你再说一遍,我有什么问题?”韦局长后退了一步:“我没有说你,我说的是饭菜。”“饭菜都是我做的。我吃了,拉的屎你嚼都嚼不烂。你拉肚子,关我屁事!”“送我走!”韦局长对刚下来的老廖说。“好吧,我送你。”“我看彭工不来倒是对了。何苦来受罪呢”韦局长没完没了。“停车!”老廖突然喊。车子怪叫一声刹住了。老廖发现了一个人。那个人秃顶,两腮下塌,在庐山早晨一尘不染的阳光下,沿着枯岭街心公园的小道,向园门外缓缓走来。老廖直直地盯着这个离车窗越来越近的人。不错,是他,是彭工,是那个照片一再在报纸上登过的地质学家。老廖推开车门,跳出去“请问,您是彭工?”“是啊,您是?”“我是疗养院的。我们昨天中午接到你要来的电

10、话,可把我们找苦了。”老廖的两条腿微微发抖。“哎呀,”彭工声音喑哑,“抱歉,抱歉!我该主动跟你们联系的。”“您来了就好。”老廖的声音有些哽烟了。“我昨天就上山了,坐旅游车上来的。天快黑了,我想你们都该下班了,不好去麻烦你们。”“您在哪里过夜的呢?”“那里。”彭工回过头,指了指街心公园的草地。草地上,还有一些从山下带着席子和毯子来的露宿者横七竖八地躺着。几乎是清一色的青年男女。“这里真绿,绿得醉人。不像我们那里,坐车跑几天也看不到一点绿色,有时候忽然发现一棵小草,全车的人都要下车来,围着看个半天。”彭工仰起清瘦枯槁的脸,陶醉地眯着眼睛,两边塌陷的腮帮子翕动着。“我昨天睡得真好。”“彭工”老廖的泪

11、水夺眶而出。“苦了您了!”“苦?怎么会苦?我喜欢露营,在戈壁滩露营惯了。这里枕的、垫的是这么厚的绿草,享受得很,简直就是奢侈了。”彭工像儿童一样笑着。老廖一把从彭工手上拿过行李箱,走回车子,拉开后车门,对里面的韦局长说:“跟您打个商量,请您下车等一等,我把彭工送回疗养院,再来送您下山,行吗?”车子里没有回答。前面,碧蓝碧蓝的天空下,雪一样洁白耀眼的庐山瀑布云,正从日照峰那一面翻越过来,波涛汹涌,漫无边际,滚滚而下,淹没了牯岭所有的峰峦、峡谷、树林、溪流、屋舍与楼亭。(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小说对彭工的刻画既有虚笔,也有实笔。前面交代的老廖读过

12、的关于彭工的报道是虚写,彭工出场后则采用了实写,虚实结合,突出了彭工的形象。B . 老廖要用小车去接彭工,韦局长却“把住车门,理论了好半天”。这一笔墨既刻画了韦局长形象,也为后文写韦局长食堂吵架、拒绝送彭工作了铺垫。C . 小说塑造韦局长这一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将作品主题引向对官僚主义作风的批判,增加主题的深刻性:让情节化平淡为生动,增加对读者的吸引。D . 坐旅游车上山,露宿街心公园的草地,赞叹公园的草地“绿得醉人”,这些举动与语言显示出彭工对庐山美景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E . 小说最精彩的笔墨是人物对话,作者利用人物间的对答,展示人物之间的尖锐冲突,演绎了矛盾的发生、发展、激

13、化、解决的过程,跌宕起伏,引人眼球。(2) 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分别表现了老廖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3) 小说结尾对景物的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6分) (2015高二上柳州期中) 现代文阅读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

14、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性格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表现为善,表现为美,表现为真,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表现为恶,表现为丑,表现为伪,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使一个人

15、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因素,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此,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

16、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变化。例如,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此外,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它会被假象包裹着,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确实值得

17、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有删改)(1) 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B . 多向的性格构成,杂多的性格元素,相互影响,相互交叉,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不断变化。C . 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要刻画鲜明的人物,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D . 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以写出“人情味”,但这

18、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B . 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C . 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D . 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不能仅仅看他外在的言谈举止,更要努力深入他的内心和灵魂。(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所有的人,正像我一样,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好好坏坏,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B . 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把坏人当好人写,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

19、视。C . 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既伪善霸道,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D . 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的叙述,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7. (11分) (2017高一上华安月考)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

20、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注释】左徒:楚国官名,职位仅次于令尹。宪令:国家的重要法令。(1)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娴:熟悉。B .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伐:自夸。C .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疾:疾病。D . 人穷则

21、反本。 反:同“返”,追溯。(2) 下列各组划线的词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 . 王怒而疏屈平/夫孰异道而相安/偭规矩而改错。B . 父母者,人之本也/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彼路斯何?君子之车C .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背绳墨以追曲兮/谣诼谓余以善淫D . 博闻强记,明于治乱/步余马于兰皋兮/于嗟女兮,无与士耽(3)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等,但上官大夫因想争得楚王的宠幸而嫉妒屈原的才能。B . 屈原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与楚王商议国事,应酬诸侯,深受楚王的信任。C . 屈原草拟宪令之后,上官大夫就想夺取过来(邀功),但屈原不给。于是上官大夫就发怒

22、并从此疏远了屈原。D . 屈原作离骚,是因为自己的诚信被怀疑、忠实被诽谤的怨恨引起的。(4) 翻译下面句子至陛下,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8. (8分) (2018高一上嘉定月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东溪(北宋)梅尧臣行到东溪看水时 , 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 , 老树着花无丑枝。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注】东溪:即宛溪,源出城东南峰山,至城东北与句溪合,宛、句两水,合称“双溪”。孤屿:指水中的洲渚。野凫:即野鸭。(1) 这首

23、诗从题材上看属_诗。 (2) 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首联“发船迟”表现诗人被眼前美景所陶醉,流连忘返。B . 颈联描写诗人看到蒲茸整齐,沙石洁净,更觉赏心悦目。C . 诗歌语言华丽、典雅,意新语工,十分值得玩味和欣赏。D . 诗歌首联总起,尾联总结,首尾呼应,结构上十分紧密。(3)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画线句。 五、 默写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7汕头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在诗经氓中,分别用“_”和“_”两句来比喻女主人公年轻时的花容月貌和被抛弃后的体衰色减。(2) 杜甫望岳一诗中,“_”一句暗示我们,虽然己近薄暮,但诗人犹极目远眺泰山。(3) 阿房宫赋中,杜牧从秦始皇的角度分析,认为之所以导致天下起义,函谷关被占,阿房宫被焚的原因是:“_,_。”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10. (3分) (2018张掖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作为两大致盲疾病之一,_,第一是白内障。青光眼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觉障碍,严重者甚至会双目失明。至今为止,_,只能早预防、早治疗,以避免恶化。检测青光眼_。眼压就是眼内容物对眼球壁施加的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