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I)卷_第1页
拉萨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I)卷_第2页
拉萨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I)卷_第3页
拉萨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I)卷_第4页
拉萨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拉萨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8高三下厦门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建设雄安新区,要立足长远,充分发挥各个建设参与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步一个脚印,精雕细琢 , 打造出“百年工程”。自2016年公布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特色小镇以来,特色小镇的发展偏离轨道,出现了生搬硬套、脱离实际的问题。从大圣归来到摔跤吧!爸爸,正是观众的口碑,才让这些好作品得以从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浮出水面 , 逆袭赢得高票房。网购平台上的“状元笔记”将一些所谓尖子生按图索骥的内容,贴上

2、“状元笔记”的标签进行概念营销,何尝不是一种欺诈?不知道从何时起,婚闹变了味,在一些地方,闹起来没有分寸,仿佛不闹个天翻地覆就没有氛围,不折腾得七荤八素就不过瘾。在宣布同卡塔尔断交后,沙特不想与它的“邻居”再藕断丝连 , 不仅要求卡塔尔公民离境,连他们养在沙特的骆驼也得回老家。A . B . C . D . 2. (2分) (2019高一上肇庆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参加新一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大会时,热情鼓励代表再接再厉,在社会主文精神文明建设中再立新功、作出表率。B . 八一飞行表演队2017年11月中旬在阿联酋迪拜航展中的精彩表演,不仅获得了国

3、外专业人士的好评,而且吸引了现场众多观众的眼球。C .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得克萨斯州教堂发生枪击事件,造成约 26人遇害、数十人受伤的严重后果,枪手已死亡。D . 第十九届世界青年学生联欢节不久前在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举行。来自180 多个国家约3万名青年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庆祝属于年轻人的节日。3.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注视着这些古典书籍,抚摸着它们厚实的脊梁,我能感受到它们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撑起的时代魄力。_。而它们又是那样宁静那么质朴、厚重,牵着我走向文字的源头一行行时长时短的句子,一页页时近时远的思绪这些源自第一张植物纤维

4、构筑的纸片的灵感我不敢想象没有诗经、楚辞的时代叫什么先秦,没有唐诗宋词的时代算什么唐宋,没有小说的明清是什么样的明清在千百年漫长的时光中,抚慰着人类的精神与灵魂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4. (6分) (2016高二下吉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在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的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不能静止的,他们受着生命的限制。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生

5、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村落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多余的,儿谣里“摇摇摇,摇到外婆家”,在我们自己的经验中,“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但是人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人口繁殖的血缘社群,若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群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的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群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如果分出去的社群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看血缘的联系,甚至把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那是说否定了空间

6、的分离。这种例子在移民社会中很多。我们的祖宗在吴江已有二十多代,但是在我们的灯笼上却贴着“江夏费”的大红字。江夏是在湖北,从地缘上说我有什么理由和江夏攀关系?真和我的孩子一般,凭什么可以和她从来没有到过的吴江发生地缘呢?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

7、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但是事实上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籍”的。这些寄居于社区边缘上的人物并不能说已插入了这村落社群中,因为他们常常得不到一个普通公民的权利,他们不被视作自己人,不被人所信托。我已说过乡土社会是个亲密的社会,这些人却是“陌生人”,来历不明,形迹可疑。从街集贸易发展到店面贸易的过程中,“客边”的地位有了特殊的方便了。寄籍在血缘性地区边缘上的外边人成了商业活动的媒介。村子里的人对他可以讲价钱,可以当场算清,不必讲人情,没有什么不好意思。所以依我所知道的村子里开店面的,除

8、了穷苦的老年人摆个摊子,等于是乞丐性质外,大多是外边来的“新客”。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的。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的一个大转变。(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有删改)(1)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

9、思的一项是( )A . 血缘社会是依靠生物上的新陈代谢,生育,来维持其结构的稳定。B . 只有在血缘和地缘合一的乡土社会里,村落这个概念才可以说是多余的。C . 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没有流动的,家族这个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D . 离开老家漂流到别的地方去的一般都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血缘社会形成了一种缺乏变动的文化,年龄和辈分是身份的一个重要基础。B . 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活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这是血缘社会的特征。C . 中国乡土社会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学员和地缘的合

10、一”“血缘社会式微”“地缘结合”。D . 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这说明身份社会成为了现代商业发展和契约社会形成的阻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现象符合地缘特征的一项是( )A . 移民把纽约的命名为新约克、新英伦,伦敦、莫斯科等地名在美国地图上都能得到。B . 外来务工人员到广东打工,被当地人视为“外地人”,呼为“捞仔”。C . 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人口千万的现代社会大都市。D . 外省某个地域来的流动人口聚居在广州的城中村形成一个比当地人还多的团体。5. (18分) (2016高三上大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鉴赏家汪曾祺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11、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儿”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

12、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叶三五十岁整生日,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叶三搜罗到最

13、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

14、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是吗?我头一回听见!”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

15、为君破例著胭脂。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客人要买这些画,

16、要多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客人只好怅然而去。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小说塑造的叶三,为人勤快、诚实守信、阅历丰富,对绘画艺术有热情。如果不卖果子,而当一个画家,也一定会很出色。B . “紫藤有风”,“花是乱的”一段,汪曾祺借助白描语言的神力,让一个果贩与一个鉴赏家的形象精致地叠合在一起,可谓神来之笔。C . 从情节和结构来看,很难在作品中找到一般小说那种清晰的线索,强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甚至很难概括出一个故事梗概,颇有“散文”的特征。D . 小

17、说语言独具特色:准确、干净、不失华丽,大量使用短句,使语言凝练又明快活泼,形成汪曾祺独到的文风。E . 季陶民“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半斤水果”,这看似闲笔,实则表现出季陶民旷达超脱且率性脾气。(2) 小说题目是“鉴赏家”,但却用了很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3) 小说是通过哪些情节来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请结合文本作概括。(4) 小说以叶三把画带到棺材里作为结尾,有人认为他的做法值得称赞,有人认为他的做法欠妥请联系文本与现实,谈谈你的看法。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6. (14分) (2017高二上江苏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8、,完成小题。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 , 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为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

19、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元兴元年,帝崩。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选

20、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删节)(1) 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夫人年高目冥冥:眼睛昏花B . 母常非之非:批评C . 后重违母言重:再次D . 而躬自减彻躬:亲自(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讳:文中用在邓皇后的名前,以示尊敬。古时称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前常用。B . 从弟:文中指堂弟。唐代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C . 博士:文中指学官名。此称呼始于战国,秦汉相承,唐设太子博士等,后世沿置。D . 崩:文中指死,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此处可用 “崩殂、薨、不禄”替代。(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1、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4) 根据第三段,概括邓皇后在临朝主政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 四、 默写 (共1题;共9分)7. (9分) (2016天津模拟) 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谨庠序之教,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_,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_。(贾谊过秦论)_,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_,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_,_”,表达了英雄业绩的流风余韵已荡然无存,自己

22、希望像英雄那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难以实现的惆怅。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 (2016高二上大庆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文后各题。秋心龚自珍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注:作者作此诗时,已是屡试不第,而几位志同道合的好友也相继去世。(1) 请结合全诗简析“秋心”的具体内涵。(2) 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第二联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4分)9. (2分) (2016高一上大连期末)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语音修辞”有点儿像作曲家给一首歌词“谱曲”,主要是为了使语句富于节奏,优美动听。这对于口语来说至关重要,如电影、电视、戏剧、广播、演讲、报告等,主要靠口头传递和听觉接受信息,_。书面表达虽然主要诉诸人的视觉,但语句在语音上是否和谐,也会影响阅读效果。朱光潜先生说:“文学须表现情趣,而情趣就大半要靠声音节奏来表现声音节奏对于文章是第一件要事。”中国的古典诗词,千百年来代代相传,许多篇章为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