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成都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成都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成都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C卷_第4页
成都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都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6台山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有的高中学生写作文总是喜欢装出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动辄用大话套话官话吓唬人,这种文风必须改变B . 9月8日,平顶山特大矿难发生后,一些死难矿工家属面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黍离之悲和对一些煤矿领导的愤慨C . 在13届罗马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张琳在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得中国男游历史上第一个男子世界冠军,当人们问他有何感想时,他竟然出言无状 , 脸憋得通红,只是说:“感谢我的教练,感谢所有支持帮助过我的人。

2、”D . 进入8月,沪指连续四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2. (2分) (2016高二上鸡泽期中) 文化宫为评书、古琴、尾曲、木偶戏四个文艺演出专场各准备了一副对联,对联与演出专场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假笑啼中真面目新笙歌里古衣冠疑雨疑云颇多关节绘声绘影巧合连环白雪阳春传雅曲高山流水觅知音开幕几疑非傀儡舞台虽小有机关A . 古琴评书昆曲木偶戏B . 昆曲评书古琴木偶戏C . 古琴木偶戏昆曲评书D . 昆曲木偶戏古琴评书3. (2分) 下列选项对课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沁园春长沙中,为了适应词的格律要求,它的前三句“独

3、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打破了一般的语言顺序,常序应为“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B . “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C .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说明作者当时还很年轻,思考问题显得有些幼稚。D . 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两诗结构相类似,意境相似,都体现了作者开创一番辉煌的革命事业的伟大抱负。4.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北平像是一个国王的梦境,。北平像是一个饮食专家的乐园。 , 他们的招待是十足和蔼的,因为他们在满清政府服侍过高官大吏,曾受了传统的特别训练。北平是贫富共居的地方,每个邻近的铺号都

4、许一个贫老的记账取货,街上贩卖的东西很便宜。 。北平是采购者的天堂,。那是一个到处能买货的地方,商贩也会带着货物走上门来;在清晨,门外路上货贩众多,叫卖声形成极美妙的调门儿。你可以流连在那里的一个茶馆里,一整个下午不走它有数百年的饭馆,招牌被烟熏得破旧不堪,还有肩上搭着毛巾的光头堂倌广有中国古代的手艺品、书籍、图画、古玩、玉石、珐琅镶嵌、灯笼之类它有宫殿、御园、百尺宽的大道、艺术博物院、专校、大学、医院、庙塔、艺商,与旧书摊林立的街道A . B . C . D . 5. (2分) (2017高二上荆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 令尊刚下飞机,旅途辛劳,加上年事又高,需要

5、休息,暂时不能接待二位。B . 次文学大赛得到众多名家的鼎力支持,莫言、铁凝、周国平等作家都忝列其间。C . 自这家饭店开张以来,我先后两次光顾,深感他们的服务一流,菜价公道。D . 承老师垂询,学生业已自主创业,公司目前运转良好,且成为当地的利税大户。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6. (11分) (2017高一下石家庄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胡旦字周父,滨州渤海人。少有隽才,博学能文辞。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升州。迁左拾遗、直史馆,数上书言时政利病。先是,卢多逊贬,赵普罢相。其夏,河决韩村,寻复塞。旦献河平颂,太宗览颂有“逆逊、奸普”之语,召宰相谓曰:“胡旦献颂,词

6、意悖戾。乃敢恣胸臆狂躁如此,其亟逐之!”即贬殿中丞、商州团练副使。有佣书人翟颖者旦尝与之善因为改姓名马周以为唐马周复出上书诋时政且自荐可为大臣又举材任辅者十人其辞颇壮当时皆谓旦所为马周坐流海岛,旦亦贬坊州团练副使。坐檀离所部谒宋白于廓州,既被劾,特释之。徙绎州一稍复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迁本曹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素善中官王继恩,为继恩草制辞过美。继恩败,真宗闻而恶之,贬安远军行军司马,又削籍流浔州。成平初,移通州团练副使,徙徐州,以祠部员外郎分司西京,又为保信军节度副使,久之,以司封员外郎通判襄州。封泰山 , 改祠部郎中,服母丧,既除,乃言父卒时尝诏夺哀从事,请追行服三年?已而失明,以秘书

7、省少监致仕 , 居襄州,再迁秘书监,卒。旦喜读书,既丧明,犹令人诵经史,隐几听之不少辍。著汉春秋五代史略将帅要略演圣通论唐乘家传三百余卷。斫大砚,方五六尺,刻而瘗之,曰“胡旦修汉春秋砚”。晚尤黩货,干扰州县,持吏短长,为时论所薄。既死,子孙贫甚,寓枢民间。皇祜末,知襄州王田为言于朝,得钱二十万以葬。(节选自宋史胡旦列传)(1) 下列对文中面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有佣书人翟颖者旦尝与之善因为改姓名马周,以为唐马周复出上书诋时政且自荐可为大臣又举材任辅者十人其辞颇壮当时皆谓旦所为B . 有佣书人翟颖者旦尝与之善因为改姓名马周以为唐马周复出上书诋时政且自荐可为大臣又举材任辅者十人其

8、辞颇壮当时皆谓旦所为C . 有佣书人翟颖者旦尝与之善因为改姓名马周以为唐马周复出上书诋时政且自荐可为大臣又举材任辅者十人其辞颇壮当时皆谓旦所为D . 有佣书人翟颖者旦尝与之善因为改姓名马周以为唐马周复出上书诋时政且自荐可为大臣又举材任辅者十人其辞颇壮当时皆谓旦所为(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通判,宋初为加强控制而置于各州、府,辅佐州、府处理政务并负有监察任务的中央官吏。B . 封泰山,是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一种象征君权神授的巩周皇权、粉饰太平的仪式。C . 致仕,指古代官员非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称致事、致政、休致等,盖指官员辞职归家。D . 迁,在

9、古代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也可作贬谪,降职意,如迁客骚人。(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胡旦才智出众,学识广博。年轻时考中进士第一名,多次上书议论时政的好坏,曾向皇上进献河平颂一定,用“逆、奸”等词形容前任宰相。B . 胡旦几次因好友关系而遭贬谪因马周犯罪,而被流放到海岛作团练副使,又因王继恩的阴谋失败后,被贬为安远军行军司马,又革职流放到浔州。C . 胡旦仕途并不顺利,但喜欢读书立著。他官至直史馆、秘书监而已,失明以后,还让人诵读经史,著有汉春秋五代史略唐乘等三百多卷书。D . 胡旦晚年特别贪财,但子孙很穷。他贪财,干扰州县的工作,喜欢拿捏县吏的短处,

10、被当时的人鄙薄,死了以后,子孙因为穷把他的棺木停放在民间。(4)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胡旦献颂,词意悖戾。乃敢恣胸臆犴躁如此,其亟逐之!旦喜读书,既丧明,犹令人诵经史,隐几听之不少辍。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7. (7分) (2019高二下玉溪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千秋岁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注释】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 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 鹓(yun)鹭:两种鸟,这里借指

11、同游的同僚、朋友。(1)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飘零”两句,写远谪索居,形体瘦损,不再有以往对酒当歌之情,转折有致,从中可知此时词人内心的哀怨。B . “碧云暮合空相对”说明词人所待之人(事)迟迟不来。这所待之人(事)既可指女子,又可以理解成君主的赏识。C . “春去也”两句,由眼前想到今后。“飞红万点”是春归的自然写照,“愁如海”运用比喻、比拟的手法,以虚入实,既有惜春之情,又有对前途的无望。D . 此词由春景春情引发,一波三折,一唱三叹,以景结情,蕴藉含蓄,感人肺腑,集中抒发了贬徙之痛,飘零之苦。(2) 请简要描述本词开头四句描绘的景象,并分析其在全词

12、中的作用。 四、 默写 (共1题;共7分)8. (7分) (2019高二上台州期末) 默写句子。 (1) 柳丝长玉骢难系,_。 (2)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 (3)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 (4)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9. (18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流泪的滕王阁潘碧秀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游人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

13、神情。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株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谴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贬

14、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演着。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浮沉,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借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流连

15、,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阑干。浅云灰暗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睑。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行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矣。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杨炯语)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会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二年,终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沉

16、浮反复,王勃心冷了。“一片阁/躲在云层下/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候。该张皇?迷惘?失落?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又直观。人无语,唯有惘怅地醉去。滕王阁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雅的阁上,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依偎至永远了。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

17、儿也惘怅。斜阳已成余晖,阁上人去,鸟去,空留一片寂寥。【注】据唐才子传载,王勃因溺水而亡。(1) 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全文以极具抒情性的笔调表达了对王勃的千古追思。文章写“流泪的滕王阁”实际是在写自己为王勃的际遇而感伤流泪。B . 作者借滕王阁凭吊王勃,抒发了王勃当年在滕王阁上写作诗赋的忧郁伤感的情怀,并高度肯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贡献。C . 文中“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这句话,意在表达对王勃的深深追忆。D . “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一句中的“风景”

18、一词,其含义是“适合展现个人才华、施展个人抱负的领域”,亦即“人生的旅途”。E . 文中“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这句话,意在说明人生无常。(2) 文中说:“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从全文看,这里的“伤痕累累”有什么含义? (3) 文中说:“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的门”,结合文意,分析其含意。 (4) 有人说作者的视角独特,见解独到。试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10. (15分) (2017高二下北京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清明节“清

19、明节”拥有自然科学和民俗学的双重身份:既是天文学上的重要时间节点节气,又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古人根据对日影的观测,在一年中定出24个节点,每一节点指代的那天被称作一个节气。一年中,以立春为起始,清明是第五个时间节点。每一个时间节点与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特定位置相对应。因赤道与地球公转轨道面间存在夹角,地球在绕日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便有了四季更迭。一年中日影最长的那天,被古人称为冬至,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日影最短之日则被称为夏至,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而春分、秋分正好将“二至”平分。人们把一年从4个时间节点再等分为24个时间节点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千余年。现如今,在这24个

20、节点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清明”从节气演变为兼有“节日”内涵的文化符号,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对寒食、上巳二节吸纳融合的结果。寒食节在清明前一天。据载,晋文公流亡多年复国后,论功行赏竟遗忘功臣介子推,待他想起时,介子推早已携母隐居绵山。于是文公焚山逼介子推露面,未料介子推“不受富贵、志在清明”,宁肯抱树而死。文公为表达对介子推的哀思,下令禁火寒食,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节。杜甫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中的“三月三”,是上巳节。汉代以前上巳节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后来固定在夏历三月初三,是修禊的日子,即春浴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春浴的情形。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有“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之句,说明当时上巳节已经与寒食、清明合在一起了。二十四节气示意图(1) 阅读材料一,找出能够统领其主要内容的语句。(2) 材料一最后两段引用的文史资料,证明了什么观点?(3) 根据材料一及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判断下面“二十四节气歌”(节选)中,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