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沈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统考(B)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高一下遵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城乡文化的交融过去,社会文化同生活方式一样,也可以分为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两者之间似乎泾渭分明。城市文化认为乡村文化缺乏文化含量,而乡村文化则认为城市文化缺少生活气息。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由界线分明走向相互渗透,趋于统一。其中农村文化更多地表现出向城市文化靠拢的趋势。当然,这种统一并不是简单地将乡村文化包容在城市文化之中
2、。实际上,两者之间的融合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都经历了根本的变化。应该说,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文化的确呈现出衰落的迹象。如在广大农村,许多地方存在着自己的地方戏曲,它们代表了不同地方的“文化风味”,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城市文化的猛烈冲击下,这些地方戏曲日益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特别是对青年的吸引力。现在的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一样,喜欢的是流行歌曲,在此情况下,一些地方戏曲,特别是一些小的地方戏曲的衰落就是难免的。但是,大凡为历代所传承的文化都不会如此脆弱。我们看到,有些地方文化在与城市文化的交融中脱颖而出,而且某些乡村文化在逐渐融入城市文化,并成为城市文化
3、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东北大秧歌一直是东北乡村流行的一种文化形式,但在今天,人们更多地是通过电视看到大秧歌。而这些节目的制作者,是戴着大众的“眼镜”来生产这些节目的。到最后,连跳大秧歌的人都认为,电视上的大秧歌是“标准”的大秧歌。这样,经过改造的大秧歌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独立存在的乡村文化,而成了城市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了。再看城市文化。如果说城市化的进程对于乡村文化来说是一个衰落过程的话,那么它对于城市文化而言则是一个扩张的过程。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被改变的不是乡村文化,而恰恰是城市文化自身。而导致城市文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核心要素,就是大众文化的崛起。大众文化自从产生之
4、日起,就和城市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产生于城市,以大众为自己的“典型”受众,和原有的城市文化相比,“大众文化作为商品经济社会大众百姓的一种日常文化消费方式,更多地表现出关注世俗人生的文化品性”,这就有力地弥补了原有的城市文化远离生活的缺陷。更重要的是大众文化以现代传媒为传播手段,可以按照市场规律成批生产,大量复制,这些特点使大众文化很快就在城市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成为了城乡文化融合进程的主要推动力。具体地讲,城市文化是通过两种方式向农村延伸的:一是人口的流动传播。改革开放以来,在这众多的流动人口中,来自农村的打工者占绝大多数,这些人自然也就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使城市文化在无声无息之间渗透到
5、了农村。二是现代传媒的传播。与城里人一样,电子传媒现在也已成了乡村居民打发闲暇时间的主要方式,其中最为典型的电视所传播的大众文化就是主要源于城市文化,一些乡村题材的节目,也是按照大众的“口味”进行加工和提炼的。当乡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样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地欣赏节目的时候,也正是城乡文化悄无声息相互融合的时候。可以说,城乡文化是在相互延伸中逐步走向统一,现代传媒每发展一步,这种文化传播和文化融合的速度就加快一步。当然,对中国而言,这种延伸还刚刚开始,但它毕竟代表了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方向。(1) 下列对于“大众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大众文化是产生于城市的文化,它与城市文化密
6、不可分但又不完全等同于城市文化,却有力地推进了城乡文化的融合。B . 城市文化缺少生活气息,大众文化关注世俗的特点则有力地弥补了城市文化的这一先天不足。C . 大众文化的崛起会促使城市文化不断地被改变并不断向外扩张,与此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乡村文化的衰落。D . 以现代传媒为传播手段,成批生产,大量复制,大众文化利用自身优势成为推动城乡文化融合的主要力量。(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随着城市化的步伐一天天跟进,我国的城乡文化的差异性也会逐渐变小,这对乡村文化的冲击最为显著。B . 跳大秧歌的人会认为电视上的大秧歌是“标准”的大秧歌,这可以看作是农村文化向城市文化趋同
7、的表现。C . 东北大秧歌以其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在城乡文化的交融中脱颖而出,印证了乡村文化也会对城乡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D . 乡村文化在城乡文化交融中呈现衰退趋势,地方戏曲尤其是地方小剧种的衰退是历史的必然。(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随着城乡人口的频繁流动,现代传媒的日益繁荣,势必加速城乡文化的“一体化”的到来。B . 虽然乡村文化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大体上呈现劣势,但不意味着其所有的文化都将走向衰亡。C . 从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一样喜欢流行歌曲而不愿再去关注地方戏曲中,也可以看出城乡文化的交融是大势所趋。D . 在城乡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其主流是城市对乡村文化的冲
8、击,但农村文化对城市文化的渗透也不可忽视。二、 古代诗文阅读 (共3题;共24分)2. (11分) (2019高二下桂林期中) 阅读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徐霞客传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 , 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其行也,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居平未尝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木
9、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皆此类也。母丧服阕 , 益放志远游。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往复万里,如步武耳。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傅会。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丙子九月,辞家西迈。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修鸡足山
10、志,三月而毕。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余之识霞客也,因漳人刘履丁。履丁为余言:“霞客西归,气息支缀,闻石斋下诏狱,遣其长子间关往视,三月而反,具述石斋系状,据床浩叹,不食而卒。”其为人若此。(1) 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B . 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C . 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D . 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2) 下列对
11、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里社:古代里中祭祀土地神的处所,也借指乡里。B . 丹青:丹指红色,青指黑色,因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黑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C . 服阙:“阙”是终了、完毕的意思,“服阙”就是指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D . 布衣:布制的衣服为古代庶人之服,借指平民,类似的代称还有黔首、黎元、白丁等。(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徐霞客十分喜欢山水,曾登雁荡山十日而返,放志远游一生,终穷天下之胜,对自己的一生毫无遗憾。B . 徐霞客出游行装简单,常忍受饥饿翻山越岭,虽有重重困难和险阻,仍不忘记录旅
12、行见闻,文采斐然。C . 徐霞客曾跟随僧人静闻登鸡足山,途中静闻病死,徐霞客最终将静闻葬于迦叶道场,了却静闻的夙愿。D . 徐霞客游览考察之后,认为一些天文地理书中有错误之处,后腿脚有病,不便行走,于是修撰鸡足山志。(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具述石斋系状,据床浩叹,不食而卒。3. (7分) (2019高一下长春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蜀先主孔明刘秉忠智涉图深往事非,茅庐一论定真依。风云龙虎随时有,鱼水君臣自古稀。月照锦江翻月色,烟波玉垒动朝晖。精英不死青天上,留得文昌奉紫薇。【注】此诗作于诗人北上觐见忽必烈,受其礼遇之后
13、。文昌:文昌星,乃文魁之星,为智慧的化身。紫薇:即北极星,中国古代认为是众星之主,代指人间帝王。(1)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交代了诸葛亮的事迹,他在茅庐之中和刘备分析、讨论“天下三分”的局势,并最终确定了自己的归宿。B . 颔联借“风云龙虎”表达出对社会动荡、战乱不断的时局的忧虑,感叹自古以来缺少鱼水般的君臣关系。C . 颈联写景,在月光之下,锦江翻起阵阵波浪;玉垒山在朝晖之中,涌起层层烟波。“翻”字和“动”字赋予画面动态美。D . 本诗融叙事、写最、抒情、议论于一体,借写先主和孔明的事迹,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索,表达了自己的情怀。(2) 杜甫蜀相中也写到诸葛
14、亮:“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请简要分析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4. (6分) (2015高三上平和期末)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_,访风景于崇阿。(滕王阁序)故木受绳则直,_。(荀子劝学)哀吾生之须臾,_。(苏轼赤壁赋)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李白蜀道难)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录毕,走送之,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2分)5. (12分) (2019高一下鄂尔多斯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开会王安忆县里号召开三干会的通知发下来了。“三干会”的全称是“农村干部会”,即公社、大队、生产队三
15、级干部,规模很大。收到通知后,大队里就开始筹划去县城开会的事情。先是定开会的人。再要定的是必须带个做饭的去,叫谁去呢?就叫孙侠子去。孙侠子这姊妹聪明肯干,而且没小心眼儿,前说好了婆家,沫河口的,来年就要出门子了。孙家人会过日子,到了开春还有两顿稀一顿稠,从来不欠账,是个正经人家。第二条要筹划在哪做饭,还是像往年那样,在大队会计的表舅家。事情就这么筹划下了,很顺利。孙侠子也开始筹划了。筹划那一日穿什么衣裳什么鞋。孙侠子没读过书,除了种地,就是做针线。但她也渴望生活中发生一点不寻常的事情,明年她就要过门子了,在家做姊妹的日子里要有些不寻常的事情,就有了纪念似的,比较值。孙侠子最后决定的是穿那件线呢
16、的格子褂,黑和黄两种颜色的格子,里头衬了毛线衣,是婆婆家送的聘礼,一斤半毛线,还是从蚌埠买来的。在这开春不久的气候里,她这一身有些单薄了;可县城百貨楼里的那些女营业员,一冬都不穿棉裤,不是也没冻着。太阳也近午了,队长从台子上走过,喊她走了。一路上说着走着,不知不觉,就看到了县城南头的分洪闸。到了分洪闸跟前,他们就跟孙侠子分手了,他们要到县城北头的人民剧场报到,开会。孙侠子一个人从分洪闸旁边的一条坡道,缓缓地走到了底下。到了县城街上,太阳正晌午。孙侠子首先去了百货大楼,是在县城中心,两条大街交界的地方,年前起的二层楼。可孙侠子进了一层,却不知怎么上二层。铺面很大,四圈都有柜台,中间还有一圈,依然
17、很宽敞。女营业员坐在柜台后面,傲慢地抬着脸,孙侠子几乎不敢走近她们。她很拘束地转了一圈,刚要出门,瞅见墙角旮旯里忽然转出一个人来,再仔细一看,那是一道夹墙,墙缝里是上楼的楼梯。孙侠子弄明白了从哪里上楼,可却没了上楼的兴趣,还是走了出去。街上更静了,太阳呢,也更暖了。孙侠子穿了这一身,正好。孙侠子买了辣皮,买了捆菠莱,又见有卖小糟鱼的,卖鱼的是个猫子,急着回船上去,就卖得便宜,花了四角钱,全要下了足有二斤的光景。还剩一些钱,留着买油醋。这下就齐全了。提了这么些东西,往回赶着,又有一摊子做饭的事等着她,孙侠子就不由地郑重起来。走过百货大楼,她也没停留,而是一径地走过去,眼都不回一下,心里嘀咕着:人
18、家有事!她的衲得很结实的布鞋底,快快地擦着水泥的街面。脚跟在硬地上一弹一弹,腰不由地直了起来。她忽然地有了一种城里女人的姿态:匆忙的,快速的,重要和自信的。她顺了坡道七拐八绕地进了大队会计他表舅家的小院。家里只有老奶奶和孙子在,表舅和表妗还没有回来。老奶奶说,儿子在窑厂做临时工,儿媳在船码头或饭铺打杂。孙侠子合计了一下,决定这样几个下酒菜:烫菠莱、拌辣皮、煮小鱼、腊肉炒鸡蛋。稀的喝面条,千的贴饼子。真是一顿很丰盛的宴席。她合计完了,就动起手来。孙侠子将水倒进缸里,便切腊肉,切辣皮,装上盘子。老奶奶烧了一锅疙瘩汤,点上香油,满屋都飘香。趁老奶奶不防,孙侠子摸出一个鸡蛋,在锅沿一磕,鸡蛋黄打了个滚
19、,进去了,说:给我小表弟吃。转身就去和面,擀面。等她把面条细细地切出来,抖落开,老奶奶那边已经和孙子在喝疙瘩汤了。这边油进了锅,那边她方才打鸡蛋。她将鸡蛋哗哗地打起老高,就像连在筷子上似的,渐渐起了沫。她斜了碗,一溜圈下了鸡蛋,打松的鸡蛋一着热油,“潽”地起了半锅,再下腊肉,一起翻炒。真过瘾啊!孙侠子什么时候这么痛快地大油热锅地炒过菜?过年时,下材料的莱都是她娘上灶,怕她糟蹋了东西,可她不是炒得很出色!不仅菜炒得出色,时间也扣得准,她这边刚起盆,那边,开会的人就来了,堂屋里坐得满满的。这时,老奶奶的儿子媳妇都还没回来。屋里的酒喝上劲了,猜起拳来。孙侠子往匾里的面条上抖了一些面,再提溜了几下,怕
20、它们粘了。这时候,孙侠子才觉出身上有些冷,忙出的一身汗,又在风里站了一时,吹凉了。她往灶里添进一些掰碎的秫秸,让火种略旺一点,又往灶下偎了偎。不知什么时候,孙侠子睡着了,这一个瞌睡也不知是一眨眼工夫,还是一大会儿。她醒来时,听到堂屋里还在闹酒呢!这些爷儿们,一喝上就忘了时间。那老奶奶的儿子回来了吗?(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关于孙侠子“决定穿那件线呢的格子褂”的文字,暗示了孙侠子对此行的重视程度以及即将面对新环境的复杂心境。B . 小说以孙侠子为视角,展示了县城的景致风貌;而这些景致的叙写,也暗示了城乡的差别和不同的人情人性。C
21、 . 小说中“老奶奶的儿子儿媳”虽未出场,却与乡村姑娘孙侠子形成似有若无的联系,成为她了解未知世界的一个窗口。D . 小说以“开会”这一生活事件为背景,借助孙侠子为会员做饭的日常化情节,表达了乡民渴望走出山村、改变命运的时代主题。(2) 请结合小说的情节发展,简要分析孙侠子的具体心态。 (3) 小说在淡化情节的同时加入了很多细节化描写,请结合作品谈谈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四、 语言文字运用 (共5题;共21分)6. (2分)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熟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从这个子实体又生出下一代阿米巴状细胞,又要在同一块湿地上游来游去,一个个独来独 往,野心勃勃。B . 四只或十只蚂蚁
22、凑到一起,围绕着路上的一头死蛾,看起来就有点意思了。它们这儿触触, 那儿推推,慢慢地把这块食物向蚁丘移去。但这似乎还是瞎猫撞着死老鼠的事。C . 关于昆虫行为的书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们,昆虫好像是来自外星的 生物,它们的行为绝对是有异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几乎还是非生物的。D . 无人明白,正在建造一根柱子的白蚁们怎样知道停止工作,全队转移到一根毗邻的柱子, 而时候一到,它们又怎样知道把两根柱子合拢,作成天衣无缝的拱券。7. (2分) (2019浙江模拟)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雄安站今日开工建设,该车站建成投产后,雄安新区可直达京津冀主要城市,
23、实现与北京、天津半小时交通圈,将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区域高速铁路网结构,便利沿线群众出行。B . 进博会是中国秉持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C . 摩纳哥蒙特卡罗拍卖行的一场拍卖会以135万欧元的价格卖出了一幅卷轴总长度约为17米的死者之书纸草本,成交价之高,几乎赶上了当天其它所有拍卖品的总和。D . 对光观察纸币时可以看到有一条完整的或断续(开窗)的线埋藏于其中,在纸币制作过程中,在纸张的特定位置包埋入特制的金属线或不同颜色的聚酯类塑料线,称为安全线。8.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
24、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狄金森的诗歌 , , 。 。而是这两位诗人都有若神助他们的诗歌绝对不是狠下苦功拼命努力能写得出来的,这点上狄金森尤甚一筹我不由自主想到李白生活空间的狭窄与她诗中所呈现的宏大气象和丰沛心灵,反差实在太强烈,叫人难于置信倒不是两者的诗存在什么相似之处这位终身未嫁的女诗人,一辈子生活在美国小镇,30岁后几乎足不出户。她拒绝会见任何人,性情孤僻之极A . B . C . D . 9. (5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从新课改的视角看,教师不应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 他将“游客”引入佳境,自由观赏、探究奥秘,但当“游客”对巍然高耸的建筑群茫然不解或不识鸟兽草木之名时,他不会置身事外, , 令人如沐春风,有时还要象仙人指路,在“游客”的思路出现滞涩凝绝时轻灵而高妙地一“点”,即收到“ (诗句)”的奇效。10. (10分) (2015高二上四川期中)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初秋的公园,阳光明媚,糖画艺人谢丰坤正在银杏树下以勺为“笔” 以糖为“墨”,兴致勃勃地制作糖画。一块块糖稀眨眼之间,变成了活灵活现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引来无数市民围观。糖画是一种汉族民间手工艺,这一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专科提干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美国ACM8竞赛真题
- 2025年宇信科技考试题及答案
- 乡镇卫生院检验检查分级管理制度
- 2025年押运证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能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产业地产面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烽火科技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6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突破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41讲沉淀溶解平衡考点3沉淀溶解平衡图像
- 2025年建筑工程技术人员招聘笔试题目及答案
- 山东省汽车维修工时定额(T-SDAMTIA 0001-2023)
- GB/T 6394-2002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法
- GB/T 311.3-2007绝缘配合第3部分:高压直流换流站绝缘配合程序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课件
- 对CAT5171数字电位计的串口通信控制的程序
- 家政服务员照料孕产妇课件
- 展厅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Q∕SY 04003-2016 车用汽油中甲醇定性检测颜色指示剂法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答案(全部) 超级详细的哦
- 《电机及拖动基础》顾绳谷答案(14814章)
- 水泥采购合同书水泥采购合同范本.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