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州市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12分)1. (3分) (2018高二上廉江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就是在这一天,我在梦中迈开步子走向故乡张村,也走向记忆深处的童年初夏时分在村子里闲逛,逮一种叫“苞米虫”的昆虫,用秸秆插进它肩胛骨的位置,就得到了一只生物电扇。小伙伴们会_地用它吹去额头上的汗珠。跑去菜园看浇水,抽水机嗡嗡作响,清冽的地下水便喷涌而出,不疾不徐地跳过垄沟。正式的夏天是从吃豆角的那天开始的。豆角炖猪肉,因为用铁锅,汤会发黑,却也吃得_。盛夏,烈日当空,( )。秋天,它们悄悄地把籽洒落在地上,以为自然界无为
2、而治,大有来年生根发芽的机会。白菜长成比较大棵的时候,热力减弱,宇宙间满是浓白的秋光,云朵淡淡,霜雪已在孕育梦醒了,可梦境的一切仍_,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抽水机黑胶皮水管中流淌的汩汩歌声,_。有着三百年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B . 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C . 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D . 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2)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
3、当的一项是( ) A . 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B . 西红柿正好,裂开了,就像花朵,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C . 西红柿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可是黄瓜却不那么好吃了D . 黄瓜不那么好吃了,可是西红柿却正好,它的藤枝用布条绑在架子上,西红柿裂开了,就像花朵(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胜其烦津津有味栩栩如生绵延不绝B . 不厌其烦大快朵颐栩栩如生绵延不绝C . 不厌其烦津津有味历历在目不绝如缕D . 不胜其烦大快朵颐历历在目不绝如缕2. (
4、3分) (2019高三上鹤岗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公羊传是诠释春秋的一部著作,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经典注疏之作中显现了独特的诠释特色。它的解经模式不仅带领公羊学家在思想创新上不断前进,也影响了历代为关注现实需求而重新诠释经典的思想家们。公羊传对春秋的诠释无疑是极为成功的,这使它从儒家经典中第一个脱颖而出,对西汉的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公羊传与同是诠释春秋的左传结出了完全不同的成果。左传努力丰富春秋记述极为简略的史事,带给人们一部文字生动、叙事翔实的史学作品。而公羊传大力阐发春秋简约文字下所含的义理,带给人们一部讲述礼义、道德和政治观念的哲学作品。同一部典籍,诠释者的诠
5、释目的不同,对典籍性质的认识就不同,其切入的角度也必不相同,其诠释出来的成果也就会存在根本差异。毋庸置疑,春秋文本的外在特征表现为一部编年史,记录了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这242年间的史事。而公羊传要把春秋看成是一部哲学著作,说孔子是借鲁国的史事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念和社会理想。这样,春秋的文本性质就由史学转向了经学。文本性质转换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诠释导向的转化,诠释者将沿着新的方向去诠释文本,所以公羊传就不再关心春秋里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而以探究春秋大义为职志。公羊传对春秋文本性质的转换之所以可能实现,实际上是预设了一个前提,即春秋之中存在着“微言大义”。所谓“微言”,就是隐晦的文字,即指春
6、秋文字的实际意义无法从文字表面获得:“大义”,就是指春秋表面文字下所蕴含的孔子的思想和理念。公羊传对春秋文本性质的转换以春秋存在着微言大义为前提,同时也以揭示春秋中的微言大义为目的。文本性质转换以后,春秋其文、共事在诠释者看来就只是寄寓大义的载体、探询大义的线索而已。如隐公三年“癸未,葬宋缪公”,公羊传叙述了宋宣公不遵循传位于子的正逆而传位于弟,最终导致宋国祸乱的故事,并提出了对后世影响很大的“大居正”说。春秋其文、其事既然只是线索,那显然春秋的文本在公羊传看来就不对历史真相负责,有可能不是真实的记述,都是为背后隐藏的大义服务的。公羊传虽然也经常补充一些史料,甚至有时还提供一些记载翔实的独家史
7、料,但总体来说公羊传对史实不是那么关注,它完全是以揭示春秋微言大义为职志而展开对春秋的诠释,有时候它必须随着春秋的“委曲”,不惜扭曲史实来成全义理的传达。(摘编自郑任钊公羊传的诠释模式)(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羊传和左传虽都是注疏之作,但左传的成就显然高于公羊传。B . 春秋文本的外在特征是一部编年史,而实际上其本身内在的文本性质却是一部经学。C . 公羊传把春秋这部編年史看成哲学著作,也就把春秋的文本性质转为经学,注重探究春秋的义理。D . 公羊传的脱颖而出影响了西汉的政治和社会,所以它对春秋的诠释很成功。(2)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8、的一项是( ) A . 公羊传和左传虽都是注疏之作,但左传的成就显然高于公羊传。B . 春秋文本的外在特征是一部编年史,而实际上其本身内在的文本性质却是一部经学。C . 公羊传把春秋这部編年史看成哲学著作,也就把春秋的文本性质转为经学,注重探究春秋的义理。D . 公羊传的脱颖而出影响了西汉的政治和社会,所以它对春秋的诠释很成功。(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旨在分析公羊传的独特诠释模式阐发春秋蕴含的义理。B . 文章将公羊传与左传对比,证实两者诠释的成果存在根本差异。C . 文章先阐释公羊传对春秋文本性质转换的后果,后分析该转换实现的前提。D . 文章中公
9、羊传以宋缪公不传位于正道为例来论述“大居正”说,该例子有可能不是真实的记述。(4)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旨在分析公羊传的独特诠释模式阐发春秋蕴含的义理。B . 文章将公羊传与左传对比,证实两者诠释的成果存在根本差异。C . 文章先阐释公羊传对春秋文本性质转换的后果,后分析该转换实现的前提。D . 文章中公羊传以宋缪公不传位于正道为例来论述“大居正”说,该例子有可能不是真实的记述。(5)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羊传是一部阐发春秋义理,讲述礼义、道德和政治观念的哲学作品。B . 春秋的“微言大义”是指它文字隐晦,其实蕴含着孔子
10、的思想和理念。C . 公羊传以探究春秋大义为职志,没有左传那样的文字生动、叙事翔实的史料。D . 公羊传在诠释春秋时,为了达到成全义理的目的,有时不懂扭曲史实。(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羊传是一部阐发春秋义理,讲述礼义、道德和政治观念的哲学作品。B . 春秋的“微言大义”是指它文字隐晦,其实蕴含着孔子的思想和理念。C . 公羊传以探究春秋大义为职志,没有左传那样的文字生动、叙事翔实的史料。D . 公羊传在诠释春秋时,为了达到成全义理的目的,有时不懂扭曲史实。3. (3分) (2018高二上大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边城(节选)沈从文大清早,
11、帮忙的人从城里拿了绳索、杠子赶来了。老船夫的白木小棺材,为六个人抬着,到那个倾圮了的塔后山岨上去埋葬。到了预先掘就的方阱边,老道士照规矩先跳下去,把一点朱砂颗粒同白米安置到阱中四隅及中央,又烧了一点纸钱,爬出阱时就要抬棺木的人动手下肂。翠翠哑着喉咙干号,伏在棺木上不起身。经马兵用力把她拉开,方能移动棺木。一会儿,那棺木便下了阱,拉去绳子,调整了方向,被新土掩盖了,翠翠还坐在地上呜咽。葬了老船夫,老道士、船总和帮忙的人各自散了。于是碧溪岨便只剩下三个人,一个是翠翠,一个是老马兵,一个是由船总家派来暂时帮忙照料渡船的秃头陈四四。到了下午,翠翠同老马兵商量,要老马兵回城去把马托给营里人照料,再回碧溪
12、岨来陪她。老马兵回转碧溪岨时,秃头陈四四被打发回城去了。翠翠仍然自己同黄狗来弄渡船,让老马兵坐在溪岸高崖上玩,或嘶着个老喉咙唱歌给她听。过三天后船总来商量接翠翠过家里去住,翠翠却想看守祖父的坟山,不愿即刻进城。只请船总过城里衙门去说句话,许杨马兵暂时同她住住,船总顺顺答应了这件事,就走了。杨马兵是个近六十岁了的人,说故事的本领比翠翠祖父还高一筹,加之为人特别热忱,做事又勤快又干净,因此使翠翠仿佛去了一个祖父,却新得了一个伯父。两人每日在黄昏中同晚上,坐在门前溪边高崖上,谈点那个躺在湿土里可怜祖父的旧事,有许多是翠翠先前所不知道的,说来便更使翠翠心中柔和。又说到翠翠的父亲,那个又要爱情又惜名誉的
13、军人,在当时按照绿营军勇的装束,如何使乡下女孩子动心。又说到翠翠的母亲,如何善于唱歌,而且所唱的那些歌在当时又如何流行。时候变了,一切也自然不同了,皇帝已被掀下了金銮殿,不再坐江山,平常人还消说!杨马兵想起自己年轻作马夫时,牵了马匹到碧溪岨来对翠翠母亲唱歌,翠翠母亲总不理会,到如今自己却成为这孤雏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不由得不苦笑。因为两人每个黄昏必谈祖父,以及这一家有关系的事情。后来便说到了老船夫死前的一切,翠翠因此明白了祖父活时所不提到的许多事。二老的唱歌,顺顺大儿子的死,顺顺父子对于祖父的冷淡,中寨人用碾坊作陪嫁妆奁诱惑傩送二老,二老既记忆着哥哥的死亡,且因得不到翠翠理会,又被家中逼着
14、接受那座碾坊,意思还在渡船,因此赌气下行,祖父的死因,又如何与翠翠有关凡是翠翠不明白的事,如今可全明白了。翠翠把事弄明白后,哭了一个夜晚。过了四七,船总顺顺派人来请马兵进城去,商量把翠翠接到他家中去。马兵以为这件事得问翠翠。回来时,把顺顺的意思向翠翠说过后,又为翠翠出主张,以为名分既不定妥,到一个生人家里去不好,还是不如在碧溪岨等,等到二老驾船回来时,再看二老意思,说不定二老要来碧溪岨驾渡船。这办法决定后,老马兵以为二老不久必可回来的,就依然把马匹托营上人照料,在碧溪岨为翠翠作伴,把一个一个日子过下去。碧溪岨的白塔,与茶峒风水有关系,塔圮坍了,不重新作一个自然不成。为了这塔的重建并不是给谁一个
15、人的好处,应让每个人来积德造福,让每个人皆有捐钱的机会,因此在渡船上也放了个两头有节的大竹筒,中部锯了一口,尽过渡人自由把钱投进去,竹筒满了,马兵就捎进城中首事人处去,另外又带了个竹筒回来。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有删改)(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爷爷的死使翠翠一夜之间“长成大人”。最后,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充分表现了翠翠性格中坚强的一面。B . 小说中的白塔具有象征意味,
16、结尾圮坍了的白塔得以重建,说明无论社会怎么演变,美好的人性都不能坍塌,表现了作者重建美好人际关系的愿望。C . 小说选文中两次写船总顺顺要接翠翠到家里去住,既表现了船总对孤女翠翠的同情,也展现了边城人质朴、善良、热忱的美好人性。D . 选文对翠翠的心理刻画细腻,用朴素的语言叙述了小说悲剧的结局,揭示了“边城”人们精神的孤寂,隐含着对现实生活中古老美德、价值观失落的痛心。(2) 画线的句子中写杨马兵“不由得苦笑”,请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3) 小说以二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结尾,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分析。 4. (3分) (2019高三上许昌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7、各题。 材料一:中国书法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它是由中国方块文字生发出来,凭借视觉语言,通过线条技巧、字体样式、章法布局和风格特征来抒情达意的艺术形式。它寄托着中国文人对自由精神的终极追求。传说在黄帝时代仓颉创造了文字。从字体的演变发展来看,中国文字大体经历了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春秋战国时期金石竹帛文、秦代小篆、汉代隶书、魏晋至今的楷书等六个阶段。从字体的审美角度来看,汉字大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篆、隶、楷书,它们结构均衡内敛,如雄兵列阵,壁垒森严,具有静态美;另一类是行、草书,它们结构欹斜飘展,如花飞花发,云卷云舒,具有动感美。正如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指出的:“书凡两种:篆、隶
18、、楷为一种,皆详而静者也;行、草为一种,皆简而动者也。”正是汉字深奥玄妙、变化多端的形态,扩展了我们对书法艺术摹写和创作的审美维度,由此产生了中国历代的书法大家。汉字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创作已成为中国文人的自觉常态,出现了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家群体。历经唐宋元明清时期,欧阳询、颜真卿、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邓石如等众多书家群星灿烂,他们留下的作品也成为后世临摹和借鉴的典范。正如古希腊艺术遵循“黄金分割”一样,汉字也有其独特的造型规律和结构组织。故而在书法的表现上,历代书家都注重字的形体结构,遵循一定的法则。所谓“点画调匀,上下均平”“左缩右伸,画短直长”就是对书法形体构
19、造很好的概括与归纳。当然,书法单纯地追求稳妥、均衡和秩序,易导致法度森严,压抑人的情感,束缚人的创造。因此,精神上的审美追求构成了书法创作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自书法艺术产生以来,历代书家都强调书法创作是情感的抒写过程,是对自然理想化的摹写。他们在书法临摹与创作过程中,注重心灵的感受和精神的追求。据周易系辞下载:“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仰天”与“俯地”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思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代书家的文化性格特征,甚至直接被用来作为书法审美的基本原则。从汉唐时期开始,书法又始终围绕着“载道”这个轴心。说文解字云:
20、“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这是中国文字独有的精神审美所在。中国古代书家在创作中灌注了精神上的寄托,企图以此获得心灵上的自在。他们在作品中追逐书法个性的张扬,试图达到用语言无法形容的精神境界。如钟繇的宣示表结体自然,沉雄浑厚;陆机的平复帖古朴秀美,潇洒随意;王羲之的圣教序风流高华,俊逸清新;米芾的蜀素帖不激不励,雍容大雅;王铎的草书诗卷恣肆奇崛,参差错落所有这些伟大作品,无不以意蕴深醇、风规自远感染并浸润着我们。(取材于罗中玺的书法的审美意识与评判标准)材料二:当代书法是从传统文化的“断层”“决裂”中走过来的。传统士阶层的
21、消亡,社会文化土壤的改变,促使书法与其实用性逐渐剥离,使其艺术性更显纯粹。20世纪以来,殷墟甲骨、武威木简、楼兰文书、敦煌经卷等丰富的书法文物的出土,改变了传统书法史的叙述,也改变了书法审美、书法品评的标准。在此背景之下,“民间书法”“艺术书法”“学者书法”“现代书法”等流派纷纷登场。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交流与相互影响,加上全球一体化的潮流,古老的中国书法即使再“艺术”,也不能关起门来无视“窗外的风景”。何况,中国文化向来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有吸收、融合一切外来文化的气度与能量。一些当代中国书法作品在装饰装潢等方面就汲取了西方艺术的灵感。这些既是传统的书法艺术在当代的境遇,也是书法品评标
22、准“多元化”的表征。虽然“多元化”是当代书法的一大特征,但书法品评也存在着共同的标准,那就是品评的“视觉化”。“视觉化”将依附于书法中的非书法因素(如创作者的道德情操、社会影响等)进一步剥离,可以说是更“本体化”了。“视觉化”特征的不断强化是基于这样一个不争的客观事实,即展览成为当代书法创作与审美的主导力量,书法艺术已经从传统的书斋式进入了现代展厅式的艺术语境。在书斋语境下的书法品评,注重的是作品与作者的合一,甚至更关注作为创作主体的人的因素。例如,在领会了颜真卿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精神之后,再来欣赏他的书法作品,会更深入地体会到其中大气磅礴、雄浑豪迈的气势。但是在展览语境下,作品是首要的,甚
23、至是唯一的因素,人的因素隐逸于作品背后。而且更多时候观者与作者是分离的、陌生的,观者只对作品品评,可以说是针对作品的纯形式品评。尤其在竞赛性展览中,品评是通过作品而认识人的。“视觉化”带来的另一个改变是书法作品欣赏方式的变化。传统书斋式的书法欣赏与品评大多是文人间的展玩、交流,对其展玩的过程更感兴趣,书法作品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媒介。例如,古人欣赏手卷的方式是从右往左看,如同我们阅读古书一般。观看时每次从圆形木轴那侧展开,看过的部分暂时先松散地卷在手卷的木条周围,欣赏时每次展开约一臂的长度。在欣赏完之后,观者需要从后往前、一段一段地将手卷再卷回去。当然他完全可以只是迅速而机械地回卷一遍,但有些鉴赏
24、家更喜欢在回卷的过程中从左到右反向欣赏一遍,且不时地停下来回顾一些特别有意思的细节。现代展厅语境下的书法品评则是“看图式”的,观众对作品一览无遗,并没有机会亲自展开作品慢慢欣赏。当代书法品评与展览关系紧密,学书之人莫不口言展览。展览的兴起,评选机制的逐步完善,更加突出了品评书法以作品说话的特征。总之,当代书法品评标准的“多元化”与“视觉化”推动了当代书法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近年来在重要书法展评中,多次强调了对貌似个性张扬实则书写技能低劣的“丑书”的批判;利用高科技手段丰富了书法作品欣赏的方式;增加了现场面试作者的要求,重新强调了对作品背后人的因素的重视可以说,传统书法品评正在做当代的回
25、归。(取材于梁文斌的书法品评的标准问题)(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古代书法家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家的艺术成就远不如唐宋以来的众多书法家。B . 中国古代书法家在现实中饱受压抑,企图以书法获得心灵自在。C . 中国古代书法家个性张扬使作品达到了语言无法形容的精神境界。D . 中国古代书法家创作了诸多特色鲜明、意境深厚、风格高远的作品。(2)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当代书法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当代书法因为社会文化的改变已经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B . 当代多种书法流派出现与书法文物的新发现密切相关。C . “展厅式”的书法品评决定了当代书法艺术
26、走向“视觉化”。D . 在书法品评标准多元化的背景下出现了技法低劣的“丑书”。(3) 欣赏当代书法作品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条概括。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4分)5. (4分) (2019高一上番禺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赤壁赋苏轼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
27、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
28、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危:端正B . 山川相缪 , 郁乎苍苍缪:萦绕C .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渚:江边D . 侣鱼虾而友麋鹿友:友好(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
29、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望”指农历小月十六日,大月十七日;“七月既望”意思是“七月过了望日”,就是农历七月十七日。B . “明月之诗”“窈窕之章”出自诗经陈风月出,其中有“舒窈纠兮”之句。C . 文中的“蜉蝣”和逍遥游中的“朝菌”“蟪蛄”均意指人生短暂。D . 中国古代赋体常用主客之间相互问答、最终抑客而扬主的表现手法,主与客问答就(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投入大自然怀抱之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白 露、高山、流水、月色、天光之美。这是正面描写泛舟游赏景物。B . 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切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
30、,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文章也因之波澜起伏,文气一振。C . 主人以“何为其然也”设问,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客人的回答表现了一种浪漫主义思想,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和积极进取的一面。D . 第4段是苏轼针对客的人生无常的感慨而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实则也是宽慰自己。这里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6. (2分) (2019绍兴模拟)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老牛叹(金)杨果老牛带月原上耕,耕儿怒呼嗔不行。瘢疮满背股流血,力乏不胜空哀鸣。日暮归家羸欲倒,水冷萁枯豆颗少。半夜风霜彻骨寒,梦魂犹绕桃林道。服箱曾作千
31、金犍,负重致远人所怜。而今弃掷非故主,饱食不如盗仓鼠。【注释】服箱,负载车箱。(1) 诗的前两句(“老牛”“哀鸣”)用_、_两个词语来交代农夫对老牛发怒的原因。 (2) 本诗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作简析。 四、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7. (3分) (2019高三下来宾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庄子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能够分清物我之区别,能不为荣辱左右的句子是“_,_”。 (2) 三峡中描写因夏天水涨,河流揣急,行舟可一日千里的句子是“_,_”。 (3)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一句写出琵琶女弹奏的声音宛转流畅,又用“_”描写曲终琵琶声戛然而止的声音。 五、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8. (1分) (2019绍兴模拟) 根据行文逻辑,在文段的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使语意顺畅。 人有权拒绝一种虚伪的崇高。假如这是对的,就对提倡社会伦理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够只讲崇高,不讲道理。举例来说,孟子发明了一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法务考试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关系竞赛题库
- 2025年DW制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人来于自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赤壁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诺博廉洁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材料员般竞赛题库
- 2025年管理学开放试题及答案
- 2025年win7计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TACE术后试题及答案
- 泸州工程审计管理办法
- 雨污水管道施工成本控制方案计划
- 2025至2030中国托盘搬运车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价值评估及有效策略与实施路径评估报告
- 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
- 江西省2018-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121篇
- 商业综合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GB/T 15849-2025密封放射源的泄漏检验方法
- 2025至2030年中国现代农业专业市场深度监测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建筑安装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报告
- 中医基础理论第七版课件
- 2025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全国一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