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_第1页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_第2页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_第3页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_第4页
第3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司马迁笔下的江南,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 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是什么 原因使江南得到开发?,白居易笔下的江南,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转移情况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区域经济 是指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在特定区域内所生产的产品,经营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经济。 经济重心 是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

2、持的地区。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地区是不是经济重心,最重要的是看该地区粮食产量和人力资源是不是在全国名列前茅,其次是看该地区手工业和商业是否发达。,概念解析,阅读以下图片资料,结合课本,指出我国汉代的经济区域及其特点。,山东(包括现在的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区)当时经济最发达地区,也是最重要的粮食产地。,四大经济区特点,山西(崤山以西,以关中为主,以及河西、巴蜀等地区,属于传统的农业区),江南(长江以南,地势复杂。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还没有开发),龙门碣石以北(畜牧业或半农半牧区,分塞内、塞外),黄河流域,农业区,经济重心,归类,影响古代农业发展四个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和气候因

3、素 (2)人力因素:主要是人口的多少 (3)技术因素:是否掌握先进生产技术 (2)开发因素:是否得到开发,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史记,观察以下从战国到东汉的图片和材料,探究我国古代经济区域发展的整体特点?,塞 外 草 原 上 的 马 群,古时南方有瘴气(热带原始森林里动植物 腐烂后生成的毒气 ),山 西: 成 都 平 原,1.汉代四大经济区特点:反映了古代南北经济差异很大,北方长期居于经济重心地位。,2.区域发展的整体特点,1)多样性地域分布,2)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1.我国古代三次人口南迁的共同原因 是什么? 2.古代和今天的人口迁移的原因有何 区别

4、? 3.古代人口南迁产生了哪些影响?,比较表中南北人口数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两晋之际,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唐安史之乱后,安史之乱的破坏,两宋之际,靖康之乱的影响,三次南迁高潮,古人总结的人民流亡的原因: “一曰天,二曰官,三曰军,四曰钱,五曰愚。”,中原人口的南迁是因为那种原因呢?,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的斗争导致了北方频频战乱,严重破坏了农业生产,使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而南方相对安定,而且土地辽阔。,人口南迁的影响,为南方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先进农具和农技,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融合,带来了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文化融合,珠玑巷地处韶关南雄市的梅关古

5、道边几千年来,大批移民从中原顺着梅关古道迁入岭南,在珠玑巷落脚,又从珠玑巷南迁至珠三角甚至海外各地。如今珠玑巷后裔有四千多万人,遍布海内外,从珠玑巷迁出的姓氏就有153个。这里不仅成为中华民族拓展南疆的中转站,也成为众多国内和海外华人寻根问祖之地。,古代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边民内迁:由荒漠、草原地区迁往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人南迁:由黄河流域迁往长江中下游地区 内民外迁:由内地流向边疆 华人外流: 外族内流:,1999年3月31日,来自科索 沃的难民在南联盟马其顿边界 排起长队,等待进入马其顿。,科索沃难民进入黑 山共和国境内,北约的 轰炸使他们无家可归。,古今人口迁移原因的区别,1、古代:躲避战

6、乱或自然灾害,人们自发地迁到相对稳定的地方。 2、今天: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政府为了经济建设目的而有组织地引导人口流动。 (2)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国家放松进城的限制。 (3)农村人口适应城市建设的需要,满足致富的愿望,自发地移向城市。 (4)科技人员和大学生进城读书就业等等 人口迁移的方向:农村城市;内地沿海,根据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况,探究: 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概况,(黄河流域 长江中下游地区),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大批南移,带去先进农具、农技和大量劳动力,江南统治者比较重视发展经济,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

7、发了江南,农作物品种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1、文化重心南移,2、引起经济重心和政治军事重心分离,由此促使沟通南北经济的交通运输的发展(漕运),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重点知识,中国古代农业特点五: 经济格局: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 日益突出,经济重心南 移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 的不平衡性和互补性。,结合所学知识,探究: 古代对江南的开发与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对西部的开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的历史对今天有何历史启示?,我们再来思考一下:古代对江南的开发 与我们现在所进行的对西部的开发有什么相 同点和不同点?,(1)古代对南方的开发是自

8、发的,战乱导致大量的流民南下; (2)现在是国家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开发建设。 (3)对开发区域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南方经济的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不休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 (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南方政权的许多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在当时不得不采取措施重视经济建设,只有这样,经济才有可能得到发展。,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的历史启示,四大 经济区,远古到两晋,第一次 人口南迁,西晋永嘉之乱后,经济中心开始发生变化,三国东晋南朝,第二次

9、 人口迁移,唐中后期 以后,江南开始超过北方,中唐五代,第三次 人口迁移,两宋时期,南方经济 中心地位 的确立,宋以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包括( )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北民南迁,带来劳力和技术 统治阶级重视生产的发展 政治中心南移引起连锁反应 A B C D,A,5、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水平较高,起推动作用 B、北方人口南迁并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C、江南与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 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6、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是 A、由内地流向边疆 B、由边疆流向内地 C、由北方流向南方 D、由南方流向北方,6、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 A、社会环境决定 B、自然条件改善 C、政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