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海省高二上学期语文9月月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4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某名校因借助奥数选拔学生而被人民日报不具名批评,此后教育部门史无前例的针对性整治措施也随之出台。B . 一些乐于为国出力,而怵于受奖的同志,主要慑于嫉贤妒能者的非议,不愿当“出头鸟”。C . 足球的魅力还在于它的偶然性,强大的一方可能在弱小的一方门前久攻不下,而弱小的一方却可能抓住机会反戈一击夺得胜利。D . 老王家藏的那个汉代的陶罐,据说价值连城,可是前几天被他孙子失手打碎了,变得一文不名了。2. (2分) 下列划线的文言实词解
2、释全对的项是( )A .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讨厌)材木不可胜用也(尽)河内凶 , 则移其民于河东(收成不好,荒年)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恭敬地)B . 北海虽赊 , 扶摇可接(远)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余威)黟然黑者为星星(乌黑的样子)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理,主管)C . 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夺取)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欺骗)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制造)帝舜荐禹于天,为嗣(继承人)D . 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经过)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令军中毋杀广武君,有能生得者购千金(悬赏)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搁置)3.
3、 (2分) (2017浙江模拟) 下列歌词运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 往事像一场梦/将我的心轻轻触动B . 江南夜色下的小桥屋檐/读不懂塞北的荒野C . 在异乡的路上每一个寒冷的夜晚/这思念它如刀让我伤痛D . 过去的誓言就像那课本里缤纷的书签/刻画着多少美丽的诗4. (2分) (2019高二上西城期中) 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战国四公子”,是指齐国的孟尝君赵胜,赵国的平原君田文,楚国的春申君黄歇,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皆以招揽宾客著称。B . “尊”“卮”均是酒器,“斗卮”是大酒杯,“觚”也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爵”是古代饮酒器的总称
4、,“觥筹交错”的“觥”则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而“不胜杯杓”的“杓”则是一种饮水的器具。C .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中的“节”是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D . “玦”是半环形的佩玉;“鼎”“镬”均是古代的刑具;“甑”是蒸饭的用具,“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中的“俎”是砧板。5. (6分) (2020高三上鹤岗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剖毫析芒,无所不至。文章评点自宋代以
5、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 )。古代文章评点文献数量相当庞大,因此今天开发古代文章评点,首要的任务就是深入开展文献调查。这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古代文章评点的存在方式是多样的,我们一般以往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别集之中很多也有评点。明清时期,很多作家在写出作品后寄送给自己的师长、朋友和弟子阅读。这些人阅读之后,往往会有一番评论。很多作家在刊刻自己的文集时,就会把这些评论也附在每篇作品之后。比如,康熙年间所刻醉白堂文集有王士祯等人的评点。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其次,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假如只注重散文或骈文
6、评点,而不去了解八股文评点,或者只注重集部评点,对有关经、史、子部的评点视而不见,肯定不能从总体上把握整个古代文章评点的脉络和格局。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才能谈得上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盲人摸象。(1) 文段中画线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古代文章(这里主要指散文、骈文、小品文及八股文)评点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形式和重要组成部分。B . 其评点的范围大到文章的宗旨,结构;小到一字一句的安排,剖毫析芒,无所不至。C . 古代文章评点涉及的对象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之中的文献,所以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文献类型之中。D . 总之,只有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考察,才
7、能谈得上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否则只能是盲人摸象。(2) 下列在括号中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B . 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C . 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D . 广大读者喜闻乐见,日本、韩国等也在传播(3) 文章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存在于主要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B . 我们一般认为以往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C . 以往我们一般认为主要评点存在于选本之中,在很多别集之中实际上也有评点。D
8、 . 以往我们一般认为评点主要存在于选本之中,但实际上在很多别集之中也有评点。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6. (6分) (2018广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花鸟画,是中国画中最富于民族文化特性的表现门类之一,千百年来,一直在民族文化所赋予它的原动力的推动下发展着,不断深化其精神内蕴。它一方面不断充实自身以适应新时代的审美要求,另一方面又在潜移默化地塑造和陶冶人们的审美情趣。花鸟画的民族文化原动力,是以花鸟拟人、表情的寓意性。芥子园画谱有载:“古诗人比兴,多取鸟兽草木。而草虫之微细,亦加窝意焉。”花鸟画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也伴随着中华文明的进程,通过主观的诗性和文学性
9、审美方式抒情达意、托物言志,形象性地展现着中国人的宇宙观和自然观。我们的先民曾将自然中的花鸟变幻为图腾,表达对大自然的原始崇拜。原始社会,人们常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视为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图腾实际是一种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人们相信它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还可以获得它们的力量和技能,让族群不断繁衍壮大。虽然图腾信仰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模糊,但并未完全销声匿迹,它逐渐演化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让生活充满文化窝意。这种文化寓意也影响着花鸟画的发展,甚至呈现为某种圭臬,不断被程式化和重复表现。如花鸟画中常见的石榴、蝙蝠、葫芦等,是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具有“多子多福”“福禄”等吉祥寓
10、意。作为一种寄情于天地万物的艺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中国花鸟文化的精髓。画家通过隐喻、象征、谐音等艺术手法寄托生活中聚积的情感和美好感望,并假以笔墨的独特性,达到自然栽体、个性笔墨、意境意趣的统一。花鸟画不只是在客观地表现对象形态,通过情感寄托,它还既能引起大众共鸣,也能给子观者某种联想空间。如宣和画谱所描述:“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骛,必见之幽闲。至于鹤之轩昂,鹰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不难看出,花鸟画中的题材除了祝福寓意外,也在抒发中国文人的生活情
11、趣和和精神操守,或许在不同时期其寓意会有所不同,但都满足着每个时期寻常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小花鸟,大境界。在中国人的眼睛里,花鸟的世界,永远都充满着生机与雅意。(摘编自马新林清气满乾坤花鸟画的中国精神)(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花鸟画所描绘的对象不仅仅是花和鸟,而是泛指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各种动植物。B . 花鸟画的内蕴十分丰富,它在不同的时代所呈现出来的审美倾向是不完全相同的。C . 用诗性的语言和文学表现方式寄托着人们主观的情感与志趣,是花鸟画的本质特征。D . 在中华文明进程中,中国人通过花鸟画,形象地表达了对宇宙和自然的态度与看法。(2)
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把花鸟比作人,用花鸟寄托情感,以及中国笔墨的独特性,使花鸟画具有了鲜明的中国民族文化特色。B . 花鸟画中的石榴、蝙蝠、葫芦等题材,因为在长期发展中不断重复出现并已程式化,因而受到人们喜爱。C . 正是借助象征、隐喻、谐音等艺术手法,花鸟画中的石榴、蝙蝠有了“多子多福”、葫芦有“福禄”的吉祥寓意。D . 花鸟画表达了不同时期的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祝福、向往和追求,这使它具有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先民对花鸟的图腾信仰逐渐演化为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并影响了花鸟画的发展,可见,花鸟画是图
13、腾信仰的产物。B . 画家们把日常生活中积聚的情感寄托在了花鸟画中,因而,人们在欣赏他们的作品时才有了产生情感共鸣、发生联想的可能。C . 宜和画谱的描述表明花鸟画的许多题材具有较为稳定的文化和审美意蕴,但这种意蕴在将来也可能发生变化。D . 中国人在小花鸟中发现了生活大境界,发现了天地万物中蕴含的雅意,表明中国人能以发现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7.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阿咪丰子恺阿咪之父是中国猫,之母是外国猫。故阿咪毛甚长,有似兔子。想是秉承母教之故,态度异常活泼,除睡觉外,竟无片刻静止。地上倘有一物,百玩不厌。人倘理睬它一下,它就用姿态动作代替言语,和你大打交道。此时你
14、即使有要事在身,也只得暂时撇开,与它应酬一下;即使有懊恼在心,也自会忘怀一切,笑逐颜开。哭的孩子看见了阿咪,会破涕为笑呢。我家白昼往往岑寂,写作的埋头写作,做家务的专心家务,肃静无声,有时竟像修道院。自从来了阿咪,家中忽然热闹了。厨房里常有保姆的说话声或骂声,其对象便是阿咪。室中常有陌生的笑谈声,是客人在欣赏阿咪。来客之中,邮递员最是枯燥,往往交了信件就走,绝少开口谈话。自从家里有了阿咪,亲昵得多了。常常因猫而问长问短,有说有笑,送出了信件还是留连不忍遽去。访客之中,有的是为公事或私事或礼貌而来的,谈话有的规矩严肃,有的虚空无聊,谈完了天气之后只得默守冷场。然而自从来了阿咪,我们的谈话有了插曲
15、,主客都舒畅了。一个客人向我叙述一件颇伤脑筋之事,谈话冗长曲折,连听者也很吃力。谈至中途,阿咪蹦跳而来,无端地仰卧在我面前了。这客人正在愤慨之际,忽然转怒为喜,停止发言,赞道:“这猫很有趣!”便欣赏它,抚弄它,获得了片时的休息与调节。一个客人带了个孩子来。我们谈话,孩子不感兴味,在旁枯坐。我正抱歉,忽然阿咪从沙发下钻出。后来我应酬大客人,阿咪替我招待小客人。原来小朋友最爱猫,和它厮伴半天,也不厌倦。因为他们有一共通性:活泼好动。女孩子更喜欢猫,逗它玩它,抱它喂它,劳而不怨。因为她们也有个共通性:娇痴亲昵。我回想起已故的黄猫来了。这猫名叫“猫伯伯”。我女儿最喜欢它。有时她正在写稿,忽然猫伯伯跳上
16、书桌,面对着她,端端正正地坐在稿纸上。她不忍驱逐,就放下了笔,和它玩耍一会。有时它竟盘拢身体,就在稿纸上睡觉了,正好装满了一张稿纸。有一天,来了一位难得光临的贵客。我正襟危坐,专心应对。“久仰久仰”,“岂敢岂敢”,有似演剧。忽然猫伯伯跳上矮桌,嗅嗅贵客的衣袖。我觉得太唐突,想赶走它。贵客却抚它的背,极口称赞:“这猫真好!”紧张的演剧变成了和乐的闲谈。后来我把猫伯伯抱开,希望它去了,好让我们演完这一幕。岂知过了不久,忽然猫伯伯跳到沙发背后,迅速地爬上贵客的背脊,端端正正地坐在他的后颈上了!这贵客身体魁梧奇伟,背脊颇有些驼,猫伯伯看来是个小山坡,爬上去很不吃力。此时我但见贵客天官赐福的面孔上方,露
17、出一个威风凛凛的猫头,画出来真好看呢!我以主人口气呵斥猫伯伯无礼,起身捉猫。但贵客摇手阻止,把头低下,使山坡平坦些,让猫伯伯坐得舒服。于是主客关系亲密起来,交情深入了一步。猫伯伯行年四岁,短命而死。这阿咪青春尚只三个月。希望它长寿健康,像我老家的老猫一样。这老猫是我父亲的爱物。父亲晚酌时,它总是端坐在酒壶边。父亲常常摘些豆腐干喂它。六十年前之事,今犹历历在目呢。(选自丰子恺阿咪,有删改)(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段交代阿咪的血统,介绍了阿咪可爱的样貌,突出了它活泼好动的习性,引出下文对有关阿咪的生活趣事的叙写。B . 文章通过对阿咪来家
18、前后家里气氛的对比,表明阿咪的出现给家人和客人带来了热闹和欢笑,表达出对阿咪的喜爱之情。C . 作者说小朋友爱猫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特点,而女孩子尤其喜欢猫,是因为女孩和猫有娇痴亲昵的共性,所以他赞成女儿养猫。D . 本文是丰子恺的随笔体散文,语言朴实自然,描写细腻,叙述委婉,既真率自然,又妙趣横生,含蓄着人间的情味。(2)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 本文的标题是“阿咪”,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笔墨写“猫伯伯”?请谈一谈你的理解。 8.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据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
19、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担忧。(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材料二:空巢老人的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徒难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
20、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到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问题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时代之重)材料三: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在危险的威胁,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多陷“内在疾患”。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80%以上,甚至有50%以上的老人患
21、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下图是对农村空巢老人猝死家中的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摘编自张晓琼、侯亚丽晚年何以安度: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材料四: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把“互联网+”和养老服务结合?南京市民政局目前正在进行这样一种有益尝试。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便利,通过“互联网+”把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资源、服务整合到一起,老人身边只要有一个电话或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养老服务网络等于是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场和老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进而实现双方的
22、共赢。但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群体要想充分享受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那么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那些被纳入养老服务网络的企业、商家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以避免有企业和商家哄抬服务价格;二则,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年人群体,政府应该加大养老补贴和救济的力度,以类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享受养老服务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摘编自苑广阔盼“互联网+”惠及更多空巢老人)(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目前还不能彻底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但可以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担忧。B . 中国社会经济转型、现代化
23、过程中矛盾频现,是导致空巢老人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的直接原因。C . 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会有助于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D . 因为年老体弱,农村空巢老人要面对自身疾病的威胁,因突发疾病而猝死家中的比例高达60%。(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 A . 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空巢老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B . 空巢老人的安全令人担忧,他们无力抵御外力的侵害,因火灾和犯罪分子的人身伤害而猝死家中的比例高达20%。C . 基于“互联网+”的养老模式可以把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用到的
24、资源、服务整合到一起,为老人提供便利服务。D . 四则材料虽然切入角度不同,但都谈到了空巢老人面临的困境,探讨了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方法。E . 养老问题已成为当下中国社会难题,把“互联网+”与养老服务结合起来,是一种创新,能使市场和老人实现共赢。(3) 目前来看,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9. (11分) (2016吉林模拟)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王文,字千之,初名强,束鹿人。永乐十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持廉奉法,为都御史顾佐所称。宣德末,奉命治彰德妖贼张普祥狱。还奏称旨,赐今名。英宗即位,迁陕西按察使。遭
25、父忧,命奔丧,起视事。正统三年正月擢右副都御史,巡抚宁夏,五年召为大理寺卿。明年与刑部侍郎何文渊录在京刑狱,寻迁右都御史。九年出视延绥、宁夏边务。劾治定边营失律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罪,边徼为肃。明年代陈镒镇守陕西,平凉、临洮、巩昌饥,奏免其租。寻进左都御史。在陕五年,镇静不扰。景泰改元,召掌院事。文为人深刻有城府,面目严冷,与陈镒同官,一揖外未尝接谈。诸御史畏之若神,廷臣无敢干以私者,然中实柔媚。给事中林聪等劾文、镒畏势长奸,下诏狱。二人俱伏,乃宥之。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循举其乡人萧维祯,谷遂举文。而文得中官王诚助,于是诏用文。寻自江
26、、淮还朝,改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直文渊阁。二品大臣入阁自文始。寻遭母丧,夺哀如前。文虽为谷所引,而谷迟重,循性明决,文反与循合而不附谷。其后以子伦故,欲倾考官,又用谷言而罢。由是两人卒不相得。五年进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再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英宗复位,即日与于谦执于班内。言官劾文与谦等谋立外籓,命鞫于廷。文力辩曰:“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辞气激壮。逮车驾主事沈敬按问,无迹。廷臣遂坐谦、文召敬谋未定,与谦同斩于市,诸子悉戍边。敬亦坐知谋反故纵,减死,戍铁岭。文之死,人皆知其诬。以素刻忮,且迎驾、复储之议不惬舆论,故冤死而民不思。成化初,赦其子还,寻复官,赠太
27、保,谥毅愍。节选自明史王文传(有删节)【注】忮:zh,刻薄。(1) 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B .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C .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D . 是时陈循最任好刚自用高谷与循不相能以文强悍思引与共政以敌之乃疏请增阁员(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文中的“授”“迁”“起”“擢”“进”“改”“兼”均指升官。B . 大理寺为掌管刑狱的官署,长官名为大理寺卿。北齐始设,后
28、历代相沿。明清时与刑部、都察院为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C . 诏狱,指九卿、郡守一级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能系狱的案子。也指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D . “夺哀”犹“夺服”,也叫“夺情”,指古代官员丧服未满而被朝廷强令出仕。(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王文持廉奉法,为政崇尚清简。镇守陕西五年,百姓安宁。B . 王文深得皇帝倚重。父亲、母亲去世,两次均未能守孝至服除就被起用处理政事。C . 给事中林聪等人弹劾王文、陈镒畏惧权势助长邪恶,关他们到诏狱。二人全都认罪,朝廷反而原谅了他们。D . 英宗皇帝复位后,因人弹劾,王文和于谦同斩于闹市,并祸及后代。王文虽
29、然最后被平反昭雪,但百姓并不怀念他。(4) 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劾治定边营失律都督佥事王祯、都督同知黄真等罪,边徼为肃诸御史畏之若神,廷臣无敢干以私者,然中实柔媚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0. (7分) (2017扬州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落日望乡孟浩然客行愁落日,乡思重相催。况在他山外,天寒夕鸟来。雪深迷郢路 , 云暗失阳台。可叹凄惶子,高歌谁为媒。【注】郢路:泛指楚地之路,孟浩然是襄阳人,襄阳属楚。阳台:宋玉神女赋中楚襄王和神女相会之处。(1) 请简要分析本诗首联的作用。(2)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五、 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11. (3分) (2017高一下惠阳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_,化为狼与豺。_,夕避长蛇。(蜀道难) (2) 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赴埃及汉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研究
- 绵羊肺炎支原体
- 影响初中生英语课堂心流体验的课堂活动因素研究
- 化疗患者发热护理常规
- 保险行业健康人力发展策略
- 颈部护理课件
- 鼻综合整形培训
- 精益管理培训心得汇报
- 预防艾滋病课件
- 预防登革热班会课件
- 教育政策学全套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速公路广告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识别心内科护理高风险
- 2025年 嘉峪关市招聘编制外聘用制教师笔试试卷附答案
- 货代公司风险管理制度
- 食品公司卫生间管理制度
- 2025年数据挖掘和分析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河南省豫地科技集团社会招聘16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 JG/T 518-2017基桩动测仪
- CJ/T 394-2018电磁式燃气紧急切断阀
- 鱼塘回填改耕地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