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压杆稳定概念 欧拉公式计算临界力_第1页
材料力学压杆稳定概念 欧拉公式计算临界力_第2页
材料力学压杆稳定概念 欧拉公式计算临界力_第3页
材料力学压杆稳定概念 欧拉公式计算临界力_第4页
材料力学压杆稳定概念 欧拉公式计算临界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压杆稳定,目录,.,教学内容:,压杆稳定的基本概念,不同约束、轴心受压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第二十六讲的内容、要求、重难点,教学要求:,1、了解压杆稳定性的概念,临界力,三种平衡;,3、掌握欧拉公式的应用。,重点:,临界力的概念、及其计算,难点:,欧拉公式的推导。,学时安排:2学时,Mechanic of Materials,2、理解两端铰支轴心受压压杆临界力的欧拉公式推导、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第九章 压杆的稳定,目录,目录,Mechanic of Materials,9.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第二十六讲的目录,9.1 压杆稳定的概念,9.3 其

2、他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力,9.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经验公式,.,目录,轴向拉压杆的承载力,强度条件:,材料失效表现为屈服或断裂,该公式的适用条件是什么?,一、温故,压杆稳定引言,二、知新,是否适用于所有的轴向拉伸和压缩杆?,.,压杆的稳定性试验,目录,一根长2m的柳条木,直径d=20mm, =10MPa, 承压时其Fmax=?,解:若按强度计算,(实测Pmax= 160N,与计算值相差近20倍),压杆稳定引言,造成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不符的原因是较长的压杆存在稳定问题,因而强度计算方法对这类杆件的设计不适用。,Mechanic of Materials,.,压杆稳定引言,三、工程实例,液压

3、缸顶杆,千斤顶,Mechanic of Materials,.,液压机构中的顶杆,如果承受的压力过大,或者过于细长,就有可能突然由直变弯,发生稳定性失效。,Mechanic of Materials,单击图片播放,稳定性问题,压杆稳定引言,.,加拿大魁北克大桥。1907年8月29日下午5点32分,即将建成的大桥突然倒塌,当场造成了至少75人死亡,多人受伤。,1913年,这座大桥的建设重新开始,然而不幸的是悲剧于1916年9月再次发生。,1907年的第一次坍塌灾难极为深重,是一起强调强度设计而未知压杆屈曲失稳造成的桥梁倒塌,工程师之戒 (Iron Ring),1917年,在经历了两次惨痛的悲剧后

4、,魁北克大桥终于竣工通车。,压杆稳定引言,四、压杆失稳实例,著名工程师 里奥多库珀设计,Mechanic of Materials,.,该桥梁倒塌事故的原因是对结构构件的受压失稳机理没有认识,从此桥梁等结构设计中迅速开展了压杆稳定的试验研究工作,压杆稳定引言,使结构设计从只强调强度设计,变为必须考虑强度、刚度与稳定性并重的更完善的体系。,Mechanic of Materials,.,五、压杆稳定的奠基人,压杆稳定引言,欧拉(Euler,17071783),数学家及自然科学家。 于1757年对梁的弹性曲线作了深刻地分析和研究, 这方面的成果见曲线的变分法。,近代压杆稳定计算奠基之一:雅辛斯基(

5、1856-1899),俄国工程师和科学家。,十八世纪,十九世纪后期,一生共写下了886本书籍和论文。在失明后的17年间,他还口述了几本书和400篇左右的论文。,Mechanic of Materials,提出中、小柔度压杆临界应力计算的直线公式。,.,9.1 压杆稳定的概念,一、压杆的两类力学模型,1、轴心受压杆,(1)杆由均貭材料制成;,(2)轴线为直线;,(3)外力的作用线与压杆轴线重合。,(不存在压杆弯曲的初始因素),Mechanic of Materials,2、小偏心压杆与初弯曲压杆,材料力学研究对象,.,稳定平衡,二、压杆的三种平衡状态,干扰力去除后,压杆经数次摆动,恢复原有直线平

6、衡状态,9.1 压杆稳定的概念,Mechanic of Materials,压杆与小球的平衡类比,FFcr,.,1、 稳定平衡,干扰力去除,保持微弯,干扰力去除,继续变形,直至折断,3、不稳定平衡,2、随遇平衡,压杆的三种平衡状态比较,干扰力去除,恢复直线,9.1 压杆稳定的概念,Mechanic of Materials,FFcr,.,9.1 压杆稳定的概念,三、压杆的稳定性:,四、压杆失稳,外力超过某值,压杆突然变弯,不再保持原有的直线状态平衡,过渡为曲线形状的平衡,甚至折断。,压杆保持原有直线形式平衡状态的能力。,FFcr,Mechanic of Materials,五、失稳的实质,压弯

7、组合变形,.,9.1 压杆稳定的概念,(1)压杆保持直线稳定平衡状态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注:试验法测Fcr,上述两个定义将是一致的。,2、临界应力cr:,1、临界力Fcr:,六、临界力、临界应力,(2)或定义为使压杆失稳的最小载荷,如用理论推导的方法,则前一定义无法建立数学方程,判断压杆是否失稳的指标,常研究微弯状态的平衡,即失稳所需最小载荷作为Fcr,cr临界应力(critical stress),cr=Fcr/A,Mechanic of Materials,.,一、推导(两端铰支),9.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梁的弯矩方程:,通解,2个积分常数,Mechan

8、ic of Materials,令:,B,A0,A0,B=0,.,9.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Mechanic of Materials,n-半波正弦个数,n=1, T=2l 一个半波正弦,n=2, T=l 二个半波正弦,n=3, T=2l/3三个半波正弦,谁最不容易失稳?,二、讨论1:,.,注意:压杆总是绕惯性矩较小的轴先失稳。对于矩形截面来说,绕垂直于短边的轴先失稳。,9.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Mechanic of Materials,讨论2:,.,9.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三、思考:,人怎么失稳?,前后弯!,Mechanic of Materials,.,不同约束

9、压杆的欧拉公式,一、其它杆端约束的欧拉公式,9.3 其他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力,I压杆在失稳方向横截面的惯性矩,静力法或与两端铰支压杆类比,得细长杆的通用形式:,l相当长度(effective length),即不同压杆屈曲后,挠曲线上正弦半波的长度。,长度系数(coefficient of 1ength),相当长度与杆长的比值。,反映不同支承影响的系数,Mechanic of Materials,.,一端自由, 一端固定 2.0,两端固定 0.5,一端铰支, 一端固定 0.7,两端铰支 1.0,二、不同刚性支承对压杆临界载荷的影响,Mechanic of Materials,9.3 其他

10、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力,.,三、临界应力cr与柔度:,Mechanic of Materials,9.3 其他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力,.,Mechanic of Materials,探讨1:,9.3 其他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力,.,Mechanic of Materials,9.3 其他支座条件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力,探讨2:,K=1时, i方 i圆;k/3=1.05时,矩形的惯性半径比圆小,惯性半径,圆环大于圆的惯性半径,i圆环 i方 i圆 i矩,即面积、材料、约束、杆长相同,矩形杆最先失稳,.,一、欧拉公式的两种表达:,Mechanic of Materials,9.4 欧拉公式的

11、适用范围 经验公式,.,细长压杆(大柔度杆):,中长杆(中柔度杆):,粗短杆(小柔度杆):,二、压杆分类:,Mechanic of Materials,9.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经验公式,1、判别柔度:经过大量实验后提出的、 只与材料有关、判断压杆的种类指标P、 S 。,2、压杆分类:,材料,碳钢(Q235) b372 s=235,a (MPa),b (MPa),P,S,304,1.12,100,61.6,优质钢 b=470 s=306,460,2.57,100,60,硅钢 b=510 s=353,577,3.74,100,60,铸铁,332,1.45,80,松木,39,0.2,59,.,1、理想压杆 轴线为直线,压力与轴线重合,材料均匀,2、线弹性小变形,三、欧拉公式的适用条件,(其中; p为材料的比例极限),Mechanic of Materials,9.4 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经验公式,.,作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