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蒙古自治区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6高二上南昌期末)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随着天猫、京东等都开设网上超市,超市大佬们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在前一波“触网”败北后,今年_再次踏上电子商务的新征途。有人一度预言,纸质图书已经进入“生命倒计时”,而现在看来,纸质书非但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还大有_之势。最近部分地区已关闭的矿山出现_情况,市政府近日出台打击非法违法采矿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再次部署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动。A . 卷土重来重振旗鼓死灰复燃B . 重振旗鼓卷土重来死灰复燃C .
2、死灰复燃重振旗鼓卷土重来D . 重振旗鼓死灰复燃卷土重来2.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国家主席习近平1日上午在比利时国王菲利普陪同下参观了沃尔沃汽车公司根特工厂,企业负责人向习近平介绍了汽车的生产、研发和销售情况。B . 在总理鼓励下,公司负责人一口气提了扩大融资渠道、财税支持、希望办民营银行等,李克强当即要求金融财税部门负责人抓紧研究,尽量支持。C . 这个垃圾处理厂原设计日处理垃圾1000 吨,现在,平均日处理垃圾达到了2300 吨,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了。D . 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
3、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3. (2分) 下面是一组顺序混乱的语句,请你重新排序,连接最顺畅的一项是( )有人说,一个时代是一片树林,城市则是这树林中的大树。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金筑”等。贵阳也是一座千百年来具有独特人文气息与时代气息的城市。贵阳因位于贵山之南而得名,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当这片树林在时代风云中哗哗作响时,贵阳,这棵云贵高原上的大树,也正努力地吮吸着时代的养分,在岁月中枝展叶发。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7分)4. (15分) (2016高二上海安期中)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青花正
4、蓝刘英敏若说中国红是从太阳上采撷的,那么,青花蓝就是在泥土中绽放的。若说中国红是中国的“动”色,则青花蓝是中国的“静”色。一动一静,中国有味。她兼具儒家的温度、道家的洒脱和墨家的勤朴。她是素与雅最完美的结合,是中国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颜色。中国的士,“居庙堂之高”时,往往喜欢黄金黄;“处江湖之远”时,往往喜欢水墨黑;但他们内心深处喜爱青花蓝。农业中国,以“土”为其“五方”之中心。青花瓷,脱胎于土,成型于火,获生命于青花蓝。因此说,青花蓝是泥土中绽放出来的。瓷,或者说青花瓷,是另一个中国。瓷的本性是刚的(虽然她不像刀,不具侵略性)一旦“玉碎”,却化为片片刀锋,虽千百载也不腐。而铁枪、钢刀,几十年风
5、雨就腐烂了。周杰伦的歌青花瓷留恋、咏叹青花瓷。“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七绝青花)。“色流香,青胎素描慢拂弦。慢拂弦,岁月浮华,一梦千年。可参造化天地妙,无极由来太极添。太极添,业火凝炼,玲珑惊艳。”(忆秦娥青花瓷)两位无名者的青花瓷诗词,甚合吾意。农业中国男耕女织,织的就是蓝印花布。她也是从花儿棉花中走来。“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劝学)战国时国人已从蓼蓝草中提取“靛青”染色。解放后不写小说写服装史的沈从文考证:“后来逐渐发展成蓝底白印花布的一种,以布抹灰而染青,候干,去灰药,则青白相间,有人物、花鸟、诗词各色。”蓝印花布为世所重在宋,盛行
6、于明、清。青花瓷予国人以刚、以饱,蓝印花布予国人以柔、以温。千百年来,蓝印花布做衣裳、被套、蚊帐、婴儿的襁褓、行者的包袱她比粗陋的麻布细暖,她无绸缎、毛皮的高贵,但她予千千万万布衣以尊严,还有欢和爱。如今,蓝印花布在云贵一带的少数民族才较常见,并且是珍稀旅游纪念品了。蓝底白花,以斑点的粗细、疏朗组合而成,如星空闪烁,一种悠远、宁静的气息袅袅而来。她兼有少妇的端庄和少女的俏皮。她天性属于山清水秀的江南:温婉白美的女子,“缓缓地”穿上这种蓝得清纯,白得朴实的布衣,秀气不落凡俗,典雅不失明快,款款地走来那才是个美不胜收的南中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好一个如茵绿草与蓝印花布作大背景的红
7、火江南。蓝印花布,还有团扇、青瓷、宣纸、毛笔、线装书、油灯、油纸伞、秦砖汉瓦、儒家礼仪等绘就的岁月,一步三回首,远去了青花蓝,民间中国的容颜,是中华的“基准色”与活力源泉。(1) 请简要说明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2) 请简要概述第四段的论述层次。(3) 请结合文章,阐释文末“青花蓝,民间中国的容颜”的内涵。5. (12分) (2017漳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怀念于北山先生莫砺锋于北山先生出生于河北霸县的一个农家,幼年就读私塾,抗战时投笔从戎。1950年起先后在南京市第九中学、南京市教师进修学院和南京师范专科学校任教。尽管课务繁重,生活艰辛,但他始终坚持从事著述。请看他在儿子
8、心中留下的背影:“居所并不宽敞,书房与卧室连为一体,夜半醒来,总见家君伏案写作之铁铸身影,总见家君以微笑回答我与家母的劝语。”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里,于先生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从事陆游年谱的撰写。陆游年谱刚刚定稿,于先生就马不停蹄地开始杨万里年谱范成大年谱的撰写和修订。没想到一场浩劫突然降临,他在红卫兵的关押下失去自由,家里也屡遭抄掠。要是杨万里年谱的书稿被红卫兵发现,肯定会被焚为灰烬,还会成为于先生“宣扬封建文化”的又一条罪证。这部长达50万字,装订成10册的原稿得以奇迹般地保存下来,完全是于先生夫人马熙惠女士的功劳。对此,于先生在杨万里年谱的后记中有深情的回忆:“那时,熙惠在家,老病缠绵,
9、只身苦撑灾难。在日日夜夜担心我的生死问题之外,同时暗下决心,保护这部书稿,不忍轻易地让它化为劫灰。因为她深深知道,我为它经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几年如一日的精神消耗,心血凝聚,是得来不易的。几经考虑,索性把它投掷于走廊上煤炉旁边的火具筐内,覆以破纸杂物,与竹头木屑为伍。几年中,造反派常是不速之客,但贪婪攫取的目光,却从来不屑扫射这个破筐。就这样,这部书稿才幸逃恢恢劫网,成了我仅存的青毡故物。”1978年,于先生调入淮阴师专中文科,总算恢复了与古典文学相关的工作岗位。此时大地回春,万象复原,从事学术研究不再是一项罪行了。于先生带着兴奋的心情重新开始著述,他赠给本校同仁周本淳教授的诗中有句云“天禄陈编
10、资校理,喜看奋笔答明时”,明要与后者以此共勉。于先生恢复了横遭压抑十余年的热情和勤奋,在生命的最后九年中,争分夺秒地对三种年谱进行大幅度的增补、订正。例如早已出版并广受好评的陆游年谱,他重写、改写的按语竟多达400余条,真正做到了精益求精。杨万里年谱的原稿在家中搁置多年,字迹已有些模糊不清,就在增补的同时重新誊录。予生也晚,从未见过于北山先生。于北山年谱著作三种三册书的封二勒口都印着他的半身小照,红彤彤的脸膛,结实的身板,颇像一位老农。其面部神情也颇似老农,憨厚、和蔼地微笑着,但掩不住岁月风霜的痕迹。于先生自称“幽燕之士钝如槌”,自属谦词,但也堪称夫子自道。在我看来,“钝如槌”意味着鲁钝、质朴
11、,也意味着诚实、坚强。惟其“钝如槌”,于先生从事著述绝无功利目的,而是发于对学术的衷心热爱,否则的话,在那个“白专道路”成为畏途的时代,身为中学教师的他何必要冒着风险自讨苦吃?惟其“钝如槌”,于先生治学时绝不投机取巧,而是扎扎实实地下笨功夫,否则的话,三部书稿何以耗费三十多年的心血?惟其“钝如槌”,于先生下笔时绝无哗众取宠之心,而是实事求是地撰写古代诗人的“实录”,否则的话,以先生掌握材料之富,理解文本之透,为何不像时人这般写出一堆“宏论巨著”?惟其“钝如槌”,于先生将曾获前辈学者罗根泽、汪辟疆先生指导之事在后记中郑重道出,否则的话,三书出版时两位前辈早已作古,当年请益之事,除于先生本人外又有
12、何人知晓?于北山年谱著作三种合在一起,厚约三寸这与时下某些动辄“著作等身”的学者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于北山先生生前从未获得任何“项目”的支持,也未获得任何级别的奖励,这与时下某些项目无数、获奖频频的学者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但是真正推动学术前进的却是前者而决非后者。兴念及此,我凝视着于北山先生的小照,崇敬之意从内心深处油然而起。(有删改)(1) 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作者选取了于先生在南京任教期间仍坚持从事著述的经历,通过写家人反对他熬夜兼职,更加突出了于先生“十年磨一剑”的精神。B . 余先生家被红卫兵抄掠时,马熙惠女士想方设法保护杨万里年谱的书稿,
13、是因为书稿若被发现,将会成为于先生“宣扬封建文化”的罪证。C . “天禄陈编资校理,喜看奋笔答明时”表现了于先生看到祖国重回明时的欣喜,希望与同行共勉,用学术研究成果为古典文学事业做出贡献。D . 本文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对比、排比等艺术手法,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于北山先生对学术的坚持和伟大的人格。(2) 于北山先生一生对学术都充满了热情和坚持,请联系-段的内容简要说明表现在哪里。(3) 作者认为“真正推动学术前进的却是前者而决非后者”,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谈谈你的对这一观点的看法。6. (10分) (2017高二下南溪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房玄龄,生而为宰相水鹿初唐的天空,
14、星光灿烂。在后人看来,这些光芒属于魏征、王珪、尉迟敬德、李世勣一个个激情张扬的人。他们思考、磋商、争辩,挺直了脊梁建功立业,做人成事。然而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问题是:这么多个性鲜明的人,最容易骄傲不服气,碰撞成灾难性的内斗和党争。他们太需要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激情的人,来做稳压器。他就是房玄龄。他总是笑眯眯地洞明世事,又总是不吭声地隐忍委屈。皇亲李神通攻击过他,重臣萧瑀攻击过他,“第一宠将”尉迟敬德也攻击过他,眼看都要变成朝里的“出气筒”了,可他还是和没事人一样。他简直天生是给李世民做宰相的。有一次房玄龄得了重病,一个口齿轻佻的小官吏开玩笑道:“宰相小病去探访有好处,如果病得快要死了,去探访也就没
15、什么用了。”有人将这话挑唆到房玄龄那里,房玄龄对此的反应是见到那个随众来探访自己的小官吏时,笑着调侃一句:“你都肯来看我,那我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啊”房玄龄还是出名的“怕皇帝”者。急躁任性的李世民,也和大臣们一样,经常拿房玄龄当“出气筒”,越用越顺手。房玄龄照例不争辩、不顶撞,逆来顺受,道歉了事。有人因此讥讽老房“没骨气”,尤其是他身边还有傲骨铮铮的魏征作对比。其实房玄龄心里很明白,李世民是个多么骄傲的人,成天被魏征骂来骂去又不能还嘴,难免心理不平衡。那我老房做做自我牺牲吧,皇帝把气撒在我身上,总比他攒多了委屈以致决策失常要好。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次又一次心照不宣的表演:皇帝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雷
16、霆痛骂宰相,剥官落爵叫他回家待罪。房玄龄也就乖乖回家,平静地告诉家人“把房子打扫打扫,待会儿皇帝要过来接我回去”。而李世民果真就来接了,两人携手上车回宫,谁都不多说什么,好像发脾气那一幕从来就没发生过。那些君臣的脾气,终于在性情温和、通达睿智的房玄龄手里,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济的“合力”了。但“老好人”房玄龄的本事绝不止于此,他有着令人惊叹的办事效率和实干能力。李世民和魏征等人通过争辩讨论定下了大政方针,房玄龄就和他选拔的一批实用性人才一起埋头苦干,去实现贞观的宏图大卷。贞观时代,朝廷全部官员只有643人,房玄龄做了22年的宰相除了贞观的最后一年他已过世之外他总是日复一日处理着繁杂的日常行政
17、事务,让一个高度精简的行政机构,发挥出强大的作用,支撑起贞观之治的日常大局。以致于李世民有时会抱怨他太过细致,提醒说,身为宰相应该只管大事,把那些小事丢给下属就好。可房玄龄还是继续“我行我素”地“琐碎”着。当时尚书省下辖的各部里,工作最繁琐、最被士人看不起的,是管理财政预算和账目的“度支司”,一度无人肯任其职。房玄龄竟以宰相之尊自任“度支郎中”,亲自把守着大唐国库。这22年的殚精竭虑,比起早年辅佐李世民征战天下、决战玄武门,更值得记录在房玄龄一生功业的榜首。诚如后世史学家所公认的那样:作为宰相,他开国有功,却从不突出自己;王珪、魏征以谏诤闻名,他就竭尽全力给他们提供机会;李靖、李世勣善于带兵,
18、他就在后方做好后勤支持;每一个官员,他都能让他们在贞观时代淋漓尽致地展示才华;他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政绩工程”,然而天下人都知道,这个国家少不了他。李世民也一样知道。人生终是难免一死。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走到古来稀的71岁。在那个时代里,他已经是活得很长的老人了。高龄带来的疾病难以克服,房玄龄的身体越来越差。而此时,比房玄龄年轻许多的皇帝也已重病缠身,那太过绚烂的一生迅速地消耗掉了李世民的寿命。重病中的李世民,让人把房玄龄抬到殿中,在御座之侧放下,君臣对坐流泪,竟是相视无言。回首他们在渭北秋风之中的初遇,时光已经流逝了32年。一段浩浩汤汤的贞观时代,回荡着各种各样的旋律。人们立德,立言,立功,
19、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把自己独一无二的声音,铭刻在这个时代上。“贞观”因此而朝气蓬勃、气象万千。但贞观的第一宰相房玄龄,却在洪亮之声中沉默着,埋头忙于记录、整理、实施他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贞观”。(节选自读者)(1)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本文开头写了魏征,王珪等人的激情张扬、骄傲。个性鲜明,为的是反衬房玄龄的沉稳、低调大度的性情。B . 房玄龄作为宰相处理政事的人文环境并不太好,作者描写人文环境,突出了房玄龄的执政能力和隐忍性格。C . 房玄龄是出名的“怕皇帝”者,他被皇帝当作“出气筒”,逆来顺受,他的软弱性格导致他做事也不干脆。D . 作者在叙事时
20、,通过运用把人物放置在具体的场景中来刻画的手法,使传主的形象血肉丰满。(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文中叙述一个口齿轻佻的小官吏开房玄龄玩笑的事件,从房玄龄的回话中可以看出房玄龄的机智。B . 房玄龄身为重臣,几十年来,没有做过大事,处理的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以至于君王李世民抱怨、警告他。C . 文章写李世民的急躁、骄傲、任性的性格是为了侧面表现房玄龄的温和、通达、睿智等性情。D . 从小官吏开房玄龄的玩笑、被君王遣回家、君臣年高体衰时惺惺相惜等治国安邦之外的生活事件来突出传主形象,以小见大,可谓匠心独运。E . 本文用鲜明的事例反映人物形象,也通过作者
21、的评述补充人物形象,行文叙评结合,以评为主,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3) 文末“他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贞观”,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概括。 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7. (8分) (2017高一下济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 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 , 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
22、之世奈何自苦若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 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粟里(地名)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
23、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治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 。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
24、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萧统陶渊明传)(1) 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况 :比方B . 州召主簿,不就召:召见C .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候 :看望D . 道济馈以粱肉馈:赠送(2) 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B .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C .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D . 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若此?(3) 下列对文中加线
25、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解归,自请解职辞官归家,古代官职升降调动有一些专用词语,官职升迁有拔、擢、陟;官职调任有转、徙、调;官职降职有罢、黜、免、谪。B . 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文中指陶渊明做州里的掌管文书的小官。C . 阴历九月初九,我国古代以九为阳,九月九日正是阳月阳日,故名“重阳”。民间在重阳节有插茱萸、饮菊花酒、举行庙会、登高等风俗。D . 葛巾,葛,是一种植物,多年生藤本,纤维可以织成“葛布”。男子18岁称“弱冠”,要戴帽子了,还要举行
26、“冠礼”的仪式,表示已经是成年人了,平时成年男子不必戴帽子,于是就用葛布做成头巾(古时,棉花还未传入中国),包住头发,称作葛巾。葛巾比丝绸便宜,大众化。(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陶潜博学多识,擅长写作文章。他的五柳先生传中的五柳先生安贫乐道,这一形象被当时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他在辞去彭泽令时作了归去来兮辞。B . 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不能胜任这个职务,不久,就解职回家,此后,还担任过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C . 陶潜清高不群。他不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起初也不愿意同江州刺史王弘交往,更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
27、儿折腰。D . 陶潜任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赠送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有时坐在菊花丛中,有时抚弄无弦琴寄托情感;如果自己喝醉,就叫客人先回去。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 (7分) (2019高三上大庆开学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湖南部曲辛弃疾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於菟。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注释】部曲:即部属。古代大将的军营都设有各司其事的属官,称之为“部曲”。急急符:紧急命令。薏苡:语出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薏米,有人告发他私载一车珍珠。后世用“薏苡明珠”指因涉嫌而受诽谤的
28、人。於菟:楚人“谓虎於菟”,即虎的别称。(1) 对全诗进行赏析不正确的项是( ) A . 诗的第一句中“万人呼”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突出了部属的勇猛形象。B . 三、四句暗示自己遭谗言而去职,有负部曲战功,点明“负君”而愧之因。C . 五、六句夸赞部曲年纪虽老而眼光明亮,谈论国事能仗义执言,胆量惊人。D . 诗人借写为部曲送行,表达了对现实的感慨,既有豁达之情,也有不平之气。(2) 本诗的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 默写 (共1题;共6分)9. (6分) (2019高二上南昌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云”寄托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_”,王勃滕王阁序的:“_”。 (2) 庄周逍遥游中写宋荣子不因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两句是“_,_”。 (3) 李密陈情表中用比喻的手法来揭示本文主旨的两句是“_,_。”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8分)10. (3分) (2016桂林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管理部门管理办法
- 书店库房退货管理办法
- 交付阶段流程管理办法
- 乡镇人大履职管理办法
- 企业用水计划管理办法
- 临时租售家具管理办法
- 临时挖掘道路管理办法
- 住房城乡举报管理办法
- 中高端美甲店管理办法
- 住宅工程装修管理办法
-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表(2017年版)
- GB/T 602-20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 GB/T 28789-2012视频交通事件检测器
- GB/T 12706.1-2020额定电压1 kV(Um=1.2 kV)到35 kV(Um=40.5 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1部分:额定电压1 kV(Um=1.2 kV)和3 kV(Um=3.6 kV)电缆
- 新版有创血压监测ABP培训课件
- 重症医学科常用知情告知书
- 防溺水、防性侵、防欺凌安全教育家长会
- DB11-T1322-14-2017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14部分:汽车制造企业
- 养老机构安全检查表
- 企业员工上下班交通安全培训(简详共2份)
- 小区物业服务收支情况公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