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B卷_第1页
呼和浩特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B卷_第2页
呼和浩特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B卷_第3页
呼和浩特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B卷_第4页
呼和浩特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呼和浩特市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2016高二上商丘期中)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生命安全教育,就是让学生远离危险,珍爱生命,这无可厚非 , 各学校不应以任何理由拒绝。在这个可谓沧桑巨变的时代,不少传统产业巨头突然间轰然倒塌,一次次提醒人们不法常可的规律。现在的一些“健康讲座”,往往聘请一些所谓师出有名的专家,挂着免费的幌子骗取老年人的钱。教授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学生:要有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决心,曾经的道旁苦李也终会被人刮目相看。有些语文老师习惯上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式的解剖,讲是讲

2、清楚了,却没有顾及学生的独立思考。他虽然入行不久,但有极好的新闻敏感,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捕风捉影 , 写出反映现实生活本质的报道。A . B . C . D . 2. (2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我国航天技术近年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并已迈入登月旅程的进步。B . 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我们来说,答案不说自明。C . 昨夜,为民商场不慎失火。天干物燥,火势很快延及到旁边的居民小区;万幸的是无人员伤亡。D . 李政道教授一向关心我国的科技人才的培养,这次讲学期间,还为哥伦比亚大学从科大研究生院选拔了一批研究

3、生。3. (2分) (2016高一上桂林期中)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日本军国主义部队侵占印尼各地后,对华侨华人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逮捕和大屠杀。在西加里曼丹,日军发动了3次逮捕和屠杀暴行。1943年,日军在苏门答腊进行“920”大检举大逮捕,杀害了一批抗日烈士。在爪哇岛,_。直到今天,印尼每年都会在加里曼丹、苏门答腊等地举行烈士祭奠仪式。A . 在各大都市542位华社团体领导人遭日军逮捕B . 日军在各大都市逮捕542位华社团体领导人C . 各大都市华社团的542位体领导人遭日军逮捕D . 日军在各大都市逮捕华社团体领导人542位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4、)4. (6分) (2015高二上忻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小题。关雎中的“在河之洲”所指何地,多年来,从教科书到诗经的多种版本,均未明确注释。经我们考证,就在黄河中游,乃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西滩村也。翻阅中国历史地图集,在周代的版图上寻觅,便可以看到在万里黄河的中游,有一片像小岛似的滩涂,奔腾的黄河水,其主河道从这里一分为二,围绕着这片滩涂形成南北二水之势。然后,在滩之东端又合二为一,卷起滔滔巨浪,东流入海。这片多达万亩的滩涂,素有“万里黄河第一滩”之称。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西滩村的人们,世世代代就居住在这片被誉为“河心岛”的滩涂之上。从宏观上看,西滩与诗经十五国风“周南”所涵盖的地域有

5、缘。诗经中的十五国风,是指周南、召南等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关于周南,辞海解释中有“史记太史公自序:太史公留滞周南。集解谓即洛阳;索隐谓陕以东皆周南之地”之语。西滩与洛阳仅一河之隔,应属周南的统治区域。国风中的不少诗篇也都是河南地区的民歌。从微观上说,黄河古代称河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我国江河众多,但在古代尤其是汉代之前,除黄河外,所有的水系都不能称河。在周代的版图上,西滩可以说是万里黄河之中唯一人类能够定居的岛屿。多少年来,黄河西滩绿树掩映,农舍点点,瓜果飘香,渔舟晚唱,人们自给自足,民不交皇粮,官不征田赋,不谙水性的兵匪毛贼,轻易不敢越河进滩袭扰。村民们如世外桃源般地在此生息繁衍,创造着自己

6、的历史和文明。尽管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但是西滩从未被洪水淹没。西滩的形成和存在,自然也为关雎一诗的创作,奠定了基础,表现诗意的载体也就更加明确。关雎中的雎鸠鸟和主人公“窈窕淑女”采摘的植物荇菜,西滩可觅其踪。荇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科类,今名莕菜,别称金莲儿、水荷、水葵。据诗经植物图鉴载:“荇菜分布于中国南北各省以及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生育于池塘及流动缓慢的溪河中。”1987年,济源中草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在普查过程中,也在济源王屋山区的小溪边和黄河沿岸发现了大量生长的荇菜,当然也就包括西滩了。另外,从唐诗中也可以看出,西滩在古代就曾是古人的游览胜地。唐代诗人温庭筠有河中陪帅游亭诗曰:

7、“倚阑愁立独徘徊,欲赋惭非宋玉才。满座山光摇剑戟,绕城波色动楼台。鸟飞天外斜阳尽,人过桥心倒影来。添得五湖多少恨,柳花飘荡似寒梅。”曾在王屋山学道的唐代诗人李商隐,也有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诗云:“万里谁能访十洲,新亭云构压中流。河鲛纵玩难为室,海蜃遥惊耻化楼。左右名山穷远目,东西大道锁轻舟。独留巧思传千古,长与蒲津作胜游。”如今,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国家又在其下游15公里处修建了二坝形成了一个23平方公里的西霞院反调节水库。昔日宁静的西滩,夹于其间。新西滩成为名副其实的一个小岛,但它无疑是一个充满人文特色的新景点。(摘编自姚景强李立政“河之洲”在哪儿?)(1) 下

8、列各项中,不属于西滩为“河之洲”依据的一项是( )A . 西滩应属诗经十五国风“周南”的统治区域,且关雎中的雎鸠鸟和主人公“窈窕淑女”采摘的荇菜,也可在西滩找到。B . 在古代尤其是汉代之前,虽然我国江河众多,但除黄河外,其它的水系都不能被称为河,黄河在古代称河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C . 在周代的版图上,西滩可以说是万里黄河之中唯一人类能够定居的岛屿,尽管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但是西滩从未被洪水淹没。D . 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河中陪帅游亭及李商隐的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说明西滩曾是古人的游览胜地。(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在周代版图上寻觅,便可以看到在万里

9、黄河的中游,有一片像小岛似的滩涂,黄河主河道从这里一分为二,这片滩涂便是西滩。B . 西滩与洛阳仅一河之隔,应属周南的统治区域。国风中的不少诗篇也都是河南地区的民歌。C . 西滩素有“万里黄河第一滩”之称,这里农舍点点,绿树掩映,村民们在此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和文明。D . 西滩的形成和存在,为关雎一诗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没有西滩,也就没有关雎诗作。(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作者考证诗经关雎中“河之洲”所指何地,仅因为多年来从教科书到诗经的多种版本,均对此没有明确注释。B . 司马迁一生曾游历过许多地方,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太史公留滞周南”,

10、再据集解索隐看,他是到过河南的。C . 荇菜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科类;在济源王屋山区的小溪边和黄河沿岸发现了大量生长的荇菜,它还应该是一味中草药。D . 随着“河之洲”考证的落实,加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及西霞院反调节水库的修建,西滩无疑是一个充满人文特色的旅游胜地。5. (12分) (2017高三下厦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刃李新立突然想起“刃”,我被自己的这一闪念吓了一跳。金属的刃,是技术高超的匠人千锤百炼精心打造而成的,大凡削铁如泥的利刃,要有柔而坚的优良材质。而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好刃似乎都沾了过多的血腥。因此,我尽量避开血腥和与血腥相关的词语,只说生活的日常

11、。那年我十七岁,第一次进城。从东关车站出来,避开纷杂的喧闹,朝西缓缓而行。街道狭窄漫长,两侧的土台子上,摆满了高低不一的民房,这些房舍,檐子高挑,花格状的窗户裱糊了白纸,双扇大门钉了铜扣,笨拙得让人喜爱,而木质的材料上,全部涂了深红色的颜料,显得沉稳大气。想必它们一定是民国的建筑风格吧。临街的个别房子前,扬着商家的幌子,有酒有茶,有布有面,斗大的隶书是绣上去的,经年不会掉色。先是听见“叮当,叮当,叮当”的敲打声,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极具节奏。泥炉的火焰正好,一块铁在里面燃烧,支在一旁的砧台上,老师傅用钳子夹着一块已经打扁了的铁料,挥着小锤。小锤打下去,抬起,年轻的徒弟抡起大锤砸了下去。砧板上的

12、铁,红星四溅,随后由红变黑,师傅又将它丢进泥炉。如此反复,一把刀有了形状。水槽里的水泛着浊红带着高温的铁放了进去,雾气升腾而起,上面坐了神仙似的。刀口处一抹白,与众不同,名叫铁白,那是一把利器的刃。可惜的是,这个美妙的去处很快消失了,先是街道拓宽,土台子和那些建筑尽悉拆除,硬化了的人行道和楼房修筑而成时,民国遗风茫然无存,我也就不知道老手艺的去向。现在想起这个,是因为我所寓居的巷子里一声唱腔般的“启刀磨剪子喽”,突兀得让人措手不及,险些将行人撞翻。这也是个老手艺人,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在小巷子的出入口处摆了一条长凳,上面夹着他的家当。他没有坐在长条凳子上,而是坐在旁边的可折合的小马扎子上,当时

13、就想到,他这是出于对一种老手艺的尊重吧。他用钢质铁器启磨菜刀时,肯定用力却捉拿得有些分寸,刀口卷起的铁屑,刨皮一般。然后在磨石上稍加抛光,菜刀的刃口就闪着宝贵的银白。无独有偶,不几日,又在巷口遇见了另一磨刀者。其实他是出售磨刀工具的,属于现代科技产品。叫卖声是从旁边的电喇叭里发出的,不是方言的唱,是普通话的讲。我看清楚了,任何刀具,置于规定的磨口,只需拉几下,刀口就可变得锋利,以他的现场演示,吹发可断,落纸可削。但不同的是,那个刃,有些粗糙,虽然发白,却不见银光划亮眼睛。我仍然要说有刃的生活器具。在老家农村,每一件有刃的家当都置放于指定的位置,比如,菜刀的刀背朝外或者朝下,出工的铁锨夹在腋下,

14、锨头朝前,刃口向下,更不允许用有刃的家当直指他人。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耕作者,要经得起许多磨练,要让它们熟悉你的体温和气息,你要有接近和使用它们的足够本领。一次,我合刃具时,没有多少经验,加上用力过猛,刃具的偏锋划在手掌上,没有声响,没有疼痛,只见鲜血直流,因此而耽误了几天的劳作。假货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就连一把用以收割的刃具,也会有假货,即便是真货,也分三六九等。其中奥妙只有经年和土地打交道的人知道。我曾经跟着年长者去商店购买刃具,他拿过一沓,蹲在地上,抬起胳膊,逐一将手中的刃具摔到地面上去,将那种发出清脆声响的收到一边,而后,又在这些刃具中用手指试着刃口。这些,是生活累积的经验,口传无效。假

15、货材质不好,那只能算是一片硬铁,没有可用的刃口,就连裁纸可能都有些费力,更别说用来收割作物。年长者对这样的东西当然不会鉴别不出来,并且十分不屑。他们认为,那不过是一片“死铁”罢了。由此,我认定一张好的刃具,是鲜活的,有生命的,甚至是有灵性的。除了厨具和农具,几乎每个人都使用过有刃口的其他工具。小时,我用过的就有削铅笔的小刀,村小学门口不远处就是代销点,包容了许多日常所需的商品。我和许多同学一样,不是用现钱去购买的,是拿了可以当作钱花的鸡蛋,换一把铅笔刀和一支不带橡皮的铅笔。现在回想起来,剔除物质上的匮乏,竟然觉得有些古风的味道。(有删改)(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

16、一项是( )A . 文中写作者第一次进城时看到古朴沉稳的民国风格建筑等景物,是为了引出下文对民间老手艺的叙写。B . 寓居的巷子里一声“启刀磨剪子喽”,让作者措手不及,险些将行人撞翻,表现作者内心的不安。C . 读小学时用鸡蛋换铅笔刀和铅笔的经历,让作者在物质匮乏时期就懂得了更要与人分享的道理。D . 作品以“刃”为线索,叙写了匠铺制作刃、启磨刀刃以及年长者鉴别刃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民间老手艺人的尊重。(2) 文中写了两位磨刀者,他们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3) 第二段“只说生活的日常”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6. (11分)

1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年进士。除鄢陵知县,征授御史。出按辽东,疏陈安攘十策,又请速首功之赏。改巡山西。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久之,疏论吏部尚书陆光祖,又论贬四川提学副使冯时可,论罢应天巡抚李涞、顺天

18、巡抚王致祥,又论礼部侍郎韩世能、尚书罗万化、南京太仆卿徐用检。朝右皆惮之。时方考选科道,登云因疏言:“近岁言官,壬午以前怵于威,则摧刚为柔;壬午以后昵于情,则化直为佞。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二十年来,以刚直擢京卿者百止一二耳。背公植党,遂嗜乞怜,如所谓七豺八狗者,言路顾居其半。夫台谏为天下持是非,而使人贱辱至此,安望其抗颜直绳,为国家锄大奸、歼巨蠹哉!与其误用而斥之,不若慎于始进。”因条数事以献。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金振之。登云巡方者三,风裁峻厉。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遂移疾归。寻卒。(节选

19、自明史陈登云传)(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B . 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C . 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D . 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借指太子是同样道理。B . 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C . 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D . 移疾指官员上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登云不畏权贵,弹劾贵妃之父。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郑承宪这样的国戚,也大胆揭发对方为非作歹,包藏祸心,幸而皇上并未因此发怒。B . 陈登云敢于直言,检举多名重臣。他在朝既久,发现诸多问题,于是奏告一干大臣,其中有些

21、人因此遭到贬职或罢免,以至朝廷大官们都很畏惧他。C . 陈登云上疏指出,选才慎于始进。他认为二十年来,刚直者很少被提拔进京,在朝者却背公结党,谄媚权贵,与其误用后罢免,不如进用时慎重。D . 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筹措钱款赈济灾民。(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间岂无刚直之人,而弗胜龃龉,多不能安其身。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7. (7分) (2019高一下赤峰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点绛脣王禹偁雨恨云愁,江南依

22、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平生事,此时凝睇 , 谁会凭栏意!【注释】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如缀:一只接一只连缀在一起。(1)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词缘情写景,“雨恨云愁”一句便是作者主观感受的强烈外现。B . 这首词在体裁形式上属于“小令”,语言风格清新自然,不事雕饰。C . 词人用雨、云、佳丽、孤烟、征鸿等意象描绘了清丽的江南雨景图。D . “谁会凭栏意”与“无人会,登临意”异曲同工,都感怀知音难觅。(2) 结合词的下片,对“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一句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 五、 默写 (共1题;共6分)8. (6分) (2019滕州模拟) 补写出下面句子空缺的部分。 (1) 赤壁赋中“_,_”两句抒发出苏轼的心神怡、飘然若举的情态。 (2) 在登高中,杜甫用“_,_”一联抒发了漂泊异乡的凄苦和年老体衰的喟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