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课件_第1页
方山子传课件_第2页
方山子传课件_第3页
方山子传课件_第4页
方山子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方山子传,北宋苏轼,1,2,你知道成语“河东师吼”的意思吗?,比喻凶悍的女性,也用以嘲笑惧妻的人。,3,苏轼有个朋友叫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好宾客,又喜欢养歌妓。其妻柳氏是河东人,爱嫉妒,常常当着客人的面与陈季常大闹,让他下不了台。苏轼曾写诗道:,4,龙丘居士亦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 苏轼,5,苏轼笔下的可怜虫陈慥是谁?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方山子传的传主方山子。香港电视剧和电影河东狮吼中的陈季常是个惧内的风流才子,那么陈季常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通过这篇课文中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他。,6,方 山 子:,陈慥 ,字季常 ,别号龙

2、丘先生 其父陈希亮曾是苏轼的上司 与苏轼友善 二十年未见,却在岐亭重逢,7,传:文体的一种,是以记载人物事迹为主的一种文章。 从写作的角度把传记概括为三种: 别传:由他人写。 自传:自己写。 合传:将两个或几个人物合在一起写。,文学知识,8,文学知识,一般人物传记写作常规: 介绍人物姓氏 籍贯生卒年月、世系 生平行事 平铺、直叙 本文是元丰四年(1081)苏轼被贬在黄州时 为他的好友陈慥所作的一篇出色的别传。,9,被贬黄州期间,苏轼与陈慥再次相遇于岐亭,二人流连诗酒,互相酬和。随后苏轼为陈慥作传,写下了这篇方山子传。,10,听读课文,注意字音,11,听读课文,正音正字,闾( )里 谪( )居

3、陈慥( ) 著( )帽 矍( )然 奴婢( ) 岐( )亭 精悍( ) 勋( )阀( ) 傥见之与( ),l,zh,zo,zhu,ju,b,q,hn,xn,f,y,12,“由一个人引发的一篇文章”,带着思考学文章,苏轼写的是怎样的一个人? 为何写这个人? 怎么刻画的这个人?,13,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一.读课文,疏文意,尊奉,尊崇,改变原来志向,隐居,住草房

4、吃素食,遗留下来的样子,写方山子隐居光州、黄州的原因及其生活概况,14,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何为而在此 所以: 堵: 妻子: 异:,一.读课文,疏文意,(宾语前置),的原因,(古义)墙 (今义)堵塞,意动用法,以为异、 感到奇怪,写作者路过岐亭时,巧遇方山子。,妻子和儿女,15,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5、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有: 从:,一.读课文,疏文意,通“又 ”,使动,使跟从,带领,倒叙方山子少年时的豪侠之气,通“现”,显现,16,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一.读课文,疏文意,补叙方山子祖上的勋阀和家产情况。,假使,等同,年,17,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阳: 与:,一.读课文,疏文意,通“佯”,假装,通“欤” , 吗,吧,以异人反衬方山子,18,方

6、山子档案,陈慥,季常,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古方山冠”,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少时,稍壮,晚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折节读书,然终不遇,庵居蔬食,安贫乐道,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在苏轼看来,方山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试用一个字概括。,异,20,四异:世有勋阀而山居隐逸,三异:文武全才而终生不遇,二异:环堵萧然而怡然自得,一异:少年侠气而晚年避世,异,以对比手法,彰显其异,二.抓细节,探人物,思考一:方山子到底异在何处?,21,小结:方山子形象,自甘淡泊,不慕荣利,豁达超脱,隐士,22,思考二: 得知作者被贬原因,方山子

7、的反应是“俯而不答,仰而笑”,他跟苏轼有没有共同遭遇?如何理解这个细节的丰富涵意?,涵 意: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与蔑视,因为他是过来人,所以见怪不惊;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与同情。,二.抓细节,探人物,共同遭遇:欲驰骋当世,然终不遇。,23,三、拓展探究,面对挫折,苏轼又是选择怎样的人生? 请概括比较方山子和苏轼的人生态度。 (提示:联系以下材料及对苏轼的了解来说说),24,“乌台诗案”与被贬黄州 三处贬谪之地及年龄: 黄州, 44岁 惠州, 58岁 儋州, 61岁,25,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坎坷仕途终不悔,

8、26,执事惠州,率众造桥;推广先进农事工具,建造水磨;施医散药,救死扶伤。 到海南,给海南学子讲学,使得这块“蛮荒之地”开始“书声琅琅,弦声四起”,不久,海南人读书求学蔚然成风。海南岛至今还留有“东坡书院”。 他一生屡被谪迁,几乎每到一任,都勤政恤民,政绩斐然,深受爱戴,有的老百姓家里挂着他画像,饮食间祝颂,有的甚至建立生祠,念其功德。,苏轼之政绩,27,方山子,苏 轼,对于两人的不同人生态度,请用一句话评价,不屈己志,坚持到底,不屈己志,归隐避世,能不能分别举出与他们相似的人?,陶渊明,杜甫,28,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两者生活态度,选择哪种呢?或者你觉得哪种人生更加精彩?,29,随堂练习,30,1、对下列句中红色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然终不遇:不得志,不被重用 B、余既耸然异之:害怕的样子 C、使酒好剑:因酒乱性 D、方山冠之遗像:死者的相片,31,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尊崇 B往往阳狂垢污 阳:表面上 C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等:等同 D余谪居于黄 谪:贬官,32,3、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庵居蔬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