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系统课件五年制_第1页
骨骼系统课件五年制_第2页
骨骼系统课件五年制_第3页
骨骼系统课件五年制_第4页
骨骼系统课件五年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骨 骼 系 统,骨显像(Bone imaging)是放射性核素显像的主要项目之一,约占日常工作的1/3,对诊断各种骨和关节疾病及决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1一次成像能显示全身骨骼,可判断单骨病变或多骨病变,以及病灶的解剖分布; 2探测成骨病变灵敏度高; 3无绝对禁忌证; 4价格相对低廉。,骨显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节 原理和方法 第二节 正常所见 第三节 异常所见 第四节 临床应用,第一节 原理和方法 一、原理 骨显像剂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骨表面,应用SPECT仪可使骨骼显像。显像剂沉积在骨骼内的主要机理为: 1.通过化学吸附方式与骨骼中的羟基磷灰石晶体表面结合; 2.通过有机基质结合方式与未成熟

2、的骨胶原结合。 骨骼各部位聚集放射性的多少与其血流灌注量和代谢活跃程度有关。,二、方法 常用的显像剂为:99Tcm-MDP(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 依图像采集部位和方式不同,分为: 全身骨显像(Whole body bone imaging)和局部骨显像(regional bone imaging); 平面骨显像(Planar bone imaging)和断层骨显像(bone tomography); 三相骨显像(Three-phase bone imaging),包括血流相(blood flow phase)、血池相(blood pool phase)和骨显像(bone imaging

3、)。,具体步骤:静脉注入99Tcm-MDP 740925 MBq(2025 mCi),34 h后行骨显像,常规行前、后位全身显像。如行三相骨显像,则采用 “弹丸”式静脉注射显像剂即刻行局部动态采集,23 s/帧,共30 s,得到血流相;注射显像剂后5 min行静态采集,采集时间1 min,为血池相;骨显像方法同前。,第二节 正常所见 一、正常所见 正常的全身骨骼显像清晰,放射性分布左右对称。松质骨如扁平骨及长骨的骨骺端能摄取较多的显像剂,而密质骨如长骨的骨干摄取的显像剂较少,故前者较后者显影清晰。肾脏及膀胱影像可见(图1)。,图1 正常成人全身骨影像,血流相表现为注射显像剂后812 s大动脉和

4、二级动脉陆续显影,随即逐渐显示软组织轮廓,骨骼部位放射性较少。两侧对应的动脉和各部位显影时间和放射性基本相同。 血池相中软组织轮廓更加清晰,放射性增高。骨骼部位放射性仍较软组织少。大血管影像仍清楚,两侧基本对称。,二、正常变异 骨骼影像存在相当多的正常变异,如:颅骨放射性不均匀;胸骨影呈多样性;肋软骨钙化;甲状软骨钙化;脊柱融合不良致局部减淡缺损区;两侧肱骨三角肌粗隆不对称等。 正确识别骨影像的正常变异,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第三节 异常所见 一、局部放射性增高:是最常见的骨骼影像异常表现。依数目分为单发和多发,以多发更多见(图2)。 各种骨病都可能引起放射性增高,其中多发的非对称性无规律分布

5、的放射性增浓灶为骨转移瘤的典型表现。另外,骨外的钙化灶和磷酸盐异常聚集灶,也可浓聚显像剂而显影。血流相和血池相中局部出现放射性增高常见于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和急性骨髓炎。,图2 骨多发放射性增浓灶,二、局部放射性减低: 骨的溶骨性病变、缺血性疾病可造成此种表现。体内或体表的金属物品也表现为缺损区形成伪影。血流相和血池相局部出现放射性减低可见于骨缺血性坏死、骨梗塞等。,三、超级影像(superscan): 肾脏不显影的骨骼影像称“超级影像”(图3)。此种影像可见于多发骨转移及代谢性骨病。,图3 骨转移患者超级骨影像,第四节 临床应用 一、转移性骨肿瘤 骨转移是骨显像的首选适应证。骨显像主要用于判断有

6、无骨转移,以进行疾病分期、骨痛评价、预后判断、疗效观察和探测病理骨折的危险部位。,各种恶性肿瘤都可经血循环播散而发生骨转移,其中以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骨转移率最高。 骨骼显像一般较X线片早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显示病变。 好发部位为胸部、脊柱和骨盆。,早期诊断恶性转移性骨肿瘤,前列腺癌骨转移,多发非对称无规律分布的放射性增高影像: 最典型和常见(图2); 放射性减低区; 多发放射性增高区与放射性减低区并存(图4); 超级影像(图3);,骨转移瘤的影像表现:,孤立性放射性增高影; 正常影像(假阴性); “闪耀”现象:主要见于乳腺癌和前列腺癌患者,在放化疗后6个月内,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但骨显像病

7、灶呈恶化表现。,骨转移瘤的影像表现:,图4 骨转移影像(左前肋及右股骨上端为增浓灶,腰椎及右后肋为溶骨病灶),二、原发性骨肿瘤 全身骨显像对于原发性骨肿瘤的应用价值在于了解原发肿瘤多骨病变的部位和是否发生骨转移等,还可用于疗效评价和判断预后。,图5 右股骨下段骨肉瘤,三、Paget氏病 Paget氏病又称畸形性骨炎。骨显像的特征是: 1受累骨的全部或大部分显著的放射性摄取增加并均匀分布; 2常为多骨受累,单发少见; 3受累骨增大和变形,病灶边界整齐,可见解剖学上的细微结构,如椎骨的横突; 4四肢骨病变几乎总是源于关节端,向骨干进展; 5病灶多年缓慢变化。 骨显像优势在于评价Paget氏病骨骼病

8、变范围。,图6 Paget氏病,四、骨创伤 X线检查是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当X线检查阴性或可疑时,可行三相骨显像,以除外X线未能发现的骨折。骨影像表现为骨折部位及其周围放射性浓聚,血池相显示局部血流增加。,图7 全身多发骨折,图8 右股骨上段应力性骨折,五、代谢性骨病 多数代谢性骨病骨转换率增加,对骨显像剂的摄取增加,骨和软组织对比增加,呈异常清晰的骨影像(图9)。骨显像显示如下特征: 1长骨对称性放射性摄取增加; 2中轴骨放射性摄取增加; 3颅骨和下颌骨放射性摄取增加; 4关节周围组织的放射性摄取增加; 5肾呈淡影或不显影; 6肋骨软骨连接处有明显的放射性摄取,呈串珠样; 7胸骨影明显,呈领

9、带征。,图9 代谢性骨病 代谢性骨病可表现为超级影像,注意与骨转移鉴别,鉴别要点是:代谢性骨病累及全身骨骼,四肢长骨和关节周围放射性摄取也增加,而骨转移病灶主要位于中轴骨和四肢骨的近侧端。,六、缺血性骨坏死 梗死骨表现为放射性缺损区,梗死区的边缘放射性摄取增加,出现特征性的“炸面圈”样改变(图10)。,图10 双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七、骨髓炎 三相骨显像对于本病的诊断及与蜂窝组织炎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骨髓炎:血流相、血池相和骨显像均可见到明显的放射性浓聚增强,并且范围比较局限; 蜂窝组织炎:血流相、血池相均表现为放射性轻度摄取,骨显像正常或基本正常。,八、假体松动与感染 骨显像对鉴别假体松动与假体感染有较大的帮助。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表现为假体远端或两端骨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