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辽宁省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诗是体现诗性的语言形式,而不是唯一形式。书写本身就是多义性的,身体,灵魂都可以作为书写的工具。活得像一首诗,就是要活得充满诗性,内心生活作为本质生活,。 , 犹如灵魂是身体的内核。所以,失去诗性的诗无论如何都不是诗,。诗中自有灵魂在说话,朴素的,透明的,澄澈的,美好的, , , 互相鼓舞,进而共鸣。诗让灵魂生长。诗让大地上的人从匍匐到站立如树而是对诗的摧残和篡改而诗性正是诗的内核有诗性的人彼此寻找必以诗性作为唯一的标准押上韵就是生命本
2、身自来的节奏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9分)2. (6分) (2016天津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手机或许不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实际上,它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手机似乎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它长在人们的手上,就如同手是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一样。手机是另一个说话器官,是一个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因为有了手机,人的语言能力增加了,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非常遥远的地方。同样,人们的听觉也增加了,耳朵居然能神奇般地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我们看到了人体身上的新的四位一体:手,嘴巴,耳朵和一个金属铁盒-手机。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手机深深
3、地植根于人体,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部分。离开了人体,离开了手,它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正如人们对它的称呼“手机”那样,它只有依附于手,才能获得它的存在性。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交流。手机这一最基本的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服时空间距离而超越孤立的状态。这是人们使用手机的最根本和最初的原因。一个危机时刻的人,如果有手机相伴,就可能会迅速地解除这种危机。手机的沉默,在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这个人可能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从来不用手机,他发现不了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但是,一旦他使用了手机,他会发现,没有手机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也就是说,人已经进化到手机人
4、的状态。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了手机的普及化。事实是,手机确实越来越普及了。手机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也在多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手机抑制了人体的某些官能:它抑制了行动能力,人们尽可能减少身体运动;抑制了书写能力,人们越来越借助机器通话;抑制了记忆能力,人们越来越依赖手机储存消息。有时候,手会无意识地去寻找手机,去摸索手机,去把玩手机。人们偶然丢失了手机,他就会变得烦躁不安。正是因为人们如此地依赖于手机,反过来,人们又被它所折磨和打扰。手机成为每天要面对的问题。如何处理手机?这是每个人的日常性的自我技术开机还是关机?静音还是震动?短信还是会话?是将
5、这个器官暂行性地关闭,还是让它随时随地警觉地待命?总是要反复地抉择手机变成了日常生活的难题。焦急地等待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或者惧怕某个特定的手机铃声,常常会令人不安。手机融合了文字和声音的双重交流功能,它将书信和电话融为一体,而且更为便捷。不过,同书信姗姗来迟相比,手机将等待的美好期望一扫而空。等待和期盼趋于消失。手机在扫荡了书信的同时,也扫荡了书信的特有抒情,扫荡了埋伏在书信中的品味和生活风格。手机让人通向一个公共空间,它是打开公共空间的钥匙。因为手机上储存着如此之多的名字和号码,你能够随时迅速地跟他讲话,但是,夜深人静之际,你想要跟一个人说说话,将手机上的号码逐个地翻阅一遍,你真正想拨打的
6、号码一个都不存在。(摘编自汪民安论家用电器)(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手机不仅仅是人的一个单纯用具,事实上,手机已经变成了人的一个器官,好像长在人们的身体上面。B . 手机已经成为说话器官,是针对着远距离的人而说话的器官,借助这一器官人们可以将语言传送到距离非常远的地方。C . 手机的运用,不但人们的语言能力增加了,而且我们的听觉能力也增加了,千里之外的声音居然能够听到。D . 手,嘴巴,耳朵和手机构成了人们身体上的新的四位一体,它们共同组成了身体上的一个新的说话机器。(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手机已经并成为人体的一个重要
7、部分。如果离开了人体和手,手机也就找不到自己的意义。B . 手机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同另一个人进行无限延展的交流能力,能使人轻而易举地克服时空距离超越孤立的状态。C . 如果某个手机人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那么保持手机的沉默是一种必然,此时手机的意义和功能也没有体现出来。D . 社会越是被手机所充斥,手机越是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从另一个方面要求了手机的普及化。(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手机的确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行动能力、书写能力、记忆能力,甚至会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难题。B . 过分依赖手机的人们也备受手机的折磨和打
8、扰,如何处理手机?每天面对的两难选择问题经常令人们心绪难宁。C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人们这样对书信特有的情怀在手机充斥的社会中已经荡然无存了。D . 古人“乘兴而行,兴尽而返”的生活情形与文中夜深人静之际想给别人打电话而最终没有拨出的情形是一致的。3. (25分) (2017温州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桑吉此时正站在望得见小学校、望得见小学校操场和红旗的山丘上,对着水汽芬芳的空气,学着老师的口吻:“桑吉!”然后,他笑起来:“对不起,老师,桑吉逃学了!”此时,桑吉越过了丘冈,往南边的山坡下去几步,山坡下朝阳处的小学校和乡镇上那些房屋就
9、从他眼前消失了。他开始顺着山坡向下奔跑。他奔跑,像草原上的很多孩子一样,并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奔跑,而是为了让柔软的风扑面而来,为了让自己像一只活力四射的小野兽一样跑得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春天里,草坡在脚底下已经变得松软了,有弹性了。很像是地震后,他们转移到省城去借读时,那所学校里的塑胶跑道。脚下出现了一道半米多高的土坎,桑吉轻松地跳下去了。那道坎是牦牛们磨角时挑出来的。他跳过一丛丛只有光秃秃的坚硬枝干的雪层杜鹃,再过几天,它们就会绽放新芽,再有一个月,它们就会开出细密的紫色花朵。挨着杜鹃花丛是一小片残雪,他听见那片残雪的硬壳在脚下破碎了。然后,天空在眼前旋转,那是他在雪上滑倒了。他仰身倒下,听
10、到身体内部的东西震荡的声音。他笑了起来,学着同学们的声音,说:“老师,桑吉逃学了。”老师不相信。桑吉是最爱学习的学生,桑吉还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老师说:“他是不是病了?”“老师,桑吉听说学校今年不放虫草假,就偷跑回家了。”本来,草原上的学校,每年五月都是要放虫草假的。挖虫草的季节,是草原上的人们每年收获最丰厚的季节。按惯例,学校都要放两周的虫草假,让学生们回家去帮忙。如今,退牧还草了,保护生态了,搬到定居点的牧民们没那么多地方放牧了。一家人的柴米油盐钱、向寺院作供养的钱、添置新衣裳和新家具的钱、供长大的孩子到远方上学的钱、看病的钱,都指望着这短暂的虫草季了。桑吉的姐姐在省城上中学。父亲和母亲都怨
11、姐姐把太多的钱花在打扮上了。而桑吉在城里的学校借读过,他知道,姐姐那些花费都是必需的。她要穿裙子,还要穿裤子。穿裙子和穿裤子还要搭配不同的鞋,皮的鞋、布的鞋、塑料的鞋。桑吉说:“今年虫草假的时候,我要挣两千元。一千元寄给姐姐,一千元给奶奶看医生!”所以,他就打定主意逃学了。奔跑中,他重重地摔倒在一摊残雪上,仰身倒地时,胸腔中的器官都振荡了,脑子就像篮球架上的钢圈被敲击过后一样,嗡嗡作响。桑吉庆幸的是,他没有咬着自己的舌头。然后,他侧过身,让脸贴着冰凉的雪,这样能让痛楚和脑子里嗡嗡的蜂鸣声平复下来。这时,他看见了这一年的第一只虫草!桑吉一直匍匐在草地上,他的一双膝盖很快就被苏醒的冻土打湿了。他的
12、眼睛为了寻找这短而细小的虫草芽都流出了泪水。一些把巢筑在枯草窠下的云雀被他惊飞起来,不高兴地在他头顶上忽上忽下,喳喳叫唤。和其他飞鸟比起来,云雀飞翔的姿态有些可笑。直上直下,像是一块石子、一团泥巴,被抛起又落下,落下又抛起。桑吉站起身,双臂向后,像翅膀一样张开。他用这种姿势冲下了山坡。他做盘旋的姿态,他做俯冲的姿态。他这样子的意思是对着向他发出抗议声的云雀说,为什么不用这样漂亮的姿态飞翔?云雀不理会他,又落回到草窠中,蓬松着羽毛,吸收太阳的暖意。在这些云雀看来,这个小野兽一样的孩子同样也是可笑的,他做着飞翔的姿态,却永远只能在地上吃力地奔跑,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像一只笨拙的旱獭。(节选自阿来三
13、只虫草,有删改)(1) 文章第段的描写,表现了桑吉怎样的心理?(2) 赏析下面画线的句子。他奔跑,像草原上的很多孩子一样,并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奔跑,而是为了让柔软的风扑面而来,为了让自己像一只活力四射的小野兽一样跑得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她要穿裙子,还要穿裤子。穿裙子和穿裤子还要搭配不同的鞋,皮的鞋、布的鞋、塑料的鞋。(3) 分析小说第段的作用。(4) 有人认为,描写云雀的文字是小说的赘笔。谈谈你的看法。(5) 联系全文,探究小说的主旨。4. (18分) (2017高二下揭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许渊冲:在功利与道德境界之间(一)8月22日,外文局礼堂,中国翻译协会为获得国际翻译家
14、联盟“北极光奖”的他举行了盛大的授奖仪式。这一天,他或许等待了一辈子。作为和傅雷、钱锺书同时代的资深翻译家,许渊冲已经出版了120多本译作和翻译理论,涵盖中英、英中、中法、法中4种类型。“精通这3种语言,能够互译,而且有作品出版。能做到这点的,全世界绝无第二个。”这是他平生最为得意、屡屡自夸的一点。他翻译楚辞 诗经西游记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等经典,被誉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典籍翻译历史上的丰碑”。(二)授奖一周之后,记者前往他在北大的家中拜访。他兴奋地拿起手中的李尔王英译中手稿:“朱生豪和卞之琳的译本有他们的优势,但他们翻的没有玩笑味儿,而且卞之琳太强调对等。比如这句那篱雀养大了杜鹃鸟,自
15、己的头也给它吃掉我翻成麻雀喂大了小鸟,小鸟要咬它的头。李尔王养大了女儿,现在女儿却要来对付他。只有翻出小鸟才能表达这个意思啊!”多年来,他是翻译界的“少数派”。他的“过度”意译风格长期不被人接受,甚至被斥为“乱译”;倡导译诗要押韵,也和国内多年流行的分行散文诗译背道而驰。率性、张扬的个性,也让他在崇尚低调的翻译圈子里“独树一帜”。他在自传追忆逝水年华中大方罗列出国内外对他的各种赞誉;在散文自选集里称“三美”“三化”理论达到了西方对等论无法达到的高度。即便是翻译界的泰斗傅雷,他也认为并非不可逾越:“可以拿我的约翰克里斯托夫和他的比,整本水准绝对高过他。你随便摘十段出来,我不怕。”(三)他在回忆录
16、中不吝笔墨地描述母校西南联大。外文老师叶公超讲生活的目的时,先要学生朗读。学生念得太慢,他就冷嘲热讽,叫人哭笑不得。许渊冲在别人念时没听,只顾准备下面一段,所以念得非常流利,满以为不会挨骂了。不料叶公超却问:“你读得这么快干什么?你说生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就批评我只重形式,不重内容,这对我是一个很好的教训。”许渊冲诚恳地自省。1978年初的诗歌译坛仍然是分行散文一统天下。许渊冲把毛泽东诗词的译文和译论一同寄给朱光潜请教,后者在信中说:“意美、音美和形美确实是作诗和译诗所应遵循的。”这给了他很大的鼓舞。为了诗词翻译中的问题,他曾屡次写信向钱锺书请教。后者都不吝回复点拨。钱锺书回信第一句,就
17、把汉诗西译称为“壮举盛世”,给了许渊冲无穷的动力。但钱把传真看得重于求美,认为翻译不是创作,这和许渊冲的意见不同。(四)夫人照君说,吃完早饭,他就开始翻莎士比亚全集,晚饭散步回来以后就“来劲”了,继续翻译,直到深夜。“有时他会半夜里坐起,打开电灯,把梦里想到的东西写下,生怕第二天忘记了。”“我现在也不用功啊,一天才1000字,只是觉得有趣才干。”许渊冲轻描淡写地说。他心里时刻怀揣着“赶英超美”、希望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明主流的焦虑。他认为:“若中国人的英法文居然可以和英法作家比美,这也可以长自己的志气,灭他人的威风了。”他一直铭记老师冯友兰提出的“四重境界”:“我现在,应该是在功利境界到道德境界
18、之间吧。什么时候,道德境界变成自然,那就是天地境界了。可是,世间有几人能做到?”(节选自南方人物周刊2014年9月)相关链接: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他所做的事,对于他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就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这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摘自冯友兰人生的境界)(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19、,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许渊冲获得国际翻译家联盟颁发的“北极光奖”,虽然让他等了几乎一辈子,但说明翻译界终于认可了他那“意译”的风格。B . 许渊冲认为卞之琳李尔王的译稿太强调尊重原作,缺乏“玩笑味儿”,不能更准确的体现原作的味道,不如自己的译文。C . 许渊冲用当时盛行的分行散文形式翻译了毛泽东的诗词,然后寄给翻译家朱光潜请教,得到朱先生“意美、音美、形美”的赞誉。D . 许渊冲屡次向钱锺书请教汉诗西译的问题,钱锺书称他这种翻译是“壮举盛世”,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让许渊冲大受鼓舞。E . 勤奋、天赋、率性、敢于独树一帜,不怕长期做少数派,耐得住寂寞,加上经常得到师友的指点、帮助,因此许渊
20、冲获得了成功。(2) 对“这一天,他或许等待了一辈子”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3) 文中为什么要摘引许渊冲在回忆录中关于西南联大的描述?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 许渊冲认为自己现在“应该是在功利境界到道德境界之间”。请联系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5. (11分) (2017高二上葫芦岛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陈规,字正叔,绛州稷山人。明昌五年词赋进士,南渡为监察御史。贞祐三年十一月,上章言:“警巡使冯祥进由刀笔 , 无他才能,第以惨刻督责为事。由是升职,恐长残虐之风,乞黜退以励余者。”诏即罢祥职。四年七月,上章,上览书不悦,诏付尚书省诘之。宰执恶其
21、纷更诸事,谓所言多不当,于是规惶惧待罪。诏谕曰:“朕始以规有放归山林之语,故令诘之,乃辞以不职忌讳,意谓朕恶其言而怒也。朕初无意加罪,其令御史台谕之。”寻出为徐州帅府经历官。正大四年十月,规与右拾遗李大节上章,劾同判大睦亲事撒合辇谄佞,招权纳贿及不公事,由是撒合辇竟出为中京留守,朝廷快之。初,宣宗尝召文绣署令王寿孙作大红半身绣衣,且戒以勿令陈规知。及成,进,召寿孙问曰曾令陈规辈知否寿孙顿首言臣侍禁庭凡宫省大小事不敢为外人言况亲被圣训乎。上因叹曰:“陈规若知,必以华饰谏我,我实畏其言。”盖规言事不假借,朝望甚重,凡宫中举事,上必曰:“恐陈规有言。”一时近巨切议,惟畏陈正叔耳,挺然一时直士也。后出
22、为中京副留守,未赴,卒,士论惜之。规博学能文,诗亦有律度。为人刚毅质实有古人风,笃于学问,至老不废。浑源刘从益见其所上八事,叹曰:“宰相材也。”每与人论及时事辄愤惋,盖伤其言之不行也。南渡后,谏官称许古、陈规,而规不以讦直自名,尤见重云。死之日,家无一金,知友为葬之。(节选自金史陈规传)(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召寿孙问曰/曾令陈规辈知否/寿孙顿首言/臣侍禁庭/凡宫省大小事不敢为外人/言况亲被圣训乎B . 召寿孙问曰/曾令陈规翠知否/寿孙顿首/言臣侍禁庭/凡宫省大小事不敢为外人言/况亲被圣训乎C . 召寿孙问曰/曾令陈规辈知否/寿孙顿首言/臣侍禁庭/凡宫
23、省大小事不敢为外人言/况亲被圣训乎D . 召寿孙问/曰曾令陈规辈知否/寿孙顿首言/臣侍禁庭/凡宫省大小事不敢为外人言况/亲被圣训乎(2)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尚书省”,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的最高权力机构之一。B . “刀笔”,即刀笔吏,即掌管文案的官更,也指为打官司的人写诉状的人。C . “御史”,主要负责监督、弹劾各级官员,肃正纲纪;御史台是御史们的居住地。D . “右拾遗”,唐代谏官名,武则天时置,分属门下、中书两省,其职掌和左、右补阙相同。北宋
24、时改为左、右正言,后随设随罢。(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陈规为人正直,敢于动真碰硬。曾经多次向朝廷检具别的官员,使冯样、撒合辇等人分别受到相应的惩处。B . 陈规学识广博,才气过人,节俭平实,死去的时候竟然无钱安葬,最后还是知己和友人出面料理丧事,安葬了他。C . 陈规一向坚持原则,个人清正,让人信服,在朝廷内外具有很高的声望,对于他的去世,很多人感到悲伤惋借。D . 陈规作风正派,从不徇私惜,很多人都因此记恨他,皇上也对他极为不满,曾经降罪于他,后来干脆把他流放。(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宰执恶其纷更诸事,谓所言多不当。于是,规惶惧
25、待罪。盖规言事不假借,朝望甚重,凡宫中举事,上必曰:“恐陈规有言。”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6. (8分) (2017高二下莆田期中)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水调歌头送杨民瞻辛弃疾日月如磨蚁,万事且浮休。君看檐外江水,滚滚自东流。风雨瓢泉夜半,花草雪楼春到,老子已菟裘。岁晚问无恙,归计橘千头。梦连环,歌弹铗 , 赋登楼。黄鸡白酒,君去村社一番秋。长剑倚天谁问,夷甫诸人堪笑,西北有神州。此事君自了,千古一扁舟。【注】 作此词时稼轩闲居带湖雪楼。菟裘:古地名,在今山东境内。后世因称士大夫告老退隐的处所为“菟裘”。战国时,齐国孟尝君门下的食客冯谖因为不受重用,就弹铗作歌,表示不满。铗,佩剑。夷
26、甫:西晋末宰相王衍,此人喜空谈,不管国事,弄得国家破败。这里暗指南宋当权者尚空谈,不图恢复。(1)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第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宇宙像磨盘,日月像磨盘上的蚂蚁,日夜不停地随磨盘转动。这里指时光周而复始。B . 第二句“浮休”一词化用庄子刻意中的“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这句指万事万物不断地产生和消亡。C . “归计橘千头”,化用三国时期李衡种橘治产的典故,与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中“求田问舍”典故表达的意思相同。D . 下阕第一句“环”与“还”谐音,故以“连环”喻还家。“赋登楼”的“登楼”指王粲的登楼赋,这里借指作诗填词怀念家乡。E . 这首词词人借送别
27、友人的题目抒写自己对个人身世和国家大事的感慨,别开一家,情感真切,豪迈旷达,心系天下。(2) 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五、 默写 (共1题;共8分)7. (8分) (2017高二上苏州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_,此亦飞之至也。(逍遥游) (2) _,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 (3)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_。(长亭送别) (4)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_,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记念刘和珍君) (5) 诗三百篇,_。(报任安书) (6)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_,尽是他乡之客。(滕王阁序) (7)
28、_,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8) _,砯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 六、 语言运用 (共2题;共4分)8.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季羡林先生一生光明磊落、胸无城府 , 始终都保持天真纯朴的本性,不求名,不为利,不媚上,不畏权,即使处在政治漩涡中,也丝毫没有改变。B . 全球经济的持续恶化,迫使印度等国连续加息,显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中国真能置之度外、安然不动吗?C . 叙利亚局势急剧恶化: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之间流血冲突不止,外部力量也正紧锣密鼓地向反对派提供武器装备。独裁统治被推翻的可能性正在加大。D . 吴羽先生指导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9. (2分) (2016高一上山西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我看见张媛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B .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C . 高铁运行了大约40分钟左右,我们“被”破例允许到驾驶室参观。D . 人们如果连看四个小时电视,就会感到疲劳。七、 语言表达 (共2题;共9分)10. (3分) 仔细揣摩下面文字内容和句式,补写出空缺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企业财务外包服务合同助力乡村振兴
- 2025版VOC在线治理与智能化运维服务合同
- 2025版科技园区办公场地租赁合同范本
- 2025版餐饮行业供应链优化顾问服务合同
- 2025年度餐饮企业菜品配方保护保密合同
- 二零二五版别墅租赁合同模板(含装修条款)
- 二零二五年360借条合同多反欺诈保障协议
- 2025年度防盗门市场拓展与品牌推广合同
- 二零二五年全国LNG市场供应保障合同模板
- 2025版办公室改造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合同
- (完整版)常见肿瘤AJCC分期手册第八版(中文版)
- 哔哩哔哩认证公函
- 托玛琳养生碗gg课件
- 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 行政后勤人员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卡
- 消化系统炎症性肠病labc
- DB52∕T 1480-2019 GLW-8430连栋塑料薄膜温室通用技术规范
- 医院核心制度题库(有答案)已修整(共48页)
- 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全面讲解
- 第9分册并联电容器组运维细则(国网上海)
- PL7串口连接PLC教程-文档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