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A卷_第1页
河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A卷_第2页
河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A卷_第3页
河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A卷_第4页
河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北京时间8月10日凌晨2时,伦敦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决赛展开角逐,卫冕冠军陈若琳不孚众望 , 以绝对优势夺冠。B . 目前我国经济趋稳的基础尚不牢固,一些不确定因素还可能带新的冲击,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不可等闲视之。C . 1月19日下午,刚从青岛到北京的96岁刘锡禧大爷握着客运组长张润秋的手连连道谢,感谢她对自己的热情帮助和具体而微的照顾。D . 很多人听到个税起征点调整为3500元消息的第一反应是欢呼雀跃,一

2、片哗然 , 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2.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随着广州亚运会的开幕,“亚运”已经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广州市民口头语,可见,人们纷纷以不同方式关注“亚运”。B . 由于气温降低、湿度上升、能见度下降,使日全食对交通运输、通讯安全、社会治安等带来一定影响,可能在部分人群中造成心理恐慌。C . 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存在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降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D . 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3. (2分) (2017高二上宁城期末) 填入下列文段空白处的词

3、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形势严峻,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_有多方面的原因,_根本原因在于部分企业和个人法律意识淡薄,有些政府官员环保责任意识不强。_要尽快扭转这种局面,_通过切实施行相关法律规定,进一步完善环保责任制,_能实现。A既然那么所以只有才B固然但是因此只有才C即使然而所以所以就D如果那么因此只要就A . AB . BC . CD . D4. (2分) (2016高三上扬州期中) 下列诗句与“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意境最为相似的是( )A . 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B .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C .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D . 池塘生春

4、草,园柳变鸣禽。5.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典美学讲和谐。_,可高度概括为阴阳统一,刚柔统一。_,而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统一。_,所以又称之为“中和”,_。_,孔子观东流之水,喟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种和谐由于做到恰到好处“中”,恰当之谓也和谐不是同一重复,而是众多因素对立的统一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天人合一之美这种统一不强调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整体之间的统一A . B . C . D . 6. (2分)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夺:耽误B .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用来的C

5、 .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景:通“影”,树影D . 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7. (2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词人。与苏轼生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B . 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C . 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D . 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法,旨意朦胧,须读

6、者去体味。8. (2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伍尔芙,英国女作家、批评家,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B . 加西亚马尔克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C . 桥边的老人在桥边分别是德国伯尔、美国海明威的作品。这两位作家均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D . 娜塔莎节选自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9.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期末) 一位老年妇女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根据其内容张贴正确的一项(

7、 ) 我欲招魂,四五日苦雨凄风,问归何处?情怜犹子,数十年嘉言懿范,痛想生平梦断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获选昔乘龙犹记东床惭坦腹,游仙今驾鹤那堪北堂仰遗容A . 挽伯母 挽岳母 挽母B . 挽伯母 挽母 挽岳母C . 挽母 挽伯母 挽岳母D . 挽岳母 挽母 挽伯母10. (2分)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一项 ( ) A . 宝玉挨打之后,黛玉哭得哽咽难言。宝玉心里记挂,叫晴雯去探望黛玉。晴雯要求找个事由,宝玉就拿了两条旧帕叫送去。黛玉见了旧帕,体察出手帕的深意,神魂驰荡,不顾嫌疑避讳等事,研墨蘸笔,在帕上题写了三首诗。(红楼梦)B . 诸葛亮五出祁山,因刘禅

8、突然让他退兵,故采用添灶减兵之法,每日退军,司马懿害怕孔明其中有诈,不敢追赶,孔明不折一人一兵,胜利退兵回到汉中。(三国演义)C . 探春有倡办诗社之意,于是宝玉和众姐妹聚在秋爽斋商量起社。大家起了别号,推李纨为社长,当日探春做东在秋爽斋先开一社。时值贾芸给宝玉送来两盆白海棠,便以此为题作诗。李纨评论以宝钗为第一,黛玉为第二。(红楼梦)D . 小爱斯梅拉达被抱走时带走了一只小鞋子,留下一只在房间里,后来爱斯梅拉达在“老鼠洞”里看到隐修女珍藏的小鞋,赶紧将自己香囊里的鞋子拿出来比对,发现两只鞋子的形状和颜色完全一样,分别多年的母女才由此相认。(巴黎圣母院)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1

9、1. (11分) (2015高二上深圳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姚文然,字弱侯,江南桐城人。明崇祯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顺治三年,以安庆巡抚李犹龙荐,授国史院庶吉士。五年,改礼科给事中。六年,疏请“敕抚、按、道恩诏,清理刑狱,勿任有司稽玩。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又请重定会试下第举人选用例,以广任使。又请敕各省督抚,勿滥委私人署州县官。诸疏皆下部议行。寻转工科。八年,世祖亲政,疏请令都察院甄别各省巡按,下部院会议,以六等考核,黜陟有差。是岁,江南、浙江被水,文然请灾地漕米改折,视灾重轻定折多寡。既,又言:“折漕例新定,民未周知。官吏或折外重徵耗银,或先已征米而又收折

10、,或折重运轻,其弊不一。请敕漕臣密察严劾。”上并采纳。十年,疏言大臣得罪不当锁禁,得旨允行。迁兵科都给事中,乞归养。康熙五年,起补户科给事中。九年,考满内升,命以正四品顶带食俸任事。故事,给事中内升,还籍候补。留任自文然始。文然与魏象枢,皆以给事中敢言,负清望,号“姚魏”。十年,两江总督麻勒吉坐事逮,诣京师,仍用锁系例。文然复上疏论之,上谕:“自后命官赴质,概免锁系,著为令。”寻迁副都御史,再迁刑部侍郎。十二年,调兵部督捕侍郎。京口副都统张所养,劾将军柯永蓁徇私纵恣,令文然往按,永蓁坐罢。迁左都御史。十三年,疏言:“福建耿精忠、广西孙延龄皆叛应吴三桂,中间阻隔,赖有广东。精忠将士旧驻其地,熟习

11、山川形势,倘与延龄合谋相犄角,则广东势危。江西境与福建、广东接,倘侵据赣州南安,驿道中断,饷阻邮梗,宜驻重兵通声援。”上嘉纳之。陕西提督王辅臣叛,河南巡抚佟凤彩引疾,上已许之。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文然屡有论列,尤推本君身,请节慎起居。孝诚皇后崩,权攒巩华城,上数临视,文然密疏谏,且引唐太宗作台望昭陵,用魏徵谏毁台事相拟,上亦受之,不怫也。十五年,授刑部尚书。时方更定条例,文然曰:“刃杀人一时,例杀人万世,可无慎乎?”乃推明律意,钩稽揅讨,必剂於宽平,决狱有所平反,归辄色喜。尝疑狱有枉,争之不得,退,长跪自责。又以明季用刑惨酷,奏除廷杖及镇抚司诸非刑。十七年

12、,卒,赐祭葬,谥端恪。(选自清史稿)(1) 下列对原文画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 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B . 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C . 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事/上为留凤彩D . 文然言/河南近陕西/流言方甚凤彩/得民心宜令力疾视/上为留凤彩(2) 下列对加横线实词和原文有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清理刑狱狱:监狱B . 以给事中敢言负清望 负:享有C . “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级考试。D . “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3) 下列对原文

13、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姚文然直言敢谏。他上疏请求朝廷清理刑狱,请求重定会试时落第举人的选用标准,用六个等次考核各省巡抚,大臣获罪不应用枷锁等,多被皇帝采纳。B . 姚文然关爱百姓。江南、浙江遭遇水灾时,他请求根据灾情的轻重将漕米赋税削减并折换成银两,以减轻灾区负担。审查案件有所平反,他就面带喜色;如果有冤案,他就争辩,不得时就很自责。C . 姚文然重视法律。当朝廷要更定条例时,他认为条例能杀人,万世应慎而又慎,务求刑律宽平,以明末酷刑为戒,上奏废除廷杖。D . 姚文然通晓军务,在任兵部督捕侍郎期间,查究柯永蓁徇私纵恣案件,上奏耿精忠和孙延龄合谋,将危及广东,应在江

14、西驻扎重兵对广东予以声援。(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条赦之外,有可矜疑原宥者,许专疏上陈。又以明季用刑惨酷,奏除廷杖及镇抚司诸非刑。12. (12分) (2018无锡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各题。其体源出于国风。陆机所拟十二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其外“去者日以疏”四十五首,虽多哀怨,颇为总杂。旧疑是建安中曹、王所制。“客从远方来”,“橘柚垂华实”,亦为惊绝矣!人代冥灭,而清音独远,悲夫!(节选自钟嵘诗品古诗)(1)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2) 文中的曹、王二人分别指_、_。 (3) 这段材料中,钟嵘是从哪些方面来品评古诗的?请简要概

15、括。 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3. (7分) (2019高二上玉溪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帐夜(清)吴兆骞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注】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连山:就着山势。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1) 下列对这首清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虚实结合,写落月的寒光斜照着自己所住的穹帐,自己仍旧身在天涯塞北,寄托无限深情。B . 颔联接着进一步写塞外的景色

16、和自己的感触。边草变白大雪飘飞,自己却只能夜夜一直面对黄榆,静听胡笳悲声。C . 当南国驿使几度来到塞北时,家中妻子给他捎来了几件衣物。可是北国五月了仍是连续不断地风云变幻、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D . 尾联作者感叹有了春衣也毫无用处一个“空”字,既道出了诗人对妻子白费一番心意的疼惜,又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繁花盛开之景的期盼。(2)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给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14. (6分) (2016高三上宜昌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离骚中作者表明自己即使

17、被肢解,受惩罚也不改变志向的句子是:_,_。过零丁洋中以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的诗句是:_,_。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15. (12分) (2019高一下思南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有多重要孙道荣汽车进入了山区,山路崎岖不平,颠得人五脏六腑都要翻腾出来。车上只有十几个乘客,坐在后几排的乘客,因为颠得吃不消,都挪到了前排。他却主动移到了最后一排,五个座位连在一起,正好可以躺下。他太需要休息了。这段日子,工作丢了,谈了好几年的女朋友也吹了,整个人完全处在心灰意懒中,连续十几天吃不下睡不着,他觉得自己走到了人生的绝境,自己是那么渺小,存不存在都不重要。此行,他

18、想回老家看看父母,年迈的双亲培养出他这个大学生很不容易。他决定在了断自己之前,再看一眼可怜的双亲。汽车颠簸着前进,乘客都昏昏欲睡。他也恍恍惚惚进入梦乡。突然,在一阵剧烈的撞击后,汽车猛地停了下来。所有的乘客,都被惊醒了,有人头撞在了前排椅子扶手上,有人被震碎的窗玻璃割伤,有人被抛出了座位,躺在后排的他,也被高高地弹起,又重重地摔了下来出车祸了!车厢里,立即爆发出一片惊叫声、哭喊声。一片混乱之后,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都有不同程度的撞伤,但看来都无大碍。大家稍稍松了口气,探头窗外,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一看,让他们惊出一身冷汗:车子悬在路边的半空中,晃晃悠悠,而下面,是一个峡谷!大家这

19、才发现,车头车尾不在一个水平面!车头向下,尾巴翘起。车内再次爆发出绝望的哭喊声,混乱之中,倾斜的汽车剧烈地摇晃,随时都可能坠落。他看看身边,最后一排只有他一个人。窗户开着,他轻轻移到窗前,看看外面。还好,还有近半个车身挂在路牙上,只要从窗户跳出去,他就获救了,安全了。他站起来,探身准备往外跳,可是,因为他的移动,车厢猛烈地颤动了一下。他突然意识到,如果自己跳下去,整个汽车可能因为重心失衡而坠落。前面的乘客发出惊呼:你不能跳,不然我们可就都完了!是的,他不能只顾自己跳出去,那将置一车人于死地。可是,如果不马上跳出去,汽车可能随时坠落,那自己将与大家同归于尽。他不怕死,他这次回乡,就已经做好了死的

20、打算,只是没想到会是这种死法。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他冷静地判断了一下形势。中学时,他的物理成绩就很好,他知道,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车头和车尾重量的稍稍改变,都可能使平衡打破,而致车毁人亡。其他乘客都在汽车的前半部分,车尾只有他一人,他是这个平衡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他这一生,从来也没有这么重要过!现在,唯一可行的自救办法是,他保持不动,维持这个平衡,让前面的乘客,慢慢往后移,再从窗户逃出险境。他对大家说,我不动,你们一个一个从前面挪过来。千万不能挤,不要慌张,一个一个来!在他的指挥下,离他最近的一位乘客,一点一点,向车尾爬过来。汽车轻轻摇晃着,每一次抖动,都揪着大家的心。第一位乘客,成功地移到他身

21、边,从窗户跳了出去。又一位乘客,爬了过来。十几位乘客都获救了。受伤的司机,也从驾驶室爬了出来。他最后一个从窗户跳了出来。汽车晃了晃,没有坠落。惊魂未定的乘客们,都安全获救了。看着摇摇欲坠的客车,大家的脸上,流露出劫后余生的欣慰。等大家定下神来,才想起坐在最后一排的那个小伙子。如果没有他的沉着和勇敢,不敢想象,会是怎样不堪的后果。大家四处找他,要向他表达谢意,却没有找到。他已经悄悄走了。他的家就在离此地只有几公里的山坳里,上中学时,为了省路费,他就常常一个人从这条山路步行回家。十年前,也是从这条山路,他走出了大山,他是他们山寨里出的第一个大学生,他曾经令多少人为之自豪啊。而眼前的挫败,相比以前,

22、是多么微不足道。而他也终于明白: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很重要,即使是一粒微尘。落日的余晖洒满山林。他拐进一条小路,这样可以早一点到家。归巢的鸟儿们,成群结队,从头顶掠过。他要从这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第一段对山路崎岖难走的描述为下文车祸的发生埋下伏笔;车上其他乘客都挪到了前排则为后文车祸发生后车内的惊险状况做了铺垫。B . 车祸是小说情节上的一个转折,同时也是主人公人生的转折点。经历车祸后,他认识到先前挫折的微不足道,也重新发现了自己的价值。C . 小说中人物的行动、心理等描写除了刻画人物形象,也有推动情节发展的

23、作用,并使作品更具真实而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D . 文中“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体现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如果不及时跳窗逃生,自己会有性命之忧;如果跳出去,整车人将失去生还的机会。(2) 小说标题“你有多重要”有哪些含义与作用?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 小说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16. (6分) (2017高三上昆明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

24、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惘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

25、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 实作简单的描摹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思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

26、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庄子的美学理想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达之美,其中的逍遥游秋水等篇都表现出壮美的气势,但在对美的形态作论述的时候,它却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的美,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一致性。崇尚自然、平淡、朴素、简约,本来是老庄美学思想的精髓,但在先秦时期,其他派别的许多思想家也加入了对华丽之美的尖锐批评,这就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墨家从下层人民的立场出发,提出“非乐”的主张,曰:“为乐非也。”法家对华丽之美的批评态度更加尖锐,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为了掩盖丑的本质:“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

27、装饰,而且还同老子、庄子、墨子一样,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而且,儒家美学思想中本来就包含着“节用”的观念和“辞达而已矣”的主张。这样,不但是儒与道,而且又加上了墨与法,这四家的美学思想在朴素、自然、平淡、简约、使用这诸多方面形成了合流,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华丽之美也就成为众矢之的了。(节选自华夏文明,有删节)(1) 下面有关“朴素为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B .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因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

28、人们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C . 朴素为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美的最高形态,其对美的鉴赏和崇尚在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D . 艺术创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是老子的政治理想、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2) 下列表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这一美学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的一面。B . 尚书五子之歌中旗帜鲜明地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的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

29、因。C . 老子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治国原则,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强调美丽的色彩不仅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更是对人心理的一种摧残。D . 法家认为文饰的目的就是掩盖丑的本质,不但把绚烂华丽作为“丑”的外表装饰,而且还把追求华丽之美同国运、民心联系起来。(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在美与真的关系问题上,他提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主张。B . 庄子在 对美的形态作论述时,更多地强调朴素、自然、平淡之美,但从整体上看是追求宏达之美的,这使他与老子的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

30、C . 传统美学观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它就将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D . 在先秦时期,儒道墨法等思想家在美学思想上达成的共识很容易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美学思想传统,更强化了朴素为美在中国美学传统中的地位。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7. (5分) (2018高一上白城期中)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们常想拥抱一下自己的亲人,但总是等适当的时机。我们常想写封信给最要好的朋友,表达一下浓郁的情谊,但总是告诉自己不急。我们常想完成自己的一项创意,但总是说“找机会”。我们常想很多美妙的想法就这样被搁置了。其实每天早上我们睁开眼睛时,都要告诉自己这

31、是特别的一天,是多么可贵的一天,要做的事就从现在开始。请以“就从现在开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得抄袭。七、 名著导读 (共3题;共15分)18. (2分) (2016高一上福建期中) 下列有关文史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B . 现在人们用“而立”指三十岁,“不惑”指四十岁,“知命”指五十岁,“耳顺”指六十岁。C . 词是起于唐盛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是诗歌的一种变体,可以配乐歌唱,又叫诗余、长短句。词大致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