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单元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单元第二十课社会生活的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轮船、列车、电报、照片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经过2、申报、了解商务印刷馆变得辫子、服装变得容易、换称呼的过程诊断补偿1.()签订后,外国人陆续在中国开设工厂,开采矿山,掠夺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资源。2、清末冠军张议提出()的口号,成立了()等一系列企业,发展了中国的民族工业。3.()内,帝国主义被战争追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中国民族工业进入了()4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三个山的缝隙间寻求生存。 图的发展总体落后,从行业来看,主要从集中在()的地区来看,上海、武汉等大城市比较发达。 广阔的内地确实非常脆弱。预习向导仔细

2、阅读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片和电影等出现在中国2、申报、了解商务印刷馆3 .了解社会习俗的变化新知识指导学看看第一张图中的火柴,以前有几个老人把它叫做洋火。 你知道为什么吗?看第二张图,你知道上面的照片是谁吗? 你知道他的事迹吗?我们在这门课上一起学习。符合标准的测试19世纪70年代以后,首都官员和在上海的朋友和亲属及时联系的最便利的手段是()a .写信b .拍有线电报c .发无线电报d .打长途电话2、锁定瞬间过去的历史时刻依靠近代发明()电报电影电脑照片A. B. C. D.三十九世纪末上海,大众媒体发展迅速,报纸和文化出版机构相继出现,体现了西方列强入侵后西方生活

3、方式的浸染和挑战,上海领先于大众媒体。 当时上海的报纸是()a.民报 b.中外纪闻 c.申报 d.时务报4、在近代中国,剪辫子、服装、换称呼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反映出了社会的变迁,还根据时代背景具有象征意义。 这里的“时代背景”主要指()a .洋务运动b .鸦片战争c .辛亥革命d .新中国成立5、1932年,上海女仆给北京的男主人打电话。 下一次通话符合这个时期的特征是()“大人”什么时候回来?“老师,你家的女儿病了”“老公,北京的学生一定很多吧”“老师,太太,请换上中山服”。A. B. C. D.6、近代随着国门的开放,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他们可能会看到中国人()乘返乡列车拜访朋友坐轮船留学和朋友看电影和家人看电视a.b.c.d.(1)图1的报纸创刊的年是几年?创刊地点是哪里?主要刊登什么?(2)图2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字是什么?当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