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一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对结构力学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有初步了解,了解结构计算简图的选择原则。初步了解杆件如何抽象为计算简图。掌握机动分析的有关基本概念。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1-1 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2 荷载的分类1-3 结构的计算简图1-4 支座和结点的类型1-5 结构的分类第二章 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2-1概述教学重点结构的计算简图;机动分析的有关基本概念教学难点无教学进程1-1、1-2、1-3、1-4、1-5、2-1 共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1结构力学研究的对象是杆系结构,且是弹性变形体系。因此,应注意杆件之间的联接方式
2、、受力特点以及结构力学分析时应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2结构计算简图是本章重点,应掌握结点的三种基本类型和支座的三种基本类型,以及它们的几何特征和受力特征,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作 业无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二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掌握自由度及约束的概念,了解计算自由度的求解方法。教学内容2-2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教学重点自由度及约束的概念教学难点铰结点法计算非铰接链杆体系的计算自由度教学进程2-2 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1、计算自由度求解公式刚片法:认为组成体系的基本部件为刚片 铰结点法:认为组成体系的基本部件为铰结点 2、结论(1),表明体系缺少足够的
3、约束,体系为几何可变; (2),表明体系具有成为几何不变所必需的最少约束数目,如约束布置合理,体系为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静定结构);约束布置不合理,体系为几何可变;(3),表明体系具有多余约束。如约束布置合理,体系为几何不变但有多余约束(超静定结构);约束布置不合理,体系为几何可变(有多余约束)。作 业无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三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了解瞬变体系的概念及其特征。教学内容2-3 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2-4 瞬变体系2-6 三刚片体系中虚铰在无穷远处的情况教学重点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教学难点瞬变体系教学进程2-3、2-4、
4、2-6、 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1、几何构造分析的目的:决定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2、熟练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的三个简单组成规则,其实质是三角形规律。3、注意区分瞬变体系与常变体系。作 业无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四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熟练掌握机动分析方法,了解几何构造与静定性的关系。教学内容2-5 机动分析示例2-7 几何构造与静定性的关系教学重点几何不变体系基本组成规则的应用教学难点基本刚片的选择教学进程2-5、2-7 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1、 三个规则的实质是三角形规律,了解这三个规律并不难,重要的是要能够熟练地去运用它来
5、依次地分析各种复杂的杆件体系,这是本章的重点。2、掌握体系的几何组成与静力特性之间的关系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静定结构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超静定结构几何可变(包括瞬变、常变)不能用作结构作 业22、3、4、7、8、9、11、18、19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五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熟练掌握单跨静定梁内力求解和内力图的绘制。教学内容第三章 静定梁与静定刚架3-1 单跨静定梁教学重点简易法区段叠加法教学难点简易法、区段叠加法作弯矩图教学进程3-1 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1、熟练掌握、的计算是掌握结构力学的重要基本功。=截面一侧所有外力沿截面法线方向投影的代数和。箭
6、头离开截面取正号,反之取负号。=截面一侧所有外力沿截面方向投影的代数和。绕截面顺时针转的取正号,反之取负号。=截面一侧所有外力(包括力偶)对截面形心的力矩代数和。使下侧纤维受拉为正,反之取负号。2、熟练掌握单跨静定梁内力图的绘制方法,为其它多跨静定梁及刚架的学习奠定基础。作 业31、2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六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掌握多跨静定梁内力图的绘制。教学内容3-2 多跨静定梁教学重点反力求解顺序弯矩图的绘制教学难点弯矩图的绘制教学进程3-2 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1、多跨静定梁的构造特征:具有基本部分与附属部分。2、为避免解联立方程,多跨静定梁
7、反力求解顺序为:先附属部分,后基本部分。3、多跨静定梁内力图的绘制方法与单跨静定梁内力图的绘制方法相同。4、掌握已知弯矩图作剪力图的方法。(1)、图为直线时利用求,当从基线顺时针转锐角至图直线时,为正,反之为负。(2)、图为抛物线时利用该段梁的平衡条件求两端的。作 业3-8、10、11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七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掌握多跨静定梁内力图的绘制。教学内容3-2 多跨静定梁(续)3-3 静定平面刚架教学重点静定平面刚架弯矩图的绘制教学难点静定平面刚架弯矩图的绘制教学进程3-2(续)、3-3 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1、刚架是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结构
8、形式,其内力求解及内力图绘制是本章重点。针对不同的刚架类型选择反力的求解顺序和正确求解反力是内力计算的基础,特别注意主从刚架和三铰刚架反力的计算。2、刚架内力图的绘制方法与单跨静定梁内力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但应注意针对刚架内力图的一些规定,并掌握弯矩受拉侧的正确判断。3、将区段叠加法熟练应用在刚架弯矩图绘制中。作 业313、14、15、17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八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熟练掌握静定平面刚架内力图的绘制。教学内容3-3 静定平面刚架(续)教学重点静定平面刚架弯矩图的绘制教学难点静定平面刚架弯矩图的绘制教学进程3-3 (续) 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9、具课后总结1、刚架内力图的绘制方法与单跨静定梁内力图的绘制方法基本相同。但应注意针对刚架内力图的一些规定,并掌握弯矩受拉侧的正确判断。2、将区段叠加法熟练应用在刚架弯矩图绘制中。3、关于刚架弯矩图的两点结论(1)、两杆汇交的刚结点,若无外力偶作用,则两杆的杆端弯矩必大小相等且同侧受拉。(2)、两杆正交的无荷载刚结点,两杆端的与互相转换。作 业319、22、24、26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九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掌握少求或不求反力绘制弯矩图。掌握静定结构的特性。了解拱与梁的区别。教学内容3-4 少求或不求反力绘制弯矩图3-5 静定结构的特性第四章 静定拱4-1 概述教学重点弯矩图的
10、绘制教学难点弯矩图的绘制教学进程3-4、3-5、4-1 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1、结构上的悬臂部分及简支部分(含两端铰结直杆承受横向荷载),弯矩图可先绘出。2、充分利用图的形状特征 3、刚结点的力矩平衡条件4、外力与杆轴线重合时不产生弯矩;外力与杆轴线平行时及外力偶产生的弯矩为常数。5、叠加法作弯矩图6、对称性的利用作 业313、15、16、22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十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掌握三铰拱的反力及内力计算方法。了解合理拱轴线的概念及确定方法。教学内容4-2 三铰拱的计算4-3 三铰拱的合理拱轴线教学重点三铰拱的计算教学难点三铰拱的计算教学进
11、程4-2、4-3 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1、曲杆和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要产生水平反力是拱区别于梁的两大特点;2、三铰拱的反力与拱轴线形状无关,只与荷载及三个铰的位置有关。而内力不但与荷载及三个铰的位置有关,还与拱轴线的具体形状有关。3、合理拱轴线(、)作 业41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十一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巩固机动分析方法与梁和刚架内力图作图方法教学内容习题课及第二、三章作业点评教学重点无教学难点无教学进程习题课 第二、三章作业点评 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教 具课后总结无作 业无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十二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1、了解理想静定桁
12、架的基本假设与受力特点2、掌握结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其计算结构所有杆的内力3、熟练判断内力零杆教学内容第五章 静定平面桁架5-1 平面桁架的计算简图5-2 结点法教学重点1、结点法2、斜杆比例关系3、判断零杆的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结点法比例关系应用时的条件,导致内力符号错误的问题教学进程5-1、5-2 共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课堂讨论教 具无课后总结1静定平面桁架计算简图的三个假定,导致与结构实际应力有区别。通过学习桁架的分类对不同桁架采用不同分析方法有初步认识2 结点法适用于计算结构所有杆的内力3掌握结点计算桁架的原理,避免将结点法比例关系应用在不同杆件中的计算错误4会充分利用
13、零杆的判定,计算结构内力作 业5-1,5-2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十三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掌握截面法基本原理,正确灵活地截取脱离体,合理运用比例关系熟练计算桁架指定杆内力教学内容第五章 静定平面桁架5-3截面法(+补充题)教学重点1、截面法基本原理2、力矩法3、投影法教学难点力矩法力矩中心的选取及内力力矩的方向问题截面划定的合理性联合桁架的计算顺利问题教学进程5-3 截面法原理,例题 共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1结点法适用于计算结构指定杆的内力2掌握力矩法投影法的本质就是力矩平衡条件和某方向的力平衡条件,与第三章的截面法无本质区别3熟练掌握截面法,能快
14、速计算指定杆内力,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4联合桁架计算顺序的关键就是看清结构的几何组成作 业5-5,5-6,5-8,5-9,5-10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十四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1、在掌握结点法和截面法基本原理基础上,结合进行桁架指定杆内力的计算2、了解梁式桁架整体受力特性及各杆轴力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第五章 静定平面桁架5-4 结点法与截面法的联合运用5-5 各式桁架比较教学重点1、如何利用K式桁架的结点受力特点建立补充方程进行内力计算2、如何利用T形结点的内力相等关系进行内力计算教学难点灵活地选择脱离体,零杆和K形结点的应用条件教学进程5-4,5-5 共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
15、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1充分利用零杆、K形结点受力特点,得到杆间内力关系,以建立补充方程2结点法与截面法的联合运用程度以会切截面得到简单的隔离体为基础,只有通过练习题目得到提升作 业5-11,5-12,5-15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十五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 教学目的介绍位移计算的目的,变形与位移,绝对位移与相对位移,线位移和角位移等等基本概念。讲述变形体的虚功原理教学内容第六章. 结构位移计算6-1概述;6-2变形体的虚功原理。教学重点变形与位移,绝对位移与相对位移,线位移和角位移等等基本概念; 变形体的虚功原理教学难点变形与位移的关系;刚体的虚功原理与变形体的虚功原理的异同。教学进
16、程6-1概述,6-2变形体的虚功原理; 共2学时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课堂讨论等教学形式。教 具常规教具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后总结注意虚功与实功的区别与两者的关系。作 业复习思考题1、2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十六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 教学目的掌握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方法教学内容第六章. 结构位移计算6-3单位荷载法; 6-4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I。教学重点单位荷载法计算静定结构位移的一般公式;在线弹性体系中,荷载作用下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实际状态与虚拟状态;位移状态与力状态;广义力与广义位移。特别是求桁架杆的角位移时的单位力偶矩的等效结
17、点力变换。教学进程6-3单位荷载法,6-4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I 共2学时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课堂讨论等教学形式。教 具常规教具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后总结注意单位荷载法中荷载的广义性与单位荷载的量纲。作 业6-2,6-4(选作)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十七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 教学目的熟悉荷载作用下的结构位移计算的各关键过程。掌握用图乘法求荷载作用下受弯体系的结构位移的方法。教学内容第六章. 结构位移计算6-4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II6-5图乘法;教学重点各类结构体系位移计算的实用公式;图乘法的三个条件;图乘法中弯矩图的合理分解教学难点图乘法中弯矩图的合理
18、分解;图乘法中杆件的合理分段;组合结构位移计算时,受弯杆和二力杆的处理。教学进程6-4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II,6-5图乘法 共2学时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课堂讨论等教学形式。教 具常规教具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后总结注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好图乘法中弯矩图的合理分解和杆件的合理分段作 业6-8,6-10,6-11,6-14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十八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 教学目的了解静定结构温度变化时的位移计算方法。教学内容第六章. 结构位移计算6-6温度变化时的位移计算教学重点温度变化时轴向变形对结构位移的贡献;温度变化时弯曲变形对结构位移的贡献。教学难点为什
19、么受弯结构体系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位移计算只需考虑弯曲变形对结构位移的贡献,而受弯结构体系在温度变化时的结构位移计算却需同时考虑轴向变形和弯曲变形对结构位移的贡献。教学进程6-6温度变化时的位移计算 共2学时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课堂讨论等教学形式。教 具常规教具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后总结注意变温虚功的正负确定问题。作 业6-16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十九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 教学目的了解静定结构支座移动时的位移计算方法。教学内容第六章. 结构位移计算6-7支座移动时的位移计算教学重点静定结构支座移动时的位移的刚体位移特性;静定结构在荷载、变温和支座移动共同
20、作用下的位移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为什么像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时的位移计算这样的几何问题,用虚功原理能转换为力与功的计算问题?教学进程6-7支座移动时的位移计算 共2学时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课堂讨论等教学形式。教 具常规教具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后总结注意综合问题的直接求解与用叠加法求解在线弹性系统中的等效性。作 业6-20,6-21,6-22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二十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 教学目的理解线弹性结构中功的互等定理及其三种特殊形式。了解空间杆系位移计算中增加的扭转变形对结构位移的贡献。教学内容第六章. 结构位移计算6-8线弹性结构的互等定理; 6-9
21、空间杆系位移简介。教学重点线弹性结构中功的互等定理的推证;位移互等定理中位移的广义性;反力互等定理中反力的广义性。教学难点位移互等定理中位移量纲的一致性和反力互等定理中反力量纲的一致性。教学进程6-8线弹性结构的互等定理,6-9空间杆系位移简介 共2学时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课堂讨论等教学形式。教 具常规教具和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后总结注意位移互等定理中位移量纲的一致性和反力互等定理中反力量纲的一致性作 业6-24,6-25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二十一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了解超静定结构的几何构造特性和静力特性,及多余联系和多余未知力的概念;初步了解求
22、解超静定结构的三个条件。掌握通过去掉多余联系来确定超静定次数的方法。教学内容第七章 力法7-1 概述7-2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教学重点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多余联系和多余未知力;超静定次数的确定。教学难点通过去掉多余联系来确定超静定次数的方法。教学进程7-1、7-2 共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通过去掉多余联系来确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注意将刚结改为铰结、将固定端改为固定铰或活动铰时,分析所去掉的多余联系和多余未知力。作 业7-1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二十二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掌握一次和多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方程建立,初步了解用力法求解一次超静定结构的过程,了解力
23、法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力法方程中各个系数和自由项的意义,初步了解系数和自由项的计算。教学内容第七章 力法7-3 力法的基本概念7-4 力法的典型方程教学重点力法方程的建立;方程及方程中的系数和自由项的物理意义。教学难点基本体系与原结构的关系;建立多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方程。教学进程7-3、7-4 共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1基本体系与原结构是等价的;力法方程的物理意义是位移协调条件。2力法典型方程的形式,方程的主系数恒大于零及副系数互等的特性。3主系数、副系数及自由项的下标对理解力法方程及方程中各项具有重要意义。4主系数、副系数与外界因素无关。作 业无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
24、第二十三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了解力法的基本步骤,掌握用力法求解荷载作用下的各种超静定结构;初步认识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与杆件刚度的关系。教学内容第七章 力法7-5 力法的计算步骤和示例教学重点建立基本体系;计算系数和自由项;用叠加法作最后弯矩图。教学难点对所建立的力法方程的物理意义的理解。教学进程7-5 共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1计算系数时,注意内力(内力图)的编号应与多余未知力的编号一致;系数或自由项的计算公式中,系数或自由项的下标应与内力(内力图)编号相对应。2超静定结构的内力与杆件刚度有关。作 业7-3,7-5,7-7,7-8,7-9结构力学A课程
25、教案(第二十四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掌握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或反对称荷载作用下,用力法简化结构的计算,并了解内力、反力和位移的对称性分布情况。教学内容第七章 力法7-6 对称性的利用(一)教学重点荷载、内力、反力及位移的正对称或反对称的概念;利用对称性的方法:选取对称的基本结构,未知力分组及荷载分组。教学难点选取对称的基本结构来分析对称结构。教学进程7-6(一) 共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1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作用下,内力、反力及位移等均是正对称的,反对称荷载作用下是反对称的。2选取对称的基本结构的实质是要选取对称和反对称的多余未知力。3荷载分组只能在某
26、些情况下才能简化计算。作 业无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二十五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掌握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或反对称荷载作用下,用力法如何简化结构的计算,并了解内力、反力和位移的对称性分布情况。教学内容第七章 力法7-6 对称性的利用(二)教学重点对称结构在正对称荷载或反对称荷载作用下,选取结构的一半来计算。教学难点取一半结构后,在对称轴截面处所加的支座类型。教学进程7-6(二) 共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取结构的一半后,应根据原结构内力、位移的对称性,在截断处加上适当的的支座,这样才能使一半结构的内力、位移等与与原结构的相同。作 业7-17,7-20,7-
27、21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二十六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掌握超静定结构位移计算时虚拟状态的选取方法;了解校核最后内力图;了解在温度变化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教学内容第七章 力法7-7 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7-8 最后内力图的校核7-9 温度变化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教学重点计算超静定结构位移,可任选一个基本结构作虚拟状态;校核位移条件;温度变化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教学难点计算超静定结构位移,可任选一个基本结构作虚拟状态;校核位移条件。教学进程7-7、7-8、7-9 共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1计算超静定结构位移,可任选一个静定的基本结构作虚拟状态,应尽可能选
28、内力计算容易,内力分布简单的基本结构。2校核超静定结构的最后内力,重要的是校核位移条件。3温度变化会使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和反力。作 业7-26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二十七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掌握支座位移时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了解超静定结构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第七章 力法7-10 支座位移时超静定结构的计算7-13 超静定结构的特性教学重点支座位移时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教学难点计算力法方程中的自由项;分析有弹簧支座的超静定结构。教学进程7-10、7-13 共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1支座发生位移,会使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和反力,计算分析其内力,也是为下
29、一章所学的位移法作准备。2超静定结构的特性与静定结构的特性完全不同。作 业7-30,7-33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二十八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1、学习位移法的基本思路2、熟练掌握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3、熟练掌握位移法基本结构和基本未知量的确定教学内容第八章 位移法8-1 概述8-2 等截面直杆转角位移方程8-3 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和基本结构教学重点1、位移法杆端弯矩及位移的符号规定2、表8-1的利用3、基本结构、独立基本未知量的确定教学难点杆端弯矩及位移的符号规定,独立基本未知量的确定教学进程8-1,8-2,8-3 共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课堂练习教 具课后总
30、结1掌握位移法的基本原理,正确确定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和基本体系2熟练记忆和掌握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作 业8-1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二十九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1、学习位移法的基本原理2、熟练掌握位移法计算荷载作用下的超静定梁和刚架教学内容第八章 位移法8-4 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计算步骤教学重点1、位移法典型方程的物理意义2、8-1的利用3、位移法计算梁和刚架结构4、选定隔离体,求解系数和自由项教学难点1、变截面结点处独立基本未知量的判断2、带线位移结构,隔离体选取中杆端剪力的方向判定教学进程8-4 共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课堂练习教 具课后总结1学习了位移法
31、的基本原理,建立位移法方程。2熟练记忆和利用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掌握用位移法计算荷载作用下(超静定梁和超静定刚架作 业8-2,8-3,8-4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三十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1、直接由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的基本方程2、熟练掌握位移法计算荷载作用及支座位移作用下的超静定梁和刚架教学内容第八章 位移法8-4 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及计算步骤(续)8-5直接由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基本方程教学重点1、8-1的利用2、荷载作用或支座位移作用,位移法计算梁和刚架结构3、真确选定隔离体,求解系数和自由项教学难点1、支座位移作用下,基本结构上荷载弯矩图的绘制教学进程8-4,8-5 共2
3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课堂练习教 具课后总结1通过跟过的例题练习,进一步记忆和利用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2支座位移做为外荷载时,荷载弯曲图的计算本质就是利用等截面直杆的转角位移方程作 业8-5,8-6,8-8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三十一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熟练掌握利用对称性进行简化计算教学内容第八章 位移法8-6对称性的利用(+补充例题)教学重点能正确选用对称的基本体系或半边结构(含四分之一结构)体系进行复杂结构的计算。教学难点非刚结点对称轴上半边结构的选取教学进程8-6 共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课堂练习教 具课后总结讨论了利用对称性利用的技巧,
33、和力法一章相同,在选用对称基本结构,选择半部结构(或四分之一部)后,用位移法计算即可。作 业8-9,8-10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三十二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掌握影响线的概念。掌握静力法作单跨静定梁影响线教学内容第十一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11-1影响线的概念 11-2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教学重点影响线和内力图之间的区别,用静力法作单跨静定梁影响线。教学难点影响线和内力图之间的区别教学进程11-1、11-2 共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掌握一下问题:1.影响线的含义是什么?影响线上任一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各代表什么含义?各有什么样的量纲?2.如何列影响线方程绘制影
34、响线?作 业11-1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三十三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熟练掌握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图形,对后面各种变化情况下的影响线绘制打下基础。掌握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绘制方法教学内容第十一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11-2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 11-3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单跨静定梁的影响线图形,掌握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绘制方法。教学难点无教学进程11-2、11-3 共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1单跨静定梁影响线的绘制是后面学习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并快速绘制。2在掌握单跨静定梁影响线的绘制的基础上,学习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绘制方法,从而快速进
35、行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绘制。作 业11-4、11-6、11-7、11-8、11-9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三十四讲)学生专业班级学 时 数2教学目的掌握机动法下影响线的绘制方法。掌握多跨静定梁的影响线绘制方法。教学内容第十一章 影响线及其应用11-4用机动法作单跨梁的影响线 11-5多跨静定梁的影响线教学重点机动法影响线的绘制方法。掌握多跨静定梁的影响线绘制方法教学难点机动法绘制影响线的原理教学进程11-4、11-5 共2学时教学方法板书与多媒体相结合讲授教 具课后总结用机动法作静定结构影响线需注意: 1) 虚位移图必须按拟求量值规定的正方向作出 ;2) 与量值相应的位移应等于1。 3) 作相应于剪力的虚位移图时,注意左右直线平行的特点。 作 业11-10结构力学A课程教案(第三十五讲)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四川省双流艺体中学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一中化学高二下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西省孝义市2025届化学高二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上海市上海交大附中高一化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山东省蓬莱第二中学化学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吉林省舒兰一中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当阳市第二高级中学2025届高一下化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福建泉州市2025年高二下化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机耕道路维护管理办法
- 内部成员冲突管理办法
- 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方案
- 小儿肠梗阻护理课件
- 2024-2025学年译林版新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2《Hobbies》单元卷(含答案解析)
-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原卷版)
- 5国家机构有哪些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
- AQ/T 1118-2021 矿山救援培训大纲及考核规范(正式版)
- 2024届甘南市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无人机航空测绘与后期制作 课件 第十二课时 现场飞行流程
- 2024年梅州市大埔县重点中学小升初语文入学考试卷含答案
-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 防溺水老师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