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_第1页
绿色建筑设计_第2页
绿色建筑设计_第3页
绿色建筑设计_第4页
绿色建筑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imple, Powerful and Free,地热源泵系统,地热源泵系统,地源热泵是以地表能(包括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等)为热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如电能),实现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的热泵空调系统。与传统空调和供热系统相比,它具有可再生利用、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节约水资源、有利环保等特点。 采用地热源泵系统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在环保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挥能源的作用。,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能换热系统、水源热泵机组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其中水源热泵机主要有两种形式:水水式或水空气式。三个系统之间靠水或空气换热介质进行热量的传递,水源热泵与地能之间换热介

2、质为水,与建筑物采暖空调末端换热介质可以是水或空气。,在制冷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室内空气循环所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水路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由水路循环转移至土壤里。在室内热量不断转移至地下的过程中,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以13-7的冷风的形式为房间供冷。,在制热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并通过水路切换将水流动方向切换。由地下的水路循环吸收地下水或土壤的热量,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

3、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空气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在地下热量不断转移至室内的过程中,以35-50的热水的形式向室内供暖,墙体节能系统技术措施,墙体节能系统技术措施,墙体采用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塑料、聚胺酯泡沫塑料及聚乙烯塑料等新型高效保温绝热材料以及复合墙体,降低外墙传热系数。 采取增加窗玻璃层数、窗上加贴透明聚酯膜、加装门窗密封条、使用低辐射玻璃(low-E玻璃)、封装玻璃和绝热性能好的塑料窗等措施,改善门窗绝热性能,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热传导。 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保温屋面、架空型保温屋面、浮石沙保温屋面和倒置型保温屋面等节能屋面。在南方地区和夏热冬

4、冷地区屋面的采用屋面遮阳隔热技术。,雨水回收利用系统,雨水回收利用系统,1、雨水收集方法一:屋面雨水收集。收集的雨水经过中庭主柱经过多步骤的过滤净化之后用于其他方面用水。 2、地面渗透集水:a.干井入渗系统,用砖砌、混凝土浇筑或用砾石填充,将雨水导入井内逐步下渗,一般用于建筑物屋顶落水管的雨水。(雨水井)b.入渗沟系统,在普通沟渠内填充砾石,收集雨水快速下渗,可去除90%的SS、60%TP和TN,90%的大肠菌。地面渗透的目的包括将雨水回灌地下,补充涵养地下水源,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地面沉淀、减少水涝等。,节地系统,节地系统,该建筑采用倒三角形,外形酷似倒立的魔法帽。一层为高档餐厅,二层为酒店。 楼顶采用太阳能电板集电,电板四周则为绿化带,既美观又为雨水收集系统的一部分。 中间为主柱,连通整个建筑,柱中为雨水收集系统的过滤部分。 倒三角形既充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又增加的表面积,使太阳能更有效率。,太阳能的有效利用,太阳能的有效利用,1、光热电。利用太阳辐射所产生的热能发电。一般是用太阳能集热器将所吸收的热能转换为工质的蒸汽,然后由蒸汽驱动气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前一过程为光热转换,后一过程为热电转换。 2、光电。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它的基本装置是太阳能电池。,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太阳能和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