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国论,苏 洵,.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哪样菜,哪样菜就归谁 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
2、迫地端走了豆腐;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导入课文,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导入课文,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
3、,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 ),秦皇吞(并)六国,战国七雄,(齐-楚- 燕- 韩- 赵- 魏-秦),(请同学根据历史、文学知识讲述),经过春秋和战国长期的兼并战乱,中国社会逐渐向全国统一的趋势发展。到公元前246年,也即秦始皇即位的初年,随着秦灭六国统一战争的开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秦国,即将在刀光剑影中诞生。六国日渐没落、秦国蒸蒸日上已成不可逆转之势。秦依次对韩,赵,魏,楚,燕,齐发起了战争,采取“远交近攻”的攻法逐渐得取天下。,秦灭六国全过程,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
4、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六国论,苏 洵,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解题,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奋读书,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以所著文章22篇(其中就有权书第八篇六国)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文名因而大振。苏洵长于策论,很有战国
5、纵横家的风度。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著名,称他为“老苏”,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是极少的,朱德同志在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现为三苏博物馆)的题词 一 家 三 父 子, 都 是 大 文 豪。 诗 赋 传 千 古, 峨 眉 共 比 高。,背景 宋朝建国以后吸取唐末五代的教训,采用中央专制集权政策,一切权力归中央,削弱了将帅的权力,但同时又造成兵力渐趋衰落,以致在与辽和西夏的交战中输多胜少,只好割地赔款以求和。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平年间,宋军和辽军西夏军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了外交上的妥协投降。例如宋真宗景德
6、元年与辽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后又被迫追加银十万、绢二十万匹。针对这种现实,作者以历史上六国灭亡的教训立论,借古讽今,借六国因贿赂强秦而亡的历史批评宋王朝贿赂契丹、西夏的失策。,一读:感 知文脉,六国论朗诵视频,赂秦,l,字音字形,率赂秦耶,shui,思厥先祖父,ju,暴霜露,p,草芥,ji,与嬴而不助五国也,y,洎牧以谗诛,j,革灭殆尽,di,当与秦相较,tng,或未易量,ling,四、整体阅读,理清思路,1、对于如此历史事实,苏洵有着怎样的见解,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那么苏洵指出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2、文章是以怎样的论述结构这个中心论
7、点的。(各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汇总讨论结果。)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论证论点。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段)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合作探究研读剖析】,本文既是一篇有见地的史论,也是一篇典范的文言文。请从文章的论证结构探究其典范性。 论证结构: 一、(1)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开宗明义) 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二、(-)本论-论证中心论点,从论证两个分论点来
8、论述。 第段: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论证方法:例证法(小则获邑,大则得城,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引证法(以地事秦火不灭)。 第段: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论证方法:例证法(齐附于秦、燕赵用兵后亡),对比法(附于秦之非-用兵之效) 三、()结论-总结六国破灭之教训,劝谕当朝统治者“无使为积威所劫”。 教师分段进行探讨解析,【补充史实】-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 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2)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
9、年灭楚-赂秦之国 前222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不赂之国 (3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击退。,四、了解文章大意、明确写作意图,1.明确: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注意这是一句被动句,用“破灭”引出意念上的被动。并且接着强调“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由于贿赂秦国导致实力亏损,才是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2.提问:联系课文后边的内容来看,六国是不是所有的国家都贿赂了秦国呢?哪些国家没有贿赂秦国?
10、为什么说贿赂秦国才导致六国相继灭亡? 明确: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齐、燕、赵。 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贿赂的国家而灭亡的,因为“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失去了强大的援助,不能单独保存自己对抗强大的秦国。,师补充介绍秦灭六国的顺序: 秦灭韩:前230年 、灭魏:前225年 、灭楚:前223年、灭燕:前222年 、灭赵:前222年 、灭齐:前221年 3.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第三、四段,概括第三段大意,并找出不赂的三国分别灭亡的原因。 明确:第三段谈赂者是如何导致国力削弱终于使国家灭亡的,概述了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史实,论述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四段不赂三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齐“与嬴而不助五国
11、”、燕“以荆卿为计”、赵“牧以谗诛”。以三国的的事例为例,深化并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针对六国灭亡,老师也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些史实帮助学生分析理解),4 学生个人朗读第五、六段,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学生结合注释可能的回答,文中通过议论六国灭亡,批评北宋朝廷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告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北宋第一个皇帝赵匡胤是从军事政变中取得政权的。他鉴于唐末五代的藩镇割据,害怕武将拥兵自立,反对中央,因而实行了一系列防范武将军权过重、地方武装过强的措施,但这种做法却削弱了兵力。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
12、,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并在此基础上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历史与现实有时候是惊人地相似,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一个“赂”字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复辙,于是写下了这篇醒世文章。,5.我们在学习前人对历史解读的同时自己也要学会总结、反思历史,大家回顾我们学过的历史,还有没有类似六国和北宋这样用贿赂以求苟安的史实呢?,明确:学生可以反思历史事实,比较容易想到中国近代史,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热能利用项目场地调研服务费用协议
- 口腔门诊护士规划方案
- 体育素养面试题及答案
- 温州瑞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 精装修公寓水电费分摊管理服务合同
- 公寓销售外包方案
- 资质工作考核方案
- 化工厂吊装方案
- 涂装安全考试题及答案
- 平邑幼教面试题及答案
-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及行政区划代码
- 螺旋溜槽安装标准工艺
- 模具保养记录表
- CNC机加工作业指导书
- 2022年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
-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
- 智能家居设备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参考意见稿)
- 安徽省评议公告的中小学教辅材料零售价格表
- 德龙自卸车合格证扫描件(原图)
- 西子otis梯oh con6423中文调试手册
- 串激电机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