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简析(最经典本)解读_第1页
《孙子兵法》简析(最经典本)解读_第2页
《孙子兵法》简析(最经典本)解读_第3页
《孙子兵法》简析(最经典本)解读_第4页
《孙子兵法》简析(最经典本)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孙子兵法 简析,儒家:孔 子、孟 子、荀 子 释家:慧 能 道家:老 子、庄 子,国学的思想精华,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仁者爱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利人者人恒利之”。 “得人心者得天下”;“泛爱众而亲仁”。,佛的核心:空,在佛学中,空是因缘,是般若,是不二法门。空就是放下。,身是菩提树 心是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 莫使惹尘埃,菩提本非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神秀,慧能,道的核心:无,道由气成,气凝为水。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举重若轻,以简驭繁。 无招胜有招,不战而胜。 柔弱胜刚强,滴

2、水穿石。,儒、释、道三者的关系,儒、释、道三家,都讲求顺应自然,故能三家融合,和谐相处。 儒仁:仁而有义、中庸得礼 佛空:空为包容、慈悲为怀、 修身度人、功德圆满 道无:无中生有、由道而得,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释家:慧能 道家:老子、庄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 兵家:孙武、孙膑,国学的思想精华,孙子兵法的制胜之策,孙武: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奠基人,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约与孔子同时。字长卿,齐国人,出生于名门望族的军事世家。后去齐归吴,淡泊功名,专事兵法研究。后被伍子婿举荐,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闔閭,被任以为将,曾与伍子婿一道助吴攻楚,创造了不少以少胜多的战例,使吴国名显诸侯。,孙膑:战国中期

3、人,孙武的后世子孙, 晚百余岁,著孙膑兵法。,三十六计 胜战计:1.瞒天过海 2.围魏救赵 3.借刀杀人 4.以逸待劳 5.趁火打劫 6.声东击西 敌战计:7.无中生有 8.暗度陈仓 9.隔岸观火 10.笑里藏刀 11.李代桃僵 12.顺手牵羊 攻战计:13.打草惊蛇 14.借尸还魂 15.调虎离山 16.欲擒故纵 17.抛砖引玉 18.擒贼擒王 混战计:19.釜底抽薪 20.浑水摸鱼 21.金蝉脱壳 22.关门捉贼 23.远交近攻 24.假道伐虢 并战计:25.偷梁换柱 26.指桑骂槐 27.假痴不颠 28.上屋抽梯 29.树上开花 30.反客为主 败战计:31.美人计 32.空城计 33.

4、反间计 34.苦肉计 35.连环计 36.走为上,孙子兵法:深入人心的一部兵法,这部著作所论述的内容包括战争的规则、丰富的军事思想、谋略、哲理、经济、文化、政治、外交、法律、管理、地理、经营等方面。 孙子兵法中有许多智慧名句, 早就深入中国人的脑海,例如:“不战而屈人之兵”、“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速战速决,兵贵胜、不贵久”、“将受命於君,君命有所不受”。,天之发人,先发慧后发福。 袁了凡:了凡四训,引 言,明代武官兼学者茅元仪将孙子兵法看作是中国武经之纲。 先孙子者,孙子不遗; 后孙子者,不遗孙子。 茅元仪:武备志 兵诀评 序,孙子兵法是一种智慧思考!,环境的挑战

5、:人与自然的关系 他人的挑战:人与社会的关系 自我的挑战:人与自我的关系,托夫勒:新战争论,霍布斯:人对人像狼一样,孙子兵法是一种智慧思考!,松下幸之助:中国古代先哲孙子,是天下第一神灵,我公司职员必须顶礼膜拜,对其兵法认真背诵,灵活运用,公司才能兴旺发达。,日本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两大支柱:一是美国的现代管理制度,二是孙子兵法的战略和策略。,引 言,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孙子兵法:深入人心的一部兵法,第13篇 国家战略 第46篇 野战战略 第7 12篇 战术、地理、后勤 第13篇 情报(战略层次),中心思想:提出了古代战争最普遍的规律,对战争和战术等问题作了系统的精辟的论述,对当时战争进行了全面的

6、总结。,战争胜利之根本,在正确的时间 正确的地点 用正确的方式 与正确的敌人 发生一场正确的战争,故兵贵胜,不贵久。 作战篇 胜可为。 虚实篇,全胜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谋攻篇 ,最高理想:保全自己也保全对方。,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始计篇,规划设计:获得全胜的制胜之策,权谋、庙算、谋划、智谋 孔子:好谋而成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

7、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一、顺天时:掌握现在,把握未来 二、造地利:善于创造和积极利用 有利态势 三、谋人和:增进管理者的魅力,孙子兵法智慧思考之基准道法自然 道天地将法 始计篇,一、顺天时:掌握现在,把握未来,世间公道唯白发 贵人头人不曾饶 唐 杜牧:送隐者一绝,(一)知时:掌握时代的脉动,决定策略的关键:时间管理 孙子指出每一项准备及执行都需要时间,因此在行动之前我们得先考虑相对的各个变数,依照不同的方式实施。 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火攻篇,(一)知时:掌握时代的脉动,王船山:太上先时,其次随时,其次后时,最下逆时。,

8、践墨随敌,(一)知时:掌握时代的脉动,较有弹性的人将是赢家,(一)知时:掌握时代的脉动,王船山:太上先时,其次随时,其次后时,最下逆时。 汉朝:“七国之乱”; 晁错袁盎 悟达国师:水忏,1、待机:等待适当时机,(二)知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军形篇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军形篇 故用兵者,毋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毋恃其不攻,恃有所不可攻。 九变篇 孔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论语,2、识机:洞察隐微,及时发现时机,道天地将法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始计篇,荀彧:承尊命,使决进退之疑。愚以袁绍悉众聚于官渡,欲与明公决胜负,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

9、制,必为所乘:是天下之大机也。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未若楚、汉在荥阳、成皋间也。公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 三国演义,3、乘机:把握时机、盗天机,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国演义 赤壁之战中的三位军事家:,周瑜 曹操 诸葛亮,4、造机:创造有利的契机,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虚实篇,造势 若决积水于千仞之山者,形也。 军形篇,二、造地利:善于创造和积极利用有利态势,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始计篇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始计篇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

10、而任势。 兵势篇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 地形篇,(一)造势的原则:定位,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谋攻篇,(一)造势的原则:定位,1、因自己而定位:找到对自己有利的位置,韩信:井陉之战 背水阵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九地篇,2、因对手而定位: 利用对方的弱点为自己造势,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 兵势篇 田忌赛马,(一)造势的原则:定位,林中不卖柴,江上不卖鱼。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虚实篇,3、因环境而定位:对环境要有充分的了解,(一)造势的原则:定位,行动迅速者将是赢家,林中不卖柴,

11、江上不卖鱼。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虚实篇,3、因环境而定位:对环境要有充分的了解,(一)造势的原则:定位,4、因时间而定位:时间不同,做法不同,(一)造势的原则:定位,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兵势篇,善战者乃以“分数、形名、奇正、虚实”等方法造势,并确切节制“治与乱、勇与怯、强与弱”等形势,达到战人如转木石的境界。,(二)造势的方法,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 兵势篇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谋攻篇,分数:用组织编制来

12、“掌握”人员,1、分数:合理的组织编制,做到“治众如治寡”,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兵势篇,2、形名:畅达的通信系统,做到“斗众如斗寡”,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 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 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军争篇,消息灵通者乃是胜者,形名:以旌旗号令来“指挥”部队,3、奇正:战法运用灵活,使三军“必受敌而无败”,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兵势篇,

13、奇正:变化“奇”“正”的战法以对敌,一是“出其不意”: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二是“攻其不备”:攻其所不戒。,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虚实篇,4、虚实:正确选择进攻方向和打击目标,做到与敌交战“如以碫投卵”,攻击对手弱点的人将是赢家,虚实:改变敌我“虚”“

14、实”态势,达到 绝对优势以决战,胜可为。 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兵势篇,虚实篇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作之而知动静之理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苏东坡,虚实篇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作之而知动静之理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三、谋人和:增进管理者的魅力,孟子: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待人而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孟子公孙丑下,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始计篇,(一)成功管理者的必要条件,1、智慧与道德:智、信、仁、勇、严,

15、(1)智 (2)信,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 行军篇,1、智慧与道德,非圣贤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 用间篇,1、智慧与道德,(1)智 (2)信 (3)仁,1、智慧与道德,(1)智 (2)信 (3)仁 (4)勇 (5)严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 始计篇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

16、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谋攻篇,2、建立共识,团结的人将是赢家,(1)重视教育,如何建立共识,孔子: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 故合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行军篇,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 行军篇,如何建立共识,(1)重视教育 (2)满足人性需求,如何建立共识,(1)重视教育 (2)满足人性需求 (3)懂得尊重,自我实现需求,生理需求,(生存需求,食物、水、空气和住房 等需求),安全需求,(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疾病、痛苦、威胁等的需求),社交需求,(爱、感情、归宿感),尊重需求,(自尊和来

17、自他人的尊敬),高级阶段,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二)成功领导者的充分条件,1、知人善任,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 兵势篇 唐太宗:帝范 “良将无弃才”,刘邦: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二)成功领导者的充分条件,1、知人善任,2、恩威并重,卒未亲附而罚之,而不服,不服则难用。 行军篇 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地形篇,3、懂得“修功

18、”,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 。 火攻篇 黄仁宇:大历史观,4、重视情绪管理,管理学到了21世纪的时候,发展出人性化管理。孙子兵法也强调:管理众人之事的前提是“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美国学者高曼:世界EQ理论的创始者。其EQ理论,全都来自中国古老的经典:老子、庄子、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最看重情绪管理,试想:带兵作战,连自己的情绪都不能管理,怎么能管理众人的情绪呢?,(1)慎怒,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攻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火攻篇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始计篇,(2)情理得中:发乎情,止乎礼,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