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介入治疗术后护理PPT课件_第1页
浅谈介入治疗术后护理PPT课件_第2页
浅谈介入治疗术后护理PPT课件_第3页
浅谈介入治疗术后护理PPT课件_第4页
浅谈介入治疗术后护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谈到血管介入术后的护理,江涛,2、微创医学、精密医学的内涵,以人为本的理念,21世纪医学发展方向,3、微创医学,核心宗旨:力求保持最佳的体内平衡,以最少的组织和器官创伤、最轻的全身炎症反应、最佳的疤痕愈合达到最佳的医疗效果。涉及的领域:各种外科手术、心血管、消化、呼吸、4、微创医学、分类、内窥镜、腹腔镜、纤维内窥镜、达芬奇机器人、图像介导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5、介入医学、医学影像设备(x光、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采用经皮穿刺或通过人体原始通道,采用导管导丝技术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高、反应快、重复性强的特点。1929年,2

2、5岁的德国外科医生沃纳福斯曼开始在临床上尝试心导管插入术。在对一具尸体进行初步测试后,在助手的帮助下,他将一根65厘米的导管插入肘部静脉,并将其送入右心房。为了确认导管的位置,他走到不在同一楼层的放射科,给导管注射了造影剂,记录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心脏。不幸的是,他因为“荒诞不经的行为”而受到传统观念的强烈谴责,并被医院解雇去泌尿科工作。1956年诺贝尔奖颁发时,福斯曼激动地说,“心导管插入术是打开未知之门的钥匙,但在此之前的20多年里,没有人理解我”。1964年,查尔斯多特用同轴导管完成了下肢动脉血管成形术,这是介入放射学的一个里程碑。1969年,完成了血管内支架置入的动物实验。因此,多特博

3、士被称为“介入放射学之父”。1953年,瑞典放射学家塞尔丁格发明的经皮血管穿刺和插管成为各种介入技术的基础技术,20世纪80年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的出现使介入放射学的发展更加强大。1973年,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陈灏珠在国内首次报道了经皮冠状动脉造影的试验。1986年,中国放射学会在山东潍坊召开了首届全国介入放射学会议,为中国介入放射学的蓬勃兴起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1990年4月,卫生部医政司发布关于将具备一定条件的放射科改为临床科室的通知号文件,系统地将介入放射科从一个简单的医学诊断部门转变为一个集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新部门。1996年,在三部委联合举办的“中国介入医学战略

4、研讨会”上,刘雨晴院士等正式将介入放射学、介入超声、神经介入放射学和心血管介入放射学称为“介入医学”,并将“介入医学”与内科学和外科学一起称为临床医学三大技术之一。10、分类,根据分类的目的可分为诊断性介入放射学和治疗性介入放射学;根据临床学科,可分为肿瘤的介入诊疗、非肿瘤疾病的介入诊疗、神经的介入放射学、心脏和大血管的介入诊疗;根据技术可分为血管介入诊疗和非血管介入诊疗。目前,血管介入和非血管介入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前者包括经动脉栓塞/化疗、血管内球囊血管成形术/支架术/溶栓等。后者包括各种经皮活检/引流/药物注射/支架植入、经皮碎石术、输卵管再通术、经皮椎间盘切除术和经皮射频热疗/冷冻疗法

5、。11,血管外科,12,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都很高,这是不可忽视的。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缺乏锻炼和人口老龄化。血管疾病正在增加。统计显示,超过75%的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伴有外周动脉闭塞;在60岁以上人群中,由外周动脉闭塞引起的慢性下肢动脉缺血的发生率为17% 20%;截肢率超过5%,尤其是当吸烟并发糖尿病时,截肢率超过20%。静脉疾病的发病率是动脉疾病的10倍。血管外科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前人工血管阶段(1761-1950年代);2.直接血管重建(1950-1990);3.血管内治疗阶段(1990年至今)。1761年,哈罗威尔-兰伯特修复了一例创伤性肱动脉损伤,

6、他用钉子穿过动脉并用图8的缝线固定钉子。肝素是由约翰霍普斯金医学院的二年级学生在1916年发现的,人造血管是由美国医生亚瑟沃里斯在1952年发明的,微创动脉造影术是由瑞典医生塞尔丁格在1953年发明的,腹主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是由胡安帕罗迪在1991年首次报道的。中华医学会举办首届全国外周血管疾病研讨会。1993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血管外科组成立。14岁。血管外科,外周血管外科是一门边缘和跨学科的学科。血管外科是一门不可或缺的科学,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微创外科和血管内外科的发展逐渐拓宽了血管外科的领域。15岁。血管外科疾病的范围。动脉狭窄、硬化闭塞或急性栓塞(颈部、肾脏、四肢、肠系膜等。),糖

7、尿病足动脉瘤(胸腹主动脉、内脏动脉、肢体动脉)、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静脉曲张(大隐静脉、精索静脉)、血管畸形静脉血栓(四肢、内脏)透析途径:动静脉瘘或人工血管植入(消化道、肝、脾、肾等)引起的急性出血。血管外科技术,血管缝合,吻合术,旁路导管溶栓,血栓切除术血管成形术:球囊扩张,支架成型内膜剥脱术:股动脉和颈动脉球囊止血,栓塞止血泡沫硬化治疗(静脉曲张,血管畸形)。17、护理、术后护理、术中配合、术前护理、18,介入病人护理,1。心理护理。新的治疗方法,所以他们不理解甚至有怀疑,所以他们很容易引起紧张。护士应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说明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预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说

8、明介入治疗消除患者焦虑、紧张和恐惧的安全性、重要性和优越性,以便积极配合治疗。19、术前准备,指导患者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粗纤维的食物。为了保证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改善身体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详细了解病情,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检查检查结果是否异常(凝血、肾功能、心功能)。用药史:使用抗凝剂和二甲双胍,根据医嘱做碘过敏试验和抗生素试验,并记录。20,术前准备,穿刺部位皮肤准备范围:肚脐以下,大腿上部1/。手术前4小时,双上肢应禁食水(全身麻醉时禁食12小时),睡前服用适当的镇静剂,以保证充足的睡眠。术后患者需要卧床12-24小时,因此有必要在ICU预约在训练床上进行排尿和排便评估。21岁。术前准

9、备,准备必要的项目,影像资料,抗凝和溶栓药物,造影剂,局部麻醉剂,镇痛剂,栓塞剂等。在手术的早上,指导病人排空膀胱或进行导管插入术。药物准备:口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22、常用外周血管穿刺路径、股动脉穿刺、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A检查、足背动脉搏动触诊、了解患者血管及术后足背动脉搏动对比;对于需要进行桡动脉穿刺的患者,术前应进行Allen试验,了解血液循环的代偿情况。桡动脉穿刺经股动脉穿刺经股静脉、腘静脉、颈静脉、足背静脉,2020/6/27,23、24、塞尔丁格穿孔技术、覆膜支架28、术后心理护理、术后不适都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首先,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在工作中多与患者沟通,用真诚、热情、

10、乐观、自信和认真的工作态度感染患者,让患者获得心理安全和信任。创造舒适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安静整洁,保持空气清新,激发患者积极情绪。协调患者的亲友关系,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鼓励,提高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水平,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29、术后基础护理,术后24小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如有异常及时向医生报告,术后第二天多喝水,多喝流质食物并逐渐过渡,保持饮食清洁、新鲜、营养、易于消化吸收。听从医生的建议,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尿量和颜色、消化道反应、发热、腹痛等异常情况。密切观察皮肤情况,指导患者不要划伤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30、术后护理穿刺点,观

11、察穿刺点有无出血和血肿,拔出鞘后1小时内观察伤口和生命体征一次,15分钟内按压伤口沙袋4 6小时,仰卧12 24小时,术侧严格制动肢体12小时,禁止弯曲。为了减轻躺下引起的腰痛,病人可以适当地翻身到患侧。40.告诉病人避免增加负压,如打喷嚏。咳嗽时,应该用手按压穿刺部位以防止出血。术后穿刺点、桡动脉穿刺患者的护理:术后用压力阀止血,观察术侧肢体皮肤的颜色和温度,伤口敷料是否有出血,穿刺周围是否有血肿,制动手腕24小时,46小时后放气12mL,12小时后无出血时取出球囊(需及时取出球囊。 临床观察表明,气囊的压缩时间超过12小时),如果在取出气囊后发现水泡,应进行局部消毒,然后用无菌注射器将液体

12、抽出,以免刺破水泡皮肤,从而增加感染的可能性。 穿刺部位留置导管、动脉鞘和溶栓导管的术后护理,正确固定,日常检查,防止移位、鞘变形或骨折。穿刺肢体自然伸直或稍微伸展。每天例行消毒穿刺点。如果持续出血,告知医生合理使用抗凝和溶栓药物。观察副作用:肝素:微泵通过动脉鞘或溶栓导管,根据体重从1.8毫升/小时开始,根据APTT结果每次加减0.3毫升/小时。尿激酶:通过溶栓导管持续泵入和阿替普酶间歇脉冲注射,每天总量不超过100万u:先注射10mg,剩余40 mg2在2小时内滴加。33、血肿处理、术中反复穿刺或穿刺点压迫不当、肝素剂量过大或患者自身凝血机制功能障碍。有必要延长压迫时间并适当压迫绷带。如果

13、穿刺点有出血,应重新加压并包扎。小血肿可用沙袋压缩6-8小时,术后2周左右可吸收。有些病人腹股沟区有小硬块,压迫时会疼痛,一般不会影响他们的活动。大多数人在大约半年内完全消失,这应该向病人解释以消除他们的紧张和焦虑。大血肿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止血药物应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使用,24小时后可进行热敷假性动脉瘤的护理虽然较小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可以自然愈合,但股动脉与假性动脉瘤之间存在较大的压力差,假性动脉瘤有进一步扩张和破裂的危险,一旦确诊应及早治疗。假性动脉瘤太大,颈部宽度宽,颈部长度短,肿瘤腔远离体表,使用抗凝剂和抗血小板药物无效。超声引导瘤内注射凝血酶是目前治疗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最佳方法之一,治

14、愈率达96%,36.术后观察外周循环护理,密切观察手术侧和患侧肢体动脉脉搏,皮肤颜色、温度和感觉的变化,有无疼痛或感觉障碍。如果指尖苍白、疼痛、皮肤温度下降和感觉障碍,检查血管是否因过度紧张而严重受压,随后立即进行超声检查以进一步确认诊断,同时应抬高患肢并给予热敷,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解痉和血管扩张药物,必要时应进行血栓切除术。按摩腓肠肌,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预防造影剂肾病(CIN),三碘化非离子型X线造影剂:碘酚在24小时内几乎100%在尿中排泄,注射后1小时尿中碘酚浓度最高。这种造影剂在3小时内排出大部分代谢物,因此确保3小时内有足够的饮用水和尿量非常重要。短期强化饮水护理和静脉

15、补液通常被视为预防CIN的经典手段,但长期补液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通过口服水合作用治疗CIN病是完全可行和必要的。术后1、2、3小时内,每小时饮用400-500毫升水,根据患者自己的感觉,少量饮用不会引起胃部不适。正常饮水后,24小时饮水总量不应少于2000毫升,术后3小时尿量应为800毫升。术中着凉和卧床休息后胃肠蠕动减慢引起的腹胀。预防措施是:手术前合理饮食,多吃纤维素含量高的易消化食物,少吃产气多的食物,如蛋白质和甜食。术前训练患者在床上练习排便,一旦患者出现轻度腹胀,按摩或热敷腹部以缓解症状。2.背痛:手术后这种并发症的发生率非常高。首先,它是由长时间卧床引起的;第二,因为病人老

16、了;大多数是由骨质增生和腰椎病变引起的。预防措施是:你可以把一些柔软舒适的棉布放在腰部,并定期按摩腰部。在严重的情况下,你可以使用止痛剂和镇静剂,症状可以在活动后逐渐消除;为了避免这种并发症的发生,告诉患者术后适当的卧位在床上变化,一般不会出现出血和血肿,这样可以安抚患者,消除紧张,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术后患者的不适及预防措施40、3、排尿困难:由于术后绝对卧床不起,部分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排便和尿潴留。特别是年轻人术后尿频较高,这是他们不习惯在床上小便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是:术前指导患者在床上练习排便,热敷排尿,适当按摩膀胱和加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时,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严重时导尿可行。导管插入术会增加感染的机会和病人的痛苦,所以术前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