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东省各大市及部分名校2013年1月 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广东省各大市及部分名校2013年1月高三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鉴赏专题 茂名市一模 10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溪村即事 元周权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1)古人曾赞“寒翠飞崖壁”中的“飞”字用得好,你认为呢?(3分) (2)诗中的“山翁”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情怀?(4分),10.【古诗鉴赏】 (7分) (1)“飞”字用得准确传神,“化静为动”,写出了青松长在悬崖峭壁如飞之状,显出傲岸挺拔的风姿。 (2)通过描
2、写了溪村的清雅、幽静、深远的世外仙境,山翁邀客饮酒,闲话成文,写出了一个不同凡俗、耿直孤傲、高雅脱俗的山翁形象。同时,寄寓了诗人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悠然自得(闲逸)、返朴归真的情怀。,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春日怀秦髯 (宋)李彭 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 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 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 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晓莺。 注:日边:指天子近旁或国都。 (1)颔联中使用何种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3分) (2)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赏析。(4分),10、(1)“花迎人笑”采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一派明媚景象、蓬勃生机;又写
3、出人们的欢愉心情。“花如解语”化用典故,从借指人化为实指花,创造出新的意境。(表现手法1分,分析2分,两点答出一点即可) (2)答:“晚节渐于春事懒”表现了诗人因年事渐高,游赏春日兴致不高(1分);“病躯却怕酒壶倾”写了诗人赏花既已无意,饮酒又为病体所限(1分);因此,心情抑郁、颓唐(1分);所怀念的友人又远在都城,突出心情的落寞、伤感(1分)。,广州市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7分) 临平道中 道 潜 风蒲猎猎弄轻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注:临平:山名,在今浙江杭州市。 (1)简析“弄”字在首句中的表达效果。(3分) (2)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4、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4分),10.【古诗赏析】(7分) (1)弄,动词,摆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细腻地描写了蒲草随风摆动的美妙姿态,突出表现了蒲草轻柔的体态。 3分。“拟人”,1分;“随风摆动”,1分;“轻柔体态”,1分。 (2)本诗描写了蒲草在风中轻柔摆动,蜻蜓在蒲叶上时停时去,荷花开满水面的夏日江南水乡秀丽清新之景,抒发了作者内心的闲适(或:喜悦)以及对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分。景物及其特点,各1分;情感,2分。,【诗歌解说】 道潜,北宋时期著名诗僧。这首诗描写五月仲夏临平山下水边风光,是“诗中有画”的佳作。首句推出一个近景:一片水边的蒲草,在风中翩翩起舞,好像是在表现自己轻柔的
5、舞姿。次句,突出描写一只或数只蜻蜓,因风吹蒲动,想要站在蒲草上,总是身不由己,站不住。蜻蜓与风蒲仿佛在互相争戏,颇有风趣。第三句,承上启下,宛转变化,补叙出前两句所写风景的时间、地点、位置,也为结句的写景作了交代和铺垫。,第四句,于风蒲背后展开自近到远的风景:在山下道路两边,一望无际的荷花开满了水面,鲜明地表现出夏日江南水乡清丽动人的景色。至此,一幅大小映衬、远近有致、动静相生、工笔与写意相结合的图画,便清晰而富有层次地展现在大家眼前。诗歌无一句一字抒情,却在所写景物中让读者感受到内心的闲适(或:喜悦)以及对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惠州市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夜书所见 叶绍
6、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请简述诗歌的三、四两句所表现的内容。(3分) (2)这首诗歌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就其中的一种手法,结合相关诗句做具体分析。(4分),10(7分)【(1)(3分)诗人发现,不远处的篱笆旁有一盏灯火,原来是孩子在深夜捉蟋蟀(1分),这是一幅欢快而有趣的生活图景(1分)。孩子的天真幸福反衬出了诗人对故土家园的怀念之情(1分)。(2)(4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三四两句写生活场景。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秉灯夜游,捉弄蟋蟀,儿童欢悦,流露忘乎所以、得鱼忘筌之意。一悲一喜
7、,相互映衬,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思乡之情。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萧萧风声,顽皮儿童,这些动态情景巧妙地反衬出深秋半夜的幽深寂静,更引发人们对寒凉静夜中诗人那颗愁绪难眠的苦况心灵的体味。,悲欢对比,以欢衬悲。一二句写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是悲景,传悲情;三四句写人,深夜挑促织,明灯照篱落,是乐景,传欢情。悲喜交加,以欢衬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惆怅无眠。拟人的手法,增辉添彩。“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意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似乎把读者带进了一种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痴迷难返,惆怅满怀。(指出表现手法1分,结合具体诗
8、句分析2分,思想感情1分。)】,东莞市 10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山行即事 王质 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 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 【注释】蘋,大的浮萍。酲,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1)本诗是围绕首联中哪两个字来写景?请作简要分析。 (3分) (2)诗歌尾联表达情感的手法新颖别致,请简要赏折。(4分),佛山市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南乡子 黄庭坚 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
9、不解愁。 注:黄庭坚为仇家构陷,被流放到宜州,只能栖身戍楼,困苦不堪。 戏马台,南朝宋武帝刘裕在彭城(今徐州)戏马台欢宴重阳。金络头,多为有功武将战马头部的佩饰。 (1)词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3分),运用了对比手法,诗人将众将热议功名与自己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作了鲜明对比,(1分)突出了词人耿介孤高的形象 (1分),表达了词人对功名利禄的鄙弃(1分)。(手法 1分。作用2分)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关键:1、在短笛前加主语“我”,2、注解一即是暗示,3、“诸将”“独倚楼”等都可以引导读者。2、有据注释一说(1)表现黄庭坚壮志未
10、酬、怀才不遇,这是脱离诗歌的分 析。A、手法除了对比外,还可以答反衬(衬托)。但答了拟人、借景抒情的不得分。 B、第一题的情感方面:凡是答了悲愤、孤独、哀愁一类情感的给 1 分,但答了壮志未酬、 思乡、年华易逝的不给分。 (2)本词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分析。(4 分),诸将在议论立功封侯,而自己却悄然独立,和着笛声倚楼长歌,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 一切的是非得失、升沉荣辱,都淹没时光流逝的波涛中。即使是象宋武帝刘裕彭城戏马台 欢宴重阳的盛会,也成为历史的陈迹而一去不复返了,表达了对人事(盛衰)无常的感慨。 词人举杯劝酒,过去的就让它过去。词人兴致勃发,插花于头,表达了对生活的
11、热爱(豁达乐观)。 (任答两点,答对一点得2分) 本题考查考生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理解能力。 除了原答案的情感外,答到下列情感的也给两分:悲愤、孤独、哀愁一类情感;壮志未酬;时光易逝,年华易老。“复杂”一词看似复杂,结合具体诗句可以逐一得到解释。,湛江市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蝶恋花春暮 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攻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度。谁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1) 词中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从哪些角度写的,请简要分析。(5分) (2)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方面的思想感情?(2分),增城市 10阅读下面
12、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采桑子 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1)“好梦频惊”是全词点睛之笔,词中引起“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词分条简答。 (3分) (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的诗句,选择其中两种进行分析。(4分),10【古诗鉴赏】 (1)因时光流逝而惊梦。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因离别的痛苦而惊梦。因无尽的思念而惊梦。因西风的骤起而惊梦。因月色的惨白而惊梦。因高楼的雁叫而惊梦。 (答对任意4点得3分,3点得2分,2点得1分) (2)运用拟人的手法。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
13、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 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归衬托人未归。 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作者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 (答对任意2种手法即可。其中手法正确可得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揭阳市 lO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题苏武牧羊图 杨维桢 未入麒麟阁,时时望帝乡。寄书元有雁,食雪不离羊。 旄尽风霜节,心悬日月光。李陵何以别,涕泪满河梁。 【注】麒麟阁:公元前51年(汉宣帝甘露三年),画功臣十一人像于麒麟阁,第十一人为苏武。元:通“原”。 (1)诗人描述了苏武
14、哪些经历?(37分) 答:怀念家乡;持节牧羊;告别李陵。(每答对一点给1分),(2)这首诗主要采用哪些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分) 答:比喻。(1分)“风霜”“日月光”比喻苏武的节操,形象地表现了苏武的高风亮节。(1分)对比。(1分)将战败投降的李陵对苏武劝降后不成后的哭泣与苏武的坚贞不屈作对比,突出了苏武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崇高民族气节(或爱国精神)。(1分),惠州一中等六校第三次联考 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宿王昌龄隐居 (唐)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王昌龄未出仕前,隐居在石门山
15、。常建辞官西归后到石门山一游,在好友王昌龄当年隐居处住了一夜,当时王昌龄外出做官,并不在此。 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 (1)颈联两个动词“宿”、“滋”用得生动传神,请结合诗歌意境简要赏析。(4分) (2 ) 诗歌尾联是什么意思?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3分),10、(1)“宿”字,写花影象安睡在庭院中一样(1分); “滋”字,写出了苔藓在滋长蔓延(1分);暗示这里少人活动,甚至久未有人,突显了隐居地的清幽静谧(1分);两句写出了隐居之地寂静而不乏生机,与人事疏离而与自然亲近的情趣(1分)。 (2)尾联是说我也要辞别俗世,到这里与鸾鹤为侣,隐逸终生(2分)。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志向(1分)(或者,
16、表达了对王昌龄原先归隐的追慕,深情地呼唤王昌龄和自己一起归隐。) 附诗歌鉴赏: 这是一首山水隐逸诗,在盛唐已传为名篇。到清代,更受“神韵派”的推崇,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并为常建代表作品。 常建和王昌龄是开元十五年(727)同,科进士及第的宦友和好友。但在出仕后的经历和归宿却不大相同。常建“沦于一尉”,只做过盱眙县尉,此后便辞官归隐于武昌樊山,即西山。王昌龄虽然仕途坎坷,却并未退隐。题曰“宿王昌龄隐居”,一是指王昌龄出仕前隐居之处,二是说当时王昌龄不在此地。 王昌龄及第时大约已有三十七岁。此前,他曾隐居石门山。山在今安徽含山县境内,即本诗所说“清溪”所在。常建任职的盱眙,即今江苏盱眙,与石门山分处淮
17、河南北。常建辞官西返武昌樊山,大概渡淮绕道不远,就近到石门山一游,并在王昌龄隐居处住了一夜。 首联写王昌龄隐居所在。“深不测”一作“深不极”,并非指水的深度,而是说清溪水流入石门山深处,,见不到头。王昌龄隐居处便在清溪水流入的石门山上,望去只看见一片白云。齐梁隐士、“山中宰相”陶弘景对齐高帝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因而山中白云便沿为隐者居处的标志,清高风度的象征。但陶弘景是著名阔隐士,白云多;王昌龄却贫穷,云也孤,而更见出清高。清人徐增说:“惟见孤云,是昌龄不在,并觉其孤也。”这样理解,也具情趣。 中间两联即写夜宿王昌龄隐居处所见所感。王昌龄住处清贫幽雅,一座孤
18、零零的茅屋,即所谓“茅亭”。屋前有松树,屋边种花,院里莳药,见出他的为人和情趣,独居而情不孤,遁世而爱生活。常建夜宿此地,举头望见松树梢头,明月升起,清光照来,格外有情,而无心可猜。想来明月不知今夜主人不,在,换了客人,依然多情来伴,故云“犹为君”,“君”指王昌龄。这既暗示王昌龄不在,更表现隐逸生活的清高情趣。夜宿茅屋是孤独的,而抬眼看见窗外屋边有花影映来,也别具情意。到院里散步,看见王昌龄莳养的药草长得很好。因为久无人来,路面长出青苔,所以茂盛的药草却滋养了青苔。这又暗示主人不在已久,更在描写隐逸情趣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惋惜和期待的情味,表现得含蓄微妙。 末联便写自己的归志。“鸾鹤群”用江淹登
19、庐山香炉峰“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语,表示将与鸾鹤仙灵为侣,隐逸终生。这里用了一个“亦”字,很妙。实际上这时王昌龄已登仕路,不再隐居。这“亦”字是虚晃,故意也是善意地说要学王昌龄隐逸,步王昌龄同道,借以婉转地点出讽劝王昌龄,坚持初衷而归隐的意思。其实,这也就是本诗的主题思想。题曰“宿王昌龄隐居”,旨在招王昌龄归隐。 这首诗的艺术特点确同题破山寺后禅院,“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诗人善于在平易地写景中蕴含着深长的比兴寄喻,形象明朗,诗旨含蓄,而意向显豁,发人联想。就此诗而论,诗人巧妙地抓住王昌龄从前隐居的旧地,深情地赞叹隐者王昌龄的清高品格和隐逸生活的高尚情趣,诚挚地表示讽劝和期望仕者王昌龄归来的意向。因而在构思和表现上,“唯论意表”的特点更为突出,终篇都赞此劝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院VI管理课件
- 2024年净水絮凝剂项目项目投资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萍乡市人才档案管理办法
- 蒲城县建筑项目管理办法
- 蚌埠公司公积金管理办法
- 行政审批局专家管理办法
- 西安市夏季犬种管理办法
- 衢州市犬类管理暂行办法
- 西湖区小区门禁管理办法
- 许昌市学校食堂管理办法
- 工程材料耗用(核算)表
- 贵州飞赛贸易有限公司6万吨年残阳极碳块加工项目环评报告
- 普通螺栓理论重量表
- 关于成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的通知(模板)
- 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能手调频与电视广播组题库
- 六西格玛(6Sigma)详解及实际案例分析
-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测试题库附答案(物理新课程标准试题教师资格考试教师招聘考试试卷)
-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妇产科手术分级目录
- 埃得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425吨聚苯醚及5000吨邻甲酚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17版银皮书(中英文完整版)FIDIC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项目合同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