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章 应变式传感器,应变式传感器知识结构框图,基本原理:将被测量的变化转变成应变电阻的变化,再通过转换电路变成电信号输出。因此只要能引起电阻变化的信号都能测量,如力、压力、位移、应变、扭矩、加速度等,是目前非电量检测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检测部件。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核心部件是电阻应变计,下面将先介绍应变计的结构,应变计的原理,然后再介绍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应用与应用设计。,各种电子秤,广泛应用于,图 2.1 电阻应变计构造简图,组成: 敏感栅1(网状的高阻金属丝、栅状金属箔或半导体片构成). 基片2 (用粘合剂将敏感栅固定的绝缘材料)。 盖片(即保护片)3(保护敏感栅)。 低阻镀锡铜丝(0.10.
2、2mm)引线4. (以便与测量电路连接。) 图2.1中, l称为应变计的标距, 也称(基)栅长, a称为(基)栅宽, la称为应变计的使用面积。,4.1电阻应变计结构及测量原理,4.2 电阻应变效应,若导电丝在轴向受到应力的作用, 其长度变化l, 截面积变化A, 电阻率变化, 而引起电阻变化R, 则,设电阻丝为圆形截面, 直径为d, 因,由,灵敏系数k0(发生应变时,电阻变化率与其应变的比值。),则,有,式中,(径向应变) (轴向应变),金属丝受拉时,沿轴向伸长,而沿径向缩短,二者关系用,泊松系数表示为:,灵敏系数,应力:,则:,讨论(1) 对金属来说, E很小, 可忽略不计, =0.250.
3、5, 故k 0 =1+21.52。 (2)对半导体而言, E比1+2大得多, 压阻系数=(40-50)10-11m2/N, 杨氏模量E=1.671011Pa, 则E50100, 故(1+2)可以忽略不计。可见, 半导体灵敏度要比金属大50100倍。 ,压阻系数,杨氏模量,4.3、应变计型号命名规则,举例: B F 350-3 AA 23 T0 (箔式, 酚醛类基底材料, 标称电阻350 , 应变计栅长 3毫米, 单轴片, 材料线膨胀系数铝Al23, 可自补偿蠕变标号T0。 ),4.4、应变计主要特性,4.4.1 应变计的灵敏度系数 金属电阻丝的电阻相对变化与它所感受的应变之比称为单根导电丝的灵
4、敏度。且 (2.1.1节) 金属丝做成应变计后, 由于基片、粘合剂以及敏感栅的横向效应, 电阻应变特性与单根金属丝将有所不同, 但大量实验证明, 电阻应变计的电阻相对变化R/R与应变l/l=之间在很大范围内是线性的, 即,这就是产品包装盒上注明的灵敏度系数, 或称“标称灵敏度系数”。,K与K0之间关系如何呢?,例题,将100的一个应变计贴在低碳钢制的拉伸试件上,若试件的等截面积为0.5*10-4m2,低碳钢的弹性模量E=200*109N/m2,由50KN的拉力所引起的应变计电阻变化为1 ,试求该应变计的灵敏系数。,解:,4.4.2 横向效应,拉伸被测试件 产生纵向拉伸应变x 应变计直线段电阻将
5、增加。 但是在圆弧段上, 沿各微段(圆弧的切向)的应变并不是x , 如 =/2微段 时,压应变为 y,该微段电阻反而减少。因此, 将同样长的金属线材做成敏感栅后, 对同样应变, 应变计敏感栅的电阻变化较小, 灵敏度有所降低。 这种现象称为应变计的横向效应。,图 4.3,金属线材,L,下面计算横向效应引起的误差: 思路:在某一应变下,各弧和直线段灵敏度系数与相同长度而无弧形时灵敏度系数比较。 先求一个半圆弧应变引起的长度变化:,L,轴向应变为x,径向应变为y。敏感栅有n根纵栅,每根长为l,则半圆弧线部分就n-l根,半圆半径为r,半圆弧长为lS。在轴向应变x作用下,全部纵栅的变形L1为:,在轴向应
6、变x作用下,全部纵栅的变形L1为:,弧线部分变形L2为:,整个应变计敏感栅总伸长为:,敏感栅电阻变化为:,kx为轴向应变的灵敏度系数, 它代表y=0 时, 敏感栅电阻相对变化与x之比, ky为对横向应变的灵敏度系数, 它代表x=0 时, 敏感栅电阻相对变化与y之比。,L1= n l,因为,因为,可见,kk0,H即为横向效应引起的误差。 减小误差该怎么办? 结论:ls(r)愈小, l1愈大, H愈小。即敏感栅愈窄, 基长愈长的应变计, 其横向效应引起的误差越小。,对单根电阻丝的灵敏度系数为:,4.4.3.滞后、漂移 滞后机械滞后和热滞后 贴有应变计的试件进行加载和卸载时, 其R/R-特性曲线不重
7、合。把加载和卸载特性曲线的最大差值(如图4.4所示)称为应变计的机械滞后值。,图4.4 应变计的机械滞后,在温度循环中,同一温度下应变计指示应变的最大差值称为应变计的热滞后。,4.4.4 应变极限、疲劳寿命 在一定的温度 (室温或极限使用温度) 下, 当应变计指示应变值对真实应变值的相对误差大于10%时, 就认为应变计已达到破坏状态, 此时的真实应变值就作为该批应变计的应变极限。 疲劳寿命:已安装的应变计, 在恒定幅值的交变应力作用下, 可以连续工作而不产生疲劳损坏(指示应变的变化超过规定误差, 或者应变计的输出波形上出现毛刺, 或者应变计完全损坏而无法工作)的循环次数。 应变计的疲劳寿命的循
8、环次数一般可达106次。,4.4.5最大工作电流、绝缘电阻 指允许通过应变计而不影响其工作的最大电流值。工作电流大, 应变计输出信号就大, 因而灵敏度高。 问题:应变计最大工作电流越大越好,对吗? 绝缘电阻指应变计的引线与被测试件之间的电阻值, 一般以兆欧计。 绝缘电阻过低, 会造成应变计与试件之间漏电而产生测量误差。,过大的工作电流会使应变计本身过热, 使灵敏系数变化, 零漂、蠕变增加, 甚至烧坏应变计。,4.4.6应变计电阻值R 应变计在未安装也不受外力的情况下, 于室温时测得的电阻值。这是使用应变计时应知道的一个参数。国内应变计系列习惯上选用120、 175、 350、 500、 100
9、0、 1500。(见 P20),4.5 测量电桥,2.4.1 直流电桥 直流电桥平衡时,流过负载电流为零。利用等效电源定理, ab两端的开路电压和内阻分别为,图 4.5直流电桥,等效电源定理:任何一个线性的有源二端网络对外电路而言,可以用一个电压源来等效代替。,Uab=,电桥作用:敏感栅将被测信号转化成阻抗,电桥转换成电信号.,很易求得,电桥平衡时,有If=0,则:R1R4 - R2R3=0,或,上式称为直流电桥平衡条件, 它说明欲使电桥达到平衡, 其相邻两臂的比值应相等。,Rf,R,V,If,(2) 直流电桥的电压灵敏度,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时Usc=0。若工作臂R1受应变时, 其电阻变化为R1
10、, R2、 R3 、 R4均为固定桥臂。当有R1时, 电桥有不平衡电压输出,则灵敏度为 。,?,设n= , 考虑到起始平衡条件 , 并略去分母中的 项, 得,(2.6),(2.7),电桥电压灵敏度,化简通分,讨论(1)若电桥电压U一定时, n 应取何值, 电桥灵敏度最高。 当d Ku /dn=0 即 得 n=1 时, Ku 为最大。 即U一定, 当R1= R2, R3 = R4时, 电桥的电压灵敏度最高。通常这种情况称为电桥的第一种对称形式。 (2)而R1 = R3, R2 = R4则称为电桥的第二种对称形式,这种对称形式线性较好。(思考题) (3)等臂电桥是其中的一个特例. 将 n=1代入2
11、.7式,灵敏度最大值为:,由上式可知, 当电源电压及电阻相对变化一定时, 电桥的输出电压及其电压灵敏度将与各桥臂阻值的大小无关。 补充:非线性误差及补偿方法:,上式 是略去分母中的 ,实际值为:,p155,非线性误差补偿方法:差动电桥,差动电桥可将非线性误差变为0,半桥时灵敏度提高一倍,全桥时灵敏度提高4倍,见后面.,63,例题(选讲),灵敏系数为1.9的100电阻应变计被粘贴在钢制试件上并接入等臂电桥中,当纲制试件承受一张力时,电桥的空载输出电压为5mv,若应变计允许工作电流为15mA,试求这时的输出电压的大小。,解:由题义知: 激励电压 U=2iR=2*15*10-3*100=3V,电桥空
12、载时的输出电压为:,4.5.2 交流电桥,交直流电桥区别:供桥电源电压不同; 在交流电源供电时, 需要考虑分布电容的影响, 这相当于应变计并联一个电容(如下图)。 这就需要分析各桥臂均为复阻抗Z1, Z2, Z3, Z4时一般形式的交流电桥。,图4.7,A,B,C,所以平衡条件为 或 桥臂阻抗可用复数、指数表示:,(28),(29),指数表达式,复数表达式,用指数形式表示时平衡条件为:,用复数表达式时的平衡条件为: r1r4+ r2r3 =X1X4-X2X3 r1X4+r4X1=r2X3+r3X2,结论: 交流电桥的平衡条件与直流电桥的不同, 不仅各桥臂复阻抗的模满足一定的比例关系, 而且相对
13、桥臂的幅角和必须相等。,R1R4=R2R3 或,R2C2=R1C1,如果采用第一种对称形式, 平衡条件为 R1=R2, R3=R4, C1=C2,或,此二式如何求得?,对图4.7(a)中所示交流应变电桥,按2.9式可得如下平衡条件:,现在来讨论交流电桥的输出电压。 设电桥起始处于平衡状态, 有 。 由于工作应变计变化了R1后使Z1变化了Z1, 则由(2.8)式可得:,考虑到电桥的起始平衡条件并略去分母中含Z1项, 得,由于一般情况下, 分布电容很小, 电源频率也不太高, 满足R1C1 1。例如, 电源频率为1000Hz, R1=120, C1=1000 pF, 则R1C17.510-4 1,
14、因此Z1R1, Z1R1, 则上式成为 若电桥输出电压与供桥电压是同频同相的交流电压, 则其幅值关系为 ,4.5.3应变片温度误差及其补偿,2.5.1 温度误差产生的原因 把应变计安装在自由膨胀的试件上, 即使试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如果环境温度发生变化, 应变计的电阻也将发生变化,称为应变计的温度误差, 又称热输出。 具体分析温度误差的原因: (1) 敏感栅金属丝电阻本身随温度发生变化。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可由下式表示:,Rt为温度变化t时的电阻变化;为应变丝的电阻温度系数, 表示温度改变 1C时电阻的相对变化。 (2) 试件材料与应变丝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一, 使应变丝产生附加变形而造成的电阻
15、变化。 应变计 试件材料 其长度与温度关系如下:,lst,lgt,l0,t ,初始,lgt,lst=l0(1+st)= l0 + l0 s t ls= lst -l0= s l0 t lgt= l0(1+gt) = l0+ l0 gt lg= l0 gt,如果s和g不相等, 则ls和lg就不等。因而应变丝被迫从ls拉长至lg, 使应变丝产生附加变形l(相应的附加应变), 而产生电阻变化Rt:,s 、 g为应变丝与构件材料的线膨胀系数,ls、lg为应变丝与构件的膨胀量,P21,Rt=Rt+ Rt =R0t+ R0 k(g-s)t,因此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总的电阻变化Rt为,结论: 因环境温度改变
16、而引起的附加电阻变化或者造成的视应变,除与环境温度变化有关外, 还与应变计本身的性能参数k、 s以及被测构件的线膨胀系数g有关。,折合成应变量为:,也称为视应变,4.5.3.2 温度误差及非线性误差补偿方法,(1)电桥补偿法:补偿目的:提高输出电、 压灵敏度,消除非线性误差。 回忆单臂电桥的输出电压及灵敏度,1.电桥补偿法,(1)等臂电桥,工作应变计,补偿应变计,图 4.9,返回,电桥输出与温度无关。,(2)半桥差动电桥,工作应变片贴在被测试件上面,补偿应变片R贴在被测试件的下面,构件作纯弯曲形变时, 构件面上部的应变为拉应变, 下部为压应变。 RB与R1的变化值大小相等符号相反。把这两个应变
17、片接入相邻的两桥臂,图同4.9。,图 4.10,变化过程如下:,可见差动半桥的输出电压、灵敏度与单臂电桥增加一倍,而且可补偿非线性误差。 即RB起到三个作用:温度补偿;提高灵敏度;补偿非线性误差。因为:上式中并未忽略R。,(3)全桥差动电桥,可见,全桥电压及灵敏度是单臂电桥的四倍,并且补偿了非线性误差。,例题,下图是一直流电桥。图中E=4V,R1=R2=R3=R4=120,试求:(1)R1为金属应变片,其余为外接电阻,当R1=1.2 时,电桥输出电压UO=?,(2)R1,R2都为应变片,且批号相同,感受应变的极性和大小都相同,其余为外接电阻,电桥输出电压UO=? (3)题(2)中,如果R2与R
18、1感受应变的极性相反,且 R1 = R2 = 1.2 ,电桥输出电压UO=?,解(1) =0. 01V,(2),(3),(2).辅助测温元件微型计算机补偿法,基本思想:在传感器内靠近敏感测量元件处安装一个测温元件, 用以检测传感器所在环境的温度。测温元件的输出经放大及A/D转换送到计算机, 如图2.16所示。,图 4.13 辅助测温元件微型计算机补偿法,图中传感器把非电量转变成电量, 并经放大, 转换成统一信号。测温元件的变化经放大也转换成统一信号。然后经过多路开关, A/D转换, 分别把模拟量变成数字量, 并经I/O接口读入计算机。 计算机在处理传感器数据时, 即可把此测温元件温度变化对传感
19、器的影响加以补偿, 以达到提高测量精度的目的。 例如, 可以采用较简单的温度误差修正模型 Yc=Y(1+ 0 t)+ 1 t Y、 Yc分别为未经温度修正和修正后的数字量, 1 用于补偿零漂,0用于补偿传感器灵敏度的变化。,(3).应变计自补偿法,当温度变化时, 产生的附加应变为零或相互抵消。用自补偿应变计进行温度补偿的方法叫应变计自补偿法。 下面介绍两种自补偿应变计。 1) 选择式自补偿应变计 由(2.10)式知, 实现温度补偿的条件为 t+k(g- s)t=0 则 =-k(g - s) (2.11),被测试件确定后,可选择适合此式的敏感栅材料,即温度系数满足此式要求,但局限性很大。,2)
20、双金属敏感栅自补偿应变计(1) 用两种电阻丝材料的电阻温度系数符号不同(一个为正, 一个为负)的特性, 将二者串联绕制成敏感栅, 如图2.17所示。 若两段敏感栅R1和R2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电阻变化R1t和R2t大小相等而符号相反, 就可以实现温度补偿。R1与R2的关系可由下式决定,图 2.17电阻温度系数符号不同的双金属敏感栅自补偿应变计,R1t,=,-R2t,这种补偿效果较前者好, 在工作温度范围内通常可达到0.14/C。 双金属敏感栅自补偿应变计(2) 这种自补偿应变计的敏感栅也由两种合金丝材制成, 但形成的两个电阻分别接入电桥相邻的两臂上。如图2.18 所示, R1是工作臂, R2与
21、外接串联电阻RB组成补偿臂。 两种丝材电阻温度系数的符号相同(例如都为正), 适当调节它们之间的长度比和外接电阻RB的数值, 使,图2.18 电阻温度系数符号相同的双金敏感栅自补偿应变计,R1与 R2温度系数关系?为什么?,补偿栅R2用温度变化产生的R2t去补偿工作栅R1的R1t, 这种补偿方法只要适当调节RB, 就可以在不同线膨胀系数的试件上实现温度自补偿, 所以比较通用, 这是它的优点。 但使用它时, 必须每片都接成半桥线路, 并要外接一个高精度电阻RB, 在测量点很多的情况下, 使用较麻烦。,(4).热敏电阻补偿法 下图的热敏电阻Rk处在与应变计相同温度条件下, 当应变计的灵敏度随温度升
22、高而下降时, 热敏电阻Rk的值也下降, 使电桥的输入电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从而提高电桥的输出, 补偿因应变计引起的输出下降。选择分流电阻R5的值, 可以得到良好的补偿。,4.6 电阻应变仪,作用:以应变计作为传感元件测量应力的专用仪器。可用于测量动态应变和静态应变。 原理:将电桥的微小输出电压放大、记录和处理,从而得到待测应变值。 组成:电阻应变仪通常包括测量电桥、读数电桥、放大器、相敏检波器、滤波器、显示器、稳压电源及振荡器等部分。其方框图如图2.20所示。,图2.20 电阻应变仪方框图,将调幅波还原为被检测应变波形,滤除载波及高次谐波信号,应变波,调幅波,给测量电桥和读数电桥提供一定频率
23、和幅值的正弦信号,放大,测量动态应变原理,测量电桥不连接读数电桥,直接由变压器耦合放大。应变计感受到(a)所示波形,供桥电压是等幅的交流电压,输出电压的幅度随(a)所示波形增减而增减,成为(b)所示调幅波形,放大得到(c)所示波形,相敏检波得到(d)所示波形,经滤波得到(e)所示波形。再将此信号进行记录、处理和显示, 这种方法称为差值法。 缺点:由于放大器放大系数和电桥电压波动,会给测量带来误差,不过测量时间比二者时间之和小许多,一般可以满足测量要求。 下面分析静态测量的原理:,测量电桥感受应变 电桥输出电压e1 改变读数电桥的阻值 电桥输出电压e2,e1-e2=0时,检流计指示为零,e1e2
24、时,检流计很大偏转,读数电桥阻值与应变值相等,问题:动态、静态应变测量值都是用检流计指示吗?为什么? 桥路供桥电源分析:静、动态电阻应变仪的测量电路有交流供桥载波放大和直流供桥直流放大两种类型。交流供桥载波放大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受外界干扰和电源影响小及造价低等优点。但存在工作频率上限较低,导线分布电容影响大等缺点。而直流放大器等则相反,工作频带宽,能解决分布电容等问题。但它需配用精密电源供桥和稳定的直流放大器,造价较高。,在测量静态应变时, 是采用一个读数电桥与测量电桥输出为0来测定应变。这种测量方法称零值法,4.6.2 遥测应变仪实例汽轮机长叶片动应力的遥测,汽轮机在运行中发生的转子叶
25、片断裂事故,其主要原因是振动特性不良,引起应力过大所造成。但是汽轮机转子以3000r/min的高速旋转,所以常利用无线电原理,采用遥测的方法进行测量。 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在汽轮机转子叶片上,叶片受应力引起阻值的变化,通过电桥转换为微弱的电压信号,经放大器放大,送到调制器。由于被测的应变信号频率一般在1kHz以下,所以必须经调制器调制成高频(载频100MHz左右)电磁波发射出去。安放在汽轮机机体外的接收机,通过接收天线和调谐器将此电磁波接收下来,经过放大、解调等环节复现被测信号,再经低频功率放大电路以驱动记录仪器。 为提高系统的精度与可靠性,可选用TA7335集成组件实现调谐功能;选用NE123同
26、时实现接收部分的放大和解调功能;低频功放电路可选用TDA2030集成组件,其输出功率大,信号失真小,遥测应变仪原理框图,4.7、应变式传感器 应变可以直接测,但其它信号需转换,因此由弹性敏感元件和应变计构成. 特点: (1)测量范围广、精度高。测力传感器,可测 10-2107N的力,精度达到0.05%FS以上;压力传感器,可测10-1107Pa的压力,精度可达0.1%FS (Full Scale满量程的百分之几) 。 (2)性能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如称重式机械杠杆称,由于杠杆、刀口等部分相互摩擦产生损耗和变形,欲长期保持其精度是相当困难的。若采用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制成的电子秤、汽车衡、轨道
27、衡等, 能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3)频率响应特性较好。一般电阻式应变计响应时间约为10-7 s,半导体应变计可达10-11 s。若能在弹性元件上采取措施,则由它们构成的应变式传感器可测几十千赫甚至上百千赫的动态过程。,4.7.1 应变式力传感器,测力与称重传感器是测试技术与工业测量中用得较多的一种传感器,例如:各类电子称、汽车衡、轨道衡、发动机的推力测试、水坝坝体承载状况的监视,火箭发动机试验时,台架承受的载荷多用实心结构传感器等。 应变式测力传感器由弹性体、应变计、外壳组成。根据弹性体的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柱式、轮辐式、梁式、环式等。 1.柱式传感器 柱式传感器主要用于称重(或测力
28、)。它分为圆筒形和柱形两种,并轴向布置一个或几个应变片,在圆周方向布置同样数目的应变片,两者产生的应变方向相反,以构成差动对。哪种结构更好?,由材料力学知识,在弹性限度内,作用力沿着弹性体轴向作用时有:,则圆筒或圆柱在外力F作用下产生的应变为:,如何提高测量灵敏度? 1、由4-6式知,减小横截面积可提高灵敏度,圆筒结构可使分散在端面的载荷集中到筒的表面,改善了应力线分布。也可在筒壁上开孔,形成许多条应力线,使载荷与端面分布无关,减小偏心载荷,减小误差。,(4-6),u0,U0,R1,R3,R5,R7,R6,R8,R2,R4,R6,R7,R8,R2,R3,R4,R5,柱式力传感器应变片的粘贴与桥
29、路连接,R1,(a) 圆柱面展开图,(b) 桥路连接,2、将4个应变片沿轴向对称地贴在应力均匀的圆柱表面,然后沿纵向再对称粘贴四个应变片. 构成差动方式。,电桥输出电压为:,(与书本不一样),采用四片相同的金属应变片(K=2),将其贴在实心圆柱测力弹性元件上。如图(a)所示,力F=1000 kg。圆柱截面半径r=1cm,杨氏模量=2*107,若供电桥压U=6V,(1)画出应变片在圆柱上粘贴位置及相应测量桥路原理图. (2)求各应变片的应变电阻相对变化量,(3)桥路输出电压,(4)此种测量方式能否补偿环境温度对测量的影响?说明原因。,解:(1)按题意采用四个相同应变片测力,贴的位置如图(a)所示
30、。四个应变电阻接入桥路位置如图(b)所示。从而组成全桥电路可以提高输出电压灵敏度。,(4)此种测量方式可以补偿环境变化的影响因素。因为四个相同电阻应变在同样环境条件下,感受温度变化产生电阻相对变化量相同,在全桥电路中不影响输出电压值,即,4.7.1.3轮辐式传感器(自习) 轮辐式传感器是一种剪切力传感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2.26所示,由轮轱1、轮圈2、轮辐条3、承压应变计4和拉伸应变计5等组成。轮辐条成对地连接在轮圈和轮轱之间,可为四根或八根(图中为四根)。采用钢球传递重力,因为圆球压头有自动定中心的功能。测量桥路如图2.27所示。当外力F作用在轮轱的上端面和轮圈下端面时,使矩形辐条产生平行四
31、边形的变形,如图2.28所示。当两个轮辐条互相垂直时,其最大剪应力及剪应变分别为,式中,b为轮辐宽度,h为轮辐高度,G为剪切模量,其中,E为杨氏模量,为泊松系数。,图2.26 轮辐式传感器 (a)结构示意图; (b)外形,图2.27 轮辐式传感器测量桥路,图2.28 矩形辐条产生平行四边形的变形,在传感器中实测的不是剪应变,而是在剪切力作用下,轮辐对角线方向的线应变。这时,将应变计在与辐条水平中心轴线成45角的方向上粘贴。八片应变计分别贴在四根辐条的正反两面,并组成全桥电路,以检测线应变。 在矩形条幅面上取一正方形面元,在剪切力作用下发生形变而成平行四边形,如图2.28右方所示。由图可得线应变
32、,当考虑到应变计具有一定尺寸(长lj,宽bj)和切应力的抛物线分布规律,则平均应变为,八片应变计的连接方法如图2.26、图2.27所示。当受外力作用时,使辐条对角线缩短方向粘贴的应变计C受压,对角线伸长方向粘贴的应变计T受拉。每对轮辐的受拉片和受拉片串联成一臂,受压片和受压片串联组成相邻臂。,这样有助于消除载荷偏心对输出的影响。加在轮轱和轮圈上的侧向力,若使一根轮辐受拉,其相对的一根则受压。由于两轮辐截面是相等的,其上应变计阻值变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每个臂的总阻值无变化,对输出无影响。全桥电路的输出为,式中,U为供桥电压,K为应变计灵敏度系数。,4.7.1.2.悬臂梁式传感器,组成:用弹性梁
33、及电阻应变计作敏感转换元件,组成全桥电路。 原理:当垂直正压力或拉力作用在弹性梁上时,电阻应变计随金属弹性梁一起变形,其应变使电阻应变计的阻值变化,因而应变电桥输出与拉力(或压力)成正比的电压信号。配以相应的应变仪,数字电压表或其他二次仪表,即可显示或记录重量(或力)。 悬臂梁有两种,一种为等截面梁,另一种为等强度梁。 (1)等截面梁就是悬臂梁的横截面处处相等的梁,如图4-21(a)所示。,图2.29 悬臂梁 (a)等截面梁; (b)等强度梁,等强度梁是距作用点任何距离截面上的应力处处相等。,同学们计算此时输出电压灵敏度?,因此在距固定端较近的表面顺着梁的长度方向分别贴上R1、R2和R3、R4
34、(R2、R3在底部,图中未画出)四个电阻应变计。若R1、R4受拉力,则R2、R3将受到压力,两者应变相等,但极性相反。将它们组成差动全桥,则电桥的灵敏度为单臂工作时的4倍。(为什么?),如何求应变?如何粘贴可提高灵敏度?,当力作用于自由端时,等截面梁的应力为:,等截面梁在离固定端越远产生的应变越大,(2)等强度梁的特点是:沿梁长度方向的截面按一定规律变化,当集中力F作用在自由端时,距作用点任何距离截面上的应力相等。 在自由端有力F作用时,在梁表面整个长度方向上产生大小相等的应变。应变大小可由下式计算,这种梁的优点是在长度方向上粘贴应变计的要求不严格。,由于是全差动电桥,应有:,所以:,等强度梁
35、和等截面梁均为全桥,求出力如下:,除等截面梁和等强度梁传感器外,还有剪切梁式传感器,两端固定梁传感器等等。下图为几种梁式传感器外形。,几种梁式传感器外形,特点:该传感器可测0.5Kg以下的载荷,甚至几十克重。 若用工字悬梁臂结构可测0.230t,精度达0.02%。可见比柱式传感器的测力范围广,精度高。,一台用等强度梁作为弹性元件的电子秤,在梁的上、下面各贴两片相同的电阻应变片(K=2)如图(a)所示。已知l=100m、b=11mm、t=3mm、E=2104N/mm2。现将四个应变片接入图(b)直流桥路中,电桥电源电压U=6V。当力F=0.5kg时,求电桥输出电压U0=?,解:由图(a)所示四片
36、相同电阻应变片贴于等强度梁上,下面各两片。当重力F作用梁端部后,梁上表面R1和R3产生正应变电阻变化而下表面R2和R4则产生负应变电阻变化,其应变绝对值相等,即,现将四个应变电阻按图(b)所示接入桥路组成等臂全桥电路,其输出桥路电压为,4.7.1.4 环式传感器,圆环式传感器弹性元件的结构如下,(拉力环),(压力环),图2.31 圆环式传感器弹性元件结构,特点:环式常用于测几十千克以上的大载荷,与柱式相比,它的特点是应力分布变化大,且有正有负,便于接成差动电桥。,表2.1 几种应变式测力与称重传感器的性能,2.7.2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特点:一般用于测量较大的压力。它广泛用于测量管道内部压力,
37、内燃机燃气的压力,压差和喷射压力,发动机和导弹试验中的脉动压力,以及各种领域中的流体压力等。 4.7.2.1.筒式压力传感器 筒式压力传感器的弹性元件如图2.32所示,一端肓孔,另一端有法兰与被测系统连接。当应变管内腔与被测压力相通时,圆筒部分周向应变为,式中,p为被测压力,D为圆筒外径,d为圆筒内径。在薄壁筒上贴有两片应变计作为工作片,实心部分贴有两片应变计作为温度补偿片。,图2.32 筒式压力传感器的弹性元件,原理:没有压力作用时,四个应变片组成的全桥是平衡的,有压力作用时,圆筒形变,电桥失去平衡。由电桥输出电压 应变 压力大小。,4.7.2.2.膜片式压力传感器,敏感元件结构如下:一周边
38、固定的圆形金属膜片,如图4-27,图4-27 膜片受力时的应变分布和应变计粘贴,径向应变分布图,切向应变分布图,R,x,h,t,r,工作原理:当膜片一面受压力p作用时,膜片的另一面(应变计粘贴面)上的径向应变r和切向应变t为,平膜片工作部分半径,任意点离圆心的径向距离。,平膜片厚度,那么,应变片应贴在哪个区域,选择何种桥路呢?,(2)在膜片边缘,即x=R处, t =0,而r达到负的最大值(最小值)。,讨论(1)在膜片中心即x=0处,r和t均达到正的最大值,即,(3)当 时, r=0 因此,为增加灵敏度,并进行温度补偿,把两片应变计贴在正应变最大区,另两片贴在负应变最大区,并把四片应变片接成全桥
39、电路。,图2.34 膜片式压力传感器一种敏感元件结构 此图与2.23图(b)比较哪个更好,为充分利用正负应变区而设计的箔式应变计如下:,R2 R3,R1 R4,4.7.3 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在一悬臂梁1的自由端固定一质量块3。当壳体4与待测物一起作加速运动时,梁在质量块惯性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使粘贴于其上的应变计2阻值变化。检测阻值的变化可求得待测物的加速度。图中,5为电引线,6为运动方向。,图4-29 应变式加速度传感器,4.8 新型的微应变式传感器,沿用传统的转换原理,及某些新效应,优先采用晶体材料,采用微电子技术和微机械加工技术,从传统结构设计转向微机械加工的结构设计。 4.
40、8.1 压阻效应 压阻效应:是指当半导体受到应力作用时,由于载流子迁移率的变化,使其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半导体的这种效应特别强。它是C.S史密斯在1954年对硅和锗的电阻率与应力变化特性测试中发现的。压阻效应的强弱可以用压阻系数来表征。,对金属,电阻变化率小;对半导体主要变化的是电阻率;,从上式可知压阻系数的定义:半导体电阻的相对变化近似电阻率的相对变化,单位应力作用下电阻率的相对变化称为压阻系数. 压阻系数特点:沿不同方向施加应力和沿不同方向通过电流时,电阻率变化不同. 晶体一般用晶向表示.,晶向表示:用截距表示晶向的方法如下,设单晶体的晶轴坐标系为x、y、z,如下图,某晶面在三个晶轴上的
41、截距分别为r、s、t,求出各截距的倒数1/r、1/s、1/t,并与r、s、t的最小公倍数分别相乘,获得三个没有公约数的整数a、b、c,这三个整数称为密勒指数,用以表示晶向,记作。晶面求取见P61例题.,为求取任意晶向压阻系数,必须先了解晶轴坐标系各个压阻系数。理论上讲,晶轴坐标系各压阻系数可用ij表示,100,001,010,110,111,O,其中i=1、2、3、4、5、6,1-3表示x、y、Z方向电阻相对变化,4-6表示绕x、y、Z旋转方向电阻相对变化。 j=1、2、3、4、5、6,1-3表示x、y、Z方向经受拉压应力,4-6表示绕x、y、Z方向经受切应力。上述情况可用矩阵表示。,i1,i
42、2,i3,单晶硅为立方晶体,是各项异性体,且切应力(j=4.5.6)不可能产生正向(i=1.2.3)压阻效应,故14、 15、 16、 24、 25、 26、 34、 35、 36均为零;拉压应力(j=1.2.3)不可能产生剪切(i=4.5.6)压阻效应,故41、 42 、43、51 、52 、53 、61 、62 、63均为零;切应力只能在该剪切平面内产生压阻效应,故44、 55、 66不为零,而45、 46 、54 、56 、64、 65均为零;考虑立方晶体的对称性,纵向压阻效应相等, 11 =22= 33;横向压阻效应相等,即 12= 21 =13= 31 =23= 32;切向压阻效应相
43、等,即 44= 55 =66,晶轴坐标系压阻系数矩阵为:,纵向压阻系数,横向压阻系数,剪切向压阻系数,11、12、44随材料的掺杂类型、浓度和环境温度的不同而变化。表2.2列出了其典型数据。,表2.2 硅压阻系数的典型数据,对P型硅,剪切向压阻系数44有最大值;对N型硅,纵向压阻系数11有最大值。表中数据是在晶轴坐标系中的值,坐标变换时将会改变。这些结果在设计传感器时要注意加以利用。,图4.31 微型硅应变式传感器的一些基本结构,4.8.2 微型硅应变式传感器,微型硅应变式传感器敏感元件结构与一般应变式结构相似,但形成原理不同。微型硅应变式传感器敏感元件结构通过薄膜技术及微细加工技术加工形成
44、.,图4-32为膜片式半导体压力传感器结构示意图。为接近固定边条件,硅膜片的边缘较厚,呈杯形,也称为硅杯。在硅膜片上的四个扩散电阻接成电桥。硅边的内腔与被测压力p相连,杯外与大气相通。若杯外与另一压力源相接,则可测压差。 扩散电阻:即扩散型单晶硅,在单晶硅中用扩散工艺渗入一定量的杂质,以改变其电学性质和电阻率数值。,图4.32 膜片式半导体压力传感器结构示意图,4.8.3 X型硅压力传感器,4.8.3.1.设计原理 为了利用P型硅大的剪切向压阻系数44,摩托罗拉公司设计出X型硅压力传感器。,(4.7),(4-8),对晶体材料,描述材料特性用下式更方便 E=i,若存在压阻效应,侧有:,将压阻系数矩阵带入上式得:,电场强度,电阻率,电流密度,若 i1、i30,得,利用该原理制作一个传感器如下:,图4.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436:2025 EN-FR Electric dishwashers for household use -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 【正版授权】 IEC 60721-3-6:2025 EN Classif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 Part 3-6: Classification of groups of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and their severities - Ship environments
- 健康行业课件制作
- 华师大版信息技术课件
- 邯郸抽考数学试卷
- 河西一模高三数学试卷
- 衡水中学6月数学试卷
- 中国彩条布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4-2030)-20241228-144503
- 中国自卸式垃圾车行业投资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2018-2024年中国森林防火培训中心未来趋势预测分析及投资规划研究建议报告
- 采购协议与合作框架构建
- 成人住院患者营养不良评定-根据GLIM标准制定
- 射频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 注塑上下模培训-
-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课件
- 二升三数学暑假作业
- 职业卫生知识竞赛题
- 钢结构接水盘施工方案
- 酒店住宿水单标准模板
-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查房
- 生产设备综合效率 OEE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