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宏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十二)一、概念题1消费函数之迷2货币的投机需求3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思想4绝对优势理论5供给性通货膨胀二、简答题1试述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几个总量之间的关系。2说明节俭的悖论。3世界市场的突然变动使得某一小型开放经济的出口品不再受欢迎,那么: (1)该国的净出口、利率以及汇率会发生什么变动? (2)这种变化对该国喜欢出国旅游的公民会发生什么影响? (3)该国的财政决策者想调整税收以使汇率维持在以前的水平上,他们该如何做?他们的做法对该国的投资、净出口以及汇率会有什么影响?4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经济处于既有通货膨胀又有国际收支赤字的状况下,政府宜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三
2、、计算题1假设某国2000年的统计数据为:国民生产总值5000亿元,消费为3000亿元,总投资800亿元,政府购买960亿元,净投资500亿元,政府预算盈余30亿元。求:(1)国民生产净值;(2)净出口;(3)净税收;(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2若货币交易需求为Ll0.2Y,投机需求L22000500r,求:(1)货币总需求函数; (2)当利率r6,收入Y10000亿美元时,货币需求量为多少? (3)若货币供给Ms2500亿美元,收入Y6000亿美元时,投机性的货币需求为多少? (4)当收入Y10000亿美元,货币供给Ms2500亿美元时,均衡利率水平为多少?3某经济社会,当就业量
3、N为25时,总供给Z为150,就业量达到75时,总供给量增加300。而当就业量为25时,总需求D为225,就业量为0时,总需求D为150。 (1)求总供给函数; (2)求总需求函数; (3)求有效需求量。 4某国宏观经济体系可用下述方程来描述: YCIG C0.75(YT)A 目前经济处于不景气状态。 (1)如果追加10单位的预算作为不景气的对策,将带来国民收入多大程度的增加? (2)国民要求减税的愿望很大,政府提出减税10单位的对策,此时的效果如何? (3)假设税收函数为:T0.25Y,在增加5单位财政赤字时,能带来什么样的效果?(设A20、I30) 5设消费函数C600+0.8Y,投资函数
4、I40050r,政府购买G200,货币需求函数L250+0.5Y125r,货币供给1250,价格水平P1。求:(1)IS和LM方程;均衡收入和利率;(2)财政政策乘数。四、论述题1. 根据现代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说明决定社会总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并联系实际分析现代消费理论的政策含义及其在对社会总消费水平解释的不足。2. 试阐述现代通货膨胀理论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造成的成本的解释,并分析政府反通货膨胀政策的两难困境。参考答案一、概念题1消费函数之迷:凯恩斯之后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设说与实证研究不相符合,两者之间的矛盾称为“消费函数之谜”。(1)凯恩斯所提出的
5、绝对收入假说可以用标准的消费函数来表述,其公式为:(a0,0b1)上式说明,消费是可支配收入YD的函数,其中,a为自发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将上式两边同时除以实际可支配收入YD,就可以得出平均消费倾向APC:上式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PC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根据绝对收入假说,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同时,也将减小,故平均消费倾向也是递减的。(2)但是,这一研究与对消费统计资料的实证研究并不一致。根据美国19291941年的逐年资料,消费函数是:C47.6+0.73YD但根据美国19481988年的逐年资料,消费函数是:C0.917YD上述结论并不一致,首先是边际消费倾向并不
6、是递减,而是递增;其次,短期边际消费倾向是波动的,而不是稳定的。另一个证据是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研究了18691993年间每30年左右的长期消费资料,得出如下结论:长期平均消费倾向是基本稳定的,而不是下降的;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料所得出的平均消费倾向,与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料所得出的平均消费倾向是不一致的。故可以得出,边际消费倾向不是下降而是上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是基本相等的。2货币的投机需求: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凯恩斯假定人们可以以两种形式来持有财富:货币和债券,人们在货币和债券之间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这两种资产分
7、别能给人带来的预期报酬。根据凯恩斯的观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化。因为,当利率较高时,持有债券的利率收入较大;同时,当利率较高时,在未来时期内下降的可能性也较大,所以持有债券获得资本利得的可能性也较大。这两方面因素加起来,就使利率越高,债券越有吸引力,货币的投机性需求越小。反之,当利率水平很低时,从债券上获得的利息收入还不足以补偿可能的资本损失,所以人们就宁愿持有货币。在极端情况下当利率水平低到所有人都认为它肯定将上升时,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就可能变得无限大;任何新增的货币供给都会被人们所持有,而不会增加对债券的需求,结果使利率进一步下降,这就是所谓的“流动性陷阱”。3平衡预算的财政政
8、策思想: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财政思想。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按其发展阶段有三种涵义:一是年平衡财政预算,这是一种量出为入的平衡思想,要求某年预算均需平衡;二是周期平衡预算,指政府财政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繁荣时期采用财政盈余措施,在萧条时期采取预算赤字政策,以前者的盈余来弥补后者的赤字,以求整个经济周期盈亏相抵,预算盈余为零的平衡思想;三是充分就业平衡预算,这种思想认为,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这种平衡预算思想的发展表明,平衡预算已由以往的每年度收支相抵的思想逐步发展至以一定的经济目标为前提的平衡预算思想,在一定周期内,某年度可有一
9、定的财政盈余或赤字,但是这类平衡预算思想的本质仍是机械地追求收支平衡,是一种消极的财政政策思想。4绝对优势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其代表人物是18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斯密。他用一国中不同的职业分工和交换来解释国际贸易,认为国际贸易的产生就像裁缝不会自己去制作靴子,鞋匠不会自己去缝衣服,而都用自己的产品去交换自己不擅长生产的东西一样。一个国家之所以要进口别国的产品,是因为该国的生产技术处于劣势,自己生产成本太高,购买别国产品反而便宜。而一国之所以能够向别国出口产品,是因为该国在这一产品的生产技术上比别国先进,或者说是有绝对优势,因为该国能够用同样的资源生产比别国更多的产品,从而使每单位产品的生产
10、成本低于别国。因此,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其结果比自己什么都生产更有利。绝对优势理论解释了产生贸易的部分原因,但局限性很大,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有些国家比较先进发达,有可能在各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些国家可能不具有任何生产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但贸易仍然在这两种国家之间发生。5供给性通货膨胀:即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从供给的角度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指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供给就是生产,
11、根据生产函数,生产取决于成本。因此,从总供给的角度看,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成本的增加。成本的增加意味着只有提高原有的价格水平才能达到原来的产出水平,即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根据引起成本增加的原因不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可以分为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和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三种。二、简答题1试述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几个总量之间的关系。答:在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实际上包括如下几个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
12、I)、个人收入(PI)、可支配收入(DI)和净税收(NT)等。(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国范围内一年中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总价值。(2)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GNP是按照国民原则来计算的,而GDP是按国土原则来计算的。两者的关系是:GDPGNP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益。(3)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GDP扣除折旧的部分,即NDPGDP折旧。任何产品价值中不但包含有消耗的原材料、燃料等等的价值,还包含有使用的资本设备的折旧。最终产品价值并未扣去资本设备消耗的价值,因此,还不是净增价值,因而最终产品市场价值总和
13、只能称国内生产总值。最终产品价值中如把消耗的资本设备价值也扣除了,就得到了净增价值,因而从GDP中扣除资本折旧,就得到NDP。“总”和“净”对于投资也具有类似意义。总投资是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投资,即建设的全部厂房设备和住宅等,而净投资是总投资中扣除了资本消耗或者说重置投资部分。例如,某企业某年购置10台机器,其中2台用来更换报废的旧机器,则总投资为10台机器,净投资为8台机器。(4)国民生产净值(NNP)。在实物形态上,国民生产净值是社会总产品扣除已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后的全部消费资料和用于扩大再生产及增加后备的那部分生产资料。在价值形态上,国民生产净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GNP)与资本折旧之差。(5
14、)国民收入(NI),这里的国民收入指按生产要素报酬计算的国民收入。从国内生产净值中扣除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加政府补助金,就得到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生产性服务所得报酬即工资、利息、租金和利润的总和意义上的国民收入。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虽构成产品价格,但不成为要素收入;相反,政府给企业的补助金虽不列入产品价格,但成为要素收入。故前者应扣除,后者应加入。它与GDP的关系为:GDP折旧间接税NI。(6)个人收入(PI)。生产要素报酬意义上的国民收入并不会全部成为个人的收入。例如,利润收入中要给政府缴纳公司所得税,公司还要留下一部分利润不分配给个人,只有一部分利润才会以红利和股息形式分给个人。职
15、工收入中也有一部分要以社会保险费的形式上缴有关机构。另一方面,人们也会以各种形式从政府那里得到转移支付,如退伍军人津贴、工人失业救济金、职工养老金、职工困难补助等。因此,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就得到个人收入。 (7)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收入不能全归个人支配,因为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可支配收入,即人们可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8)净税收(NT),是指政府的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的部分。它与GDP的关系为:DIGDPNT其相互关系如下:NDPGDP折旧NINDP企业间接税PINI(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政府
16、或企业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利息调整DPIPI个人所得税注:利息调整为不包括在利息净额(个人从企业获得的因资金借贷所产生的利息)之中的个人利息收入,例如政府债券利息收入。2说明节俭的悖论。答: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增加储蓄减少消费的节俭行为可以为个人带来好处,使个人致富;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公众越是节俭,往往会导致社会收入的减少,引起经济萧条。反之,减少储蓄增加消费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却会使社会总收入增加,经济繁荣。这一矛盾被称为“节俭的悖论”。如图1所示:图1储蓄曲线从S0右移至S1,表示储蓄水平减少,均衡点从E0点变为E1点,均衡国民收入从Y0增加为Y1;储蓄曲线从S0左移至S2,表示储
17、蓄水平的增加,均衡点从E0点变为E2点,均衡国民收入从Y0减少为Y2。这是因为,在既定的收入中消费与储蓄反向变动,即消费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减少储蓄增加。在经济中存在尚未利用的资源的前提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储蓄曲线右移,可通过总需求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的增加,经济繁荣;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储蓄曲线左移,可通过总需求的减少引起国民收入的减少,经济萧条。3世界市场的突然变动使得某一小型开放经济的出口品不再受欢迎,那么: (1)该国的净出口、利率以及汇率会发生什么变动? (2)这种变化对该国喜欢出国旅游的公民会发生什么影响? (3)该国的财政决策者想调整税收以使汇率维持在以前的水平上,他们该如何做?他们
18、的做法对该国的投资、净出口以及汇率会有什么影响? 解:(1)当该国的出口商品变得不那么受欢迎时,该国国内的储蓄S仍然不变。因为SYCG,产出Y取决于所投入的资本和劳动力的量,消费C取决于可支配收入的大小,政府购买G是一个外生变量。由于该国为小国开放经济,该国国内的利率水平等于世界利率水平,又因为投资取决于利率的大小,因而投资I也不变。又因为净出口NXSI(这里假设TAGTR0),所以,净出口不变。该国的出口商品变得不那么受欢迎,会使得IS曲线向下移动,从而本币贬值。这又会导致进口减少,出口相应增加,从而净出口水平不变。 (2)由于货币贬值,该国公民出国旅游变得更加昂贵。当净出口不变时,面临下降
19、了的出口,进口包括出国旅游也将由于价格变得昂贵而下降。 (3)如果政府减税,那么可支配收入和消费将会上升。因此,储蓄S下降,净出口下降。净出口下降使汇率有升值的压力,刚好可以与世界需求水平的下降带来的汇率贬值的压力相抵消。由于世界利率水平给定,因而投资I不变。4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经济处于既有通货膨胀又有国际收支赤字的状况下,政府宜采取怎样的政策措施?答:固定汇率制是与“浮动汇率制”相对而言,指现实汇率受平价的制约,只能围绕平价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从历史发展来看,自19世纪中期金本位制在西方各个主要国家确立以来,一直到1973年,世界各国的汇率制度基本上属于固定汇率制。也就是说
20、,在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的汇率制度都属于固定汇率制度。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的自由输出输入对于汇率的波动起着自发调节的作用。汇率波动幅度总是以黄金输出点为上限,以黄金输入点为下限,在汇率输送点的范围内有限波动。在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下,各国货币与美元确定固定比价,汇率的波动范围被严格规定不得超过固定比价的上下各1%。在开放经济中,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国民经济的内外均衡,使宏观经济运行处于充分就业、无通货膨胀、国际收支平衡的均衡增长的状态。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一国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的状况下,应当采取以下的政策组合:(1)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会使国内利息率上升
21、,一方面使投资下降,紧缩总需求,有利于物价水平下降,降低通货膨胀的压力;另一方面使进口下降,国际收支赤字减少。同时,较高的利息率可以减少国内资本的外流,吸收国外的资本流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可以抑制总需求,以配合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效应。 (3)贸易保护政策。贸易保护政策和外汇管制政策可以减少进口,促进资本流入,有效地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但贸易保护政策会影响与本国经济往来密切的国家的利益,因此应考虑对方的反映,以采取相应的对策。 当一国处于内外在不均衡时,应视不同情况将各种政策配合使用。财政政策对国内经济活动的调节效应较明显;外贸、外汇政策对调节国际收支效
22、果比较显著;货币政策通过利息率间接地调节国内总需求及国际收支状况。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各种政策应配合使用,以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内、外在均衡。三、计算题1假设某国2000年的统计数据为:国民生产总值5000亿元,消费为3000亿元,总投资800亿元,政府购买960亿元,净投资500亿元,政府预算盈余30亿元。求:(1)国民生产净值;(2)净出口;(3)净税收;(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解:(1)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国民生产总值(总投资净投资) 5000(800500)4700(亿元)(2)由收入恒等式:国民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得:净出口国民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购买)
23、5000(3000800960)240(亿元)(3)净税收政府预算盈余十政府购买30960990(亿元)(4)个人可支配收入国民生产净值净税收47009903710(亿元)(5)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37103000710(亿元)2若货币交易需求为Ll0.2Y,投机需求L22000500r,求:(1)货币总需求函数; (2)当利率r6,收入Y10000亿美元时,货币需求量为多少? (3)若货币供给Ms2500亿美元,收入Y6000亿美元时,投机性的货币需求为多少? (4)当收入Y10000亿美元,货币供给Ms2500亿美元时,均衡利率水平为多少? 解:(1)货币需求函数LL1L20.2Y2
24、000500r (2)当利率r6,收入Y10000亿美元时,货币需求量为 L0.210000200050061000(亿美元)(3)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sL得:MsL1L2故:L2MsLl25000.260001300(亿美元)(4)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MsL得:MsL1L2即:25000.210002000500r解得:r33某经济社会,当就业量N为25时,总供给Z为150,就业量达到75时,总供给量增加300。而当就业量为25时,总需求D为225,就业量为0时,总需求D为150。 (1)求总供给函数; (2)求总需求函数; (3)求有效需求量。 解:(1)设总供给函数为线性形式 ZaNb
25、 已知当N25时,Z150;N75时,Z450,将这些条件代入得到方程组: 15025ab 45075ab解此方程组得到: a6 b0即总供给函数为: Z6N (2)设总需求函数为线性形式: DmNn 已知当N25时,D225;当N0时,D150,将上述条件代入式得方程组: 22525mn 1500n解方程组得: m3n150即总需求函数为: D3N150 (3)有效需求即为总供给总需求条件下的需求。由 、式得到均衡条件为: ZD 即6N3N150解得: N50有效需求即为: D3N1503501503004某国宏观经济体系可用下述方程来描述: YCIG C0.75(YT)A 目前经济处于不景
26、气状态。 (1)如果追加10单位的预算作为不景气的对策,将带来国民收入多大程度的增加? (2)国民要求减税的愿望很大,政府提出减税10单位的对策,此时的效果如何? (3)假设税收函数为:T0.25Y,在增加5单位财政赤字时,能带来什么样的效果?(设A20、I30) 解:均衡国民收入为: (1)追加财政支出时的国民收入效果为:40(2)减税时的国民收入效果为:30(3)均衡财政时均衡国民收入条件为:YCIG Cc(YT)ATtYI30GT解此得均衡国民收入为:财政赤字为5 时的均衡国民收入条件为:YCIG C0.75(YT)20 I30 T0.25Y GT5解此得均衡国民收入为:赤字财政的效果为
27、:5设消费函数C600+0.8Y,投资函数I40050r,政府购买G200,货币需求函数L250+0.5Y125r,货币供给1250,价格水平P1。求:(1)IS和LM方程;均衡收入和利率;(2)财政政策乘数。解:(1)由YC+I+G 可得:Y600+0.8Y+40050r+200,即:Y600250r(IS方程)从中得:Y2000+250r(LM方程)将以上两个方程联立求解,得:r8,Y4000;(2)财政政策乘数为:四、论述题1. 根据现代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说明决定社会总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并联系实际分析现代消费理论的政策含义及其在对社会总消费水平解释的不足。答:(1)生命
28、周期理论和持久收入理论简介持久收入消费理论是在50年代后期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米尔顿弗里德曼首先提出的。弗里德曼于1957年在其经典研究消费函数理论中建立了持久收入模型。弗里德曼认为家庭倾向于在时间过程中平滑地消费,家庭对稳定消费的偏好胜过对不稳定消费的偏好。故当前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而不是当前的收入:(YP为持久收入)。生命周期理论是由弗朗哥莫迪利安尼、理查德布伦伯格和阿尔伯特安东共同建立的。生命周期模型与持久收入模型一样,是建立在下述理论之上的:一个具体时期的消费取决于对于一生收入的预期,而不取决于当前时期的收入。生命周期假说的突出贡献在于它观察到:人在一生过程中,收入将会有规律地波动
29、,因此个人储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人们在年少的时候,收入很低,所以经常举债(动用储蓄),因为他们知道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将挣得更多的钱。在从事工作以后,收入在中年时达到高峰,他们将偿付过去所欠的负债,并为退休后的岁月进行储蓄。一旦退休,工作收入就降为零,人们就要消费他们积累的财富。(2)根据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决定一个社会总的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有:人们的持久收入或人们预期的一生的总收入。如果人们的持久收入增加了,人们就会相应地增加消费水平。经济中的人口构成。如果一个经济中,年轻人所占的比重较大,则经济中的总的平均消费倾向较高,消费也较高。消费信贷条件。人们总是希望平滑其一
30、生的消费,但是年轻人往往受到流动性约束。如果年轻人能够自由地获得消费信贷,那么经济中的总的消费将提高。(3)现代消费理论的政策含义是:要为居民个人提供良好的消费信贷,才能消除人们的流动性约束,提高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消费的持久收入理论可用于分析三种典型的收入冲击(现在暂时的冲击、持久性冲击和预期的未来冲击)对消费的影响。现在暂时冲击(又称一时性冲击,这种冲击为负)的情况下,家庭倾向于动用储蓄,因为持久收入没有多大改变,所以当前消费也没有多大改变。在持久冲击下,家庭倾向于作充分调整,因为当前消费和产量下降的数量大致相同,储蓄几乎没有变动。持久收入的变动与冲击幅度大致相当,消费大量减少,而储蓄
31、几乎不变。在预期的未来冲击下,家庭倾向于增加当前储蓄,因为即使当前收入不变,但当前消费也会下降。尽管现在产出不会下降,但持久收入下降引致储蓄增加。针对这些冲击,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家庭不会受到有害冲击。可用于分析税收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增加税收对家庭当前消费的影响取决于税收的增加是一时性的,还是持久性的。如果征税是一时性的,持久收入变化不大,所以家庭当前消费不变,而当前的储蓄会减少;如果是持久性征税,持久性收入下降较大,所以当前消费将下降,而储蓄几乎不变。(4)现代消费理论的缺陷实证表明老年人并没有出现生命周期理论所预言的那样负储蓄,老年人并没有在其生命结束时将其财富用完。老年人往往拥有正
32、的储蓄,甚至留下遗产。家庭的消费行为并没有向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所预测的那样取决于持久收入,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当前收取水平。2. 试阐述现代通货膨胀理论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造成的成本的解释,并分析政府反通货膨胀政策的两难困境。答:(1)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有三种: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又称为超额需求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在总产量达到一定产量后,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会增加一部分,但供给的增加会遇到生产过程中的瓶颈现象,即由于劳动、原料、生产设备的不足使成本提高,从而引起价格上升。或者当产量达到最大,即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
33、,当需求增加时,供给也不会增加,总需求增加只会引起价格的上涨。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来自政府的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通货膨胀,需求方面的总支出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改变、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动。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又可以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及利润推动通货膨胀(这里的利润通常为垄断利润)。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是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据西方学者解释,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工资率完全决定于劳动的供求,工资的提高不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强大的工会组织的存在,工资不再是竞争的工资,而是工会和雇主集体议价的工资,并且由于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工资的提高就导致成本提高,从而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上涨。西方经济学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藏拉萨市10校2025年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冬至照片课件
-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高中、三山高中等六校2025届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湖南省湘潭市物理高二下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甘肃省武威市河西成功学校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河南省漯河市物理高一下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版草原承包权抵押贷款与草原生态修复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绿色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劳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奥迪汽车技术支持服务合同
- 2025阿里云开发者社区网络安全防护与风险控制合同
- 石油工程概论
- 工商银行对公客户经理(综合)试题
- 2019新人教高一英语必修一-课本听力与视频材料原文(精校打印版)
- (完整版)第七章发酵食品加工技术
- 环境卫生学第十章-公共场所卫生-课件
-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英语单词表(含音标)
- 产科运用PDCA循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品管圈成果汇报
- 新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考试真题2023
- 恢复执行申请书
- 1:200 万南海地质地球物理图系(简介)
- 建筑物拆除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