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史 第七章 元代的金融_第1页
中国金融史 第七章 元代的金融_第2页
中国金融史 第七章 元代的金融_第3页
中国金融史 第七章 元代的金融_第4页
中国金融史 第七章 元代的金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金融史,讲座:范晓婷山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History of China Finance,第七章元代金融第一节元代的货币一、纸币发行与流通二、纸币管理措施三、金属货币和贝、盐货币四、纸币流出第二节元代的信用一、信用机构二、高利贷三、商业信用第三节元代的金融思想一、 纸币发行和流通思想二、管理纸币贬值的思想三、货币基本理论认识、元朝(1271-1368年) 1206年,铁木真成立大蒙古,尊为成吉思汗号。 1259年,原宪宗蒙哥汗去世,1260年,富维拉烈以精兵站在中原的汗位,建立了原“中统”。 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里被蒙古贵族推荐为大蒙古大汗。 双方此后展开了激烈的内战,持续了四年的时间。

2、1271年,忽必烈将易经“大哉干元”的意思改为“大元”,翌年搬到燕京。 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中灭亡了南宋统一中国,结束了晚唐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 元朝铁木真(左)元世祖忽必烈(右),疆域:北越阴山,西和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政治:建立了属州制度,初步建立了中国省的规模经济:贸易东至高丽,日本,南至印度和南洋各地,西南至阿拉伯,非洲,第一节元代前期,纸币流通促进了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中后期,战争频繁导致财政不足,乱发纸币,通货膨胀严重。 一、纸币的发行和流通实现了纸币在全国的流通,确立了纸币唯一的法律地位。 (一)中统牌发行前:各地纸币名称不同,当地流通受到限制,每两三年更换一次,发行量

3、被限制在1.1227年,元王朝时,博州发行“会子”的2.1240年,元太宗时,邢州印刷的楠货币3.1253年,元宪宗为交牌举司,(二)中统纸币的发行和流通1 .发行:忽必烈决定进行货币价值改革(一)中统元年(1260 )七月,“中统元宝交币”又称为“糸币、交币”。 以线为本位,以两个单位。 丝绸纸币二十二值银一二。 (2)同年10月,印刷也被称为“中统元宝纸币”的“元宝纸币、宝币”,与纸币并行使用。 以银为本位,以钱的几句为单位。 面额为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五十文、百文、二百文、三百文、五百文、一贯、两贯。 (3)命令将原来道路上流通的旧纸币作废,换成新纸币。 2、流通:稳定贬值(1)初期:

4、中统元年1260-年至元十二年1275=16年严格控制发行量,“稍迟,出银领取纸币”金额稳定,流通情况良好,民间”发行纸币比金银重“合计170万片,平均年10.6 每年人均发行占有额三贯(2)后期:至元十三年1276-年至元十二年1286=11年政府急于填补战争频繁发生的财政赤字,发行额大幅度增加,急于通货膨胀、纸币贬值。 共计发行1261万片,平均每年114.7万片,人均发行占有额多五贯,(三)元钞的发行和流通(元24年1287年至大二年1309年)由于中统钞法很差,难以支撑财政需求1 .元24年(1287年)。 从五文到二贯,分为十一等。 一贯元钞为五贯中统宝钞,二贯为一二银,二贯为金一二

5、银。 伪造者判处死刑的税金不将中统纸币和可以装入至元纸币兑换成现金,而代借机借用中统纸币。 2 .至元二十五年,命令破坏中统纸币,只印刷至元纸币。 3 .财政状况没有好转,军费支出更加困难。 因此,大量发行纸币,23年内发行纸币的为8971万片,年平均为31片。4 .通货膨胀的势头,物价持续高涨的“现在物价高,纸币价格低,在往年物价中统一者,现在的价格是一致的”郑介夫饮食价格:至元二十四年比十三年高出十几倍的盐价:至元二十六年的价格比十三年增长了五倍以上。 (四)大钞的行废和中统至元的恢复一.大钞行废(大二年1309-年至大四年1311年)(一) 1309年9月的货币制度改革发行“大银钞为止”

6、,原钞停止印刷但继续流通,中统钞兑换成国库。 引起货币贬值,只发行了1310年合并的货币3626万片,是合并元年到23年的27年间发行的纸币总额的2.5倍,是元代货币史的顶点。 (2)到大4年4月为止,因为“倍数太多,轻重不合适”而废除。 (3)特殊意义:接近银本位制度,银成为正式的价值尺度。 2 .中统至元恢复(大四年1311-至正元年1341 )中统牌和至元牌的发行、流通。 25年间发行12910万片,年平均60贯。 结果:纸币流通量增加,货币价值下降,恶性循环刺激了纸币的增发。 人民的生活水平持续下降,官职也比上一代低。 金代一品官的收入能买二百公石米,元代只能买一百公石。 盐价: 13

7、15年的盐价是原十三年的十六倍米价: 1346年的金银: 1345年是中统初的15倍,(5)至正纸币的发行和流通(至正十年)至正十年1350,元顺帝发行“至正纸币”,与至元纸币并行,至正一贯地成为至元两贯实际上,是中统纸币的旧纸币版,背面盖着“正印造元宝纸币”。 不久农民起义成为燎原之势,政府军费巨额,大量发行纸币。 至正十二、十三各发行中的统一纸币为五百五十万片,至正十六发行中的六千万片。 1368年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占了原大部分,元顺帝逃到北方,原灭亡,原政权共存在了97年。 (6)假币、私币和代用币1 .假币纸币的印刷技术简单易于仿造,因此在中统元年有假币者。 伪钞印刷的特点:第一

8、,伪造者多,有骄傲的门望族、官员、平民参加;第二,伪造手法多种多样,一种是用雕刻纸币版、印章在短时间内大量印刷,另一种是挖掘、挖孔、互补、拼凑、画真币,假钞。 桑皮纸因为字容易磨掉,所以会变小变大。 第三,伪钞大量进入流通领域。 “现在民间纸币,很有九个假钞耳朵! “假币满天下”郑介夫说,(6)假币、私币和代用币2 .私币元代超过规定,中央一并发行了纸币,但原来发行权不集中,地方可以在中央许可下用自印伪造,此外,还允许用私印伪造3 .代用币纸币切割上述三方流通扰乱了纸币流通秩序,加速了通货膨胀,使已疲惫的元代纸币流通制度雪上加霜。 元代纸币制度的特征元代纸币借用了宋、金的纸币制度,参考了白银货

9、币制度,其准备金是银,形成了具有独特特征的纸币法。 尽管通货膨胀激烈,从货币发展史上来说,却是我国古代纸币史发展的高峰。 二、纸币管理(一)保证纸币的信用,维持其法定货币地位1 .中止使用蒙古旧纸币、南宋交会,新旧交换2 .禁止铜币流通3 .全部分摊、经费支出、公私交易的征收使用纸币。 (二)制定纸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元初采用准备金制度,保证纸币发行有足够的纸币本,不滥发。 因此,多次命令政府集中金银,禁止个人交易和金银流通。 有节制和父子的权利。 转移金银数量的制度反映了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纸币的发行限制了它所象征的金银的实际流通数量。 发行过多会引起通货膨胀。 原十三年后,财政告急,准备金为他

10、转移,发行无本,根据需要发行,陷入恶性循环。(三)设立专业纸币管理机构1 .中央:户部主管、印造宝牌库、烧牌物二库、宝牌总库2 .地方:平衡银行用库:掌贸易金银、平衡纸币法诸路官牌举司:印刷发行失牌库。 (五)严禁制定纸币防伪措施挖掘、伪作禁止伪造的补充,制定伪证罪法律。 (六)制定官牌官员管理制度,实行牌库官员拘泥私情,定期检查纸币库官员的地方官员监督制度。 (四)纸币管理条例公布1 .至十九年,中书省奏准发布了整治钞法条画,规定了金银外汇价格,并规定了个人买卖金银的保养方法、盗用金银宝牌、用假名交换宝牌等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1)重新确认原来的兑换钱和银的价格:银的两入库价格一贯为950

11、文,出库价格为2贯的钱两入库价格的纸币14为800文,出库价格为15文;(2)晕厥,新币兑换两人每人还领取30文工墨,仓库相关人员等多取工墨,个人违反者严禁多次判罪(3)个人买卖金银,或官员兑换金银,个人追加倒价,或兑换假名追加价格转卖,违反者予以处罚。 2 .元至24年,衡平省公布了至元宝钞通行条画:(1)宝币为法定货币,公私交易、支付均为宝币,禁止民间实物交易;(2)宝币只能由政府发行,不得伪造。 人民“失票”和支付交易,政府给予方便。 含义:历史上首次出现的比较完善的非兑换纸币管理文件,综合了依赖纸币的管理经验,以专业文件形式被作为国家法令规定,在制度、政策上没有先例,纸币管理思想已经达

12、到成熟水平。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中央政治制度、选官用官政制度、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在西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隋朝正式确立,在唐代是更完善的政治制度。 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关。 衡平省执行机构负责执行国家重要政令,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查政令,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和发布皇帝诏书。 六部是指衡平省部下的limin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宋二府三司制,宋代一直存在三省的名义,但已经和一省的“书门下”混淆了。 第一步:“书门下”掌握实权,设在内堂,被称为政事堂,是中央的行政机关,长官是宰相。 第二步:为了限制宰相的权力,另设了副宰相“参知政事”,与宰相共同讨论政治,使

13、宰相不能独占。 第三步:将军权从宰相手中分开,设立枢密院,掌握全国军事。 “二府”形成。 第四步:为了从首相手中分割财政权力,设立三司:度支、户部、盐铁、长官三司使宋神宗时设立三司条例司,统一财政。二府:中枢机构为“二府制”,设有书门下(政务、政事堂、东府)和枢密院(军事、西府)两个机构,为“具有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以文武分权为特征。 户部三司最终分军、政、财三权,强化君主的专制。 沿袭元朝一府两院制、宋制度,采取文武分权的制度,由中书省总理政务、枢密院负责兵权。 一府: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领导六部,主持全国政务,形成了明清内阁制的先驱。 不设门下省,衡平省不设时间,只设在元世祖时代和元武宗时

14、代。 两院: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指挥宗教和西藏事务的宣政院。 一级行政区划:道。 由政府、州、军、监察一级监察区直辖中央,军事权、财政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二级行政区:府、州、军、监察。 以州为基准单位的府是体制尊贵的地区,如首都、陪都等军队一般设在军事重要城市和重要城市几个主要的工矿牧盐等重要物资生产区。 三级行政区划:县、军、监察。路州县三级制,宋地方政治制度:三级行政区划系统,全国分为13个一级行政区: 1个本省,1个宣政院管辖地,11个本省二级:属州下管辖路三级:路领府、州四级:府、州府、县,也不属于某个道府县,属于属州直隶属州的府,州是直隶府,属于直隶州道路的府,州

15、是散府,散州。 当时路平级的直隶州、直隶府很多。 元朝地方政治制度:三级/四级行政区划系统,元代通货膨胀的原因1 .乱发纸币2 .财政支出庞大(1)对外战争中军费支出很大的高丽:蒙古元朝从1231年到1273年相继征服高丽,终于在1273年占领济州岛,高丽成为元朝征东属州对宋: 1268年元世祖开始了元灭宋之战,1278年(至元十五年)南宋朝廷在广东崖山-1279年在崖山海战中消灭了南宋。 对日:元世祖忽必烈开始的对日战争,于1274年(至元十一年)与“文永之役”和1281年(至元十八年)与“弘安之役”战败。 台风船(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建设错误的船型),琉球:向元世祖派遣杨祥讨伐琉球,不能去

16、国家。 元贞二年(1296年),元成宗再次派遣福建省都镇抚张浩,率领水军进攻琉球,拒绝国人齐心协力战斗,元兵强夺一百二十多人归来。 政府设立了澎湖巡检司,实际管辖范围仅限于澎湖群岛,不及台湾。 对越南:从1257年到1258年、1284年到1285年、1287年到1288年共计启动了3次。 第三次战争失败后,元世祖也不想结束对越战争,所以打算继续向越南派兵,但时间不能匆忙地继续。 越南陈朝取得胜利后,立即派遣使者到元朝,根据先例要求元朝作出贡献。 元世祖也不在意恋战,答应和议,双方就恢复了过去的宗藩关系。 对琉球:元世祖遣杨祥讨伐琉球,没能去国家。 元贞二年(1296年),元成宗再次派遣福建省

17、都镇抚张浩,率领水军攻击琉球,拒绝国人齐心协力战斗,元兵抢夺一百二十多人归来。 政府设立了澎湖巡检司,实际管辖范围仅限于澎湖群岛,不及台湾。 对越南:从1257年到1258年、1284年到1285年、1287年到1288年共计启动了3次。 第三次战争失败后,元世祖也不想结束对越战争,所以打算继续向越南派兵,但时间不能匆匆地继续。 越南陈朝取得胜利后,马上派使者到元朝,根据先例要求元朝贡献。 元世祖也不在意恋战,答应和议,双方就恢复了过去的宗藩关系。 三、元代通货膨胀的原因是1 .滥发纸币2 .财政支出庞大(1)对外战争军费支出庞大(2)工资报酬支出庞大到元年1308年,支出官工资元币五亿贯,超过了当年的一倍的天历二年1329年,上次宫中卫士一万三千人,一人四千贯,共五千二万贯3 .纸币发行的准备金在他挪用到十三年1276年以后,各地储藏的金银逐渐挪用,发行的纸币毫无根据。 元代通货膨胀的原因1 .乱发纸币2 .财政支出庞大:军费,工资3 .纸币发行准备金被挪用4 .生产萎缩,商品供给不足货币流通速度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价值稳定,货币发行量必须与社会总商品价格成比例。 元代是中后期,另一方面政府在增加纸币发行量的同时,天灾人祸导致的社会商品生产越来越萎缩。 513次天灾土地的高度集中加重了租税,四、元代金属货币和贝货币、盐货币(一)金银主要用于岁例(诸王、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