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ppt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ppt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ppt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pptx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诗体知识,古体诗与近体诗,会根据意思背诵古诗,体会所表达的情感,熟悉,感悟,并应用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情感有节奏的朗读古诗,小组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友人的担忧与同情。,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情感的,认真品味作者的情感表达。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表达的技巧,掌握并应用寓情于景的表达手法,,三,教学过程,一,导入; 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蕴含着时代精神与文化智慧,作为一个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代表着我国文化的全盛时期,仅仅全唐诗中就收

2、录唐诗48900多首,这些诗歌的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赞美江山,有抒发志向,有感概时局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诗,来领略一下唐诗那醉人的风采。 (1)文学常识介绍;,古体诗与近体诗; 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体诗,格律在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都有要求,我们把唐代讲求格律的诗叫做近体诗,我们又把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二,朗读诗歌; 老师范读,注意语速,语调,节奏,学生自读并试着理解诗句的大意 三,文学常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浪漫主义诗人,以飘逸想象奇特著称,世称“诗仙” 四,背景,解释题目 闻;听说 左迁;迁;调动官职,古人以右为

3、尊,以左为卑,在这里是降职贬官的意思 寄;寄托,托付,背景;王昌龄于天宝八年被贬到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了此事,便写下了此诗 五,分析诗句 1,第一句写到了哪些事物? 杨花,子规的啼叫 2,写这两句的作用是什么?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暗淡凄楚,漂泊不定的气氛 杨花,飘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悲愁别恨,与友人分别的痛苦,(3)烘托心情,痛苦,痛恨,悲痛 、3,这这句景物描写中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遭遇的同情,景中含情,容情入景 第二句写事“问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听说,表达作者的惊叹,友人走了,而且是受到贬谪而走,有一种愤愤不平的惋惜, 第三句,把自己的担忧寄托给明月,希望能给友人带去安慰与慰藉,也希望友人不要灰心,还有朋友我在远方支持你。把自己的情感寄托给皎洁而温暖的明月,寓情于景,表达内心无以言表的情感。,作业布置,1,具体结合语境分析说说第一句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2,作者是如何应用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