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水下考古方法_第1页
第三章-水下考古方法_第2页
第三章-水下考古方法_第3页
第三章-水下考古方法_第4页
第三章-水下考古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海洋考古学的特点,1、困难 首先,水下条件较差。 其次,空气的供给受潜水装备的限制。 再次,水压的干扰大,限制了工作人员在水中停留的时间和作业的深度。 最后,饮食和水下生物的威胁。,西沙水下考古,2、优势 (1)由于水的浮力,可实现遗物的自动分类拣选,其原理与浮选法雷同。 (2)水下的保存环境较陆地好。 (3)由于水下遗迹大多是在无法预知的情况下发生,所以使得水下遗物具有精确的时间凝固性。 (4)水下遗存的早晚堆积关系比陆上要简单、清晰得多。,第三章 水下考古方法,(一)陆地考古学的研究方法,调查、勘探、发掘、测量、摄影、年代测量、保存、修复等,(二)水下考古的三种工作方案,第一种:只将水

2、下遗迹与水隔离开进行工作。 如丹麦国立博物馆的奥尔森(OOlsen)在罗斯基勒峡谷(Roskilde Jorden)的苏科尔代莱瓦拜海域发现5条维京(Viking)船,采用围堰法,即将遗址里的水完全排除,使遗址陆化后再进行发掘。 因为水浅,首先向地下打入钢板桩建造堤坝,形成围堰,然后将其中1600平方码(1码91.44厘米)的水抽掉,待遗址完全干燥后再以陆地考古方法进行发掘。日本静冈大学考古学研究室在浜名湖弁天岛湖底遗迹的发掘也属这一种。,用围堰法对苏科尔代莱瓦拜海域维京(Viking)船的试掘,福建东山水下考古,第二种方案:将遗迹水域内的水完全排除。如意大利内米湖沉船遗址的发掘。,以上两种方

3、案的优缺点,优点:排水干燥后的水下遗址与陆地一样,为发掘者创造了与陆地一样的工作条件。 缺点:以上两种方案仅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工作,即水位较浅、水体较小的遗址。,第三种方案: 水下工作,(三)水下考古学的工作程序,1、调查 调查之前,先对探寻目标有一定了解,这需要丰富的相关资料,包括文献记载、民间传说和已经打捞获取的文物,以及地图、卫星图片等。 仪器设备的准备工作:包括各种测量仪、摄影仪器、照明装置、测绘仪器、各种潜水设备、打捞工具,以及潜水员的供气系统和联系系统。,拖曳式调查,自由式调查,2、水下探测,地球物理方法,利用考古遗存与周围环境的物理性质差异的特点探测。 化学方法,分析目标区域内海底

4、水样的成分,通过原子吸收技术观测文物在海水中原子扩散量的变化,间接地寻找古代各类遗址、遗物群。 物探:质子磁力仪 、侧扫描声纳 、海底剖面形成仪 遥感 :空中遥感和船上遥感,调查、发掘时使用的是特制的、可移动的探方网,借助于探方网可以对遗址进行平、剖面测量,绘制完整的平面图和以基线为剖线的剖面图。,3、水下发掘,工作船或工作平台,“碗礁一号”水下考古工作平台,抚仙湖水下考古工作船,凡斯科尼(Fusconi)的潜水平台,入水,清除淤泥层,布置探方,探方网,一米网格,水下记录和绘图,水下照相,清理遗物,在淤泥层清除、探方布置完毕并进行科学的绘图、照相后可用手清理遗物。 打捞的方法 (1)用空气打捞

5、装置的吸引力和喷射力将遗物吸取 (2)用气体提升装置 (3)徒手打捞,徒手打捞,注意事项,(1)打捞时应尽量保持遗物上附着的氧化层,留待以后陆地工作时再清除复原。,辽宁绥中三道岗元代沉船出土瓷器,(2)打捞时,切忌每次作业过深,以免损坏遗物。 (3)遗物浮出水面要经波浪、水流的冲刷,还要经运输的颠簸,理想的做法是在水下装箱,并在箱内填充泥沙,盖好,运至研究室再开箱取物。,清洗出水文物,4、沉船的打捞,对于深水中的重要沉船,可采用浮筒打捞法、封舱抽水打捞法、沉船舱室充填泡沫塑料打捞法、切割起重打捞法、船驳抬撬打捞法等 ,也可用巨型抓具进行打捞整个船体。,抬撬打捞法,中山舰,修复一新的中山舰,(三

6、)水下考古实例,内河湖泊:抚仙湖、中山舰 海上:辽宁绥中三道岗、西沙群岛、福建平潭“碗礁一号”、福建东山咀等,1、抚仙湖水下城市考古,抚仙湖位于云南澄江、江川、华宁三县间,距昆明60公里,湖面积212平方公里,最深可达155米,是平均水深87米,透明度7.8米。 2001年5月,国家文物局批准这一水下遗址的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湖泊水下考古,也是我国考古史上首次实施水下考古建筑遗迹考古调查和首次用机器人进行考古工作。,抚仙湖,抚仙湖水下水下声纳探测图及古建筑遗址位置示意图,抚仙湖水下考古工作船,2001年5月份,中国科学院和哈乐滨工程大学对湖底进行了声纳测量,绘制出了地貌和高度

7、图、遗迹平面草图 。 6月3日,抚仙湖水下考古活动开始 使用了“鱼鹰一号”深潜器和水下机器人“小金鱼” 测绘结果表明,抚仙湖底的这片古遗址南长约2000米,东西向宽约1200米,总面积达2.2平方公里,规模极为宏大、壮观。,抚仙湖水下古城模拟复原,水下机器人“小金鱼”入水,鱼鹰一号深潜器,水下遗迹,被海浪淹没的城市波得劳埃尔(Port Royal),1692年6月7日加勒比海牙买加岛上波得劳埃尔城在大地震中沉入海底。 美国探宝家哈里利兹巴克发现了劳埃尔城,由于厚厚的淤泥保护,古城保存完好。美国国际地理学会负责人埃德温A林克博士于1959年开始对劳埃尔城的调查发掘工作。,首先使用了声纳探查技术,绘制出海底平面图,发现建筑物就用浮标在海上作出标记,由潜水员确定准确位置,从海中打捞出数百件陶器、机械、货币等遗物,其中有金壳表、英国产的葡萄酒、陶烟斗等。,1966年5月牙买加考古学研究室再度对劳埃尔城进行调查。除用了林克的方法以外,还在港口周围修筑堤坝,进行排水作业,耗时两年半,只调查了占整个海底城市不到5的面积。确认整个水下遗址达14万平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