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标注格式要求_第1页
参考文献标注格式要求_第2页
参考文献标注格式要求_第3页
参考文献标注格式要求_第4页
参考文献标注格式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参考文献标注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应是国内外正式公开发表的并且在文中切确引用的专著、期刊文章、论文集文章、学位论文、报告、报纸文章、国家(国际)标准、专利、电子文献(网络、磁带、磁盘、光盘)等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编号。作者三名以内的全部列出,四名以上的列前三名,中文后加等,英文后加etal。作者姓名不管是外文还是汉语拼音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外文姓不可缩写,名可缩写)。外文参考文献的出版地、出版商和出版年务必按顺序一一标出。期刊与论文集的起止页码必须标出。所有列出的参考文献必须在文中标出其引用之处,标不出引用之处的文献不得列入参考文献之中。,a.期刊文章,代号J,Journal序号主要责任者.文

2、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b.专著,代号M,Monograph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c.论文集,代号C,Collection;论文集中析出文献,代号A,Article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A主编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d.学位论文,代号D,Dissertation序号主要责任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e.报告,代号R,Report序号主要责任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f.专利文献,代号P,Patent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g.国际、国家标准,代号S,Standard序号标准

3、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h.报纸文章,代号N,Newspaper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i.电子文献,代号OL,Online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标注代号规范: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C,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对于其它未说明的文章类型,采用A。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等电子

4、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下列字母作为标识: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建议采用以下标识:磁带(magnetic)MT,磁盘(disk)DK,光盘CD,联机网络(online)OL。,电子文献类型与载体类型标识基本格式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如:DB/OL: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online);DB/MT:磁带数据库(databaseonmagnetictape);M/CD:光盘图书(monographonCDROM);CP/DK:磁盘软件(compu

5、terprogramondisk);J/OL:网上期刊(serialonline);EB/OL: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bulletinboardonline),电子文献标注举例,1.陈莉.回顾与反思:国内典籍英译十年研究(20022011)DB/OL.Availableat:,2013-4-7.2.HeAijun.RedChina,RedtranslationJ/OL.Availableat:,2013-4-7.Alsoin:Babel.54:2.2008.112pp.(pp.145158).,参考文献格式,1、如果参考的文献是在中国知网上下载的PDF格式,如附件,那参考文献的格式

6、是要怎样写呢?2、如果是在百度文库、百科或论文网上的资料呢?如:,9参考文献的著录参考文献的著录方法有“顺序编码制”和“著者-出版年制”,现说明前者的使用。9.1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依次排序,集中在各章或全书之后,并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可用也可不用方括号。文献序码属于正文的注释时,将序码加括号一并放在加注处的右上角,如“爱因斯坦2”若所提及的文献为叙述文中的代名词时,则其序码连同方括号与正文并排,如“证明见文献4-6”。,9.2参考文献原则上按原文文种著录,著录项目主要有三部分,即著者项,书(题)名项和出版项,各项之间用句点分开。如有中译本,则写出书译名,译者名和出版单位。著者不多于3人,

7、全部著录,在其名字之间用逗号隔开;4位以上的著者只著录前3人名,其后加“等”(etal)字。西文或俄文著者名,姓在前不缩写;名在后,用缩写首字母,后不加缩写点,姓与名之间空半格,不用逗号。9.3著录格式举例(1)图书著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1.左望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25.2.Bloomfield,L.LanguageM.NewYork:Holt,1933.3.YegidisBL.社会工作研究方法M.黄晨熹,唐咏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1784.赵元任.中国话的文法M.丁邦新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

8、社,1968.5.GibaldiJ.MLA格式指南及学术出版准则M.第二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02.,(2)期刊中析出的文献著者.题名(可省略).期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码.1.陶仁骥.密码学与数学J.自然杂志,1984,7(7):527.2.吕叔湘,饶长溶.试论非谓形容词J.中国语文,1981,2:8185.3.Bolinger,D.1965.Theatomizationofmeaning.LanguageJ.41:555573.,(3)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著者.题名.见(英文In):文集编者.文集名.版本(第一版不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1.伍铁平.术

9、语的模糊性和语言规律A.见:杨自俭,李瑞华编.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197188.2.PetersAM,TBStephen.InteractionroutinesasculturalinfluencesuponlanguageacquisitionA.In:BBSchieffelin,EOchs,eds.LanguageSocializationacrossCulturesC.Cambridge:CUP,1986,8096.,(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专利专利申请者(所属单位).题名(可省略).国别与专利号.出版日期

10、.(6)报纸作者.题名.报名,出版地:出版年-月-日(版页).1.周国平.青春不等于文学N.中华读书报,北京:2005-3-16(7).2.郭奔胜.教辅书热卖背后隐藏利益博弈N.中国教育报,北京:2005-3-9(7).,Bibliography1Waley,Arthur.AHundredandSeventyChinesePoemsM.NewYork:AlfredNopfMcmxixi,1919.2Bloomfield,L.LanguageM.London:GeorgeAllen&UnwinLtd.,1933.3Bolinger,D.AspectsofLanguageM.NewYork:Har

11、courtBraceJovanovich,1968.4Catford,J.C.ALinguisticTheoryofTranslationM.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65.5Nida,EugeneA.,Taber,CharlesR.TheTheoryandPracticeofTranslation(2ndEdition)M.Leiden:E.J.Brill,1974.6Nida,Eugene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

12、04.7Newmark,Peter.ApproachestoTranslationM.Oxford:PergamonPress,1981.8Sapir,E.Language:AnIntroductiontotheStudyofSpeechM.NewYork:HarcourtBraceJovanovich,1921.,9陈宏薇.新编汉英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0崔永禄.翻译的斡旋过程及影响这一过程的诸种因素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2):25-29.11傅小松,任国瑞.中国楹联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12何其芳.诗歌欣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

13、004.13黄中习.对联翻译与“两张皮”现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4):3-8.14黄中习.中华对联研究与英译初探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15季世昌,年净之.中国楹联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16蒋坚松.古籍翻译中表达的若干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31-34:17金春笙.汉诗英译“形式对等”重要性之我见J.中国翻译,2007(2):14-1818林宝珠.英汉思维模式,语言结构的对比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5-9.19林庚.诗歌规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0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14、司,2001.,21吕叔湘.中诗英译比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2.22钱歌川.翻译的基本知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3任喜民.对联艺术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24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9.25王力.诗词格律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26王水照.苏轼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7王佐良.一个莎剧翻译家的历程J.中国翻译,1990(1).28吴文安.红楼梦对联翻译点评J.南华大学学报,2003(1).29许渊冲.翻译的艺术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30余德泉.对联通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8.31张柏然,许钧.译学论集M.译林出版社,1997.32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CharlotteandEmilyBrontewerepolaropposites,notonlyintheirpersonalitiesbutintheirsourcesofinspirationforwriting(Taylor,1990:28).”Research(Yamada&Matsuura,1982:16)reportsthepoorperformanceofadvancedEngl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