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沈从文,(1902-1988),十三章,美字笔画并不多,可是似乎很不容易认识,爱字虽人人认识,可是真懂得它意义的人却很少。在昆明的时候,汪曾祺曾为沈从文所受的不公平待遇说过话:他的一生是一个离奇的故事。他是一个受到极不公平待遇的作家。评论家、文学史家,违背自己的良心,不断地对他加以歪曲和误解。他写过菜园、新与旧,然而人家说他是不革命的。他写过牛、丈夫、(贵生,然而人家说他是脱离劳动人民的。他热衷于“民族品德的发现与重造”,写了边城和长河,人家说他写的是引人怀旧的不真实的牧歌。他被宣称是“反动”的。一些新文学史里不提他的名字,仿佛沈从文不曾存在过。,一、生平及创作简介,沈从文(1902-1988
2、)原名沈岳焕,笔名休芸芸、甲辰、懋琳、璇若、上官碧等。湖南凤凰县人。,他出生于行伍世家,身上流淌着汉、苗、土家等民族的血液,湘西秀丽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长期被歧视的历史,使他形成了特殊的气质,既富于幻想,又在心灵上积淀着沉痛隐忧。,六岁入私塾,小学毕业后十四岁入伍。,在军队的这段时间里,他当过卫兵、班长、司书、书记等,亲眼目睹了湘兵的勇猛威武,也感受到了嗜杀者的残酷暴戾。年轻的沈从文过早地直面着生活中的鲜血和阴暗,这促使他以后在形诸笔墨时形成了一种追求真、善、美的艺术品格。,(一九二二年在湖南保靖军队时留影),1922年受五四余波之影响,只身离开湘西来到北京,升学未成便开始学习写作。1924年
3、底开始陆续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创作。,1928年赴上海,被胡适聘为上海中国公学讲师。1929年在上海与胡也频、丁玲合编文学刊物红黑、人间。1930年起,先后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3年返回北京,9月接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主持大公报文艺奖,有力地扩大了京派的影响。抗战爆发后任西南联大教授,胜利后为北京大学教授,并主编大公报、益世报的文学副刊。,30年代是作为小说家的沈从文创作最丰盛的时期,他一生中的30多个集子大都出于这个时期。而1934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边城及其他许多优秀短篇,标志着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成熟。他以自己的丰硕的创作成果为京派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创
4、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在文学态度上,沈从文一直坚持自由主义立场,坚持文学要超越政治和商业的影响。,1933年10月,发表文学者的态度,认为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而“玩票白相”的文学家却占了作家中的大多数,沈从文认为若对于中国文学还怀有希望,则最需要改变的就是文学家的创作态度,应建立起写作尊严与独立人格。引起京海派论争。,1936年10月,发表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批评大多数青年作家缺乏独立思想的能力,跟风炒作,创作无个性无特点,从内容到观念都呈现出“差不多”的特征。沈从文不无讽刺地说道:“凡事都缺少系统
5、的中国,到这种非有独创性不能存在的文学作品上,恰恰见出个一元现象,实在不可理解。”,沈从文指出造成创作“差不多”现象还因为国民性中有奴隶因子的侵袭,致使市侩人格、政治人格的泛滥。如果不加以制止,一切文学新作品全都会变成“新式八股”。反“差不多”就需要创作主体张扬创造型人格的独立主体意识,坚守文学的独立性,去庸俗,去虚伪,去矫揉造作,不为外物所诱。引起关于反“差不多”运动的争论。,1939年1月,发表一般或特殊,引起关于“反对作家从政”的讨论。1948年沈从文受到左翼文化界猛烈批判。,对沈从文命运产生巨大影响的是郭沫若斥反动文艺(1948年抗战文艺丛刊第一期)一文。文章斥责沈从文是专写颓废色情的
6、“桃红色作家”,“存心不良,意在蛊惑读者,软化人们的斗争情绪”,还说沈从文是“有意识地作为反动派而活动着”。,同期抗战文艺丛刊还刊登了冯乃超略评沈从文的熊公馆一文。沈从文的熊公馆发表在国闻周报上。沈从文与民国第一任总理熊希龄是同乡兼远亲。冯乃超的文章说沈从文称道熊希龄的故居以及他“人格的素朴与单纯,悲悯与博大,远见和深思”,是为地主阶级歌功颂德,体现了“中国文学的清客文丐传统”。,两篇文章尤其是郭沫若一文对沈从文的阶级定性给正踌躇满志酝酿宏伟写作计划的沈从文以沉重打击。1949年初,北京大学校园里又打出“打倒新月派、现代评论派,第三条路线的沈从文”的标语。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慑于文章标语的凛
7、然气势及对其背景的忧惧,沈从文自杀未遂,从此退出了文坛。,新中国成立后曾在历史博物馆为展品写标签,当讲解员,后从事文物研究,出版有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著作。,二、沈从文小说艺术特色,1、创作主题:表现人性,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沈从文,与左翼文坛注目于社会历史之“变”不同,沈从文潜心于表现“于历史似乎毫无关系”的人性之“常”。这种表现人性之“常”的创
8、作宗旨,决定了他的创作疏政治而亲人性,不是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而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去审视和剖析人生。他在创作中正是高扬着这种道德意识去抨击现代异化的人性,讴歌古朴美好的人性的。这构成了沈从文小说创作的主题。,以“乡下人”自居的沈从文小说里有两个并存的世界:湘西人性世界与都市文明世界。在湘西小说中,他反复表现“优美、自然”的人性理想,是基于重建民族文化的思考。他站在湘西自然人性的立场反观并批判都市违反人性的、病态的、畸形的文明现象。沈从文通过这一对立的文学世界体现其思想个性。,2、沈从文创作的题材取向,沈从文的创作主题外化在小说题材领域中。他的小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写城市与知识阶级,通过都市生活的
9、腐化堕落,揭示都市人性的病态、扭曲、丑陋、分裂与自然人性的丧失。,第二类写乡村与抹布阶级,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自然美好的人性。沈从文的这种题材取向与他自我角色认知相关。,他一再宣称:“我实在是个乡下人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自有它独特的式样,与城市中人截然不同!他保守,顽固,爱土地,也不缺少机警却不甚懂诡诈。”,“乡下人”的目光既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沈从文小说的题材取向,也使都市和湘西这两类题材在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了表现。它们相互对比、相互发明,前者使后者“具有了理想化了的形态”,而后者使前者“真正呈现出病态”。,(1)都市题材展现都市腐败的生
10、存环境腐败(1929)以一种散漫的笔法描绘了上海闸北区的贫民生活。,作品没有主人公,只细致描绘一种环境和氛围。在这里,空气腐臭,道路肮脏,到处都是垃圾,粪便。住在这里的人,都是城市下层贫民,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孤儿、卖药的、算命的、拔牙的,玩蛇的。巡警殴打流浪的孤儿,算命的黑心骗钱。下等客店里老板娘辱骂客人,殴打自己的孩子。这些人生活在死亡线上,性格粗鲁、野蛮,人性的美好的东西完全泯灭。,夜的空间(1929)仍是描写都市贫民区生活。仍然没有主人公,没有故事,只写各种各样的人的梦境。在这里“没有美,缺少诗,只有极单纯的,物质的。”,写上流社会和上层家庭的无聊甚至糜烂的生活。如绅士的太太、某夫妇等。
11、,绅士的太太嘲讽都市上流社会家庭的堕落。作品说:“我不是写几个可以用石头打她的妇人,我是为你们上等人造一面镜子。”作品以一位绅士的太太作为切入点,她与丈夫貌合神离、同床异梦。,她与朋友家的大少爷暗中调情,为大少爷与三姨娘偷情搭桥牵线,牟取钱财。绅士则偷偷与情人幽会。他们表面上尊贵体面,道貌岸然,实际上卑劣猥亵,男盗女娼,生活里充满了自私与虚伪,欺人与自欺,淫荡与乱伦。沈从文无情展览着所谓“高等人”生活的空虚、精神的凋萎、灵魂的锈蚀,刻画了浸泡在现代都市文明里人生的虚无和人性的泯灭。,嘲讽高级知识分子。如八骏图、有学问的人等。,八骏图是讽刺知识分子最著名的作品。所谓“八骏”是指八个教授,意在讽刺
12、。八位教授本应现代文明的象征,然而他们表明上恪守道德,奢谈文明,但内心淫秽不堪。用假正经、假文明来拘束、压制作为一个正常人应有的七情六欲,一方面身体虚弱,另一方面还精神变态。主人公周达生自认为人格健全,对爱情忠贞不渝,而在骨子里却仍然是喜新厌旧。这些知识分子,不是虚伪,就是卑琐、怯懦。,沈从文称这些人形成了被阉割过的寺宦观念。这是一种被扭曲的人性,是违反正常人性的、病态的、畸形的文化现象,沈从文借此批判的深刻之处在于:现代文明看似文明其实反文明,看似道德其实不道德。这种文化让人性变态,让行为反常,让整个社会在虚伪、意淫和无聊的梦幻中讨生活,将人性和心灵变成金钱和情欲的支配物。,有学问的人讽刺了
13、知识分子的虚伪、卑琐、怯懦。天福先生趁妻子出门,和妻子的一位离过婚的女友玩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两个人在言语上进退有据,你来我往,如攻城作战,计谋思量,都如战略家似的审时度世。,“她呢,知道自己一句话可以使全局面变卦,但不说。”她要看天福先生的呆处。天福先生看出爱的结果的难于对付,就停顿不前了,“他也要看她的呆处了。”而此时的她虽然冒险心比天福先生还来得大,可是要自己把自己挪近天福先生,“码头就船”是办不到的,几个回合以后,“两人都仿佛承认只有嗅嗅酒是顶健全一个方法。”,天福先生爱这个女人吗?“他不是爱她,也不是不爱她”,如果爱了以后不需要他担负任何责任,他就说爱她,并且还毫不吝惜自己的力
14、气以行动表示对她的爱;如果这爱需要他担负责任,“养孩子”,可自己的孩子已经五岁了,那就当然“不呆下去了”。女人呢,因为离了婚,可是又要恋爱,也不拒绝充当这个家庭的第三者,可是天福先生因为预想到责任的繁难而退却了。,(2)湘西题材在这类由乡村和抹布阶级构筑起来的“湘西世界”中,沈从文正面提取了未被现代文明浸润扭曲的人生形式。对这种人生形式的极致所表现出来的“神性”进行赞美。在沈从文的美学观中,“爱”与“美”结合就达至“神性”。,柏子一个叫柏子的水手与一个妓女的爱情。水手风里浪里,把攒了一个月的辛苦钱和精力,全部贡献给妓女,在妓女那里获得了一种感情和欲望的满足,而妓女也觉得自己用肉体换回了真诚和勇
15、敢,获得了真正的感情。从通常的道德观念上看,一个水手,以船为家,浪荡江湖,一定有许多痛苦;一个妓女靠出卖肉体生活,也一定会有述说不尽的辛酸。但是,作家所感受的却是他们生活、性格中的那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一切都顺应自己的本性,顺应自己的感情、意志的特点。这实际上是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丈夫丈夫由于生活所迫,让妻子去卖身,但是在看到妻子被蹂躏以后,人性尊严觉醒,把妻子从妓船上领回了家。,萧萧写了真实的女性生活和命运。她嫁给一个小丈夫,由于和一个青年私通,由于生了个儿子,才没有被沉潭。最后,她给自己的小儿子也娶了一个大媳妇,那个妇女还要重复她先前的生活。,长河长篇小说。作品在乡土日常生活中大量展示
16、乡土生活中的淳朴民风,善良的人性。如,当地盛产橘柚,过路人可以随意摘橘子解渴,出钱买反而有见外之嫌。人们往往都热情、好客,豪爽,质朴。老水手乐观、天真;滕长顺富甲乡里,为人却义气公正。三女儿夭夭纯真、善良、漂亮、活泼。,3、艺术特色,(1)环境描写置于重要位置沈从文小说的环境一般都是清山绿水,水清澈、纯净,山涧小溪,优美、恬淡。同时,注重描写湘西的风土人情。,沈从文广泛吸收外国文学的汁液,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段。他在谈到自己所受外国文学影响时曾自述“较多地读过契诃夫、屠格涅夫作品”,尤其对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把人和景物相错综在一起”的手法颇为赞赏,“认为现代作家必须懂得这种人事在一定背景中发生
17、”的情况。,这磨坊外屋上墙上爬满了青藤,绕屋全是葵花同枣树,疏疏树林里,常常有三三葱绿衣裳的飘忽。因为一个人在屋里玩厌了,就出来坐在废石槽上洒米头子给鸡吃,在这时,甚么鸡欺侮了另一只鸡,三三就得赶逐那横蛮无理的鸡,直等到妈妈在屋后听到鸡音,代为讨情才止。三三,景物描写就一两句话,但就有了那么一点氛围和情调。这些简洁的景物描写渗透于小说各处,一点一滴累积着,氛围越来越浓,情调越来越足,让人陶醉。在如此幽美的世界中,三三,还有其他人都如此:美丽、善良、纯朴。,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
18、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廿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河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溪中渡船上忙个不息。天已快夜,别的雀子似乎都要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
19、皆放散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翠翠看着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儿薄薄的凄凉。,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的在这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如果说他对契诃夫的接受主要体现于对小人物、对平民众生的关注,那么,他对屠格涅夫的接受则主要体现于他小说的抒情性与自然性。可以说,屠格涅夫小说中表现出的那种自然与人相契合而散发出的浓郁诗意影响了沈从文的审美选择。湘西自然
20、山水的孕育与外来因素的合力,促使沈从文建构了他的湘西世界,并逐渐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呈现出一种温柔淡远的牧歌情调。,(2)淡化情节,追求小说的抒情性,重视创作主体情绪的投入,追求小说的抒情性,淡化情节,没有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也是沈从文小说的重要特色。沈从文非常重视创作主体的情绪对于创作的作用,认为“真正搞文学的人,都必须懂得五官并用不是一句空话!”作家应“习惯于情绪体操”。,用流动的抒情笔致,通过描摹、暗示、象征、议论等手段开拓叙事性作品的情念、意念,制造叙事于梦幻水乳交融的意境。具有显著的文化历史指向、浓厚的文化意蕴以及独特人情风俗的乡土内容。,(3)丰富多样的结构体式,沈从
21、文有文体家之称。他故事不拘常格,文体也不拘常例。他的小说在结构上追求自由,随物赋形,对话体、书信体、日记体、童话、神话等多种体式根据需要。,(4)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与结构上刻意求新相表里的,是讲究“文字组织的美丽”,沈从文被称为“文字的魔术师”。,他的小说语言具有独立的风貌,“格调古朴,句式简峭,主干凸出,少夸饰,不铺张,单纯而又厚实,朴讷却又传神”。他的小说很少用“的”、“了”等虚词,既有浅近文言的简约凝练,又有口语的生动活泼。,沈从文语言风格的形成受到古典文学的影响,但根本上还是得力于丰富的湘西生活经验。他说:“我文字风格,假若还有些值得注意处,那只是因为我记得水上人的言语太多了。”,
22、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有的事情。“女孩子倒真俏皮,照你们乡下习惯,应当快放人了。”这样丈夫在黄庄多着!那里出强健女子同忠厚男人,女子出乡卖身,男子皆明白这做生意的一切利益。他懂得,女子名分仍然归他,养得儿子归他,有了钱也总有一部分归他。,无论是叙述语言的流动飘逸,还是人物语言的生动风趣,都源自于他湘西水上语言的积累。他的小说语言是在杂糅古典文学的句式,提炼湘西方言基础上形成的。沈从文以其独特的风格为京派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边城,三、,1、边城内容简介,原载1934年1月-4月国闻周报,1934年10月上海生活书店初版,1943年9月开明书店出版改订本,1957年10月人民
23、文学出版社出版沈从文小说选集,其中边城有较大改动,1981年11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年8月重校),小说写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茶峒船总顺顺,有两个儿子:天保,傩送,他们一起爱上了碧溪上一个老船夫的外孙女,叫翠翠。两兄弟不是互相争斗,而是互相谦让。当地有青年男女对歌定情的风俗,两兄弟商量两人都去对歌,谁通过对歌得到翠翠的爱情,谁就同翠翠结婚。,但是天保知道自己唱不过弟弟,也不想跟弟弟争,就出走了,把幸福留给弟弟,不幸船半路遇难,天保溺水而死。弟弟十分爱翠翠,曾经有乡绅来提亲,陪嫁一个碾坊,他都不要,宁愿娶穷苦的翠翠。但是他感到十分对不起哥哥,因为哥哥是为了让自己得到幸福而死的,于
24、是他也出走了。,傩送一走对老船夫的打击很大,因为自己的女儿就是为爱情而死的,是他含辛茹苦养大了外孙女,眼看就要得到美满的婚姻,却发生这样的意外,老船夫在一个暴雨之夜告别了人世,留下了孤苦伶仃的翠翠。,这时许多人都热心地来照顾翠翠。顺顺要接翠翠到家里去住。还有一个姓杨的老兵,当年曾经追求过翠翠的母亲,但遭到拒绝,现在看到翠翠失去了所有的亲人,就来照看她。“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2、“边城世界”的意义,“边城”不仅是个地理概念,同时也是时间概念和文化概念,小说主旨是让人们从中认识“这个民族过去伟大处与目前堕落处”。,(1)边城用人性描绘了一个充满“爱”与“美”的天国般的世界。这
25、里,人人勤劳,乐于为他人作奉献,其中虽有贫贱之分,富人却乐善好施,商人也好义远利,包括妓女、船工各色人等均待人以诚,表现出醇厚、淳朴的乡风。加上美丽的自然环境,是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2)沈从文一方面把“边城”描绘成一个人性美、人情美的理想化的世界,寄托个人美好的社会理想,同时,又把其间一对少男少女自由恋爱的故事处理成悲剧,以此引起读者对“美”的毁灭的深沉思考,即对边城的历史与现状进行独特的思辨与批判。边城的创作是作者由满目疮痍的现实所感发,呼唤自由的美好的、“牧歌”式社会的回归,并以此对当时湘西封建宗法社会进行批判。,3、主要人物形象:,翠翠:是作者倾注了“爱”与
26、“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从外表到内心皆美好无比,恬静、温柔、纯净、忠贞,简单而执着,充满古朴之美,同时映照了湘西边城的恬淡自守的生命样式。翠翠是作家理想中“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的化身。,“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翠翠是一个自然之子。代表着天地自然之精华,是青山绿水养出来的,没有一点杂质、邪念。她象一只小兽物,一头黄麂,以小动物的眼睛来看世界的,这个生命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似乎与人事没有一点关系。,她是其父母圣洁爱情的结晶,秉承湘西青山丽水的灵气,成为美的精灵与化身。她的爱情故事顺应着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的天性,自由地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责令改正法律适用研究
- SLM成形HfO2@TiCp-GH3536复合材料组织性能研究
- 基于VR-AR的编程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以中职C语言为例
- 糖尿病酮症病人的个案护理
- 妇女两癌健康知识
- 幼儿健康蔬菜知识启蒙
- 颌面部骨折护理课件
- 某企业客户关系管理分析
- 2025护理质量控制计划
- 傅玄教育思想体系解析
-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导读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初中三年英语单词表全册(人教版)
- 中考经典计算题100道
- GB/T 42046-2022载人航天器载荷运输要求
- 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 工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课件
- 钢筋桁架式楼板施工方案钢筋混凝土
- 测量工具使用精品课件
- 双排扣件式钢管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2)
- 心电监护课件精品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