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pptx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pptx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pptx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pptx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陋室铭.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短文两篇陋室铭,七年级下册,1.准确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翻译并背诵陋室铭全文,掌握文言文常用实词。,3.通过学习本文,认识“铭”这种文体,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4.在品读中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生词反馈,1.易错字 惟吾德馨(xn)苔痕(ti)鸿儒(r)案牍(d) 2.古今异义 谈笑有鸿儒(古义: 大; 今义: 鸿雁,书信),生词反馈,3.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词活用作动词,出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灵验) 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动词使动用法,使劳累),作家作品,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

2、阳(今属河南)人。曾任监察御史。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创作背景,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刺史。刺史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就故意刁难。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知县,实在欺人太甚,刘禹锡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重点字词,读准下列字音: 德馨( )苔痕(

3、 )鸿儒( ) 案牍( )西蜀( ),xn hn r d sh,重点字词,(2)掌握词语 死而后已: 心安理得: 失意: 悲天悯人: 任重而道远: 仁人志士: 如释重负:,死了以后才停止。指奋斗到死为止。 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不得志。 哀叹时世的艰危,同情人民的困苦。多用来表示对 社会的混乱腐败和人民的疾苦感到悲愤和不平。 负担沉重而且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 仁爱而有节操的人。 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形容心情紧张后的轻松愉快。,课文理解,这是一篇铭文。铭文很重视音韵,这篇文章通篇押韵,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音乐美。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

4、些字的韵母都是什么? 押韵的字有:名、灵、青、丁、经、形、亭。韵母:ing,读一读,课文理解,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译一译,课文理解,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译一译,课文理解,译一译,德馨: 鸿儒: 白丁: 案牍: 劳: 乱:,品德高尚。 博学的人。 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 官府文书。 使动用法,使劳累。 使动用法,使扰乱。,课

5、文理解,析一析,1.文中哪两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 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来写陋室。,课文理解,析一析,3.名为陋室,实则不陋。文中哪些语句暗示了陋室不陋呢? 相关的句子有: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写自然环境清幽雅致,这是写室中之景)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偶、对比,写交往人物不俗,衬托自己的“德馨”,这是写室中之人),课文理解,析一析,3.名为陋室,实则不陋。文中哪些语句暗示了陋室不陋呢? 相关的句子有: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正面写、实写,写出生活高雅脱俗,这是写室中之事) (4)无丝竹

6、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反面写、虚写。表现作者不慕富贵,对世俗生活的厌弃),课文理解,析一析,4.作者说他所居的陋室就像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亭子一样,这是类比,你说诸葛亮的草庐、扬雄的亭子陋吗?为什么?刘禹锡认为他的屋子也不陋,那是为什么?你能用文中的话来回答吗? 不陋。因为室主人不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课文理解,5.身居陋室,却不以为陋,是因为室主人有着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达他的什么情操呢?这是什么写法? 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情操。托物言志。,析一析,课文理解,1.方法指导。 (1)层意记忆背诵法:了解本文前后所写的内容,开始先以山、水类比;然后再写环境不陋;接着写往来不

7、陋;然后写生活不陋;最后以诸葛庐和子云亭自况。了解了这些内容后,再分层背诵。 (2)首字背诵法:识记每一句的第一个字,然后连缀起来,就能完整背诵了。 2.学生自由背诵课文,组内交流背诵情况,然后展开组与组的“背诵对抗”,背一背,课文理解,从下列事物中你可以言何志? 蜜蜂莲花松树,总结延伸,课文主题,陋室铭一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写法点拨,(1)托物言志的写法 (2)反向立意的构思 (3)对仗工整,押韵 (4)采用类比的手法,让文章更生动 (5)立意新颖,不落俗套,心灵感悟,高尚的情操要体现在生活里面,对人要

8、多一些宽容,对己要保持一颗高贵的灵魂,在得意和失意的时候都要表现出教养。,刘禹锡因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他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