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工控制系统,魏建平 热能工程学院,热工控制系统,2,授课计划,概论 过程控制和热工自动化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控制仪表 SAMA表示的控制系统图 常规控制规律 单回路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比值控制系统 大迟延控制系统、分程控制系统 汽包锅炉蒸汽温度控制系统 汽包锅炉给水控制系统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热工控制系统,3,第一次课:,概论 过程控制和热工自动化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控制仪表 SAMA表示的控制系统图,热工控制系统,4,一、概论-过程控制和热工自动化,1、
2、过程控制与热工控制 自动化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热工控制 过程控制是工业自动化的一个分支,过程指按照一定流程连续不间断生产的工业生产过程(如汽车)、热工过程(如火电厂)、化工过程(如造纸厂)等。,热工控制系统,5,2、特点 系统庞大,被控对象复杂,控制方案多样 被控过程惯性大、延迟大、非线性等,控制难度大 生产环境特殊,安全、经济性要求高 参数控制为主要控制方式,参数主要有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等 自动化仪表控制,热工控制系统,6,3、发展 控制理论的发展 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智能控制 技术装备的发展 初期、基地式仪表、电动单元组合仪表、计算机控制 计算机控制 直接数字控制DDC(D
3、irect digital control) 监督计算机控制SCC(supervisory computer control) 集散控制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现场总线控制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热工控制系统,7,自动控制发展历史 1)1788年,瓦特蒸汽机转速调节机构,热工控制系统,8,2)1868年,英国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尔(J.C.Maxwell)稳定 3)1877年,劳斯(Routh)稳定判据 4)1895年,瑞典科学家胡尔维茨稳定判据 5)1892年,俄罗斯数学力学家A.M.Lyapunov稳定 6)1928年,
4、贝尔实验室的哈罗德.布莱克(Harold Black)负反馈 7)1932年,美国通信工程师H.奈奎斯特(HarryNyquist Nyquist)电子电路中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条件 8)1948年,美国数学家维纳控制论 9)1954年,钱学森 工程控制论,热工控制系统,9,Lyapunov,Maxwell,Laplace,Wiener,Nyquist,Routh,Nichols,Shannon,热工控制系统,10,电厂中央控制室,热工控制系统,11,计算机组态图,热工控制系统,12,4、火电机组热工过程自动化的内容 自动检测 :包括对整个机组运行状态和参数的测量、指示、记录、参数计算、参数越
5、限和设备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事故记录和追忆、工业电视监视等。 自动保护 :包括主机、辅机和各支持系统及其相互间的联锁保护,以防止误操作。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危险工况时,自动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或保护生产设备。 顺序控制 :包括主机、辅机和各支持系统的启停控制,如输煤系统控制、锅炉吹灰控制、锅炉补给水处理控制、给水泵启停控制、汽轮机自启停控制、锅炉点火系统控制等。 连续控制 :包括对主机、辅机及各系统中的压力、温度、流量、物位,成分等参数的控制控制,使之保持为预期的数值。 管理和信息处理:对电厂中各台机组的生产情况(如发电量、频率、主要参数、机组设备的完好率、寿命),电厂的煤、油、水资源情况,环境污
6、染情况进行监督、分析,供管理人员做出相应的决策。,热工控制系统,13,5、火电机组热工过程按功能划分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DAS=Data Acquisition System) 顺序控制系统(SCS=Sequence Control System) 模拟量控制系统(MCS=Modulating Control System) 协调控制系统(CCS=Coordinate Control System) 燃烧器管理系统(BMS=Burner Manage System) 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小机电液控制系统
7、(MEH=Machine Electric Hydraulic System) 汽机旁路控制系统(BPS=Bypass Control System) 汽机紧急跳闸系统(TTS=Turbine Trip System) 汽机检测仪表系统(TSI=Turbine Supervise Instrument),热工控制系统,14,6、对热工自控设备和系统的要求 工作可靠,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操作手段的双向平衡无扰切换 专用的监控装置,对工况监视、报警、联锁 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强 使用和维护方便,热工控制系统,15,一、概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1、控制系统的组成,热工控制系统,16,热工控制系统,17
8、,热工控制系统,18,被控对象(对象或过程) 被控参数(被控量或被调量) 干扰(扰动) 内扰(如给水压力变化) 外扰(如蒸汽流量变化) 控制量(调节量) 测量元件 测量值 给定值 偏差 调节机构 闭环和开环,热工控制系统,19,构成控制系统的四个主要部件: 被控对象 测量变送器 控制器 调节机构(执行器),热工控制系统,20,2、控制系统的分类 分类方法很多(如按结构、按工艺参数、按控制任务、按装置、按闭环等),每一种分类方法只反映控制系统某一方面的特点 按系统结构 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按给定值 定值控制系统 随动控制系统 程序控制系统,热工控制系统,21,一、概论
9、-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1、控制系统的基本形式,热工控制系统,22,2、性能指标,热工控制系统,23,稳态误差(静态偏差) 超调量(最大动态偏差) 衰减比和衰减率 衰减率是指每经过一个波动周期,被调量波动幅值减少的百分数。常被工程上用来描述过渡过程为衰减振荡时的衰减速度。 衰减比n是指振荡过程的第一个波的振幅y1与第三个波的振幅y3之比,即ny1/y3,它也是衡量系统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指标,反映了振荡的衰减程度。 调节时间,热工控制系统,24,三个衡量控制系统调节品质的性能指标: 稳定性 准确性 快速性,热工控制系统,25,二、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1、热工对象的动态特性对控制的意义 一个控
10、制系统构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被控对象动态特性了解的程度 建立热工控制对象数学模型的目的: 1).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和整定控制器参数 2).指导设计生产工艺设备 3).进行仿真试验研究 4).培训运行操作人员,热工控制系统,26,通道 控制通道 干扰通道 影响对象动态特性的结构性质: 1.容量系数 2.阻力 3.传递迟延,热工控制系统,27,热工控制对象的动态特点 (1)有一定的迟延和惯性 (2)阶跃响应曲线的最后阶段表明,被控量可能达到新的平衡,也可能不再平衡 有自平衡能力 无自平衡能力 (3)热工对象不是振荡环节,热工控制系统,28,2、有自平衡的单容对象 对象在受到扰动后,其被调量
11、不能依靠自身能力使之趋于某一稳定值,热工控制系统,29,从水位h的数值看,在扰动开始后并没有立即上升,而是经历一段时间慢慢上升到稳态值。从反映输入这个角度来看,水槽这个单容水箱对象是具有惯性。 被控对象受到扰动后平衡被破坏,不需外来的调节作用,而依靠被调量自身变化使对象重新恢复平衡,该对象具有自平衡特性,热工控制系统,30,有自平衡的单容对象的传函: P,热工控制系统,31,3、具有纯迟延的对象,热工控制系统,32,传函: P,热工控制系统,33,4、有自平衡的多容对象,热工控制系统,34,传函:,热工控制系统,35,5、有自平衡能力的对象,1).对象的自平衡能力: 对象受到干扰作用后,平衡状
12、态被破坏,无需外加任何控制作用,依靠对象本身自动平衡的倾向,逐渐地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性质,称为对象的自平衡能力。 实质:对象输出量变化对输入量发生影响的结果,或者说,对象内部存在着负反馈。 2).特征参数: (1)自平衡率: (2)时间常数Tc (飞升速度 ): (3)迟延时间: 3).特征参数变化对阶跃响应的影响:,热工控制系统,36,热工控制系统,37,热工控制系统,38,热工控制系统,39,6、无自平衡的单容对象,热工控制系统,40,无自平衡的单容对象的传函: P,热工控制系统,41,7、无自平衡能力多容对象,热工控制系统,42,传函:,热工控制系统,43,8、无自平衡能力,延迟时间 响
13、应速度,热工控制系统,44,热工控制系统,45,热工控制系统,46,9、近似传函,有自平衡能力 无自平衡能力,热工控制系统,47,三、控制仪表,1、概述 分类(按控制仪表与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检测、变送、显示等各部分的组合方式不同分类) 基地式仪表:将测量、变送、显示及控制等功能集于一身的一种控制仪表 基地式的名称是指它和后来出现的“单元组合式”仪表相比,比较适于在现场作就地检测和调节之用而得来的 结构比较简单,常用于单机控制系统。 单元组合式仪表:把整套仪表按照其功能和使用要求,分成若干独立作用的单元,各单元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联系。使用时,针对不同的要求,将各单元以不同的形式组合,可以组成各种
14、各样的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即“积木式”) DDZ-型电子管器件为主要器件(010mA) DDZ-型晶体管等分立元件为主要器件(010mA) DDZ-型线性集成电路作为核心器件 (420mA),热工控制系统,48,420mA的优点,420mA标准型号具有下述优点: 与电压信号(05V)比较,电流信号更适合远传 电流做信号,仪表可以采用两线制 与010mA电流信号比较,420mA电流零点为4mA,便于判断是数值为0,还是仪表故障(断线),热工控制系统,49,2、电动单元组合式仪表 特点: 可以用有限的单元组成各种各样的控制系统,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可以通过转换单元,把气动表、电动表,甚至
15、液动表联系起来,混合使用。 由于各单元独立作用,所以在布局、安装、维护上也更合理、更方便。 仪表大都采用力平衡或力矩平衡原理,工作位移小、无机械摩擦、精度高、使用寿命长、性能较好。 由于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有利于大规模生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有利于发展新品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热工控制系统,50,单元组合仪表一般可以分为八大类单元: 变送单元(B) 显示单元(X) 给定单元(G) 辅助单元(F) 控制单元(T) 计算单元(J) 转换单元(Z) 执行单元(K),热工控制系统,51,四、SAMA表示的控制系统图,SAMA图是美国科学仪器制造协会(Scientific Appa
16、ratus Makers Association)所采用的绘制图例,它易于理解,能清楚地表示系统功能,广为自动控制系统所应用。,热工控制系统,52,1、SAMA图的外形,SAMA图的外形分为四类: (a)为测量或信号显示功能; (b)为自动信号处理功能; (c)为手动信号处理功能; (d)为执行机构;,热工控制系统,53,2、SAMA功能图例,热工控制系统,54,SAMA功能图例,热工控制系统,55,3、SAMA功能图举例,例一:常用调节器,求测量与给定信号的偏差,对偏差进行比例积分运算,手动自动切换,输出限幅,热工控制系统,56,例二:显示操作器 指示测量值和给定值 调整给定值 手动/自动切
17、换 手动输出驱动信号 输出值显示,热工控制系统,57,例三:带前馈的流量单回路调节系统,热工控制系统,58,流量变送器测得的差压值,通过阻尼运算,消去信号的高频干扰,然后进行开方运算,使其转换成流量信号,送往调节器的偏差入口。 流量设定值由数值设定块设定,它与实际流量的偏差值由调节器进行比例积分运算,然后加上前馈信号,作为调节运算输出值。 调节器处于手动状态时,调节器的输出由手动操作,当调节器处于自动状态时,调节运算输出值经过限幅模块,送往执行机构。 输出信道上的函数模块用于阀门非线性的校正,而回馈信道上的函数模块则是为了实现无扰切换,其函数值为输出信道上的函数模块的反函数。,热工控制系统,魏
18、建平 热能工程学院,热工控制系统,60,授课计划,概论 过程控制和热工自动化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控制仪表 SAMA表示的控制系统图 常规控制规律 单回路控制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比值控制系统 大迟延控制系统、分程控制系统 汽包锅炉蒸汽温度控制系统 汽包锅炉给水控制系统 锅炉燃烧过程控制系统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热工控制系统,61,第一次课:,概论 过程控制和热工自动化 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 控制仪表 SAMA表示的控制系统图,热工控制系统,62,一、概论-过程控制和热工自动化,1、过程控制与
19、热工控制 自动化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热工控制 过程控制是工业自动化的一个分支,过程指按照一定流程连续不间断生产的工业生产过程(如汽车)、热工过程(如火电厂)、化工过程(如造纸厂)等。,热工控制系统,63,2、特点 系统庞大,被控对象复杂,控制方案多样 被控过程惯性大、延迟大、非线性等,控制难度大 生产环境特殊,安全、经济性要求高 参数控制为主要控制方式,参数主要有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等 自动化仪表控制,热工控制系统,64,3、发展 控制理论的发展 经典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智能控制 技术装备的发展 初期、基地式仪表、电动单元组合仪表、计算机控制 计算机控制 直接数字控制DDC(Dire
20、ct digital control) 监督计算机控制SCC(supervisory computer control) 集散控制DCS(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现场总线控制FCS(fieldbus control system),热工控制系统,65,自动控制发展历史 1)1788年,瓦特蒸汽机转速调节机构,热工控制系统,66,2)1868年,英国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尔(J.C.Maxwell)稳定 3)1877年,劳斯(Routh)稳定判据 4)1895年,瑞典科学家胡尔维茨稳定判据 5)1892年,俄罗斯数学力学家A.M.Lyapunov稳定 6)1928年,贝
21、尔实验室的哈罗德.布莱克(Harold Black)负反馈 7)1932年,美国通信工程师H.奈奎斯特(HarryNyquist Nyquist)电子电路中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条件 8)1948年,美国数学家维纳控制论 9)1954年,钱学森 工程控制论,热工控制系统,67,Lyapunov,Maxwell,Laplace,Wiener,Nyquist,Routh,Nichols,Shannon,热工控制系统,68,电厂中央控制室,热工控制系统,69,计算机组态图,热工控制系统,70,4、火电机组热工过程自动化的内容 自动检测 :包括对整个机组运行状态和参数的测量、指示、记录、参数计算、参数越
22、限和设备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事故记录和追忆、工业电视监视等。 自动保护 :包括主机、辅机和各支持系统及其相互间的联锁保护,以防止误操作。当设备发生故障或危险工况时,自动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或保护生产设备。 顺序控制 :包括主机、辅机和各支持系统的启停控制,如输煤系统控制、锅炉吹灰控制、锅炉补给水处理控制、给水泵启停控制、汽轮机自启停控制、锅炉点火系统控制等。 连续控制 :包括对主机、辅机及各系统中的压力、温度、流量、物位,成分等参数的控制控制,使之保持为预期的数值。 管理和信息处理:对电厂中各台机组的生产情况(如发电量、频率、主要参数、机组设备的完好率、寿命),电厂的煤、油、水资源情况,环境污
23、染情况进行监督、分析,供管理人员做出相应的决策。,热工控制系统,71,5、火电机组热工过程按功能划分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DAS=Data Acquisition System) 顺序控制系统(SCS=Sequence Control System) 模拟量控制系统(MCS=Modulating Control System) 协调控制系统(CCS=Coordinate Control System) 燃烧器管理系统(BMS=Burner Manage System) 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Digital Electro-Hydraulic Control System) 小机电液控制系统
24、(MEH=Machine Electric Hydraulic System) 汽机旁路控制系统(BPS=Bypass Control System) 汽机紧急跳闸系统(TTS=Turbine Trip System) 汽机检测仪表系统(TSI=Turbine Supervise Instrument),热工控制系统,72,6、对热工自控设备和系统的要求 工作可靠,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操作手段的双向平衡无扰切换 专用的监控装置,对工况监视、报警、联锁 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强 使用和维护方便,热工控制系统,73,一、概论-控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1、控制系统的组成,热工控制系统,74,热工控制系统,75
25、,热工控制系统,76,被控对象(对象或过程) 被控参数(被控量或被调量) 干扰(扰动) 内扰(如给水压力变化) 外扰(如蒸汽流量变化) 控制量(调节量) 测量元件 测量值 给定值 偏差 调节机构 闭环和开环,热工控制系统,77,构成控制系统的四个主要部件: 被控对象 测量变送器 控制器 调节机构(执行器),热工控制系统,78,2、控制系统的分类 分类方法很多(如按结构、按工艺参数、按控制任务、按装置、按闭环等),每一种分类方法只反映控制系统某一方面的特点 按系统结构 反馈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 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按给定值 定值控制系统 随动控制系统 程序控制系统,热工控制系统,79,一、概论
26、-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1、控制系统的基本形式,热工控制系统,80,2、性能指标,热工控制系统,81,稳态误差(静态偏差) 超调量(最大动态偏差) 衰减比和衰减率 衰减率是指每经过一个波动周期,被调量波动幅值减少的百分数。常被工程上用来描述过渡过程为衰减振荡时的衰减速度。 衰减比n是指振荡过程的第一个波的振幅y1与第三个波的振幅y3之比,即ny1/y3,它也是衡量系统过渡过程稳定性的一个动态指标,反映了振荡的衰减程度。 调节时间,热工控制系统,82,三个衡量控制系统调节品质的性能指标: 稳定性 准确性 快速性,热工控制系统,83,二、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1、热工对象的动态特性对控制的意义 一个控
27、制系统构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被控对象动态特性了解的程度 建立热工控制对象数学模型的目的: 1).设计过程控制系统和整定控制器参数 2).指导设计生产工艺设备 3).进行仿真试验研究 4).培训运行操作人员,热工控制系统,84,通道 控制通道 干扰通道 影响对象动态特性的结构性质: 1.容量系数 2.阻力 3.传递迟延,热工控制系统,85,热工控制对象的动态特点 (1)有一定的迟延和惯性 (2)阶跃响应曲线的最后阶段表明,被控量可能达到新的平衡,也可能不再平衡 有自平衡能力 无自平衡能力 (3)热工对象不是振荡环节,热工控制系统,86,2、有自平衡的单容对象 对象在受到扰动后,其被调量
28、不能依靠自身能力使之趋于某一稳定值,热工控制系统,87,从水位h的数值看,在扰动开始后并没有立即上升,而是经历一段时间慢慢上升到稳态值。从反映输入这个角度来看,水槽这个单容水箱对象是具有惯性。 被控对象受到扰动后平衡被破坏,不需外来的调节作用,而依靠被调量自身变化使对象重新恢复平衡,该对象具有自平衡特性,热工控制系统,88,有自平衡的单容对象的传函: P,热工控制系统,89,3、具有纯迟延的对象,热工控制系统,90,传函: P,热工控制系统,91,4、有自平衡的多容对象,热工控制系统,92,传函:,热工控制系统,93,5、有自平衡能力的对象,1).对象的自平衡能力: 对象受到干扰作用后,平衡状
29、态被破坏,无需外加任何控制作用,依靠对象本身自动平衡的倾向,逐渐地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性质,称为对象的自平衡能力。 实质:对象输出量变化对输入量发生影响的结果,或者说,对象内部存在着负反馈。 2).特征参数: (1)自平衡率: (2)时间常数Tc (飞升速度 ): (3)迟延时间: 3).特征参数变化对阶跃响应的影响:,热工控制系统,94,热工控制系统,95,热工控制系统,96,热工控制系统,97,6、无自平衡的单容对象,热工控制系统,98,无自平衡的单容对象的传函: P,热工控制系统,99,7、无自平衡能力多容对象,热工控制系统,100,传函:,热工控制系统,101,8、无自平衡能力,延迟时间
30、 响应速度,热工控制系统,102,热工控制系统,103,热工控制系统,104,9、近似传函,有自平衡能力 无自平衡能力,热工控制系统,105,三、控制仪表,1、概述 分类(按控制仪表与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检测、变送、显示等各部分的组合方式不同分类) 基地式仪表:将测量、变送、显示及控制等功能集于一身的一种控制仪表 基地式的名称是指它和后来出现的“单元组合式”仪表相比,比较适于在现场作就地检测和调节之用而得来的 结构比较简单,常用于单机控制系统。 单元组合式仪表:把整套仪表按照其功能和使用要求,分成若干独立作用的单元,各单元之间用统一的标准信号联系。使用时,针对不同的要求,将各单元以不同的形式组合,
31、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即“积木式”) DDZ-型电子管器件为主要器件(010mA) DDZ-型晶体管等分立元件为主要器件(010mA) DDZ-型线性集成电路作为核心器件 (420mA),热工控制系统,106,420mA的优点,420mA标准型号具有下述优点: 与电压信号(05V)比较,电流信号更适合远传 电流做信号,仪表可以采用两线制 与010mA电流信号比较,420mA电流零点为4mA,便于判断是数值为0,还是仪表故障(断线),热工控制系统,107,2、电动单元组合式仪表 特点: 可以用有限的单元组成各种各样的控制系统,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灵活性。 可以通过转换单元,把气动
32、表、电动表,甚至液动表联系起来,混合使用。 由于各单元独立作用,所以在布局、安装、维护上也更合理、更方便。 仪表大都采用力平衡或力矩平衡原理,工作位移小、无机械摩擦、精度高、使用寿命长、性能较好。 由于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有利于大规模生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有利于发展新品种,采用新工艺、新技术。,热工控制系统,108,单元组合仪表一般可以分为八大类单元: 变送单元(B) 显示单元(X) 给定单元(G) 辅助单元(F) 控制单元(T) 计算单元(J) 转换单元(Z) 执行单元(K),热工控制系统,109,四、SAMA表示的控制系统图,SAMA图是美国科学仪器制造协会(Scien
33、tific Apparatus Makers Association)所采用的绘制图例,它易于理解,能清楚地表示系统功能,广为自动控制系统所应用。,热工控制系统,110,1、SAMA图的外形,SAMA图的外形分为四类: (a)为测量或信号显示功能; (b)为自动信号处理功能; (c)为手动信号处理功能; (d)为执行机构;,热工控制系统,111,2、SAMA功能图例,热工控制系统,112,SAMA功能图例,热工控制系统,113,3、SAMA功能图举例,例一:常用调节器,求测量与给定信号的偏差,对偏差进行比例积分运算,手动自动切换,输出限幅,热工控制系统,114,例二:显示操作器 指示测量值和给
34、定值 调整给定值 手动/自动切换 手动输出驱动信号 输出值显示,热工控制系统,115,例三:带前馈的流量单回路调节系统,热工控制系统,116,流量变送器测得的差压值,通过阻尼运算,消去信号的高频干扰,然后进行开方运算,使其转换成流量信号,送往调节器的偏差入口。 流量设定值由数值设定块设定,它与实际流量的偏差值由调节器进行比例积分运算,然后加上前馈信号,作为调节运算输出值。 调节器处于手动状态时,调节器的输出由手动操作,当调节器处于自动状态时,调节运算输出值经过限幅模块,送往执行机构。 输出信道上的函数模块用于阀门非线性的校正,而回馈信道上的函数模块则是为了实现无扰切换,其函数值为输出信道上的函
35、数模块的反函数。,热工控制系统,魏建平 热能工程学院,热工控制系统,118,第二次课:,常规控制规律 P PI PD PID 单回路控制系统,热工控制系统,119,一、常规控制规律,1、比例控制(P控制) 控制规律 传函:,热工控制系统,120,控制特点: 动作快 有差控制 随 的增大,系统稳定性下降 增大可以降低系统的惯性,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热工控制系统,121,比例控制静差实例,热工控制系统,122,2、积分控制(I控制) 控制规律 控制特点 动作不及时 无差控制 I使系统稳定性下降,I控制是牺牲了系统的稳定性换来了稳态性能的改善 越大,系统的响应速度就越慢,热工控制系统,123,3、
36、PI控制,PI控制规律将P控制规律的快速反应与I控制规律的消除余差的功能结合起来,但PI控制器需要注意积分饱和现象(由于误差始终消除不掉,积分器不断积分下去,直到进入深度饱和,使得积分其失去作用,这个现象称为积分饱和现象),热工控制系统,124,PI调节器的阶跃响应曲线,热工控制系统,125,4、微分控制(D控制) 控制规律 控制特点 D控制对系统的稳态性能影响不大,它不能消除稳态误差 D控制为系统增加了一个闭环零点,有利于系统的稳定性 D控制的输出与误差的变化速率成正比,由于误差变化速率(包括大小和方向)反映了系统被控量的变化趋势,使得D控制具有“超前”控制的特点,这使得D控制能够防止系统出
37、现较大的超调量,热工控制系统,126,实际的微分控制规律:,热工控制系统,127,5、PD控制 PD控制将P控制的快速性和D作用的超前性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克服大超调,但是,PD控制不适合参数剧烈变化侧场合,而且微分作用太强会使系统发生震荡,因此PD控制中以P控制为主,D控制为辅,热工控制系统,128,实际PD控制,理想PD,实际PD,热工控制系统,129,6、PID控制 PID控制规律将比例P、积分I和微分D通过线形组合构成控制量,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它吸收了P的快速反应功能、I消除余差的功能、D超前控制的功能,互相弥补之间的不足,取长补短,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控制规律,热工控制系统,130,实
38、际PID,实际PID调节器在阶跃输入下,开始时微分作用的输出变化最大,使总的输出大幅度地变化,产生一个强烈的超前调节作用,把这种调节作用看成为预调。然后微分作用消失,积分输出逐渐占主导地位,只要静态偏差存在,积分作用不断增加,把这种作用可看成为 “ 细调 ”,一直到静态偏差完全消失,积分作用才有可能停止。而在PID的输出中,比例作用是自始至终与偏差相对应的,它是一种基本的调节作用。,热工控制系统,131,总之: P控制-即时成比例的反应偏差的变化,偏差一旦产生,控制器立即产生控制作用,以减少偏差。即P控制有利于系统的快速性,不利于系统的稳定性,有余差。 I控制-主要用于消除余差。即I控制能消除
39、系统余差,但不利于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 D作用-主要用其“超前”控制作用减小系统的超调量。即D控制能减小系统的超调量,有利于系统得稳定性,但不能消除余差。,热工控制系统,132,热工控制系统,133,二、单回路控制系统,1、概述 2、被控对象特性对控制品质的影响 3、测量元件和变送器特性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4、调节机构特性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5、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6、自动控制系统现场投运的一般步骤 7、单回路控制系统实例-除氧器压力和水位控制,热工控制系统,134,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原则性控制系统的拟定 提出性能指标 确定控制系统形式 控制系统的综合 确定控制规律及参数等 控制系统
40、的分析 分析计算性能指标,与既定指标比较,进行系统改进,热工控制系统,135,被调量y的选择,直观明确的被控量,如过热蒸汽温度控制 简接测量的物理量,如磨煤机入口煤的干燥程度 可直接测量,但信号不好,如燃烧控制中送风量的控制,烟气含氧量(磁性测氧计+氧化锆测氧计),热工控制系统,136,调节量u的选择,工艺合理性 参数合理性较大的放大系数,较小的惯性和滞后,热工控制系统,137,2、被控对象特性对控制品质的影响,一、干扰通道的特征参数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1放大系数K对控制质量的影响,热工控制系统,138,热工控制系统,139,干扰通道的放大系数K越大,在扰动作用下系统的动态偏差、稳态误差(静态偏
41、差)越大; 因此扰动通道放大系数越小越好,这样可使动态偏差、稳态误差减小,控制精度提高,热工控制系统,140,2时间常数T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TD的变化将影响系统稳定性裕度和动态偏差,当干扰通道的时间常数T增大时,控制作用减弱,使系统稳定性裕度增大;当干扰通道的时间常数T减小时,控制作用加强,使系统稳定性裕度减小。 因此扰动通道的时间常数越大越好,这样可使系统的稳定性裕度提高。,扰动通道放大系数,热工控制系统,141,从物理意义上讲,具有惯性环节特性的扰动通道,相当于一个低通滤波器,削弱了扰动对系统工作的影响,热工控制系统,142,3迟延时间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扰动通道迟延时间的存在仅使被调量在时
42、间轴上平移了一个值即过渡过程增加了一个时间。并不影响系统的控制质量,热工控制系统,143,系统有多个扰动,扰动进入系统的位置离输出(被调量)越远,对系统控制质量影响就越小,热工控制系统,144,二、控制通道的特征参数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1.放大系数Ko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KPKo 是一种互补关系,对线性控制系统KPKo可以通过调整控制器的比例系数KP保证两者的乘积满足设计的要求;对于非线性对象,其Ko值随负荷变化而变化,要利用KP来补偿,除非KP也随负荷变化而变化,即采用非线性控制器。,热工控制系统,145,热工控制系统,146,2.时间常数、迟延时间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1)n阶
43、惯性对象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时间常数T:减小控制通道的时间常数,能提高控制系统的控制质量 实际组成控制系统时,控制通道是由执行器、变送器、对象串联组成广义对象。广义对象内部各环节具有不同的时间常数。这些时间常数之间应相互错开 阶次n:控制通道的惯性对象阶次n越小越好(阶次n越大对被调量的影响越慢,调节的也越慢,使控制系统的动态偏差、控制过程的时间增大,稳定性裕度减小 ),热工控制系统,147,热工控制系统,148,(2)有迟延对象对控制质量的影响 迟延越大, 动态偏差、控制过程的时间越大,图4-12,热工控制系统,149,时间常数Tc增大能提高系统的控制质量,热工控制系统,150,小结: 干扰通
44、道的放大系数越小越好 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如果被控对象是线性系统,则对控制质量无影响;若是非线性系统,有一定影响 控制通道的时间常数应适当小一些,在采取改善控制通道动态特性的措施时,应遵循时间常数错开的原则;纯迟延和时间常数的比值越小,控制质量越好 扰动进入控制系统的位置距离系统输出越远越好,干扰通道的时间常数越大,扰动对被调量的影响就越好,控制质量越好;扰动通道的纯迟延对系统控制质量无影响,热工控制系统,151,变送器原理,热工控制系统,152,3、测量元件和变送器特性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变送器时间常数较小,对控制品质影响不大 测量元件可等效为一阶惯性环节,其与y(t)的关系见下图。y(t)的
45、幅值变化比z(t)大的多,而且两者存在相位差。,热工控制系统,153,克服测量变送的惯性: 采用快速测量元件 采用微分单元 正确选择测量变送元件的安装位置,保证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小惯性,热工控制系统,154,4、调节机构特性对控制质量的影响,热工常用调节机构: 调节阀 空气烟气挡板 给煤机 给粉机等,热工控制系统,155,调节机构一般时间常数很小,可以认为是一个比例环节 选用调节阀时,要特别注意调节阀的工作流量特性与理想流量特性的差别,热工控制系统,156,(1)调节阀串联在管道中的工作流量特性,热工控制系统,157,随压降比S的减小,阀门在串联管路中的可调范围下降了,热工控制系统,158,
46、(2)调节阀在并联管路中的工作流量特性,热工控制系统,159,随X值下降,即旁路增加时,并联管路中调节阀可调范围急剧下降,热工控制系统,160,5、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PID参数整定就是根据被控过程的特性确定PID调节器的三个参数:比例增益、积分时间、微分时间的大小 常用工程整定方法: 经验法 临界比例带法 衰减曲线法 响应曲线法,热工控制系统,161,6、自动控制系统现场投运的一般步骤,准备工作 电气线路和连接管路的检查 变送器、控制器(组态图)、执行器的检查 控制系统试投,热工控制系统,162,7、单回路控制系统实例-除氧器压力和水位控制,除氧器除氧方法:加热给水至沸点(一定压力下,
47、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因温度测量迟延较大,而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之间有确切的对应关系,因此采用压力控制 对象特性:一阶惯性环节,热工控制系统,163,7、单回路控制系统实例-除氧器压力和水位控制,1)除氧器压力控制系统定压控制,热工控制系统,164,负荷波动造成压力的突然变化: 升高:因温度变化滞后于压力,造成除氧效果不好 降低:造成给水泵压头不足,给水汽化,影响给水泵的安全 解决方案:设定除氧器最小压力,一般为35kPa,热工控制系统,165,2)滑压运行除氧器压力控制系统 除氧器加热蒸汽阀全开,除氧器压力随汽机负荷变化而变化,压力靠汽机抽汽自然保持 当汽机负荷较低时,需要辅助汽源
48、送入除氧器以维持最低允许压力,热工控制系统,166,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统 储水量要求可保证锅炉额定负荷下运行1520min 水位不能过高,否则影响除氧效果,甚至威胁汽机安全 水位不能过低,否则会导致给水泵入口发生汽化,危及给水泵安全,甚至威胁锅炉上水,热工控制系统,167,除氧器水位控制系统 对象特点:有延迟的一阶积分环节,热工控制系统,魏建平 热能工程学院,热工控制系统,169,第五章 串级控制系统 一、串级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二、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 补充、串级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 三、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节器选型 四、串级控制系统的整定 第六章 前馈控制系统 一、前馈控制系统的分析 二、前
49、馈-反馈控制系统,热工控制系统,170,第一节、串级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结构,(1)引出 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 被控量:炉出口温度 控制量:燃料量 影响因素:原料量、燃料量波动及热值变化 存在的问题 燃料要经历管道传输、燃烧、传热等一系列环节,控制通道时间常数很大(约15分钟),导致控制作用不及时,热工控制系统,171,改进 加入燃料流量控制环路 改进后的问题 温度开路 原料波动、热值变化等扰动无法克服 合并 设想:当温度偏高时,把燃料量设定值减少点,温度偏低时,燃料量设定值增加点,热工控制系统,172,热工控制系统,173,(2)实例2:锅炉汽包压力控制 对象特点:时间常数大,反应慢,被控量:过热
50、器出口蒸汽压力 控制量:燃料量 影响因素:蒸汽流量、燃料量及热值波动,测验:绘制该系统的方框图,热工控制系统,174,(3)实例3:锅炉过热汽温控制 对象特点:减温器距离过热器出口较远,且过热器管壁热容较大,主汽温对象的滞后和惯性较大,被控量: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控制量:减温水量 影响因素:蒸汽流量、烟气热量、减温水量,热工控制系统,175,结构上形成了两个闭环: 一个闭环在里面,被称为内回路或者副回路,在控制过程中起着粗调的作用; 一个闭环在外面,被称为外回路或者主回路,用来完成细调任务,以最终保证被调量满足生产要求。 主回路和副回路都有各自的控制对象,测量变送器和调节器。 主回路内的控制对
51、象(即过热器,其输入为2,输出为1)、被测参数(1)和调节器(温度调节器1)分别被称为主对象、主参数(主变量)和主调节器 在副回路内则相应地被称为副对象(其输入为控制量,输出为2)、副参数(或副变量2)和副调节器(温度调节器2) 副对象是整个控制对象的一部分,常称为控制对象的导前区,主对象是整个控制对象中的另一部分,常称为控制对象的惰性区。 系统中的两个调节器,其作用各不相同: 主调节器具有自己独立的给定值,它的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值 副调节器的输出信号则是送到调节机构去控制生产过程。,热工控制系统,176,第二节、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串级控制系统在结构上增加了一个内回路,收到明显的控制效果
52、。 (1)由于副回路具有快速作用,因此,串级控制系统对进入副回路的扰动(二次干扰)有很强的克服能力。,热工控制系统,177,干扰f经干扰通道WOf(S)进入副回路后,首先影响副参数y2,于是副调节器立即动作,力图消弱干扰对y2的影响。显然,干扰经过副回路的抑止后再进入主回路,对y1的影响将有较大的减弱。,热工控制系统,178,干扰f至主参数y1的传递函数,热工控制系统,179,克服二次干扰的能力就越强,热工控制系统,180,单回路控制系统f至y1 的传递函数,串级控制,副回路的存在,提高了总的放大倍数,对二次干扰具有很强的克服能力。,热工控制系统,181,单回路,串级,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使进入
53、副回路的扰动f对主参数y1这一通道的动态增益明显减小。当f出现时,很快就被副调节器所克服。,热工控制系统,182,(2)由于副回路的存在,使副回路的时间常数大大减小,改善了对象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 整个副回路看成是一个等效对象WO2*(s),假设副回路中各环节传递函数为:,热工控制系统,183,由于副回路的存在,起到了改善对象动态特性的作用。等效对象的时间常数缩小了(1+KT2KZKKO2Km2)倍,而且随着副调节器比例增益的增大而减小。加快了副回路的响应速度,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 。 当扰动在副回路以外(例如外扰)时,由于副回路减小了对象的时间常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工作频率,因
54、此也能改善系统的工作品质。,热工控制系统,184,(3)由于副回路的存在,使串级系统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如果副对象增益或调节阀的特性随负荷变化时,对等效对象增益KO2*的影响不大,因而在不改变调节器整定参数的情况下,系统的副回路能自动地克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保持或接近原有的控制质量;,A、,热工控制系统,185,B、副回路通常是一个随动系统,当负荷变化时,主调节器将改变其输出值,副调节器能快速跟踪,及时而又精确地控制副参数,从而保证系统的控制品质。 从上述两个方面看,串级控制系统对负荷的变化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热工控制系统,186,实例:过热汽温串级控制系统,主、副对象的传递函数:,主、副
55、调节器的传递函数:,执行机构和调节阀的传递函数:,测量变送器的传递函数:,热工控制系统,187,仿真结果:,热工控制系统,188,补充、串级控制系统的应用范围,对象的控制通道迟延时间较长 造纸厂网前箱温度串级控制 对象的时间常数大 过热器蒸汽温度控制、锅炉汽包蒸汽压力控制、加热炉温度控制 负荷变化较大,且被控对象又具有较大的非线性 醋酸乙烯合成反应炉中部温度对换热器出口温度串级控制 系统存在变化剧烈和幅值很大的干扰 精馏塔塔釜温度串级控制,热工控制系统,189,造纸厂网前箱温度串级控制,纸浆从贮槽用泵送入混合器,在混合器内用蒸汽直接加热到72度左右,经过立筛和圆筛除去杂质后送到网前箱,再去铜网
56、脱水后制纸。为了严格控制纸张质量,工艺要求网前箱温度恒定在61度,最大波动范围为1度。 经特性测试,从混合器到网前箱这一通道的纯滞后时间达90秒,当采用单回路控制时,纸浆流量波动时,最大偏差搞到8.5度,过渡过程时间达450秒,根本无法满足控制质量要求。,混合器出口温度,热工控制系统,190,醋酸乙烯合成反应炉中部温度对换热器出口温度串级控制,当醋酸乙炔混合气体流量发生变化时,换热器的出口温度随负荷的减小而显著地增高,并呈明显的非线性变化,热工控制系统,191,精馏塔塔釜温度串级控制,蒸汽压力波动剧烈且幅值大,有时从0.5MPa突然下降到0.3MPa,变化了40%,单回路控制时,比例带为77%
57、,最大偏差为10度,工艺要求为1.5度,热工控制系统,192,第三节、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节器的选型,合理设计主、副回路及选择主、副调节器的控制规律 一、主、副回路的设计原则 参数的选择应使副回路的时间常数小,控制通道短,反应灵敏 副回路应包含被控对象所受到的主要干扰 主、副回路工作频率应适当匹配,热工控制系统,193,二、主、副调节器的选型,1副调节器的选型 一般都选P调节器,也可采用PD调节器,但这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在一般情况下,采用P调节器就足够了,如果主、副回路频率相差很大,也可考虑采用PI调节器。 2主调节器的选型 主调节器必须具有积分作用,一般都采用PI调节器,如果控制对象惰性
58、区的容积数目较多,同时有主要扰动落在副回路以外的话,就可以考虑采用PID调节器。,热工控制系统,194,第四节、串级控制系统的整定,请参见P106单回路控制系统工程整定法 逐次逼近法 两步整定法 补偿法,热工控制系统,195,第六章 前馈控制系统,第一节 前馈控制系统的分析 一、前馈控制系统的概念 负反馈系统:根据被调量(或其它被调参数)和给定值之间的偏差进行控制 前馈控制系统:直接根据扰动进行控制的系统,热工控制系统,196,二、前馈控制系统的分析,换热器温度控制,热工控制系统,197,思考:为什么不是串级呢?,反馈控制器的输出直接控制执行器阀门,而不是送入副调节器,热工控制系统,198,前
59、馈控制系统的原理方框图,是一个开环控制系统 令 Km=1 ,W(s)=1 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适当选择前馈调节器的传递函数WB(s),就可以做到在发生扰动时被调量y不发生变化,实现对扰动完全补偿,前馈控制系统不需要检查它的稳定性,热工控制系统,199,三、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1)前馈控制系统是直接根据扰动进行控制,因此可及时消除扰动对被调量的影响,减小被调量的动态偏差,而且不象反馈控制系统那样根据被调量的偏差反复调节,因此前馈控制系统的调节过程时间ts也较小。 (2)前馈控制系统为开环控制系统,不存在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但是,由于系统中不存在被调量的反馈信号,因而控制过程结束后不易得到静态偏差的具体数值。 (3)前馈控制系统只能用来克服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可测的扰动。 实际工业生产中使被调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扰动)是很多的,对每一种扰动都需要一个独立的前馈控制,这就会使控制系统变得非常复杂;而且有的扰动往往是难于测量的,对于这些扰动就无法实现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律谈判(劳动仲裁)考试试卷及答案
- 防晒化妆品长波紫外线防护指数(PFA值)防水性能测试方法-征求意见收集表
- 2025年印刷电路板化学品项目发展计划
- 2024年安顺市镇宁县江龙镇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真题
- 2025年张掖市中国消防救援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农业银行反洗钱知识竞赛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 项目应急预案
-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飞呀飞教学设计
- 提升教育创新网络效能的策略研究
- 提升教学效果从学生个性出发的教学设计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金融类题库【易错题】
- 2023年-2024年铁道运输行业-铁路信号工竞赛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
- 建筑项目的合规与法律要求
- 针灸科进修出科小结
- 建设工程施工投标标书情况汇总表
- 关心关爱员工心理健康
- 中医药与人工智能融合应用
- 羊水三度污染护理查房课件
- 汽车维修工时收费标准(二类企业)
- 高等物理化学课件
- 真石漆专业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