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新技术在微生态制剂中的应用展望分析_第1页
药剂学新技术在微生态制剂中的应用展望分析_第2页
药剂学新技术在微生态制剂中的应用展望分析_第3页
药剂学新技术在微生态制剂中的应用展望分析_第4页
药剂学新技术在微生态制剂中的应用展望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药剂学新技术在微生态制剂中的应用展望,Page 2,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Probioties),又称为微生态调节剂,指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利用对宿主有益无害的益生菌或益生菌的促生长物质,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制剂,以调节微生态平衡,提高人类、畜禽宿主或植物寄主等健康水平的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和促进生长的制品。 近年来,以微生态制剂为主的一类新型药品、保健食品、饲料添加剂、植物生长促进剂等已经或正在形成产业。,Page 3,分类:,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制剂,益生元制剂,合生元制剂,Page 4,1994年在德国召开的会议上,对益生菌的定义为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产物的细菌制品,经口或其他黏膜途径

2、投入,旨在改善黏膜表面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到目前为止,在已经批准的微生态制剂类药物中,常见的益生菌有9类: 乳杆菌、双歧杆菌、枯草杆菌、地衣芽胞杆菌、粪肠球菌、粪链球菌、蜡样芽胞杆菌、酪酸梭菌和嗜热链球菌。,Page 5,这是一类可以促进有益菌增殖的物质,其机制是通过改变某些营养或生长条件,使有益菌得到良好生长,从而抑制非生理性菌的生长。 佳木斯大学微生态协作组,从众多中药中筛选出了人参、党参、灵芝、黄芪、五味子、茯苓、枸杞子、刺五加等中药材,具有明显的益生因子的作用,同时还致力于植物提取物多糖扶植正常菌群生长作用,并比较多糖常态制剂( 口服液) 及纳米制剂的

3、疗效,为后续中药益生素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Page 6,是指益生菌与益生元合用的混合制剂,这种制剂优点卓著,既可发挥益生菌的生理活性,又可选择性地增加这种菌的数量,使益生菌更显著持久的发挥作用。 最初,益生元主要应用于疾病的防治。现在,益生元的摄入也可以调节肠道内新陈代谢活动,维持肠道内生物结构。合生元将是微生态制剂未来的发展方向。,Page 7,国内微生态制剂研究现状,目前微生态制剂产品开发主要为药品和保健品,市售剂型主要集中在胶囊、片剂、口服液、粉剂,如丽珠肠乐(双歧杆菌)、金双歧(双歧杆菌)、整肠生( 地衣芽胞杆菌)、抑菌生(枯草杆菌)、培菲康(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制剂。 作

4、为功能食品(保健食品)的昂立1号、三株口服液、天宝双歧等制剂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份额很大,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研的剂型主要集中在微胶囊剂和靶向制剂。,Page 8,微囊化是采用特殊方法将固、液、气物质包埋成微小致密胶囊的技术。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成功研制活性双歧联菌株耐酸肠溶微囊制剂。 曹永梅等采用明胶/果胶为壁材,制备得到肠溶性微胶囊化双歧杆菌,菌体存活率高,保存时间长。 杨汝德等制成耐酸肠溶双歧杆菌微胶囊,在人工胃液中处理2h后,菌体仍具备很高的存活率,在人工肠液中释放良好。,Page 9,靶向制剂,由于活菌不耐胃酸及胆汁酸等特性,普通口服制剂很难保证有足够数量的活

5、菌进入肠道发挥调整肠道菌群的作用,因此肠道靶向制剂也就成为人们研究的方向。 佳木斯大学药学院微生态研究小组目前已研制出0710微生态结肠靶向胶囊,该剂型可避免菌粉在制备过程中失活,结肠靶向胶囊又能抵抗胃酸及胆汁对菌粉的破坏,保证较多数量的活菌进入特定部位,发挥定植靶向作用。,Page 10,国外微生态制剂研究现状,日本是世界上研制开发和利用微生态制剂较早的国家之一,其产品主要是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其药品主要包括单菌制剂和联菌制剂,其剂型有粉剂、颗料剂、锭剂、胶囊剂和微胶囊剂等。日本正在开发能使活菌制剂有更 好稳定性的新剂型( 肠溶胶囊和微胶囊剂型) 并增加活菌制剂中的活菌数量( 为108109/

6、g)。 其他国家,如韩国的妈咪爱、法国的乐托尔和亿活、瑞士的赐美健,意大利、荷兰、英国、俄罗斯等亦都有不同类型的微生态制剂的产品。,Page 11,近年来,双歧杆菌抗衰老、抗肿瘤等特性也逐渐受到人们重视,有些国家还正在利用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技术,改造生理性细菌的遗传基因,将外源性有益基因转入生理性细菌中,构建成优良的工程菌株,从而研制出更多更有效的新型微生态制剂,造福于人类。,Page 12,展望,合生元方向发展 菌种选育 提高稳定性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如转基因技术) 机制研究,Page 13,微生态制剂是一类活菌制剂,制剂的稳定性问题直接影响其疗效,因此制剂的制备工艺、贮藏条件等因素是微生

7、态制剂未来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环糊精包合技术条件温和,不含有机溶剂,可避免对菌群的伤害(可行性),也可使菌群快速分散,达到速释目的,还能提高生物利用度。 选择嗜酸菌,做成胃漂浮制剂,是菌群能够较长期悬于胃中,另类的缓释制剂,能够长期治疗胃酸过多,甚至一次服药,终生治疗。 微丸多层包衣技术可以使不同的菌群在不同的部位,分层释放。,Page 14,开发高生产性的益生菌菌种或改造菌种的遗传基因,让微生态制剂能够在肠道内产生必须氨基酸或某些传染病病原的免疫保护蛋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等。还可以对正常菌群中的菌株进行遗传修饰,开发新的、更加有效的微生态制剂,或对已有的微生态制剂的菌种进行遗传改造,提高其代谢活性。,Page 15,微生态制剂有药物不可替代的优点,即“患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的效果,避免了抗生素长期使用的毒副作用,及耐药性或抗药性。在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