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第15课《马钧传》课件_第1页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第15课《马钧传》课件_第2页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第15课《马钧传》课件_第3页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第15课《马钧传》课件_第4页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第15课《马钧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5马钧传,文本 指引,1字音 六十综者六十蹑(ni) 先生为给事中(j) 更人更出(n) 缘(n) 以子所长(chn) 乃难先生(nn) 二子哂之曰(shn) 况自此而降者乎(jin) 尝试以车轮悬瓴甓数十(ln p) 骁骑将军秦朗争论于朝(xio),文本 指引,2古今异义 (1)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古义:痛惜;今义:令人憎恨。 (2)因感而作者 古义:织作出来的;今义:写作的人。,文本 指引,文本 指引,文本 指引,文本 指引,4词类活用 (1)“可动否?”对曰:“可动。”(使动用法,两个“动”都译为“使动”) (2)使首尾电至(名词作状语,像闪电一样) (3)飞之数百步矣(使动用法,

2、使飞) (4)其鉴之哉(意动用法,以为鉴) (5)其后有人上百戏者(名词活用为动词,献上) (6)天下之名巧也(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技术高超的人),文本 指引,(7)以机鼓轮(使动用法,使转动) (8)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擅长的地方;欠缺的地方) 5句式类型 (1)乃皆易以十二蹑(状语后置句,“乃以十二蹑皆易”) (2)未之思耳,夫何远之有(宾语前置句,“未之思耳,夫远何之有”),文本 指引,(3)夫巧者,天下之微事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4)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被动句,“见”表被动) (5)帝以问先生省略句,“以”字后面省略介词宾语“之”,“帝以(之)问先生” (6)

3、巧无盖于世(状语后置句,“巧于世无盖”),探索与 点拨,探索与 点拨,探索与 点拨,(2)先生曰:“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于是二子遂以白明帝,诏先生作之,而指南车成。此一异也,又不可以言者也。从是,天下服其巧矣。 剖析:马钧在没有资料、没有模型的情况下,刻苦钻研,反复实验,没过多久,终于运用差动齿轮的构造原理,制成了指南车。事实胜于雄辩,马钧用实际成就,胜利地结束了这一场争论。马钧制成的指南车,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不管战车如何的翻动,车上木人的手指始终指南,引起了满朝大臣的敬佩,从此,“天下服其巧也”。这充分表现了马钧肯刻苦钻研、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探索与 点拨,(3)“

4、以大木雕构”至“舂磨、斗鸡,变化百端”。 剖析:他用木头制成原动轮,以水力推动,使其旋转,这样,上层的所有陈设的木人都动起来了。有的击鼓,有的吹箫,有的跳舞,有的耍剑,有的骑马,有的在绳上倒立,还有百官行署,真是变化无穷。并且这些木人出入自由,动作极其复杂,巧妙程度使原来的百戏木偶无法比拟。“水转百戏”的研制成功,在我国古代木偶艺术中,应该说是非常卓越的创造。它虽然是供封建统治者玩乐的东西,但从另一方面看,马钧已能熟练掌握和巧妙利用水利和机械方面传动的原理。,探索与 点拨,(4)“又马氏巧名已定”至“闻贤不试以事,良可恨也”。 剖析:公输般和墨翟都能见用于时,张衡和马钧的一生却不能发挥其长,真

5、是最痛心的事。傅玄的话道出了在封建社会里多少发明家被埋没了的事实。其云“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所指亦不仅在为政,更着眼于经济与技术。在古代社会,尤其在崇尚虚无放诞之论的晋世,傅玄的讲求实际、注重实效,是难能可贵的。马钧对人类的贡献,虽然没有被封建贵族所重视,但他的发明创造却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几千年来,他的功绩和美名一直被劳动人民所传颂。,探索与 点拨,3写法赏析 (1)衬托手法。 在指南车问题上,高堂隆和秦朗连古代有无指南车都不知道,而马钧却能制作,这充分体现出马钧的创造才能。 连上贡给皇帝的东西马钧都敢打保票能改善,说明马钧有真才实能及创新实践的勇气。 (2)对比技巧。 裴子的

6、口若悬河和马钧的“口屈”形成对比;公输般、墨翟的“见用于时,乃有益于世”和马钧的“巧无益于世”形成对比。,探索与 点拨,(3)描写角度。 当谈及古代的指南车时,马钧说:“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 当皇帝问百戏模型能否改进时,马钧用“可动”“可益”来回答。 当马钧见到诸葛亮的连弩,说:“巧则巧矣,未尽善也。” 通篇对马钧的语言描写篇幅并不多,但读者通过马钧简洁的话就能想象出他是一位不善言、也不多言,却善于观察、勤于动手的能工巧匠。,探索与 点拨,(4)语言特色。 语言精练生动,寥寥数语就能突出人物性格。 本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运用符合人物身份的有特征的语言描写突出人物个性。马钧的“虚争空言,不

7、如试之易效也”“可动”“可益”等就很好地表现了他的性格特征。其次写裴子时用“哂”“难”“言之不已”就刻画出他好空言、不重实践的特点。,探索与 点拨,4拓展探究 (1)马钧为什么能成为“天下之名巧”? 提示:马钧天资聪颖,这是他成为“天下之名巧”的原因之一。 马钧有创新、实践的勇气和魄力。高堂隆和秦朗说古代没有指南车,而马钧为了证明古代有便去制作。这件事传到了皇帝那里,马钧被赞勇气可嘉。,探索与 点拨,后来有人献给皇帝杂技模型却不能动时,皇帝问马钧能不能使模型动,而马钧不假思索说“可动”。皇帝问马钧可不可以更精巧,马钧同样说“可益”。并且马钧能至善至美地完成,这说明马钧的“敢说”是他创造的动力和

8、压力,如果他不敢答应皇帝改进模型,也许他就失去了这次实践的机会,失去了实践的机会,可能他也就不会成为全天下公认的“名巧”。 后来,马钧见到诸葛亮的连弩,也主动去改进。又想方设法去改进发石车。他不放过任何增进实践能力的机会。 总之,马钧之所以能成为名匠,关键是他抓住机会锻炼自己,有过人的观察力和勤于思考的头脑以及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探索与 点拨,(2)本文的时代意义是什么? 提示:本文重点不在称赞马钧是“天下之名巧”,而在批判当时好说空话、不重视实践的社会风气。 (3)从众人的态度和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马钧的革新和发明在当时得不到重视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是重玄学和谈玄论道,导致了一股不注重实际而空谈的社会风气。历史上的封建统治者多数轻视科学技术,或者说,注重理论多于实践。,探索与 点拨,马钧,天下莫不服其工巧,马钧在手工业、农业、军事等方面有很多发明创造,是三国时代最优秀的机械制造家,由于封建统治阶级腐败没落,马钧的许多发明创造没有得到重视。也没能制造和推广。傅玄对此感慨颇深地说:“马先生的巧,虽古时的鲁班、墨翟,以及近代的张衡,也比不过,但鲁班和墨翟都能见用于时,张衡和马钧的一生却不能发挥其长,真是最可痛心的事。”傅玄的话道出了在封建社会里多少发明家被埋没了的事实。其云“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