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总线技术_第1页
第十二章-总线技术_第2页
第十二章-总线技术_第3页
第十二章-总线技术_第4页
第十二章-总线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19讲,2,为使系统灵活、简单和便于扩展功能,多数微型计算机系统都采用模块化结构。 一台微型计算机由多个模块组成,每个模块都具有独立的功能。一个模块往往就是一块电路板,它可以做成主板或插件板(卡)的形式。 微型计算机与其它仪器、仪表或控制系统等组合在一起,又可构成专用系统。,第十二章 总线技术,12.1 总线,3,在系统与系统之间,插件与插件之间以及同一插件上的各芯片之间都有互相通信的问题 也就是说各块插件板或主扳必须能与别的板通信,同一插件板上的各种片子间也要能互相传送信息,这就需要一种能实现这种通信的公共通路。 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将这种用于各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

2、公共通路称为总线(Bus)。,第十二章 总线技术,4,按照功能或信号类型可以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第十二章 总线技术,5,1、总线的分类 若按总线的规模、用途和应用场合,则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片级总线 、 系统总线、外部总线 。,第十二章 总线技术,6,1、总线的分类 片级总线 片级总线也叫做元件级总线,是由芯片内部通过引脚引出的总线,用于芯片一级的互连线。 实现CPU主板或其它插件板上的各种芯片间的互连。 系统总线 系统总线也叫内总线或板级总线,它用于微型计算机中各插件板之间的连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微机总线。,第十二章 总线技术,7, 外部总线 外部总线也称为通信总线,它用于

3、微型计算机系统之间,或微型计算机系统与其它电子仪器或设备之间的通信。 这种总线不是微型计算机特有的,一般是借用电子工业其它领域的总线。,第十二章 总线技术,8,(1) 对于制造厂家来说,只要按总线接口规范设计CPU主板、I/O接口板或存储器插件板,然后将插件板插入主机的总线扩展槽中,就可构成系统。 很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组装和调试,也便于更新和扩充系统 (2) 对于用户来说,可根据自身需要,灵活地选购接口板或存储器插件,来组装成适合自己的应用需要的系统或更新原有系统。,2、使用总线的好处,第十二章 总线技术,9,第十二章 总线技术,10,第十二章 总线技术,11,3、总线标准 (1)微型计算机总

4、线的发展: PX/XT总线或PC总线:1981年 IBM PC/XT电脑:8088CPU AT总线/ISA总线:1984年 IBM PC/AT电脑:808286CPU 确立以IBM PC总线规范为基础的ISA总线 20世纪80年代,ISA总线(8/16位的总线) EISA总线:1988年 Compaq、HP等 8/16位的ISA总线32位的EISA总线,于20世纪90年代在80486出现后消失。 VESA总线:1989年 80486CPU问世后,32MB/s的EISA总线不能适应图形信息的传输,引入了只有80486才能使用的32位局部总线标准VESA总线(VL Bus)。 PCI总线:1993

5、年 Pentium问世(实际上是在80486不断改进的1992年),出现了独立于CPU的外设互联PCI总线。,第十二章 总线技术,12,3、总线标准 (1)微型计算机总线的发展: AGP总线:1997年 Pentium II问世,随着出现了应用在显卡中的局部总线标准AGP PCI-X总线:2004年,游戏和多媒体应用越来越广泛,PCI的工作频率和带宽无法满足需求引入PCI-X总线(增强PCI总线) PCI Express总线:最新的总线和接口标准,也是第三代。 USB总线:1995年 Microsoft、Compaq、IBM等串行通信协议 即USB总线标准,版本从USB1.0到USB3.0 1394总线:1993年 Apple公司提出高速串行总线“Fire Wire” 1995年 该总线被IEEE协会接纳为一个工业标准,全称IEEE1394 高性能串行总线标准,第十二章 总线技术,13,3、总线标准 (2)常用的标准系统总线: IBM PC机的62芯PC总线 PC/AT机的AT总线或ISA总线 高性能PC机的EISA总线 PCI总线 STD总线:具有56条引线,主要用于工业控制 (3)常用的标准外部总线: IEEE-488总线 EIA RS-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