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行业的机遇和挑战SWOT分析_第1页
我国汽车行业的机遇和挑战SWOT分析_第2页
我国汽车行业的机遇和挑战SWOT分析_第3页
我国汽车行业的机遇和挑战SWOT分析_第4页
我国汽车行业的机遇和挑战SWOT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汽车工业的机遇和挑战。团队成员:孟乐清、高、孙亚林、林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简史。中国最早的汽车进口是在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匈牙利人把两辆汽车带到了上海。一个是凉爽覆盖的汽车,另一个是折叠式引擎盖,前排有两个轮子的座位,外面有木制车轮和实心橡胶轮胎。方向盘、转向带和梯形结构用于控制行驶方向。煤油灯用于照明,用手按喇叭。中国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领导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张学良要求民生厂厂长李意淳从美国购买一辆完整的汽车“薛瑞”作为样车。李意淳拆卸了整辆车,然后重新设计并制造了除了原车零件之外的其他零件,如发动机的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1931年5月,历时两

2、年,中国第一辆汽车“民生牌75”终于试制成功,开创了中国自主制造汽车的先河。第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汽车工业(1901-1949)民生牌汽车1932年产于中国山西省。二、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创业史1。建国阶段(1949-1965)“力争三年建成长春汽车厂,出汽车、出人才、出经验”中国第一辆汽车于1956年7月生产,载重4吨,最高时速60公里成长阶段(1966-1980)这一历史阶段主要是贯彻中央政府精神,建设以中重型汽车和越野车为主的三线汽车厂,同时发展矿用自卸车。1964年,国家决定建立第二家汽车工厂,主要生产越野车,并在第三线四川和陕西的汽车工厂。在汽车工业的增长阶段,1980年生产了22.2万辆

3、汽车,是1965年产量的5.48倍;从1966年到1980年,总共生产了163.9万辆汽车;1980年,中国有169万辆民用汽车,其中包括148万辆卡车。3.全面发展的阶段(1981?从1981年到1998年,全国共生产各类汽车1452万辆,其中轿车260万辆,累计投资(包括引进外资)近1500亿元。据初步统计,截至1998年底,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设立了6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超过100亿美元。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379.1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6%,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销售国。,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性时刻,关键词:机遇

4、与挑战(优势与机遇,劣势与威胁)的SWOT分析,汽车企业需要及时供应,这增加了当地零部件企业的机会,以及市场供应空缺的机会,其中国外现有技术和国内市场需求部分错位。劳动密集型产品、材料密集型产品、破坏环境的产品以及不便于长途运输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总体经营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发展缓慢的企业R&D投资少,创新能力差,技术水平和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无法与国外同阶段零部件企业竞争,零部件企业品牌管理意识差,缺乏长远发展战略,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程度低,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垫肩市场容量整体扩张。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采购体系提供可能性,为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条件,为零部件

5、企业的体制机制改革创造良好的宏观假象。大量国外零部件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竞争加剧,整机厂配套价格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零部件企业利润下降。影响其后续零部件进口市场发展的替代威胁是显而易见的,既有优势,也有劣势、机遇和威胁。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SWOT分析,中国汽车产业的SWOT分析,机遇和威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政府对汽车工业的支持政策有成本优势。R&D整车及管件能力弱的企业依赖政策支持,产品质量比国际品牌差。自主品牌并不知名,优势和弱势并存,全球汽车消费市场继续向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市场转移,新兴市场对中低端高性价比汽车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全球经济疲软导致汽车需求下降、人

6、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关税壁垒、技术壁垒、产权保护和反倾销加剧。国际汽车一直在追逐和拦截中国企业。2011年,中国共生产汽车1841.89万辆,同比增长0.8%,销售汽车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5%,但分别高于2010年。但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和生产市场。2011年,全球汽车产量为8010万辆,中国占全球总量的23%,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国内市场极其巨大。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国内市场实质上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市场。中国企业面临的国内竞争也将转化为国际竞争。外国企业在国内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规模优势是绝对不可

7、能的。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优势也反映在其复杂的需求水平上。各级对商品的需求都很大。据统计,中国汽车工业的月平均工资约为3500元,而美国汽车工业的月平均工资为12000美元。它的劳动力成本不到美国的5%。零件成本:在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下,零件成本相应大幅降低。设备和财产成本:高利用率降低设备和财产成本。2011年底,频繁出台汽车政策、节能汽车补贴新政策、车船税新规定、外商投资目录新规定、美国进口汽车“双逆”税、汽车流通行业“十二五”规划等。涵盖了从研发、生产、进出口到市场流通的各个方面,都体现了政府商店在汽车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导向作用。政府的支持政策国内零部件企业的R&D能力普遍较弱,许多制造企

8、业需要从汽车制造商那里获得技术甚至加工图纸,而70%的国外知识产权属于汽车零部件企业。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11年,中国销售了1850.51万辆汽车,出口了81.43万辆汽车。它仅占中国汽车销量的4.4%。这与中国巨大的生产能力不相称。主要原因是中国汽车产品水平低,品牌影响力差,大部分出口产品销往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美国等发展中国家。研究表明,中国汽车品牌国际竞争力综合指数在美国仅为41%,在日本为42%,在德国为47%,在韩国为61%。据中国汽车质量网统计,2011年全国品牌投诉数量为7398件,其中合资品牌4527件占61%,自主品牌2711件占37%,进口品牌仅160件占2%

9、。国产汽车的质量问题远远高于进口汽车。中国的汽车整体质量比国外高出10%,尾气污染程度比国外高几倍。首次故障里程为1000-2000公里,是国外的1/10。产品质量比国际品牌差,中国中小汽车企业现在过度依赖政策支持。节能汽车补贴和减税。这些甚至已经成为唯一有利于独立品牌的政策。一旦政策改变,这些将立即成为对企业不利的因素。2011年底,政府将节能汽车补贴的平均油耗门槛从6.9升提高到6.3升。调整后,70%的补贴汽车被淘汰,其中大部分是自有品牌。企业依赖政策支持。9.中国的汽车工业很弱。目前,汽车生产日益国际化。无论是在欧洲、美国还是日本,汽车全球化在过去的五年里已经在主要汽车制造商中得到反映

10、。中国正在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200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首次超过进口,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因此主要汽车巨头表示,他们将在未来几年从中国购买数十亿美元的汽车零部件。据统计,雷诺、菲亚特、通用汽车等大型汽车制造商的“国外产量”已超过其汽车总产量的一半。中国将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国家争夺的主要汽车市场。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跨国汽车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已经成为决定其全球表现的晴雨表。以2011年上半年销量排名前三的通用、大众和丰田为例。销售1237.6万辆,中国贡献256.42万辆,占20.72%。根据美国沃德杂志的统计,2010年全球售出3500万辆新车和卡车,其中近一半出现在中国市场。全球

11、汽车市场继续向中国转移,中国汽车工业也有机会。目前,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汽车市场已接近饱和,经济条件相对发达的二线市场将成为所有汽车企业的“新热点”。山东、江苏、广东和浙江等类似市场已经成为汽车公司眼中的新宠。其中,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3万至4万之间,处于中国的中上游,汽车销量正强劲增长。低端汽车的市场需求也在增长。目前,新兴经济体的增长正在放缓,美国的经济复苏势头可能会略有放缓。令人担忧的是,欧洲领导人尚未完成修复欧元区财政的措施,全球经济正处于疲软状态。汇丰3月份公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最终值为48.3%,低于2月份的49.6%,该指数不仅连续4个月下跌,还连续5个月跌破50点大关。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工业出口订单继续疲软,未来经济增长仍将呈下降趋势。全球100%的美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有外资背景,而日本和德国汽车的比例也分别占88.9%和89.5%。2012年3月19日,美国商务部就中国对美出口钢轮的倾销和补贴做出最终裁决,并正式开始对其产品征收双重征税。其关税甚至提高到了35%。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严格控制核心技术,努力将合资企业转化为独资企业,进一步封锁核心技术。根据最新统计,个人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未来独资企业的数量将明显超过合资企业的数量。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关税、技术壁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