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相关慢性病的膳食指导_第1页
营养相关慢性病的膳食指导_第2页
营养相关慢性病的膳食指导_第3页
营养相关慢性病的膳食指导_第4页
营养相关慢性病的膳食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营养相关慢性病的膳食指导,背景,70年代中期之后以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逐渐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由多因素所引起的疾病,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因素主要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高胆固醇饮食、高饱和脂肪酸饮食、高能量饮食等)和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等)是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 因此,对营养相关慢性病患者加强膳食指导,改善营养状况,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控制慢性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营养相关慢性病的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主要是针对心理、行为、环境

2、、社会及生物因素中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通过锻炼、控制体重,补充适宜的营养素等措施,其目标是防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防患于未然 第二级预防也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扼杀在摇篮中 第三级预防,也称临床预防或康复性预防。提高生存质量,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从任何一个阶段实施干预,都将产生明显的健康效果 干预越早,效果越好。,主要的营养相关性疾病,超重肥胖:既是独立的疾病,也是其他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高脂血症 (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对健康有利) 痛风 肿瘤,三高,超重肥胖的膳食指导,概述,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2型糖

3、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脑卒中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被WHO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 超重和肥胖是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以致体内脂肪过多蓄积的结果,受遗传(如生理、代谢)和生活方式(如社会、行为、文化、膳食、活动量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成年人超重肥胖的标准,*体质指数(BMI) =体重(Kg)/身高(m)2 评价18岁以上成人营养状况(WHO切点,中国WGOC切点)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成人BMI的划分: 18.5为低体重; 18.5-24.9为正常范围; 25.0为超重,肥胖前状态是25.0-29.9; 一级肥胖30.0-34.9,二级肥胖35.0-39.9,三级肥胖40.

4、中国BMI: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提出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 BMI18.5 是体重过低, 18.5-23.9为体重正常, 24.0-27.9为超重, 28为肥胖。,9,注意腹部肥胖,有些人体重并不超重,但是却大腹便便主要是脂肪积累在内脏和腹壁引起的向心性肥胖,与遗传、年龄和体力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腰围:男性85cm(即二尺六),女性80cm(即二尺四)的时候,就可认为是腹部肥胖了。,成年人超重肥胖的饮食指导(一),1. 食不过量:从少吃“一两口”做起 一般来说,以标准体重来决定每日合适的能量摄入量,即每天摄入的能量(kcal)标准体重(kg)(20-25kcal)。当能

5、量摄入量低于1200千卡时,很难保证摄入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所以一般规定年轻男性每天能量的摄入低限为1400千卡,年轻女性为1200千卡。 提倡高蛋白质、低脂肪、适量碳水化合物的膳食结构。建议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60%,蛋白质占15%, 脂肪占25%。 对于肥胖的人,饮食调整的原则是控制总能量摄入基础上的平衡膳食。能量摄入一般每天建议减少300kcal500kcal,严格控制油脂和精制糖,适量控制精白米面和肉类,保证蔬菜水果和牛奶的摄入。,2. 加强身体活动和锻炼 应改变久坐少动的不良生活方式,养成天天运动的习惯,坚持每天多做一些消耗体力的活动。 建议成年人每天进行累计相当于步行6000步以上的

6、身体活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最好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建议超重或肥胖的人每天累计达到8千到1万步活动量。,成年人超重肥胖的饮食指导(二),每日身体活动6千步:工作生活+出行+家务+运动,常见身体活动千步当量数,运动强度,14,最大估计心率=220-年龄,常见身体活动的强度分类,15,普通成人有氧运动处方,中等强度有氧运动30分钟/天,5天/周; 或高强度有氧运动20分钟/天,3天/周; 或中等强度有氧运动30分钟/天,2天/周,加上高强度有氧运动20分钟/天,2天/周。 运动时间可以累计,但10分钟/次。 运动一次产生的健康效益一般不超过72小时,因此运动频率至少隔天1次,最好每天1次

7、。,16,动则有益,贵在坚持,多动更好,适度量力。,办公室有氧运动操,颈部运动 扩胸运动 腰腿运动 全身舒展运动,17,3. 药物治疗 经控制饮食量、减少脂肪摄入,并增加身体活动后,体重仍然不能减低者,可考虑用药物辅助减重,但要科学的选择,不要滥用,轻信各种虚假的广告宣传。 4. 手术治疗 仅适合于极度肥胖或有严重肥胖并发症的病人。,成年人超重肥胖的饮食指导(三),儿童超重肥胖的防治(一),禁食和饥饿疗法不适合儿童少年减肥,一般不主张采用药物疗法,并禁用手术疗法。 超重肥胖儿童少年的防治,原则是以合理膳食和身体活动为基础、以行为矫正为关键、以学校等日常生活场所为实施场合,创造一个轻松环境,家庭

8、和儿童少年共同参加,持之以恒。,儿童超重肥胖的防治(二),1. 合理膳食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适当吃些粗粮(玉米面、小米、等); (2)尽量少吃高能量食品,如:糖、巧克力、各种甜食、油炸食品、肥肉等; (3)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4)多吃蔬菜、水果、豆腐; (5)适量吃瘦肉、鱼虾、蛋、奶等。,儿童超重肥胖的防治(三),2.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1)合理选择零食,不要边看电视边吃零食; (2)吃饭要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 (3)定时定量进餐,保证每天吃早餐,并且要吃好早餐。 3. 每天参加充足的身体活动 (1)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多动受益更大; (2)让儿童少年选择他们喜欢并能坚

9、持的项目,培养1-2项 体育爱好,如乒乓球、游泳等; (3)每天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运动;,儿童超重肥胖的防治(四),(4)能坐就不躺,不躺着看书、看电视、打电话; (5)能站就不坐,课间10分钟离开座位去散步或做游戏等; (6)能走就不站,多走路少乘车,多走楼梯少乘电梯; (7)逐渐减少看电视、使用电脑和玩电子游戏时间,每天不能超过2小时; (8)每做40 分钟课外作业,站起来活动10 分钟; (9)多做家务劳动。,少吃一口 + 多动一点 = 远离肥胖,糖尿病的膳食指导,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一),共同的饮食原则:即控制总能量,低糖、低脂、适量蛋白质、限盐、高纤维素饮食。 糖尿病饮食的

10、制定要做到“1个平衡,3个兼顾” 平衡饮食, 兼顾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重 兼顾并发症的防治 兼顾个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爱好。 饮食方面的关键:一是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二是对照理想体重及活动强度,计算并确定每日应摄入的总能量。,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二),1.少吃多动,控制体重 每餐八分饱,晚餐饮食要清淡易于消化。少荤多素,不暴饮暴食。不宜饥一顿饱一顿,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加强运动,维持体重正常,监测自己的体重及腰围。 2.合理膳食,均衡营养 每天进食适量谷类、肉类、蔬菜、豆类、水果及奶类食品,少吃脂肪、油、盐、糖类及零食。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并不是越少越好,而是要做到营养全面和均衡。 3.定时

11、定量 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进餐速度一定要慢。如果餐后血糖高,则要少量多餐,每餐的主食不超过2两,这样就可避免在进餐后血糖出现大幅度的升高,同时增加餐次也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尤其是晚间睡前1小时加餐,可有效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夜间低血糖会刺激体内产生升高血糖的激素,易发生清晨及早餐后显著高血糖,使血糖更不易控制。,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三),4.粗细粮搭配 主食多选粗杂粮代替精细粮,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可增加饱腹感。主食最好粗细粮搭配,全天主食总量的一半为粗粮和杂粮,可选择荞麦、燕麦、大麦、玉米、玉米面、小米、黑米等粗、杂粮及其制品。 5.清淡少油,低脂低胆固醇 糖尿病患者应限制脂肪的摄入量,

12、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油,每天烹调用油控制在2030克,(即白瓷汤勺一平勺为10克) 改变烹调方式是减少烹调用油的最好方法。烹调食物时尽可能用很少量的烹调油的方法,如蒸、煮、炖、拌、汆、焖、水滑熘、急火快炒等。 糖尿病患者,特别要防止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尽量不用动物油,少用或不用咸肉、香肠、腊肠和其他肉制熟食品,不宜吃多油食品或油炸食品。限制高糖、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肥肉、动物内脏、罐头、甜点、冰激淋、巧克力、酥皮点心、油腻糕点及甜饮品、可乐等碳酸饮料。,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四),6.适量蛋白质 糖尿病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克,意味着体重60公斤的糖尿病患者每日需

13、要60克蛋白质。相当于每日进食适量主食(男性56两,女性45两)、12袋鲜牛奶(250500毫升)(也可选择等量的酸奶或豆浆),1个鸡蛋,23两瘦肉,23两豆类制品。可用豆类替代部分肉类。每周进食三次鱼类。 7.多吃新鲜蔬菜 蔬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可减缓餐后血糖吸收的速度,每天不少于500克。多吃深色蔬菜。,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五),8.水果适量 (1)确定是否能吃水果? 因水果也含有碳水化合物,例如果糖和葡萄糖,这些糖类消化、吸收较快,升高血糖的作用比复合碳水化合物(如粮食)要快,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血糖情况,确定自己适合不适合吃水果。血糖控制不好

14、的病人: 餐后血糖在11.1mmol/L以上; 糖化血红蛋白大于6.5%; 血糖不稳定,忽高忽低、上下波动时,不建议食用水果,但可以用西红柿、黄瓜等来代替水果。 (2)水果的适宜摄入量? 当血糖控制较好时,可适量吃水果,水果每天不超过200克,宜在两餐中间吃。进食后不要马上食用水果原因在于一餐集中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会增加餐后血糖的升高。,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六),(3)适宜的水果品种? 不同的水果含糖量不同。在选择水果时,原则上优先选择含糖量较低或甜度不高的水果,含糖量高的水果(指含糖量在14%以上的水果)最好不吃。糖尿病患者一天可以食用水果34两,但是落实到具体某种水果时可以食用多少重量的

15、水果,可以参考食品交换表。 糖尿病患者不应饮用含糖饮料,如果汁、加糖咖啡、汽水、可乐等。,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七),9.清淡少盐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健康人每日食盐量不宜超过6克,糖尿病非高血压患者不超过5克,高血压患者不超过3克。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应从现在开始做到少吃盐。除此外,所有高钠食物都要减少. 10.多喝水 每天饮水12002000毫升(约68杯),饮水应少量多次, 每次200毫升左右(1杯),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水。最好晨起一杯水+睡前一杯水。 11.限饮酒 原则上不饮为宜。,糖尿病人的运动处方,哪些糖尿病人可以运动? 一般来讲,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适于运动治疗。 哪些糖尿

16、病病人不可以运动? 血糖未控制,空腹血糖在16.7mmol/L以上,或血糖波动明显,忽高忽低,出现低血糖和高血糖反应的糖尿病患者;,如何避免运动引发的低血糖? 为了预防低血糖发生,医生应通过分析患者使用的降糖药和胰岛素类型,告知患者避免在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段内进行运动。 患者随身携带糖块,鼓励进行群体运动或结伴运动,并加强对低血糖反应的警惕性,均有助于预防低血糖发生。 出现低血糖不要惊慌,可采取下列方法: 1.立即停止运动,并进食随身携带的糖果等食物,一般在休息10分钟左右后低血糖即可缓解; 2.若10分钟后未能缓解,可再进食糖果等食物,并请求他人通知家人或送你到医院。,高血压的膳食指导,注:

17、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 WHO世界卫生组织, ISH国际高血压联盟,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指导,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原则是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能量的饮食。 1.少吃多动,控制体重 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宜饥一顿饱一顿,减少在外就餐。每餐八分饱。 2.清淡少盐 食盐、酱油、味精、酱和酱菜、腌制食品等都可以提供较多的钠,肉类和蔬菜也可以提供少部分钠。每天食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用量具量出,每餐按量放入菜肴。平常生活中可以通过“限盐勺”来帮助我们控制摄盐量。如果菜肴需要用酱油,应按比例减少其中的食盐用量。,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指导,3.清淡少油 高血压患者,特别

18、要防止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尽量不用动物油,少用或不用咸肉、香肠、腊肠和其他肉制熟食品、动物内脏,不宜吃多油食品或油炸食品。在膳食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可使血胆固醇增高。 4.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高血压患者,每天新鲜蔬菜的摄入量应在400克以上,最好深色蔬菜约占一半,水果200400克,没有糖尿病的患者各种水果都可以选择,每天分2次吃。多吃蔬菜水果,可增加膳食纤维,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和血脂,帮助肥胖的高血压患者降低体重。 富含钾和镁的食物对控制降压有一定的益处。,高血压患者的饮食指导,5.适量的蛋白质摄入 蛋白质代谢产生的某些物质可引起血压波动,应适量限制动物蛋白质的摄入。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正常者),每日摄取蛋白质量为每公斤体重1克为宜,烹饪方法以清炖和清蒸为主。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