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Examination of Blood,第二章 血液 检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实验诊断教研室 马建伟,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血常规),General Examination of Blood,正常参考值 Hb g/L RBC1012/L 成年男性 120160 4.05.5 成年女性 110150 3.55.5 新生儿 170200 6.07.0,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检测,正常参考值 Hb g/L RBC1012/L 成年男性 120160 4.05.5 成年女性 110150 3.55.5 新生儿 170200 6.07.0,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检测,临床意义-贫血的概念,红细胞减少
2、,生理性: 妊娠中、后期 6个月2岁儿童 某些老年人 病理性: 各种类型贫血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继发性贫血,成年男性 6.01012/L 成年女性 5.51012/L,红 细胞增多,红细胞增多临床上分两类:,继发性增高:高原、先心、肺心病 新生儿,原发性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RBC可达(710)1012/L Hb高至170250g/L,测定方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成年男性 120g 女性 110g 轻度贫血 90g 90g 中度贫血 60g 60g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含量异常,成年男性 6.01012/L 成年女性 5.51012/L,红 细胞增多,红细
3、胞增多临床上分两类:,继发性增高:高原、先心、肺心病 新生儿,原发性增高:真性红细胞增多症,RBC可达(710)1012/L Hb高至170250g/L,测定方法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成年男性 120g 女性 110g 轻度贫血 90g 90g 中度贫血 60g 60g 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含量异常,1 正常红细胞 直径69m,双凹圆盘状,中 央有淡染区。再障和急性失血性贫血。2 小红细胞(microcyte):直径6m,常见于 缺铁性贫血、地中海性贫血、铁粒幼红细胞 贫血。3 大红细胞(macrocyte):是指直径在10m以 上的红细胞,常见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某 些溶血性贫血。,(一)红细胞大
4、小异常,(一)红细胞大小异常,4 巨红和超巨RBC(megaloerythrocyte): 直径15m, 有时20m,内含Hb 常见于VitB12、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红 细胞性贫血5 RBC大小不均:RBC红细胞之间大小相差 悬殊,直径相差一倍以上,常见于各种 增生性贫血,1 球形红细胞(spherocyte) 无中心淡染区,球形。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25% (纯合子可达75%以上)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2 椭圆形红细胞(elliptocyte) 正常人约 1% 严重贫血 15% (如巨幼红细胞贫血及恶性贫血)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25%,(二)红细胞形态异常,3 镰形红细胞(S
5、ickling erythrocyte), 异常血红蛋白S在缺氧条件下聚合成束状 使RBC变形,见于血红蛋白(Hbs)病。4 靶形红细胞(target cell): 中心区和细胞周缘染色深,中间为不染区 的苍白环,形如射击之靶 见于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缺 铁性贫血亦可见到少量,5 口形RBC(stomatocyte): 红细胞中央部有一横裂苍白区,宛如鱼口。 正常人可见(10%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及酒精中毒时少量6 裂RBC(schistocyte): RBC破坏的碎片,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正常人 2%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7 棘状红细胞(acanthocyte) RBC表
6、面有棘状突起,其距不等,长短不一 见于遗传性脂蛋白缺乏症、脾切除术后等8 红细胞形态不齐(poikilocytosis) RBC异形呈多形态性,如梨形、泪滴状、 三角形、盔形、新月形等 见于重症增生性贫血、骨髓纤维化、 重症巨幼红细胞贫血,一、白细胞计数,参考值: 成人 410109/L 新生儿 1520109/L 6个月2岁 1112109/L 白细胞增多: 成人 10109/L 白细胞减少: 成人 4109/L,二、中性粒细胞,【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增多(neutrophilia) 胎儿,妊娠5月 (1) 生理性 剧烈的运动、劳动 严寒、爆热,(2)病理性增多,急性感染-金黄色溶血性葡
7、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感染。 极重度感染白细胞 严重的组织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 机体相对缺氧骨髓储备池释放,(2)病理性增多,急性大出血 可高达20109/L (内出血),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急性中毒,2.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白细胞总数 4109/L 白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5109/L 粒细胞减少 0.5109/L 粒细胞缺乏,1) 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如伤寒、副伤寒杆菌感染时,白细胞 总数可低至2.0109/L;病毒感染; 原虫感染2) 某些血液病 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 血;恶性网状细胞病(恶组);严重的缺铁性贫血等3) 脾功能亢进
8、 破坏过多、脾素抑制骨髓生成,白细胞减少,4) 慢性理化损伤 电离辐射, 氯霉素, 抗肿瘤药, 化学 物质中毒等5) 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白细胞减少,核左移: 周围血中不分叶核粒细胞5%(杆状核粒细胞或同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等细胞时)称为核左移。 临床意义: 最常见于各种病原体的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其次为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反应等。,核右移:,正常人血中粒细胞以三叶核者为主,若五叶者超过3%时,为核右移,常伴WBC总数。 临床意义: 造血物质不足或骨髓造血功能所致。常见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中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与慢粒的区别,(概念,用来疗效判断的指标)
9、 Reticulocyte, 最年青的成熟RBC 正常值 0.0050.015; 绝对值 (2484)109/L 骨髓造血旺盛 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缺铁性贫血 骨髓造血低下 再障,骨髓病性贫血 疗效判断的指标,三. 网织红细胞检测,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 reticulocyte production index,RPI 病人网织% 病人HCT 2 正常HCT RPI 正常人 = 2 溶贫or 急性失血性贫血 3 骨髓增生低下or红系成熟障碍 2,RPI =,x,贫血的形态学分类,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溶血性贫血,概念-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而
10、发生的一类贫血。 溶贫的筛查试验只记试验名称 1.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2.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 3.Rous 试验 4.红细胞寿命测定 PNH 确诊试验名称 1.酸化溶血试验2.蔗糖溶血试验3.蛇毒因子溶血试验,【临床意义】 正常人直接、间接试验菌可呈阴性。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常 呈直接试验阳性。 冷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必须在4下进行,直接试验可 呈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淋巴瘤、恶性肿瘤等直接 试验为阳性。 (Rh+)新生儿同种免疫溶血病母体血清间接试验为阳性。,P278 环状铁粒幼细胞-在细胞核周围如喊粗大深染的铁粒在10个以上,并环绕细胞核
11、排列超过核周径2/3以上者称为,AML分为M1-M7型,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a; M2b)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a; M3b) 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a;M4b;M4c;M4EO) M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 M5b) M6:急性红白血病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M0:微小分化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骨髓中有单一的浆细胞株异常增殖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引起骨质破坏,血清和(或)尿中出现大量结构单一的免疫球蛋白(M蛋白)。 临床表现: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高粘滞性综合征、肾功能损害等。,凝血因子,全名 纤维蛋白原 凝
12、血酶原 组织凝血活酶 钙离子 三个血 抗血友病球蛋白(AHG) 血友病甲 友病因子 血浆凝血活酶成分(PTC) 血友病乙 血浆凝血活酶前质(PTA) 血友病丙 三个易变因子 (-)易变因子 稳定因子 Stuart-prower因子 二个,开始与 起动因子(接触因子) 结束因子 XIII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稳定因子) 激肽释放酶原 (Prekallikrein,PK) 高分子激肽原 (HMWKG,HMWK),内源性途径 外源性途径 a 组织因子() ( a Ca2+HMWK ) a Ca2+ a a- Ca2+-a复合物 Ca2+-复合物 PF3 a a- Ca2+-磷脂(PF3 or ) (
13、凝血活酶),二期止血缺陷的选择 原因:凝血因子缺乏 试验:APTT, PT 1)APTT和PT均正常: 遗传性和获得性缺乏 (严重肝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自身免疫病) 2) APTT和PT正常: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 (、,DIC,肝病,口服抗凝剂 ) 3) APTT正常和PT :外源性凝血途径缺陷 (遗传性缺乏症 ) 4) APTT和PT均:共同凝血途径缺陷,抗凝溶栓治疗简易监测方案,二期止血缺陷的选择 原因:凝血因子缺乏 试验:APTT, PT 1)APTT和PT均正常: 遗传性和获得性缺乏 (严重肝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自身免疫病) 2) APTT和PT正常: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 (、,D
14、IC,肝病,口服抗凝剂 ) 3) APTT正常和PT :外源性凝血途径缺陷 (遗传性缺乏症 ) 4) APTT和PT均:共同凝血途径缺陷,是某些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病理状态,常发生于感染、败血症、外科手术或创伤、恶性肿瘤、病理产科等患者。发病根本原因是上述等因素破坏了人体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之间的平衡。 发病早期凝血功能亢进,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而导致弥散性微血管内凝血。 晚期由于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使血液进入低凝状态,加之广泛的微血栓激活了纤溶系统导致严重的出血表现,如不及时诊断、治疗,往往会危及生命。,DIC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
15、lation,DIC),初筛试验 1、血小板计数 20mg /L 4、D二聚体 强阳性,DIC诊断标准:,1、尿量,参考值: 1000-2000 ml/24h(成人) 临床意义: 多尿:尿量 2500 ml/24h 少尿:尿量 400 ml/24h 或 17 ml/h 无尿:尿量 100 ml/24h,内分泌疾病:尿崩症、糖尿病 肾脏疾病: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衰早期,急性肾衰多尿期,多尿,病理性:,生理性:大量饮水、应用利尿剂,精神性:精神紧张,肾前性:血容量减少、滤过不足(休克、脱水等) 少尿肾性:肾实质病变 肾后性:尿路梗阻(结石、肿瘤等),2、尿液外观,参考值: 清澈透明 临床意义:,混
16、浊,盐类结晶 脓尿 菌尿 血尿 乳糜尿,3、颜色,参考值: 淡黄色至深黄色 临床意义:,深黄色 红色 白色,饮水过少 深黄色 胆红素尿:振荡后大量黄色泡沫且不消失 药物影响:痢特灵、VitB6等 脓尿、菌尿(泌尿系感染) 白色 乳糜尿(淋巴管阻塞、丝虫病) 脂肪尿(脂肪挤压损伤、骨折、肾病综合征),肉眼血尿 镜下血尿,血尿,血红蛋白尿(严重血管内溶血),PNH 溶血性贫血 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药物影响:酚酞等,红色,炎症、结石、肿瘤、结核、外伤等;血液系统疾病,肌红蛋白尿:挤压综合征,4、尿液气味,氨味:慢性膀胱炎、尿潴留 蒜臭味:有机磷中毒 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鼠臭味:苯丙酮尿症,1
17、、pH,pH约6.5,一般4.5-8.0。 降低:酸中毒、高热、痛风、糖尿病等(但: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排酸性尿)。 增高:呼吸性碱中毒、频繁呕吐、尿路感染、肾小管性酸中毒等。,2、比重,1.015-1.025,晨尿最高。 增高:肾前性少尿、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综合症等。 降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尿崩症等。,3、酮体,酮体是-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的总称。 实际检测丙酮和乙酰乙酸。 酮尿见于: 糖尿病性酮尿。 非糖尿病性糖尿:高热、严重呕吐、腹泻、长期饥饿、过分节食、肝硬化等。,4、尿胆红素与尿胆原,鉴别黄疸。,5、亚硝酸盐,尿路细菌感染的快速筛检试验。 阳性见于: 具有硝酸盐还
18、原酶的细菌大量增加。,6、尿蛋白,正常人的尿蛋白 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微球蛋白、溶菌酶等 中相对分子质量蛋白:白蛋白等 大相对分子质量蛋白:免疫球蛋白、T-H糖蛋白等,尿蛋白,蛋白尿 尿液中蛋白质超过150 mg/24h或超过100 mg/L; 尿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蛋白尿生成原因及机制,功能性 体位性(又称为直立性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 肾小管性蛋白尿 混合性蛋白尿 溢出性蛋白尿 组织性蛋白尿 假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肾小球性蛋白尿,最常见。 原因:感染、毒素、免疫、代谢等。 损伤部位:肾小球。 分类(见表1) 选择性蛋白尿 非选择性蛋白尿,表1 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
19、白尿,原因:感染、中毒、移植排斥等。 损伤部位:肾小管近曲小管。 形成机制:重吸收障碍。 蛋白主要成分:小分子为主。 定性:+ 2+ 病例: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药物损伤、重金属中毒、肾移植术后等。,混合性蛋白尿,原因:感染、毒素、免疫、代谢等。 损伤部位:小球和小管。 形成机制:滤过异常、吸收障碍。 蛋白主要成分:小、中分子为主。 定性:不定 病例:损伤小球和小管的肾脏或全身疾病。,溢出性蛋白尿,原因:血浆蛋白含量过多。 形成机制:超过重吸收能力。 蛋白主要成分:小分子为主。 定性:+ 2+ 病例:血管内溶血、多发性骨髓瘤等。,组织性蛋白尿,原因:肾组织破坏或小管分泌增多。 形成机制:产生过
20、多。 蛋白主要成分:T-H糖蛋白为主。 定性:微量 +,7、尿糖,葡糖尿,其他糖尿:乳糖、半乳糖、果糖、戊糖等,假性糖尿:尿中含大量还原性物质,血糖增高,血糖正常(肾性糖尿),摄入性(生理性) 应激性:脑外伤、心梗 永久性:糖尿病 甲亢、库欣病、嗜铬细胞瘤 肝硬化、胰腺炎,三、显微镜检查,白细胞:0 5/HP 细胞 红细胞:0 3/HP 上皮细胞:少见 管型: 0 偶见/LP 结晶 其他,尿沉渣定性分析,尿液细胞的临床意义,肾小球源性血尿:急慢性肾炎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结石、肿瘤、结核、创伤 白细胞:感染 肾小管上皮:肾小管病变(少见) 表层:膀胱 中层:肾盂 少见 底层:输尿管等 复层扁平上
21、皮(鳞状上皮):尿道前段,红细胞,移行上皮,上皮细胞,管型形成条件,尿液白蛋白、T-H糖蛋白浓度增高(基质) 肾小管具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功能 仍存在可交替使用的肾单位,管型的临床意义,透明管型:正常人偶见。 大量持续出现表示肾脏病变严重。 细胞管型 颗粒管型:提示肾实质病变 粗颗粒管型 细颗粒管型 蜡样管型:提示严重的肾小管变性坏死 脂肪管型:肾病综合症 宽幅管型(肾功能不全管型),粪便检测,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丁媛媛,1、颜色与性状,鲜血便:肛裂、痔疮、直肠息肉、直肠癌 脓血便:下消化道病变。肠炎、痢疾等。 阿米巴痢疾时以血为主,血中带脓。 细菌性痢疾时以粘液和脓为主,脓
22、中带血。 粘液便:各类肠炎、痢疾等。 粘液均匀地混于粪便中小肠病变 粘液非混匀于粪便中且较集中大肠病变 粘液附于粪便表面直肠病变,粪便隐血试验(fa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隐血:指消化道出血量很少(每日出血量5ml),红细胞被消化破坏,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肉眼和显微镜均不能证实,需要用其他间接的方法才能证实的出血。 隐血试验:即指用化学或免疫学的方法证实微量出血的试验。,隐血试验阳性的意义,消化道出血。 消化性溃疡与肿瘤出血的鉴别。 溃疡:间断阳性,阳性率 40 - 70%。 肿瘤:持续阳性,阳性率 95%。 其他:急性胃黏膜病变、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23、、钩虫病等。,几个重要概念,1.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 定义:单位时间内(分钟)经肾小球滤过的血浆液体量。 正常参考值:120-160ml/min,几个重要概念,2.清除率(clearance) 定义:两肾在单位时间内(min)能将若干毫升血浆中某物质全部加以清除,则被完全清除的该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称为该物质的清除率。 结果以毫升/分(ml/min)或升/24小时(L/24h)表示。,U 尿中某物质的浓度 V 每分钟尿量(ml/min) P 血浆中某物质的浓度,几个重要概念,一、血清肌酐测定(creatinine, Cr),原理:产生量恒
24、定;严格控制外源性摄入及肌肉活动,血中浓度取决于肾小球滤过能力,肾实质损害时,GFR降低至临界点(正常的1/3),血中浓度明显上升,可以作为GFR受损的指标。 参考值: 男性:53 - 106 mol/L 女性:44 - 97 mol/L,临床意义: 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急性肾衰、慢性肾衰,与病变程度相关 鉴别肾前性和肾实质性少尿。前者多低于200 mol/L,二、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原理:同血清肌酐测定 方法: 标准24h留尿计算法 注意事项 试验前连续3天进低蛋白(40g)饮食,并禁食肉类。,参考值:80-120ml/min 注:老年人随年龄增长渐低,每年低约0.8
25、-1ml/min 临床意义: 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较早反应GFR的指标 急性肾小球肾炎 Ccr减低至正常的50%以下,血清尿 素、肌酐仍为正常。,三、血尿素测定(blood urea ),原理:蛋白质代谢的终末产物,肝脏合成。经肾小球滤过,30%-40%肾小管重吸收,少量排泌。粗略观察肾小球滤过功能。 注意:尿素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的区别 参考值: 成人:3.2-7.1 mmol/L 儿童:1.8-6.5 mmol/L,临床意义:增高有诊断价值 器质性肾功能损害 肾前性少尿 蛋白质分解或摄入过多 判断肾衰竭透析充分性指标。,注意事项: 尿素的生成量取
26、决于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组织蛋白质分解代谢及肝功能状况。 尿素氮只能粗略观察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血清尿素和肌酐测定的临床意义,(1)肾前性氮质血症 尿素明显增高 肌酐正常或轻度增高 失水、休克、高蛋白饮食、蛋白分解增加(2)肾后性氮质血症 尿素明显增高 肌酐正常或轻度增高 肾结石、前列腺肥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3)肾性氮质血症 两者同时增高,表示肾功能严重受损,六、胱抑素C( cystatin C,Cys C),原理: 为人体内几乎各种有核细胞均可表达、分泌的一种碱性蛋白。 可自由透过肾小球,不被重吸收,几乎全部被近曲小管细胞摄取、分解,尿中仅微量排出。 参考值:0.59-1.03mg/L,临
27、床意义: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理想的内源性标志物。 通过公式可以估算eGFR 注:应用前景好,但缺乏临床应用的数据和统一的标准指导临床,七、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原理:低分子量蛋白(21 KD) , 肝细胞合成, 与视黄醇结合后,释放入血。90 %以复合物形式存在,10 %游离形式可自由从肾小球滤过,在近端小管几乎被全部重吸收分解。 参考区间:血清/血浆:26.6-61.5mg/L 尿液:0.14-0.18mg/L,临床意义: 1.反应肾脏损伤的早期指标,在高血压、糖尿病、肾小球肾炎等肾脏损伤时升高。 2.降低见于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等患者 3.尿RBP是近端肾小管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第二节
28、肾小管功能试验,近端肾小管功能试验 尿1微球蛋白测定 尿2微球蛋白测定 远端肾小管功能试验 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试验 尿渗量(尿渗透压)测定,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东方医院检验科 孙立山,92,复习,人体内最大的实质性腺体器官 参与体内物质的代谢 蛋白质和氨基酸 糖 脂类 维生素 激素 分泌、排泄、生物转化及胆红素、胆汁酸代谢,93,肝脏损伤,当肝细胞发生变性或坏死损伤后,导致血清酶学变化 肝细胞大量损伤后,导致肝脏代谢功能的明显改变,94,第一节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测项目,一、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测 肝脏受损,蛋白合成减少,低蛋白血症 慢性肝病,刺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球蛋白合成增加 凝血因子合成
29、减少或缺乏,凝血功能障碍 肝脏受损,尿素合成减少 ,血氨升高,95,(一)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测定,总蛋白-双缩脲法 清蛋白(albumin)-溴甲酚绿法 球蛋白(globulin) 参考值 总蛋白 清蛋白 成人: 6080g/L 4055g/L(60%总蛋白) 新生儿:4670g/L 2844g/L A/G比值:1.5 2.5:1,96,临床意义,减低: 肝细胞损害,合成减少 营养不良 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烧伤) 消耗增多 血清水分增加,增高: 血液浓缩,1. 总蛋白及清蛋白,97,2. 总蛋白及球蛋白,减低: 生理性(3Y) 免疫功能抑制 先天性低-球蛋白血症,增高:高球蛋白血症
30、慢性肝脏疾病 M蛋白血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慢性炎症和慢性感染,临床意义,98,A/G倒置 严重肝功能损害:慢性中度肝炎,肝硬 化,原发性肝癌 M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 蛋白血症,提示病情的发展和估计预后:病情恶化时清蛋白 逐渐减少,A/G比值下降; 病情好转则清蛋白渐渐回升, A/G也接近正常; 如果清蛋白持续低于30g, A/G比值倒置, 则预后较差。,99,几种疾病的蛋白电泳变化,病名 清蛋白 1 2 肾病 肝硬化 -桥 原发性肝癌 AFP 多发性骨髓瘤 慢性炎症 无-球蛋白血症 双清蛋白血症 双峰,100,胆红素概念: 血液循环中衰老红细胞在肝脏、脾及骨髓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31、中分解和破坏的产物。,三、胆红素代谢检查,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的概念,101,正常人及常见黄疸的胆色素代谢检查结果,实验室鉴别诊断,溶血性 明显增加 正常或极微 阴性 显著增加 加深,肝细胞性 增加 增加 阳性 不定 不定,102,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Glutamic pyruvic trans aminase,GPT )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103,转氨酶测定的临床意义,急性肝炎:早
32、期诊断 ALT 、 AST ALT/AST 1 预后判断(“胆酶分离”肝细胞严重坏死) 慢性肝炎:ALT,ALT/AST 1 病情活动性判断 (AST ,ALT/AST 1) 肝硬化:与肝细胞坏死程度相关;终末期可正常,104,其他肝病(酒精性、脂肪性、药物性、胆汁淤积等) ALT正常或轻度,ALT/AST 1 急性心肌梗死 AST 其它疾病:骨骼肌疾病、器官梗死等,105,AST/ALT比值,ALT/AST:正常人 1,急性早期或轻型ALT/AST1,至恢复降低,肝癌,脂肪肝、药肝 酒精性肝病 AST ALT/AST 1,慢性活动性肝炎 ALT + AST ALT/AST1,106,ALT与
33、AFP(甲胎蛋白)的关系: 肝炎:AFP, ALT 肝硬化:AFP低水平升高,ALT 肝癌:AFP进行性升高,ALT,107,AST同工酶,两种 胞浆上清AST(ASTs) 线粒体AST(ASTm) 正常血清以ASTs为主,ASTm约10% 肝细胞损害严重 酒精性肝病,ASTm明显升高,108,-GT临床意义,肝胆阻塞性疾病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 (持续升高提示病情活动、恶化) 酒精性和药物性肝炎 GGT升高较ALT、AST明显 其他(脂肪肝,胰腺炎,胰腺癌) 与ALP联合检测,判断ALP是肝/骨来源?,109,教学要求,掌握: 肝脏疾病时血浆蛋白质变化,临床意义。 胆红素代谢与黄疸的鉴别诊断。 熟悉: 常用的肝脏功能检查项目,临床意义。 肝脏疾病时物质代谢的变化 胆汁酸的种类及代谢的特点 肝纤维化检测指标,110,思考题: 简述溶血性黄疸、梗阻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时胆红素的代谢。,111,选择题: 1、肝硬化患者血清蛋白电泳的典型表现为: A.1球蛋白增加 B.球蛋白增加 C.球蛋白增加 D.2球蛋白增加 E.球蛋白增加,112,2、下列对直接胆红素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主要为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二酯 B. 水溶性较大 C.不易透过生物膜 D. 不能通过肾脏由尿排出 E. 与重氮试剂起反应的速度快,呈直接反应,113,3.主要用于反映肝细胞损伤的酶是: A.碱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底捞收银员岗位职责与操作规范他
- 幼儿园隔离与消毒落实措施
- 管网改造升级给水管网施工进度计划
- 道路桥梁混凝土冬季保温措施他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计划
-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学问题解决计划
- 双减背景下学科作业差异化设计心得体会
- 六年级下册交通生命安全教学计划
- 以实践为翼筑牢小学低段数感根基
-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质量提升计划
- 土木工程力学(本)-001-国开机考复习资料
- 【MOOC】小白学Python-南京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工业5G专网构筑新质生产力发展新优势
- 电线电缆生产常见质量问题改善与提升
- 2024-2030年中国仓库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规划研究报告
- 生态绿化修复项目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学生中心”下的化学高效教学策略
- 污水处理厂化验室管理
- 四川省遂宁市(2024年-2025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人教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游戏行业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 DL∕T 1084-2021 风力发电场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