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ppt_第1页
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ppt_第2页
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ppt_第3页
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ppt_第4页
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汉朝的中央集权的发展,唐中期的节度使制度,北宋的中央集权,元朝的省制,第三课,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矛盾,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即不断削弱地方权力,不断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君与相之间的矛盾,即不断削弱相权,不断增加君权,一、 汉朝郡县制和封国制的并存,1) 王国问题的由来:汉朝成立后,刘邦分封同姓 王,拱卫朝廷。后来王国势力越来越大,威胁 到朝廷。,2)解决,汉景帝: 七国之乱、削藩,汉武帝:推恩令,“推恩令” 内容: 结果:,汉武帝刘彻,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王国越分越小,力量削弱。,二、唐朝的

2、节度使制度,唐太宗:,唐肃宗:,唐玄宗:,将全国划为10道,作为监察区监察地方,道演变为行政区,形成道、州、县三级制,为了加强边防,设立节度使,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中央集权削弱,节度使政治上享有较大自主权,经济上控制财政,军事上有强悍武力。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表现:,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

3、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安史之乱,三、宋朝,1.军事上;,2.行政上;,3.财政上;,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由中央掌控,影响,形成“冗官”,“冗兵”, “冗费”的局面, 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加强了中央集权,将军权收归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四、元朝:行省制度 1)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腹里)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省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 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由中央节制 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设宣慰司(少数民族首领担任,世袭),2)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从汉至元中央集权的发展,1、汉朝加强中央集权,2、唐安史之乱后集权严重削弱,3、北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