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_第1页
【--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_第2页
【--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_第3页
【--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_第4页
【--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资料欢迎阅读 【*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 *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 (20XX年度)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名称 基于秸秆全量还田的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与应用 公布名 基于秸秆全量还田的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与应用 完成人 完成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第一完成单位(盖章) *省水稻研究所 项目名称可否公布 可公布 项目密级 否 定密日期 保密期限(年) 定密审查机构 主题词 秸秆还田;水稻;绿色高效 学科分类 名 称 1 作物栽培学 代码 2103040 2 土壤肥料学 代码 2105045 3 植物营养学 代码 2102080 所属国民经济行

2、业 农、林、牧、渔业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 农业应用技术研究领域 任务来源 省重点研发计划、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院青年科研基金 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 计划名称 项目名称 编号 起止年限 经费 (万元) 是否验收 (鉴定) *省重点研发计划 *省稻麦轮作区全量秸秆还田水稻肥料减施技术研究 20xxGNC11112 20xx.07-20XX.06 15 是 *省农业科学院青年科研基金 秸秆还田对砂姜黑土磷素垂直分布的影响特征及其机理 20XXYQN12 20XX.10-20xx.12 7 是 *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水稻栽培与土壤肥料岗位 SDAIT-16-04 2014.10-20XX

3、.01 90 是 *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关键技术) 重度盐碱地改盐沃土水旱结合种植模式示范 20XXCYJS05A01-6 20XX.01-20xx.12 50 是 授权发明专利(项) 1 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 6 对参评项目等级要求 服从评审结果 R 一等奖 一等奖或二等奖 项目起止时间 起始:2009.03 完成:20XX.11 二、项目简介 (限1200字) 针对我省稻区秸秆还田过程中存在的“秸秆漂浮影响插秧、秸秆腐解与稻苗争氮、秸秆腐解放气造成稻苗黑根”等问题,以“协调秸秆快速腐解与水稻安全生产”为目标,突破了“秸秆粉碎、施肥促腐、合理翻耕、晾田排气、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

4、阐明了相关理论机理,建立起适用于稻麦轮作区和一季春稻区的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并推广应用。 一、明晰了稻麦秸秆腐解规律,阐明了秸秆全量还田的肥田、增产机理 明确了水稻和小麦秸秆的腐解速率,探明了秸秆中养分和其它秸秆构成物质的分解过程。长期秸秆还田配施化肥通过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特性、提高土壤对磷的解吸特性,促进了缓效态磷向有效磷的转化,提高了土壤Ca2-P与 Fe-P 的含量,促进了磷素的活化。长期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显著改善了土壤氮、磷、钾养分供应现状,促进了耕层土壤养分的积累与活化:连续秸秆还田4年后,土壤速效氮、磷养分提高8%左右,土壤速效钾提高30%以上,土壤有机质提高8%左右。

5、耕层土壤有养分含量是影响水稻养分吸收量的主要因素,长期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促进了不同生育期养分在植株各器官的合理分配。长期秸秆还田改善了水稻的分蘖特性,提高了最高分蘖数和成穗率,促进了生殖生长期干物质的积累及转运,使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更加协调合理。长期秸秆还田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促进了稻谷产量的提高。 二、突破了秸秆粉碎、施肥促腐、合理翻耕、晾田排气、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 针对我省稻区秸秆还田过程中存在的秸秆漂移影响移栽、肥水调控不合理、病虫草害发生重等问题,将秸秆漂移问题和秸秆粉碎能耗统筹考虑,形成了秸秆粉碎关键技术;将秸秆腐解养分需求、稻苗前期生长养分吸收统筹考虑,形成了水

6、稻施肥关键技术;将秸秆快速腐解、稻田保水问题和盐碱地返盐问题等统筹考虑,形成了稻田翻耕关键技术;将秸秆快速腐解、稻苗健康生长与节水栽培、养分流失问题统筹考虑,形成了水层管理技术;将病虫草害的防控效果与减施、节本等统筹考虑,形成了水稻绿色防控技术,为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的集成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集成了适于麦茬稻和一季春稻的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模式 在突破单项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生态区水稻生产条件和技术需求,集成了适合不同耕种条件的稻麦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模式。针对济宁、临沂等稻麦轮作种植区,建立了以“粉碎充分、及时翻耕、水肥调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7、为核心的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模式。针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一季春稻区,建立了以“粉碎充分、耕深合理、压碱阻盐、水肥调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为核心的盐碱地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模式。该技术形成了*省农业技术规程两项(SDNYGC-2-1096-20xx;SDNYGC-2-1097-20xx)。20xx-20XX年,累计推广299.9万亩,新增经济效益3亿元以上。 四、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制定*省农业技术规程3项,发表相关论文10篇。 三、主要科技创新 主要科技创新(限5页) 针对我省稻区秸秆还田过程中存在的“秸秆漂浮影响插秧、秸秆腐解与稻苗争氮、

8、秸秆腐解放气造成稻苗黑根”等问题,以“协调秸秆快速腐解与水稻健康生长”为目标,围绕秸秆还田前后的一系列技术瓶颈问题,创新了“秸秆粉碎、施肥促腐、合理翻耕、晾田排气、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并阐明了相关理论机理,建立了适用于我省稻麦轮作区和一季春稻区的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图1. 项目技术路线图 一、明晰了稻麦秸秆腐解规律,阐明了秸秆全量还田的肥田、增产机理,为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的集成提供了理论支撑(学科:作物栽培学、植物营养学、土壤肥料学;附件8-14) 1、明晰了稻麦秸秆腐解规律,为减肥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2 稻麦秸秆残存

9、率变化 图1. 稻麦秸秆残存率变化 采用尼龙网袋法, 研究了秸秆在稻田和麦田两种截然不同的土壤环境中的腐解过程,明确了水稻和小麦秸秆的腐解速率,探明了秸秆中养分和其它秸秆构成物质的分解过程。作物收获期,水稻和小麦秸秆65%以上已腐解;水稻秸秆中氮、磷、钾、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别释放 60.95%、6.77%、90.58% 、38.77%、9.04%、30.97%;小麦秸秆中氮、磷、钾、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分别释放 24.94%、22.01%、93.64%、25.39%、24.19%、39.13%。水稻和小麦秸秆中钾元素的累积释放率均达 90%以上。秸秆中氮的累积释放率对水分和温度的要

10、求相对较高(与钾、 磷相比较)。水稻秸秆中氮的平均释放速率高峰出现在腐解初期(0-70天),秸秆的磷元素平均释放速率变化不大,钾的平均释放速率高峰出现在腐解前期(0-30天)。 2、阐明了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培肥增效机理 图3. 耕层土壤磷吸附量变化动态 长期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明显降低了耕层(0-20 cm)土壤对磷的吸附特性,其对耕层土壤磷吸附量降低幅度达20.1%;长期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明显提高了耕层土壤磷的解吸特性,其对耕层土壤磷的累积解吸率提高幅度达72.2%。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提高了土壤Ca2-P与 Fe-P 的含量,促进了磷素的活化。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土壤无机磷的活化效果随化肥施用量的减

11、少和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秸秆还田不施化肥会加速土壤无机磷的耗竭,只有与化肥合理配施,才能促进土壤无机磷的活化和有效利用。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主要通过将缓效态无机磷转化为 Fe-P 和 Ca2-P,提高了土壤Olsen-P 含量。 图4. 耕层土壤磷解吸量变化动态 长期秸秆还田配施化肥显著改善了土壤氮磷养分供应现状,促进了耕层土壤速效氮磷养分的积累与活化,提高幅度为8%左右。秸秆还田不仅促进了耕层土壤速效钾养分的积累与活化,而且对20-40 cm、40-60 cm 土壤速效钾养分有明显的活化效果,对耕层土壤速效钾提高幅度达30%以上。秸秆还田明显提高了耕层和20-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 显示出

12、秸秆还田的培肥地力效果,对耕层土壤有机质提高幅度在8%左右。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影响水稻吸磷量的主要因素。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与单施化肥相比, 明显改善了土壤磷素肥力性状, 提高了土壤磷素活化度。 3、明确了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机理 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是影响水稻吸磷量的主要因素。长期秸秆还田配施化肥通过改善土壤磷素肥力性状, 提高土壤磷素活化系数, 提高了耕层土壤有效磷和全磷水平,促进了分蘖期和抽穗期水稻植株对磷的吸收量及其在水稻各器官的合理分配,促进了成熟期水稻根、茎、叶磷素向稻谷中的转移。 秸秆还田与不同化肥投入水平影响了水稻植株对氮、钾养分的吸收:秸秆还田配施化肥促进了植株对

13、氮、钾养分的吸收,连续秸秆还田4年后减施化肥15%促进了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元素在植株各器官的合理分配。 4、研明了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稻谷产量的影响机理 表1. 水稻植株吸磷量耕层土壤肥力指标的相关性 长期秸秆还田改善了水稻的分蘖特性,提高了最高分蘖数和成穗率。秸秆还田条件下减施化肥15%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有效穗数和成穗率均明显提高,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更加协调合理。与秸秆移除处理相比,秸秆还田处理促进了生殖生长期干物质的积累。连续秸秆还田4年后减施化肥15%处理促进了后期干物质的积累和转运。秸秆还田配施化肥较秸秆移除显著增产,连续秸秆还田4年后减施化肥15%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稻谷产量明显提

14、高,减施化肥15%处理主要是通过增加了二次枝梗数和穗粒数,促进了稻谷产量的提高。 二、突破了秸秆粉碎、施肥促腐、合理翻耕、晾田排气、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为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的集成提供了技术支撑(学科:作物栽培学、植物营养学、土壤肥料学;附件1-4,7,15-17) 1、建立了秸秆粉碎还田关键技术 我省稻区传统的秸秆还田方式为前茬作物收获时由收割机直接切碎还田,通常的做法是留茬15 cm,秸秆切碎10 cm(大麦与谷类科学,4: 70-72),秸秆粉碎尺度太大,一是无法做到秸秆在田间的均匀抛撒;二是无法做到秸秆、土壤、肥料的充分混合,造成秸秆腐解慢;三是造成秸秆漂浮,影响插

15、秧。针对以上问题,建立了秸秆粉碎还田关键技术:前茬作物收获时由收割机直接切碎还田,再用秸秆还田机粉碎1-2遍,使秸秆切碎至5 cm以下,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85%,秸秆粉碎后尺寸合适,便于均匀抛撒,也利于秸秆、土壤、肥料的充分混合,解决了秸秆还田后漂浮影响插秧的问题。 2、建立了水稻施肥关键技术 我省稻区秸秆还田后传统的施肥方式为施基肥时增施氮肥,这样做虽满足了秸秆腐解前期的氮肥需求,有利于秸秆的快速腐解,但造成了氮肥的过量施用,会造成养分流失、病虫害加剧等一系列负面影响。针对以上问题,建立了水稻施肥关键技术,一是施基肥时根据秸秆量增施氮肥,满足了秸秆腐解前期的氮肥需求,二是水稻追肥时减除掉已施

16、用的氮肥量,避免了氮肥的过量施用,三是制定了肥料动态施用方法,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延长和地力的提高,减施化肥,实现了节本增效。 3、创建了稻田翻耕关键技术 我省稻麦轮作区秸秆还田后传统耕翻深度为15 cm(大麦与谷类科学,4: 70-72),耕翻深度太浅,无法确保秸秆的均匀分散及其与土壤、肥料的充分混合,也会导致耕层变浅,影响水稻健康生长;秸秆粉碎后往往不能及时翻耕,易造成秸秆中水分的散失,不利于秸秆腐解。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一季春稻区秸秆还田后传统的翻耕深度为25-30 cm,未能根据土壤盐碱轻重灵活掌握翻耕深度,导致重度盐碱地土壤下层盐分上翻,加剧了水稻的盐碱危害。针对以上问题和我省各稻区的耕作

17、制度和土壤现状,创建了稻田翻耕关键技术,一是稻麦轮作区耕深20 cm左右,深度合理,能够兼顾水稻健康生长和秸秆还田后在耕层的均匀分布;二是要求小麦收获、秸秆粉碎、施肥、翻耕在24小时内完成,对秸秆还田的时限要求进行了严格的限定,减少了秸秆中水分的散失,利于秸秆腐解,也减少了氮肥挥发损失,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三是根据盐碱地盐碱轻重,对我省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一季春稻区秸秆还田后耕翻深度分别进行了限定,既实现了秸秆的快速腐解,又最大限度的减少返盐。 4、建立了水层管理关键技术 我省稻区秸秆还田后传统的水层管理方式为插秧后及时灌水3 cm左右,灌水深度不够,易造成高温烧苗;移栽返青后立即采用露田脱水,会造

18、成养分流失,水肥利用率降低。针对以上问题,建立了水层管理关键技术,插秧后深水护苗,防止稻苗晒伤,7-10天后自然耗干,既有利于秸秆还田后晾田排气,又避免了因排水造成的养分流失和水资源浪费。 5、建立了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稻区秸秆还田易加重病虫害的发生,目前,*水稻病虫草害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使用药剂多为广谱性、高残留农药,给生态环境和产品质量安全带来威胁。针对以上问题,结合麦茬稻和一季春稻田中病虫草害的发生情况,集成了因地制宜的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本技术主要采取物理防治和绿色高效药剂科学使用相结合的方式。与农民常规防治病虫草害相比,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通过性诱剂诱杀二化螟、稻

19、纵卷叶螟的方式控制虫源基数,实现减施杀虫剂2次,减少了杀虫剂在稻谷中的残留,有助于稻米口感的提高;通过根据草相对靶施药的方式,减施除草剂1次,保证了除草剂使用适量和安全,减少了药害发生,水稻平均增产5%左右。 三、集成了适于麦茬稻和一季春稻的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模式(学科:作物栽培学;附件1-7,18-26) 在突破单项关键技术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生态区水稻生产条件和技术需求,集成了适合不同耕种条件的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模式。 1、建立了稻麦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模式 针对济宁、临沂等稻麦轮作种植区,建立了以“粉碎充分、及时翻耕、水肥调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

20、为核心的稻麦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模式。主要内容为:(1)前茬作物收获后用打茬机将秸秆粉碎1-2 遍,粉碎至5 cm 以下,并将秸秆均匀分散开;(2)补施尿素10 公斤/亩,并均匀撒施于秸秆表面,24小时内用旋耕机旋耕两遍,耕深20 cm左右,使秸秆、土壤、肥料充分混合,追肥时减除尿素 10 公斤,追肥比例不变;(3)插秧后保水3-5 cm,在插秧后10-15天自然耗干水层,晾田排气;(4)病虫草害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选择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S/OL,2013)中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病害防治采用播前浸种、预防为主的方式;害虫防治采用性诱剂诱杀害虫结合绿色高效药剂

21、喷施的方式;杂草防除采用“一封二杀三人工”的策略。该技术平均增产5%左右,实现了化肥农药的合理减施、土壤地力的持续提升和稻谷增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2、建立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一季春稻区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模式 针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一季春稻区,建立了以“粉碎充分、耕深合理、压碱阻盐、水肥调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为核心的盐碱地一季春稻区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模式。主要内容为:(1)前茬作物收获后用打茬机将秸秆粉碎 1-2 遍,粉碎至 5 cm 以下,并将秸秆均匀分散开;(2)补施尿素 10 公斤/亩,并均匀撒施于秸秆表面,24小时内耕翻;(3)中度和轻度盐碱地(

22、全盐含量3)秸秆粉碎后直接翻耕,耕深25-30 cm,翻垡均匀,扣垡平实,不露秸秆,重度盐碱地(全盐含量3)秸秆粉碎后旋耕1-2遍,耕深20 cm左右,使秸秆、土壤、肥料充分混合,不扰乱地表耕作层,减少返盐;(4)重度盐碱地第二年4月下旬-5月上旬洗盐压碱,使含盐量降至3以下,然后施基肥翻耕;(5)追肥时减除尿素 10 公斤,追肥比例不变;(6)插秧后保水3-5 cm,在插秧后 10-15 天自然耗干水层,晾田排气;(7)病虫草害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选择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S/OL,2013)中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病害防治采用播前浸种、预防为主的方式;害虫防治采用性诱剂诱

23、杀害虫结合绿色高效药剂喷施的方式;杂草防除采用“一封二杀三人工”的策略。该技术平均增产5%左右,实现了化肥农药的合理减施、盐碱荒地的改良、土壤地力的持续提升和稻谷增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科技局限性(限1页) 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是基于常规化学肥料施用基础上研发的,因此,施用缓控释肥或稳定性肥料时,需根据秸秆腐解前期需氮量和养分释放规律对该技术进行调整和改进。应进一步加强与水稻主产区农技推广部门的合作,加大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加快推进我省稻区秸秆还田进程。 四、客观评价 (限1页) (一)研究技术被确定为*省农业技术规程 研究技术被确定为*省农

24、业技术规程,由*省农业农村厅发布: 稻麦轮作区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规程(SDNYGC-2-1096-20xx);滨海盐碱地水稻秸秆还田技术规程(SDNYGC-2-1097-20xx)。 (二)核心技术及其推广模式受到专家高度评价 20xx 年9月15日,在济宁召开 “*优质粳稻新品种和秸秆还田关键技术观摩会暨*省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现场交流会”,集中展示了本项目的创新成果和应用成效,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秸秆还田与肥料减施定位试验,对秸秆全量还田应用效果给予高度评价。 20XX年9月28日,*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省稻麦轮作区全量秸秆还田水稻肥料减施技术研究(20xxGNC11112)”顺利结题验收。专

25、家组对项目形成的秸秆全量还田肥料减量化技术及其应用效果给予高度评价。 (三)技术应用效果受到广泛认可 基层农技人员和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项目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节本增产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社会效益显著 秸秆还田技术可以改善稻田的生态环境,提高肥力和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的通透性,降低化肥的使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该技术的推广,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产生了较好的生态效益。 (五)技术成果在多种媒体宣传报道 研究技术在*科技报、*乡村广播12396科技热线、省农科院新闻等网站上进行了宣传报道。 五、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推广应用情况(限1页) 单位

26、:万元 应用单位名称 应用技术 应用起止时间 应用单位 联系人/电话 经济 效益 临沂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基于秸秆全量还田的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与应用 2013-20XX 杨洪国12488.0 济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基于秸秆全量还田的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与应用 2013-20XX 杨洪宾13574.4 东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基于秸秆全量还田的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与应用 2013-20XX 王文芬7526.4 应用情况概述: 秸秆全量还田水稻绿色高效种植技术由*省水稻研究所研发,该技术一方面通过水肥调控、秸秆促腐等系列关

27、键技术,解决了秸秆还田工作中的“秸秆漂浮影响插秧、秸秆腐解与稻苗争氮、秸秆腐解放气造成稻苗黑根”等问题,另一方面该技术实现了化肥农药的合理减施、土壤地力的持续提升、盐碱荒地的改良和稻谷增产,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该技术近三年在济宁应用121.2万亩,按亩节支化肥农药40元,亩增产稻谷30公斤,优质稻谷2.4元/公斤计,亩增收节支112元,新增经济效益13574.4万元。该技术近三年在临沂应用111.5万亩,按亩节支化肥农药40元,亩增产稻谷30公斤,优质稻谷2.4元/公斤计,亩增收节支112元,新增经济效益12488万元。该技术近三年在东营应用67.2万亩,按亩节支化肥农药40元,亩增产

28、稻谷30公斤,优质稻谷2.4元/公斤计,亩增收节支112元,新增经济效益7526.4万元。 2近三年经济效益 单位:万元 自然年 完成单位 其他应用单位 新增销售额 新增利润 新增税收 新增销售额 新增利润 新增税收 20xx 9800 20xx 11121.6 20XX 12667.2 累 计 33588.8 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的有关说明:(限200字) 该技术近三年在济宁应用121.2万亩,按亩节支化肥农药40元,亩增产稻谷30公斤,优质稻谷2.4元/公斤计,亩增收节支112元,新增经济效益13574.4万元。该技术近三年在临沂应用111.5万亩,按亩节支化肥农药40元,亩增产稻谷30公斤,

29、优质稻谷2.4元/公斤计,亩增收节支112元,新增经济效益12488万元。该技术近三年在东营应用67.2万亩,按亩节支化肥农药40元,亩增产稻谷30公斤,优质稻谷2.4元/公斤计,亩增收节支112元,新增经济效益7526.4万元。 其他经济效益指标的有关说明:(限200字) 3.社会效益:(限300字) 本项目聚焦我省稻麦轮作区影响秸秆还田推广的技术瓶颈问题,将秸秆快速腐解与水稻健康生长统筹考虑,从秸秆的粉碎、翻耕深度、肥水调控及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的角度研发秸秆全量还田关键技术,为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找到了出路,对于推进我省稻区秸秆还田工作,实现秸秆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的推广

30、应用,有利于改善乡容村貌,对于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和谐、美丽乡村也具有积极意义,社会效益显著。 六、本项目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获奖项目名称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奖励等级 授奖部门(单位) 本表所填科技奖励是指经科技部登记的社会力量设立的科技奖励。 七、完成人情况表 姓 名 赵庆雷 性 别 男 排 名 1 出生年月 1982.02 出生地 *东阿 民 族 汉 身份证号党 派 中国共产党 国 籍 中国 行政职务 无 归国人员 否 归国时间 工作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 所在地 济南 办公电话完成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 住宅电话 通

31、讯地址 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2号 邮政编码 250100 电子信箱 zqlok_193163.com 移动电话毕业学校 青岛农业大学 毕业时间 2008.07 文化程度 研究生 技术职称 副研究员 专业、专长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最高学位 硕士 曾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情况 无 参加本项目起止时间 自 2009.03 至 20XX.11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限300字) 完成项目设计和技术研发,设置秸秆全量还田与肥料减施定位试验,研发了秸秆全量还田关键技术,较为系统的阐明了秸秆全量还田的肥田、增产机理,并通过开展现场观摩会和技术讲座等形式,对技术进行了推广应用。首位发表

32、论文6篇,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省农业技术规程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第2位)。 声明:本人遵守*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保证所提交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该项目是本人本年度申报的唯一项目。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声明:本单位确认该完成人情况表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产生争议,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单位(盖章

33、) 年 月 日 七、完成人情况表 姓 名 马惠 性 别 女 排 名 2 出生年月 1981.09 出生地 *兖州 民 族 汉 身份证号党 派 中国共产党 国 籍 中国 行政职务 室主任 归国人员 否 归国时间 工作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 所在地 济南 办公电话完成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 住宅电话 通讯地址 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2号 邮政编码 250100 电子信箱 移动电话毕业学校 *农业大学 毕业时间 2006.06 文化程度 研究生 技术职称 副研究员 专业、专长 农

34、药学 最高学位 硕士 曾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情况 2013年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18位);20XX年参与获得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1项(第15位)。 参加本项目起止时间 自 20XX.08 至 20XX.11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限300字) 开展了绿色药剂筛选的室内生物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集成了性诱剂诱杀害虫、绿色农药科学使用等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并进行了推广应用,首位发表论文2篇、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 声明:本人遵守*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保证所提交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

35、人知识产权的情形。该项目是本人本年度申报的唯一项目。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声明:本单位确认该完成人情况表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产生争议,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七、完成人情况表 姓 名 信彩云 性 别 女 排 名 3 出生年月 1983.12 出生地 *临邑 民 族 汉 身份证号党 派 国 籍 中国 行政职务 无 归国人员 否 归国时间 工作单位 *省

36、水稻研究所 所在地 济南 办公电话完成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 住宅电话 通讯地址 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2号 邮政编码 250100 电子信箱 移动电话毕业学校 南京农业大学 毕业时间 2013.07 文化程度 博士研究生 技术职称 助理研究员 专业、专长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最高学位 博士 曾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情况 无 参加本项目起止时间 自 2013.12 至 20XX.11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限300字) 参与秸秆全量还田与肥料减施定位试验,开展秸秆(水稻、小麦)腐解规律的相关研究,为减肥增

37、效提供理论依据,协助筹办现场观摩会和技术讲座等技术推广活动。首位发表论文1篇。 声明:本人遵守*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保证所提交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该项目是本人本年度申报的唯一项目。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声明:本单位确认该完成人情况表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产生争议,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单位(盖章) 年

38、月 日 七、完成人情况表 姓 名 杨 军 性 别 男 排 名 4 出生年月 1988.04 出生地 *莒南 民 族 汉 身份证号党 派 中国共产党 国 籍 中国 行政职务 归国人员 否 归国时间 工作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 所在地 济南 办公电话完成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 住宅电话 通讯地址 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2号 邮政编码 250100 电子信箱 移动电话毕业学校 中国农业大学 毕业时间 2013.07 文化程度 研究生 技术职称 助理研究员 专业、专长 植物病理学

39、 最高学位 硕士 曾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情况 无 参加本项目起止时间 自 20xx.05 至 20XX.11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限300字) 参与了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研究,协助开展现场观摩会和技术讲座,对技术进行了推广应用。首位发表论文1篇。 声明:本人遵守*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保证所提交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该项目是本人本年度申报的唯一项目。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声明:本单位确认该完成

40、人情况表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产生争议,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七、完成人情况表 姓 名 赵庆鑫 性 别 男 排 名 5 出生年月 1992.01 出生地 *微山 民 族 汉 身份证号 37082619920101003x 党 派 无 国 籍 中国 行政职务 归国人员 否 归国时间 工作单位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所在地 济南 办公电话完成单位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住宅电话 通讯地址 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北路200号 邮政编码 250100 电子

41、信箱 移动电话毕业学校 *农业大学 毕业时间 20xx.07 文化程度 研究生 技术职称 助理农艺师 专业、专长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最高学位 硕士 曾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情况 无 参加本项目起止时间 自 20xx.01 至 20XX.11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限300字) 协助开展现场观摩会和技术讲座,对秸秆全量还田关键技术进行了推广应用,参与制定*省农业技术规程3项。 声明:本人遵守*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保证所提交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

42、知识产权的情形。该项目是本人本年度申报的唯一项目。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声明:本单位确认该完成人情况表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产生争议,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七、完成人情况表 姓 名 王瑜 性 别 女 排 名 6 出生年月 1984.01 出生地 *烟台 民 族 汉 身份证号党 派 无 国 籍 中国 行政职务 副科长 归国人员 否 归国时间 工作单位

43、*省水稻研究所 所在地 济南 办公电话完成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 住宅电话 通讯地址 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2号 邮政编码 250100 电子信箱 iris_ 移动电话毕业学校 *农业大学 毕业时间 2012.06 文化程度 研究生 技术职称 助理研究员 专业、专长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最高学位 博士 曾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情况 无 参加本项目起止时间 自 2014.01 至 20XX.11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限300字) 参与完成项目设计和技术推广,协助对秸秆全量还田关键技术进行了推广应用,参与发表文章3篇。 声

44、明:本人遵守*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保证所提交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该项目是本人本年度申报的唯一项目。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声明:本单位确认该完成人情况表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产生争议,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七、完成人情况表 姓 名 林香青 性 别 女 排 名 7 出生年月 197

45、0.04 出生地 *栖霞 民 族 汉 身份证号党 派 中国共产党 国 籍 中国 行政职务 所长 归国人员 否 归国时间 工作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 所在地 济南 办公电话完成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 住宅电话 通讯地址 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2号 邮政编码 250100 电子信箱 移动电话毕业学校 *省机械工业学校 毕业时间 1991.07 文化程度 中专 技术职称 研究员 专业、专长 经济管理、农学管理 最高学位 研究生 曾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情况 2009年获得*软科学

46、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第二位)。 参加本项目起止时间 自 20XX.12 至 20XX.11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限300字) 指导了项目设计和技术推广。 声明:本人遵守*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保证所提交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该项目是本人本年度申报的唯一项目。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声明:本单位确认该完成人情况表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

47、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产生争议,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七、完成人情况表 姓 名 李景岭 性 别 男 排 名 8 出生年月 1964.06 出生地 *蓬莱 民 族 汉 身份证号党 派 中国共产党 国 籍 中国 行政职务 党总支书记 归国人员 否 归国时间 工作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 所在地 济南 办公电话完成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 住宅电话 通讯地址 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2号 邮政编码 250100 电子信箱 移动电话毕业学校 *农业大学 毕业

48、时间 1986.07 文化程度 学士 技术职称 研究员 专业、专长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 最高学位 学士 曾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情况 无 参加本项目起止时间 自 20xx.06 至 20XX.11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限300字) 协助开展现场观摩会和技术讲座,对技术进行了推广应用。发表论文1篇(通讯作者),参与获实用新型专利2项、*省农业技术规程2项。 声明:本人遵守*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保证所提交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该项目是本人本年度申报的唯一项目。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

49、接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声明:本单位确认该完成人情况表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产生争议,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七、完成人情况表 姓 名 陈博聪 性 别 男 排 名 9 出生年月 1985.05 出生地 江苏南京 民 族 汉 身份证号党 派 国 籍 中国 行政职务 归国人员 否 归国时间 工作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 所在地 济南 办公电话完成单位 *省水稻

50、研究所 住宅电话 通讯地址 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2号 邮政编码 250100 电子信箱 移动电话毕业学校 中国农业科学院 毕业时间 20XX.07 文化程度 在职研究生 技术职称 研究实习员 专业、专长 植物保护学 最高学位 硕士 曾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情况 无 参加本项目起止时间 自 2014.05 至 20XX.11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限300字) 参与了水稻病虫草害绿色药剂筛选研究,并协助开展现场观摩会和技术讲座,对技术进行了推广应用。 声明:本人遵守*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保证所提交材料真实有效,

51、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该项目是本人本年度申报的唯一项目。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声明:本单位确认该完成人情况表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如产生争议,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七、完成人情况表 姓 名 刘奇华 性 别 男 排 名 10 出生年月 1979.01 出生地 *莱州 民 族 汉 身份证号 3706831979010

52、20033 党 派 中国共产党 国 籍 中国 行政职务 无 归国人员 否 归国时间 工作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 所在地 济南 办公电话完成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 住宅电话 通讯地址 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2号 邮政编码 250100 电子信箱 移动电话毕业学校 四川农业大学 毕业时间 2007-06-30 文化程度 研究生 技术职称 助理研究员 专业、专长 水稻栽培生理 最高学位 硕士 曾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情况 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获2010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14位); 参加本项目起止时

53、间 自 2009.03 至 20XX.11 对本项目主要学术贡献:(限300字) 参与完成了秸秆全量还田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参与发表文章3篇。 声明:本人遵守*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保证所提交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该项目是本人本年度被推荐的唯一项目。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声明:本单位确认该完成人情况表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54、的情形。如产生争议,愿意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七、完成人情况表 姓 名 孙召文 性 别 男 排 名 11 出生年月 1972.12.25 出生地 *邹城 民 族 汉 身份证号党 派 无党派 国 籍 中国 行政职务 无 归国人员 否 归国时间 工作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 所在地 办公电话完成单位 *省水稻研究所 住宅电话 通讯地址 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2号 邮政编码 250100 电子信箱 移动电话毕业学校 毕业时间 文化程度 大专 技术职称 高

55、级技工 专业、专长 科研辅助、田间管理 最高学位 曾获省级以上科技奖励情况 无 参加本项目起止时间 自 2009.03 至 20XX.11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限300字) 参与完成了秸秆全量还田与肥料减施定位试验的布置与日常管理,协助完成了秸秆全量还田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 声明:本人遵守*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保证所提交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该项目是本人本年度申报的唯一项目。如有虚假,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声明:本单位确认该完成人情况表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