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ppt_第1页
论述类文本.ppt_第2页
论述类文本.ppt_第3页
论述类文本.ppt_第4页
论述类文本.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述类文本阅读,2011年3月,李杜诗学(九月摸底论述类阅读),15为什么说李杜诗学“充盈着生命”、“充溢着力度”?(6分),李杜诗学带有浓郁的对生命世界的体验沟通的意味,故“充盈着生命”;(2分。只答到“李杜诗学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给1分) 对现实、人生有深刻透视,对历史、宇宙有透辟参悟,故“充溢着力度”。(4分,每点2分。只答“在充沛的元气中滋养出旺盛的主体创造欲望”不得分。 ),16作者运用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述李杜诗学“体现了盛唐气象”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分),(1)举例论证(1分):列举李白写黄河的诗句来表现李诗的“雄奇”(或:列举杜甫诗中常用的“天地”等词语,引用诗句写杜诗的“大

2、”),体现盛唐气象;(1分) (2)引用论证(1分):引用清人宋征璧抱真堂诗话引舒章的话阐发杜诗体现的盛唐气象;(1分) (3)比较论证(1分):将李白与杜甫进行比较,论述他们的诗学体现了元气充沛的盛唐气象。(1分),17“双重高峰的研究”中“双重高峰”的含义是什么?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双重高峰的研究”的意义是什么?(6分),双重高峰:唐诗是一座高峰,李白、杜甫是唐诗中的高峰。(2分,每点1分) “双重高峰”的研究的意义:它提供了高峰时代中最有才华内涵和形式创新能力的样本;双峰出现在盛唐,是中国文化史一大奇观(或:往前,它意味着对以往一部诗史和文化史极其丰富深刻的接受;往后,它意味着对以后一

3、部诗史和文化史的极其丰富深刻的被接受);它往往力图追求超越个别性而探讨普遍性(或:透视了一系列的精神文化现象和中国诗学的深层思维方式)。,论凑趣高三上期中论述类阅读,17 综观全文,“凑趣家”有哪些主要特点? 文中引用世说新语中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6分) (1)特点:迎合奉承的丑脸;奴才的地位;虚伪的本质;悲剧性的命运(结局)。(4分,每点1分) (2)作用:借古观今,彻底暴露了凑趣家虚伪与酸臭的丑态,充分证明了“凑趣家”运气“不发旺”的根本原因。(2分),18文章结尾说:“原来,二丑艺术,是只好骗骗扮公子哥儿的小丑的。”这句话如何理解?(6分) 指出凑趣家只会投合、奉承主子的兴趣,使主子高

4、兴,难以成什么大气候;(4分) 嘲讽了凑趣者们的主子的无能。(2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把握文章内容: 文中的重要概念、说法(论述对象) 作者的观点态度 文中的重要信息(筛选、分类、整合) 理清文章结构: 论述类文章的一般结构 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总分式。 理解文章语句: 重要词句的含义(丰富、深刻、特殊、结构复杂) 体会论证方法: 弄清材料(论据)与观点之间的关系,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引用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 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

5、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的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 :,常见论证方法的表达效果:,举例论证 :运用具体事例,真实可信,增强文章说服力。 引用论证 :引用名言,具有权威性,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 对比论证: 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比喻论证 :道理讲得通俗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纯朴的 嗜血者,(2008江苏卷),1下列对文中“纯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指活得洒脱奔放、坦荡率真、

6、无牵无挂,敢爱敢恨敢做敢当,全无心机。 B指不像一般的流氓无产者那样充满无赖气息,只是无拘无束,崇尚暴力。 C指快意恩仇,杀得手顺时对一个“端严美貌”的小衙内也没有悲悯之意。 D指动辄拿自己的脑袋作赌注,仿佛脖子上顶着的是割了一茬还可以再长的韭菜。,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围绕“纯朴的嗜血者”这一论题,结合李逵的所作所为,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了深人细致的论述。 B通过探讨嗜血者既让人恐惧又让人困惑的特质,文章由对李逵这一形象的分析递进到对粱山好汉嗜血行为的反思。 C李逵既嫉恶如仇,又往往不讲是非曲直;既看不惯以强凌弱,又常常不分对象大肆杀戮。这是作者所要着力分析

7、的矛盾。 D在一个不怜惜生命的人眼里,许多正常人难以理解的血腥行为就会变得自然和正常。这是作者最终提出的观点。,3本文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本文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引用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6分) 本文作者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的行为持欣赏态度。 本文作者在情感上亲近李逵,在理智上则否定李逵。 鲁迅的话与水浒作者态度形成对比,对本文作者观点是一个有力论据。,第3题 答案失误: 没有分三问具体答题。不知如何有层次地有条理地回答好,而是写“小散文”式的随便答; 未能从文中寻找到有用信息。 引用鲁迅的话的作用,联系第二段,下句作者用了“却”,形成对比。 对引用鲁迅话的作用说法有误。学生不懂得这

8、是论据,也就不会分析论据的作用。,引用鲁迅的话,完全符合论述类文本的一般作用:为本文作者的观点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论据。同时,还取得了与水浒作者对“排头砍去”行为的欣赏态度相对比的效果。,4“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是最可怕的,所以李逵还是活在书中的好。”这句话如何理解?(6分) 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 反对滥用暴力。 李逵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破坏性太大, “活在书中”可以对人们起警醒作用。,第4题解答重点是解释“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最可怕”、“活在书中的好”这三个要点。 “连自己的生命都不怜惜的人”告诫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 “最可怕”:反对滥用

9、暴力; “活在书中” :意为李逵这类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破坏性太大,活在书中可以对人们起警醒作用。 答案失误 不理解这是作者的观点。 警醒作用几乎很少有人答到。,纯朴的嗜血者,是黄波的说破英雄惊杀人一书中的第三篇,“校正传统英雄观,泼辣处可供拍案,而精细处则足堪深思”,属于典型的杂文,既有理性的批判力量,又有情感上的感染效果,容易激活考生的思维和打动考生的情感。 论述对象李逵也是广大考生所熟悉的,借助这个文学形象谴责暴力、歌颂生命,可以纠正一部分考生对暴力和生命的错误认识,这对年轻人无疑是一次很好的生命教育和人文熏陶。,波兹曼的诅咒,周国平,2005年江苏卷现代文阅读,媒介影响认识世界的方式, 应

10、当引导人们思考, 书籍有助思考,而电视排斥思考。,1文章第三段阐述了波兹曼的媒介文化观,请作简要概括。(不超过40个字)(6分),2文章第五段说明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观点时,为什么以中国为例?在阐明中国情况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分),答:原书以美国为典型,作者以中国为例,有世界性,有代表性;读者对象为中国人,有现实针对性。 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服力。,相信人类的精神力量,不同意文化灭亡论; 娱乐至上的环境已经造成了对文化的伤害; 放任娱乐至上倾向,波兹曼的话将应验。,3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

11、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5分),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答:BC (B本文展开论述的基础不电视文化与媒介文化的区分,C波兹曼声讨电视文化的原因分析有误),尺 度,彭 程,2009年福建卷,9.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 作者认为,几乎所有领域、一切事物,都有尺度存在;即使是常人眼里的“另类”,也有他们自己的尺度。 B第三段列举维特根斯坦、袁中郎的“另类”事例,并引用梭罗的名言,是为了证明“尺度具有普遍性”的观点。 C由于现代可以运用基因工程等高科技克隆梦露的容貌、乔丹的体型,因此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复制的时代”。 D作者在文末运用两个问句,对

12、忽视个性的流俗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就个性化生存发出了热切的呼唤,引人深思。 E本文开篇提出“尺度”的话题,接着论述其“相对性”,在阐析其“普遍性”中的“意外”,而后提示出“尺度的核心是个个性”。,【 B C 】,10第二段中提到“尺度之不同简直成为了一道墙垣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说?(3分),尺度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评判就不同,因此造成了隔膜、误解甚至对抗,像墙一样,阻碍人们的交流。,11结合本文,举例阐述你对“个性决定了尺度的相貌”这句话的理解。(4分),决定“尺度”的关键因素是人的个性。个性不同,由此产生的标准(尺度)也不同。 维特根斯坦和袁中郎等人的“尺度”异于常人,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个性

13、独特,人生目标与众不同。,关于“现代文阅读”,要真正“读懂”文章,而不是浮光掠影、大而化之、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三问:文章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要真正“读懂”题目,做有针对性地回答最重要。 学会运用术语来做规范性的解答。,说 异,詹克明,2009年江苏卷,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病蚌成珠的事例说明,砂粒在特定条件下成为事物的中心,可以创造美丽的结果。 B.作者以天空中水汽凝成雨滴的事实说明,灰尘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积极因素。 C.作者以过热现象中沸石的作用说明,在工业生产中有时需要异类的参与来化解体系突变的危险。 D.作者列举父亲逼迫体弱女童跑全国、当街裸体自我标榜是行为艺术的事例,意在批评恶俗的假异类现象。,【 B 】,作者指出人们往往对异类持什么态度?作者认为应该持什么态度?,排斥、打压,缺少起码的宽容。 肯定具有积极意义和带来创新结果的异类, 容忍无害的异类现象。 (肯定积极的,容忍无害的,警惕假异类。三个答到两个即可),16学生答案失误: 人们往往对异类持抵触态度。 (得1分) 人们往往对异类不能正视。 (概括有误,“排斥、打压”不可换成“不能小视”,0分),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异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